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高支模及支撑体系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2591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工程高支模及支撑体系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模板工程高支模及支撑体系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模板工程高支模及支撑体系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模板工程高支模及支撑体系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模板工程高支模及支撑体系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工程高支模及支撑体系专项方案.docx

《模板工程高支模及支撑体系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工程高支模及支撑体系专项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工程高支模及支撑体系专项方案.docx

模板工程高支模及支撑体系专项方案

1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8)《安全网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5725-2009)

(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5-2001)

(1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地铁13号线官湖车辆段及盖上地块项目一期工程

工程地点:

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广州地铁官湖站

工程内容:

地铁13号线官湖车辆段及盖上地块项目一期工程

工程规模:

标段二:

白地区域,总建筑面积为367931.4㎡。

其中:

C区包括8栋51层高层住宅(自编号5~8#、1#~4#)建筑面积约162028.4㎡;;E区包括7栋20~51层高层住宅(自编号45~51)建筑面积约127037㎡);商业(自编号:

S1#),建筑面积约12808m2;一所110KV变电站(自编号:

GJ-23)建筑面积约3709m2;其他公建配套(含公交站场、老年服务站、居委会、公厕等),建筑面积约6896m2;1层地下室,2层地上车库建筑面积为55453(按车库)㎡。

3施工准备

3.1成立高支模小组

成立高支模小组,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技术总工、项目书记担任副组长,现场负责人及栋号长担任组员。

3.2人员准备

序号

操作工种

人数

备注

1

架子工

80

搭设架体(必须有操作证)

2

力工

150

搬运材料

3

木工

100

模板支设

4

测量人员

8

过程中测量放线

3.3材料准备

架体材料清单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Φ48.3×3.6mm钢管架料

100

架体搭设

2

扣件

1000

架体搭设

3

U型顶托

2000

架体搭设

4

木跳板

900

用于立杆底部及施工操作层

5

密目安全网

750

架体立面防护

6

大眼兜网

180

架体水平防护

3.4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组织项目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的规范、规程或规定,并由技术部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

(2)操作工人进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相应考核,经考核合格后办理资格证方可上岗操作,且应每周一会同工程施工人员及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参加项目部的安全培训。

(3)实行三级交底制:

1)技术部对项目部相关人员、分包技术人员进行方案交底;

2)工程部对分包工长、班组长进行交底;

3)分包工长对班组进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5材料选用

(1)碗扣式采用Φ48.3×3.6mm钢管,材料性能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相应规定。

用于立杆长度分别3m、2.4米,用于剪刀撑和斜撑的钢管长度为4~6m。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

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的钢管。

(2)扣件:

扣件采用可锻铸铁扣件,与钢管管径相配套,并符合《钢管脚手架》(GB15831-2006)中的材质规定。

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64N·m时不能发生破坏。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有裂缝、变形的禁止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所有扣件必须做防锈处理。

(3)木方、模板和脚手板:

选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的规定。

其中木方采用4000×50×80mm。

木脚手板4000×250×50mm,每块跳板质量不宜大于30kg,模板采用15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

(4)安全网:

采用经国家制定监督检验部门鉴定许可生产的厂家产品,同时应具备监督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

安全网力学性能应符合《安全网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5725-2009)的规定,立网采用L1.8m×6m的绿色密目安全网,在100cm²面积上不少于2000目,平网采用P-3×6m的锦纶编织安全网,网眼直径不大于10cm。

4高支模体系设计

4.1设计选型

本工程高支模体系选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模板为15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次龙骨为50×80mm的木方,板下主龙骨为Φ48.3×3.6mm的双钢管,梁侧主龙骨为Φ48.3×3.6mm的双钢管,梁底主龙骨为Φ48.3×3.6mm的双钢管。

具体参数选型见下表:

(1)楼层模板及支撑体系构造做法(后附板结构计算书)

①构件规格:

楼板厚120mm、130mm、150mm

②板模板:

15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

③龙骨:

次龙骨40×80mm木方@250mm,主龙骨Φ48.3×3.6mm的双钢管@900mm

④支撑体系:

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支设,Φ48.3×3.6mm钢管立杆间距横纵向均为@900,大横杆步距为1500,在立杆两侧沿立杆竖向交替布置。

横纵向扫地杆距底板200mm,立杆下端单向铺设木跳板,立杆上端采用U托进行高度调节,U托调节高度不大于200mm,使得主龙骨所传递的承载力直接作用于立杆上。

(2)梁模板及支撑体系构造做法

构件规格:

梁截面尺寸≥400×1000mm(梁包括:

400×1000mm、500×1000mm、500×1420mm、500×1220mm等)。

②梁模板:

15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

③梁龙骨:

梁侧次龙骨50×80mm木方间距≤200mm左右,主龙骨双钢管Φ48.3×3.6mm@600mm;对拉螺栓Φ14mm,梁中设置间距≤300mm,梁底设一道,沿梁长度方向@600mm;梁底次龙骨50*80mm木方间距<200mm,主龙骨双钢管Φ48.3×3.6mm@450mm。

④支撑体系:

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梁底立杆横向间距1200mm,纵向间距450mm,立杆步距15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

次龙骨所传递的荷载作用于梁底水平双钢管,再传递给梁下支撑立杆,梁两侧立杆距梁边≤200mm。

梁底设置顶撑:

梁截面高度大于1米梁底设置两道支撑立杆,按照梁宽等距布置,梁长方向间隔450mm连续设置顶撑;水平杆在立杆两侧沿立杆竖向交替布置。

立杆上U托伸出长度不大于200mm,梁下沿梁长方向设置连续剪刀撑。

(3)梁模板及支撑体系构造做法

构件规格:

梁截面尺寸≤500×700mm(梁包括:

400×700mm、300×600mm、350×600mm、350×700mm、500×700mm等)。

②梁模板:

15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

③梁龙骨:

梁侧次龙骨50×80mm木方间距≤200mm左右,主龙骨双钢管Φ48.3×3.6mm@600mm;对拉螺栓Φ14mm,梁中设置间距≤300mm,沿梁长度方向@600mm;梁底次龙骨50×80mm木方间距<180mm,主龙骨双钢管Φ48.3×3.6mm@900mm(其中一根钢管与梁两侧立杆拉结)。

④支撑体系:

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梁底立杆纵向间距900mm,横杆步距15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

次龙骨所传递的荷载作用于梁底水平双钢管,再传递给梁下支撑立杆,梁两侧立杆距梁边小于300mm。

梁底设置顶撑:

梁底设置一道支撑立杆,按照梁宽等距布置,梁长方向间隔900mm连续设置顶撑;水平杆在立杆两侧沿立杆竖向交替布置。

立杆上U托伸出长度不大于200mm,梁下沿梁长方向设置连续剪刀撑。

4.2架体布置规则

(1)立杆:

楼板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900mm;沿梁长度方向立杆间距为450mm,梁下设置一道顶撑。

立杆下单向满铺木跳板。

(2)水平杆:

a、梁、板底架体纵横向横杆步距为1500mm,水平杆要与邻近的结构顶紧。

b、梁下水平杆步距为1500mm,尽量与板底大横杆共用,不能共用横杆的,向两侧板底架体延伸两跨,并与梁两侧构造立杆拉结。

c、为保证立杆轴心受压,横杆沿立杆竖向交替布置在立杆两侧。

(3)扫地杆:

距地面200mm。

(4)自由端高度:

U型顶托旋出高度不大于200mm;梁、板下最顶步距若小于1500mm,最顶层大横杆布置在立杆顶端;若最顶步距大于1500mm,则在立杆顶端加设一道水平杆。

(5)剪刀撑:

a、架体周围自上而下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b、架体内部框架梁下,沿梁长方向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c、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木,并必须按照本方案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满堂脚手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6m至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

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以下时,应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5m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相交平面设置。

剪刀撑宽度应为6m-8m。

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剪刀撑。

(6)立杆接长必须按有关规定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5高支模支设构造要求

5.1模板安装构造要求

(1)现场对模板及木方架料等进行挑选,不合格的严禁使用,并运到指定地点存放。

(2)在进行滑水塔区域施工时,常规架体也要与高支模部位架体同时搭设,保证两种架体的整体性,使常规架体对高支模架体起到一定的拉结与稳固作用。

(3)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按2/1000起拱。

(4)安装模板需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构造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5)模板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浇混凝土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6)施工时,在已安装好的模板上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

已承受荷载的支架和附件,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

(7)安装模板时,安装所需各种配件应置于工具箱或工具袋内,严禁散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安装所用工具应系挂在作业人员身上或置于所配带的工具袋中,以防掉落。

5.2支撑架体构造要求

(1)立杆:

本工程立杆采用3m和2.4m杆进行起步设置,保证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大于1/200架高,相邻两根立杆接头错开500mm,并不在同一步距内。

(2)横杆:

横杆架设在立杆内侧,同一水平面的内外横杆接头错开一跨距,大横杆水平偏差控制在50mm内。

(3)碗口架搭设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锁上,将横杆、斜杆等接头插入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动为止。

(4)剪刀撑要求:

①剪刀撑每步与立杆扣接,与地面夹角应在45度~60度之间,扣接点距钢管十字节点的距离≤150mm;②剪刀撑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1000mm,且连接的旋转扣件不少于3个,出头长度不得小于100mm。

(5)钢管规格、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管立杆底部单向通长垫设木脚手板,顶部设可调U型支托,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保证上下同心。

(6)扫地杆布置原则:

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

(7)最顶一个步距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结构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与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8)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3*3.6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用三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9)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10)严禁将上端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于水平拉杆上。

(11)为增加架体的整体性,在脚手架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竖向连续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竖向剪刀撑部位设置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

(12)高支模架体立杆外侧周圈及内部临近框架柱位置设置抱住,利用楼层梁或者柱设置抱梁。

布置要求及形式如下:

①抱柱:

所有水平拉杆端部和满堂架子要求和周围柱子全部连接,与柱连接隔一步设置一道,无处连接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②抱梁:

设置形式如下图所示。

(13)坡屋面下立杆布置要求

①坡屋面下立杆顶部应用斜杆固定,控制每根立杆的自由端不大于300mm。

②坡屋面下横杆应与结构顶紧,防止水平方向变形。

5.3混凝土浇筑要求

(1)柱按各层层高分段浇筑混凝土,待框架柱达到拆模强度后可对其进行抱柱。

(2)梁板混凝土浇筑时,砼不得堆放过高及过分集中,而且要及时拔开,振捣时不得振动模板或钢筋,缓慢浇筑。

(3)为了减少混凝土水平推力,造成支模架倾斜。

高支模混凝土采取对称浇筑方法①采取从中间开始向两侧浇筑方法;②采取从两侧往中间浇筑方法,使模板均匀受力,保证模板稳定性。

6质量保证措施及检查、验收

(1)脚手架的搭设作业遵守以下规定:

1)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扣件,不得使用铅丝和其他材料绑扎。

脚手杆件不得钢木混搭。

2)在搭设之前,必须对进场的脚手架杆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的杆配件。

3)剪刀撑、斜杆等整体拉结杆件应随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时设置。

(2)脚手架搭设质量的检查验收规定:

1)脚手架搭设完成后,要经有关人员检查合格并符合方案后,施工才可以使用。

2)脚手架的验收标准规定

①构架结构符合前述的规定和设计要求,个别部位的尺寸变化应在允许的调整范围之内。

②节点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扣件的拧紧程度应控制在扭力矩达到40-60N•m。

③纵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应≤1/250,且全架长的水平偏差值不大于50mm。

④由于脚手架体较高,为了更好地控制架体的搭设质量,故要在搭设过程中进行逐级验收,架体每搭设8m进行一次检查、验收,保证脚手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计算要求进行搭设。

高支模施工应按经审批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方案未经原审批审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修改变更。

高支模搭设完成后,由项目部自检验收合格后,报公司,公司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砼浇筑时,应设有专职安全员,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处理好之后,并经安全负责人检查后方可继续施工。

(3)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见下表:

项次

项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及工具

1

地基基础上垫板

不晃动

2

立杆

垂直

最后验收立杆垂直度

(20~50)m

±100

吊线、卷尺或经纬仪

搭设中垂直度偏差的高度

不同设计高度允许偏差△(mm)

吊线、卷尺或经纬仪

40m

20m

H=2m

±7

±7

H=10m

±25

±50

H=20m

±50

±100

H=30m

±75

±100

3

间距

步距偏差

±20

钢板尺

柱距偏差

±50

排距偏差

±20

4

纵向

平杆

高差

一根杆两端

±20

同跨中内外纵向水平杆高差

±10

水平尺或水准尺

5

横向平杆外伸长度偏差

外伸500

≤50

钢卷尺

6

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

〈40〉50KN•m

扭力扳手

7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

45~60°

伸长

8

脚手板外伸长度

对接

100<a≤150

卷尺

搭接

a≥100

卷尺

7高支模拆除规定

(1)拆模时间要求

1)梁柱侧模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构件不变形,其表面及棱角不被损害,并满足同条件拆模试块试压强度不低于1.2MPa时,方可拆除。

2)梁板结构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下表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结构

≥100

(2)模板拆除要求

1)拆模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应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其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挂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场所范围内的安全措施。

2)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

作业区应设围栏,其内不得有其它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

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掷。

3)梁板拆除:

先将支架上可调支托松下,使龙骨与模板分离,并让龙骨降至水平拉杆上,接着拆下全部边接模板的附件,再用铁钎撬动模板,使模板降下由龙骨支撑,拿下模板和龙骨。

拆模的顺序和方法为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成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

4)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信号或行动,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应站于安全处。

5)高处拆除模板时,应遵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

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临时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过3层。

6)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它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

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

7)拆模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

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

8)已拆除了模板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若在未达到设计强度以前,需在结构土加置施工荷载时。

应另行核算,强度不足时,应加设临时支撑。

9)遇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

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方可进行工作。

10)拆除有洞网模板时,应采取防止操作人员坠落的措施。

洞口模板拆除后,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O-91)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防护。

11)拆下的楼板、木方等材料及时清理粘结物,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构配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并做相应的防护处理。

(3)支撑体系拆除要求

1)拆除前应全面检查支撑体系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拆除支撑前应先清除其上的杂物及地面的障碍物,并在作业区范围外拉设警戒线,并由专人看管,以免无关人员进入。

3)拆除作业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4)水平拉杆要跟随立,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子两层。

设有附墙连接必须随支撑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附墙(抱柱)连接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支撑架体。

5)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6)等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杆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

拆除时,严禁采用连粱底板向旁侧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

7)所有拆除的构件均应逐层递下,严禁直接抛至地面上。

8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模板及支撑体系支设和拆除时,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人员不得进行作业。

(2)模板及支撑体系支设和拆除时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模板或支架连接稳固,不得浮搁或悬空,拆模中途停歇时,应将已松动的模板及支架等拆下运走,防止构件坠落或人员扶空坠落。

(3)凡遇六级以上大风、浓雾、雷雨时,均不得进行高空作业,特别是雨后施工,要注意防滑,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凡遇大风或停工段时间再使用脚手架时,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连接部分有松动,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顶撑有左右上下位移,铁丝解除,脚手板断裂、跷头等现象,应及时加固处理。

(4)所有钢管、扣件等材料必须经检验符合规格要求,检查无缺陷后方可使用。

(5)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架上下。

(6)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

(7)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

(8)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

要及时加固和修理,防止塌模伤人。

(9)模板拆除必须履行申请制度,应经技术负责人按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检查,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10)模板拆除拆应严格遵守先支后拆、从上而下的原则,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禁止抛掷摸板。

(11)高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12)工作前,应检查所有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高空坠落。

(13)拆除模板采用长撬杆,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拆除的模板下。

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

(14)拆除间歇时应将已活动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15)安装拆除模板时,在结构边缘应设安全网并加设防护栏杆。

(16)在架体内,沿架体高度每4.0m满布设置一道水平安全网,粱下2.0m处再加一道水平安全网。

(17)对本方案中的未尽事宜严格按照《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执行。

9应急预案

高大模扳支撑体系施工区域内极可能发生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等重大事故。

本预案针对上述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模板坍塌及物体打击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1)应急响应

1)出现事故时,在现场的任何人员都必需立即向组长报告,汇报内容包括事故的地点、事故的程度、迅速判断的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伤亡情况等,及时抢救伤员、在现场警戒,观察事故发展的动态并及时将现场的信息向组长报告。

2)组长接到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调动救援的入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2)应急准备

1)应急教育:

在工程进行施工前一周,由组长组织救援小组人员进行抢险知识教育,及应急预案演练,全面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应忽资源:

应急资源的设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根据潜在事件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救援手段、救援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药品等。

(3)预防措施

1)本高支模方案施工前组织专家论证评审签字;

2)支架验收必须按照方案要求的各阶段进行,由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后向监理报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3)逐个扣件进行检查拧紧度是否达到要求扭力距;

4)梁侧模板对拉螺栓每端必须用螺母拧紧;

5)从中间或两对边开始向两侧平衡浇筑砼,同时在砼浇筑时,不能集中过多砼于某点,防止局部超负荷;

6)浇筑砼时,无关人员不准在模板支架下,要有专职安全员看护,配置有专业工种进行监护并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