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2642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金融》

 

课程教学大纲

 

 

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

 

《公司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总述

课程名称

公司金融

课程代码

01343

课程性质

专业主干课

先修课程

货币银行学、基础会计、金融市场学

总学时数

48

周学时数

3

开课院系

金融学院

任课教师

王金佑

编写人

王金佑

编写时间

2012年9月15日

课程负责人

王金佑

大纲主审人

刘兴华

使用教材

[美]斯蒂芬·A·罗斯等.公司理财[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教学参考资料

[1]邓明然等:

《财务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2]朱清贞等.财务管理案例教程[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赵德武等.财务管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李海波:

财务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5]许小青:

企业财务管理[M].中国科技出版社,2000.

[6]徐燕山:

投资学[M].三民书局,1995.

[7]宋逢明:

《金融工程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美]罗伯特·A·哈根:

代投资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9]Brealey,R.A.PrinciplesofCorporateFinance[M].TheMcGraw-HillCompanies,Inc.,1996.

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明确公司金融管理的目标是使股东权益最大化。

为实现此目标,公司金融管理者必须树立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掌握投融资的途径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公司金融有关原理和方法,进行公司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流动资金管理以及股利决策实践。

课程教学要求

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先进的分析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通过案例教学、课后习题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联系金融领域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本课程的有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财务分析,项目投资决策,资金筹措决策和收益分配决策。

难点:

风险价值理论、资本结构理论。

课程考试

考试采取“平时考核”(占40%)与“期末闭卷考试”(占6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其中,“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后习题、财务分析报告、项目财务评价报告和融资策划书等)等;“期末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基本理论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时数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分配

课堂讲授

实验(上机)

1公司金融导论

1.1什么是公司金融?

1.2企业组织形式

1.3财务管理的目标

1.4代理问题与公司控制

1.5企业与金融环境

3

2财务报表分析

2.1资产负债表

2.2利润表

2.3现金流量表

2.4财务比率分析

2.5杜邦分析法

2.6外部融资与增长

6

3货币时间价值

3.1单期投资:

现值与终值计算

3.2多期投资:

现值与终值计算

3.3复利计息期数

3.4一些简化的计算方法

2

4债券与股票定价

4.1债券的定义

4.2债券估值

4.3普通股估值

2

5投资评价方法

5.1为什么要使用净现值?

5.2回收期法

5.3折现回收期法

5.4平均会计收益率法

5.5内部收益率法

5.6内部收益率法存在的问题

5.7盈利指数法

5.8资本预算实务

3

6项目投资决策

6.1增量现金流量

6.2包尔得文公司:

一个例子

6.3通货膨胀与资本预算

6.4经营性现金流量的不同算法

6.5不同生命周期的投资:

约当年均成本法

6.6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

6

7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7.1收益

7.2持有期收益率

7.3收益统计

7.4股票的平均收益和无风险收益

7.5风险统计

7.6更多关于平均收益率

7.7单个证券

7.8期望收益、方差与协方差

7.9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7.10两种资产组合的有效集

7.11多种资产组合的有效集

7.12多元化:

一个例子

7.13无风险借贷

7.14市场均衡

7.15期望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CAPM)

3

8企业筹资方式

8.1普通股

8.2企业长期负债

8.3优先股

8.4融资方式

8.5资本结构的最新趋势

3

9资本结构理论Ⅰ

9.1资本结构问题和馅饼理论

9.2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利益最大化

9.3财务杠杆与企业价值:

一个例子

9.4莫迪利安尼和米勒:

命题Ⅱ(无税)

9.5税

3

10资本结构理论Ⅱ

10.1财务困境成本

10.2财务困境成本的种类

10.3能够降低债务成本吗

10.4税收和财务困境成本的综合影响

10.5信号

10.6怠工、在职消费与有害投资

10.7优序融资理论

10.8增长和负债权益比

10.9个人所得税

10.10公司如何确定资本结构

6

十一

11资本成本与企业估价

11.1权益资本成本

11.2贝塔值的确定

11.3基本模型的扩张

11.4降低资本成本

11.5杠杆企业的估价

11.6贝塔值与财务杠杆

3

十二

12股利政策

12.1股利形式与股利发放

12.2股利政策的有关争论

12.3股票回购

12.4偏好高股利政策的现实因素

12.5个人所得税与股利

12.6股票股利

2

十三

13短期财务计划

13.1跟踪现金与净营运资本

13.2以其它要素定义现金

13.3经营周期与现金周期

13.4短期财务政策的若干方面

13.5现金预算

13.6短期融资计划

2

十四

14现金管理

14.1持有现金的目的

14.2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14.3现金收支管理

14.4闲置现金的投资

2

十五

15信用管理

15.1信用条件

15.2信用授予决策的制定:

风险与信息

15.3最优信用政策

15.4信用分析

15.5收账政策

15.6如何为商业信用融资

2

合计

48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1章公司金融导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理解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掌握公司金融的内涵和财务经理的职责。

【重点难点】

公司金融的内涵及财务管理的目标。

【教学内容】

1.1什么是公司金融?

本节主要介绍公司金融的内涵以及财务经理的职责。

1.2企业组织形式

本节主要介绍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1.3财务管理的目标

本节主要介绍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以及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

1.4代理问题

本节主要介绍股东与管理者利益的冲突及协调。

1.5企业与金融环境

本节主要介绍企业所处的宏观和微观金融环境。

第2章财务报表分析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熟悉三张财务报表的内容,掌握财务报表的比率分析和杜邦分析法,理解长期财务计划、外部融资与企业增长。

【重点难点】

财务报表的比率分析、外部融资与企业增长。

【教学内容】

2.1资产负债表

本节主要介绍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特点及内容,并明确净运营资本的计算。

2.2利润表

本节主要界定利润的概念、利润表的构成项目。

2.3现金流量表

本节主要介绍现金流量的概念,经营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和筹资现金流量的计算。

2.4财务比率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重点阐述比率分析法,通过财务比率评价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运营能力。

2.5杜邦分析法

本节主要介绍杜邦分析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及其分解,分析导致ROE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

2.6外部融资与增长

本节主要介绍财务计划要素,分析公司增长的决定因素。

第3章货币时间价值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金流现值与终值、年金现值与终值计算方法,熟悉EXCEL在现值与终值计算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终值与现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3.1单期投资:

现值与终值计算

本节介绍单期投资的现值与终值计算公式及案例,阐述净现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2多期投资:

现值与终值计算

本节介绍多期投资的现值与终值计算公式及案例。

3.3复利计息期数

本节介绍复利计息期数的概念、有效年利率的计算方法、连续复利计算公式。

3.4一些简化的计算方法

本节介绍永续年金、永续增长年金、增长年金计算公式。

第4章债券与股票定价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债券的特征和债券的类型;理解债券价值以及它们为什么会波动;理解股票价格是如何依赖于未来股利及其增长;能够运用股利增长模型来计算股票价格;理解增长机会是如何影响股票价值的。

【重点难点】

债券价值为什么会波动、增长机会是如何影响股票价值的。

【教学内容】

4.1债券的定义

本节主要介绍债券的面值、票面利率、利息支付日期和到期日。

4.2债券估值

本节主要介绍债券估值的基本原理、债券定价三大关系,并具体介绍纯贴现债券、附息债券、永久公债等债券的估值公式。

4.3普通股估值

本节主要介绍零增长模型、固定增长模型。

第5章投资评价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投资回收期、会计回报率、内部收益率、盈利指数和净现值的计算方法,理解各种评价指标的优缺点。

【重点难点】

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计算。

【教学内容】

5.1为什么要使用净现值?

本节介绍净现值的概念、计算方法及优缺点。

5.2回收期法

本节介绍投资回收期的概念、计算方法及优缺点。

5.3折现回收期法

本节介绍折现回收期的概念、计算方法及优缺点。

5.4平均会计收益率法

本节介绍会计收益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优缺点。

5.5内部收益率法

本节介绍内部收益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优缺点。

5.6内部收益率法存在的问题

本节介绍内部收益率存在的的问题及与净现值方法的比较。

5.7盈利指数法

本节介绍盈利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及优缺点

5.8资本预算实务

本节举例说明各种评价指标计算及比较。

第6章项目投资决策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如何确定与资本投资有关的各类现金流量,能够按照税收规定,计算折旧费用,将通货膨胀纳入资本预算,掌握经营性现金流的各种计算方法及约当年均成本方法,理解并能应用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

【重点难点】

经营性现金流的计算、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

【教学内容】

6.1增量现金流量

本节介绍增量现金流的概念及其识别。

6.2包尔得文公司:

一个例子

本节举例说明项目投资的各项增量现金流。

6.3通货膨胀与资本预算

本节介绍项目投资评价中如何处理通货膨胀。

6.4经营性现金流量的不同算法

本节介绍经营性现金流量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税盾计算方法。

6.5不同生命周期的投资:

约当年均成本法

本节介绍约当年均成本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6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

本节介绍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情景分析。

第7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标准差、协方差、相关系数和贝塔值的计算方法,理解系统风险的原理,理解CAPM并掌握其运用。

【重点难点】

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及标准差计算,CAPM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内容】

7.1收益

本节介绍证券投资收益的构成及计算方法。

7.2持有期收益率

本节介绍持有期的计算方法。

7.3收益统计

本节介绍收益率统计指标:

平均收益率、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7.4股票的平均收益和无风险收益

本节介绍风险溢价、无风险收益的计算。

7.5风险统计

本节介绍投资收益率的正态分布及风险统计。

7.6更多关于平均收益率

本节比较算术平均和几何平均收益率的异同。

7.7单个证券

本节介绍介绍单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方差和标准差。

7.8期望收益、方差与协方差

本节介绍两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方差、协方差及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

7.9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本节介绍投资组合风险(方差)和收益(期望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7.10两种资产组合的有效集

本节介绍两种资产组合的有效集(不同相关系数的不同情形)。

7.11多种资产组合的有效集

本节介绍多种资产组合的有效集,非系统风险分散及系统风险不能分散的原理。

7.12无风险借贷

本节介绍风险借贷引入后投资组合有效集的情形。

7.13市场均衡

本节介绍CML及贝塔值的计算。

7.14期望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CAPM)

本节介绍SML的概念及其应用。

第8章企业筹资方式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三种基本的长期融资方式(长期负债、优先股和普通股),理解股东和债权人享有的权利。

【重点难点】

股票和债券融资的方法。

【教学内容】

8.1普通股

本节介绍普通股的概念、分类及股东的权利。

8.2企业长期负债

本节介绍长期债券的特征和债权人的权利。

8.3优先股

本节介绍优先股的概念及优先股股东的权利。

8.4融资方式

本节介绍各种融资方式在企业中的比重及其解释。

8.5资本结构的最新趋势

本节介绍资本结构的发展趋势。

第9章资本结构理论Ⅰ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财务杠杆(即资本结构)对公司收益的影响,理解自制财务杠杆,掌握无税和有税的资本结构理论,能够计算杠杆和无杠杆企业的价值。

【重点难点】

无税和有税的资本结构理论。

【教学内容】

9.1资本结构问题和馅饼理论

本节介绍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关系的不同观点。

9.2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利益最大化

本节介绍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关系。

9.3财务杠杆与企业价值:

一个例子

本节举例说明财务杠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引出MM命题Ⅰ(无税):

杠杆公司的价值与无杠杆公司价值相等。

9.4莫迪利安尼和米勒:

命题Ⅱ(无税)

本节介绍MM命题Ⅱ(无税):

权益成本随杠杆的提高而增加。

9.5税

本节介绍存在所得税(有税)情形下,MM命题Ⅰ(有税):

公司的价值随杠杆的提高而增加,命题Ⅱ(有税):

利息盾可以抵消部分的权益风险。

第10章资本结构理论Ⅱ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界定破产成本的内涵,理解资本结构相关理论(权衡理论、信号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掌握现实世界中影响债务权益比率的各类因素。

【重点难点】

资本结构相关理论和影响债务权益比率的现实因素。

【教学内容】

10.1财务困境成本

本节介绍破产风险和破产成本。

10.2财务困境成本的种类

本节介绍财务困境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代理成本。

10.3能够降低债务成本吗

本节介绍债务成本降低的途径:

保护性条款和债务重组。

10.4税收和财务困境成本的综合影响

本节介绍税盾效应与财务困境成本之间的转换关系。

10.5信号

本节介绍投资者将负债看作公司价值的一个信号。

10.6怠工、在职消费与有害投资:

一个关于权益代理成本的注释

本节注释权益代理成本。

10.7优序融资理论

本节介绍优序融资理论。

10.8增长和负债权益比

本节介绍增长和负债权益比的关系。

10.9个人所得税

本节介绍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对融资方式的影响。

10.10公司如何确定资本结构

本节介绍现实中如何确定资本结构。

第11章资本成本与企业估价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贝塔值和企业股票的流动性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掌握企业资本成本计算方法和杠杆企业估价方法。

【重点难点】

企业资本成本计算,杠杆企业估价。

【教学内容】

11.1权益资本成本

本节介绍权益资本成本的计算(运用CAPM模型计算)。

11.2贝塔值的确定

本节介绍贝塔值的确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

11.3基本模型的扩张

本节介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11.4降低资本成本

本节介绍如何降低资本成本。

11.5杠杆企业的估价

本节介绍杠杆企业的三种方法(调整净现值法、权益现金流法、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

11.6贝塔值与财务杠杆

本节介绍贝塔值与财务杠杆的关系。

第12章股利政策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股利形式以及股利是如何发放的,掌握关于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关系的不同观点。

【重点难点】

股利发放的形式,股利政策理论。

【教学内容】

12.1股利形式与股利发放

本节介绍股利发放的形式及流程。

12.2股利政策的有关争论

本节介绍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论和有关论。

12.3股票回购

本节介绍股票回购的方式及其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12.4偏好高股利政策的现实因素

本节介绍偏好高股利政策的现实因素。

12.5个人所得税与股利

本节介绍不同收入阶层(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同)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12.6股票股利

本节介绍股票拆细与股利政策的关系。

第13章短期财务计划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现金周期构成要素及其重要性,理解短期财务正面性与负面性,掌握现金预算表的制作,了解短期财务各种选择方案。

【重点难点】

现金周期构成要素,现金预算表的制作。

【教学内容】

13.1跟踪现金与净营运资本

本节介绍净营运资本的定义和现金计算方法。

13.2以其它要素定义现金

本节通过资产负债表相关科目定义现金及其计算方法。

13.3经营周期与现金周期

本节介绍经营周期和现金周期的关系。

13.4短期财务政策的若干方面

本节介绍稳健型和激进型短期财务政策。

13.5现金预算

本节举例说明现金预算表的制作。

13.6短期融资计划

本节介绍无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和其他短期融资。

第14章现金管理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保持现金平衡的目的,掌握确定目标现金余额的方法;理解浮存的概念,掌握浮存管理工具的运用。

【重点难点】

目标现金余额法,浮存的概念

【教学内容】

14.1持有现金的目的

本节介绍持有现金的交易动机和补偿性余额。

14.2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本节介绍鲍莫尔、米勒-奥尔模型及目标现金余额的其他影响因素。

14.3现金收支管理

本节介绍现金收支管理的加速回收、支付浮存等方法。

14.4闲置现金的投资

本节介绍闲置现金的短期证券投资方法。

第15章信用管理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典型的信用条件,掌握信用授予制定和评估应收账款政策。

【重点难点】

信用授予,应收账款政策评估。

【教学内容】

15.1信用条件

本节介绍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信用工具。

15.2信用授予决策的制定:

风险与信息

本节介绍根据风险和信息制定信用政策。

15.3最优信用政策

本节介绍如何根据信用政策的成本确定最优信用政策。

15.4信用分析

本节介绍信用分析需采集的信息和根据这些信息进行信用评分。

15.5收账政策

本节介绍账龄分析和收账努力的方法。

15.6如何为商业信用融资

本节介绍抵押债务、资产证券化等商业信用融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