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专题19环境保护.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237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专题19环境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专题19环境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专题19环境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专题19环境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专题19环境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专题19环境保护.docx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专题19环境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专题19环境保护.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专题19环境保护.docx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专题19环境保护

专题19环境保护

【高考考纲解读】

结合近年高考命题可以看出:

从考查内容看,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治理措施等内容是考查重点,尤其关注气候变化、水污染、大气污染、森林破坏等环境问题。

从考查形式看,结合区域图、统计图及文字材料,以综合题形式,考查基本知识及应用。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

(1)结合重大环境问题,结合图文材料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危害及治理等。

(2)结合区域资源开发,考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短缺原因及应对措施等。

(3)结合国际、国内重大时事,考查主要生态危机的成因、生态系统的作用和保护等。

题型

解读考纲

1.环境问题成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6.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7.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1.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

3.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具体措施。

5.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6.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7.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并能说明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8.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重点、难点剖析】

一、环境问题与管理

1.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大类:

自然环境要素:

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

社会环境要素:

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方面。

可概括为三类:

①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②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森林面积减少、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③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如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的核电站泄漏事故造成严重的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

3.环境问题大多数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

①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②人口数量的高速增长;③科技进步的负面作用。

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①威胁生态平衡;②危害人类健康;③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环境管理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管理的内容:

①资源环境的管理;②区域环境管理;③部门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

①行政手段;②法律手段;③经济手段;④技术手段;⑤宣传教育手段。

【归纳总结】环境问题的影响

环境问题的影响需结合地理原理、规律进行推导、分析,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其分析角度包括三个方面:

  

1.自然地理要素变异:

气候(气温、降水等)、地形、水文、生物、土壤;

2.社会经济活动受限:

农业生态环境、工业生产原料、旅游资源、交通运输环境、人类生活环境及人类自身健康;

3.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二、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资源

主要问题

直接原因

共同成因

矿产资源

面临枯竭

滥采滥用,废弃物处理不当

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的快速增长

土地资源

耕地减少和土地退化

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

水资源紧张

过度开采和水污染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3.中国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

具体措施

开发水源

修坝蓄水

修渠调水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退田还湖

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依法)

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农业节水)

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工业节水)

加强宣传,节约生活用水(生活节水)

【突破归纳】缺水严重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成因分析

(1)降水稀少:

①中东地区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等国家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

②中亚地区的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

(2)地狭人稠:

如新加坡面积较小,没有一定规模的淡水河流与湖泊;人口稠密导致水资源消耗量大,加剧了淡水资源紧张。

三、我国的主要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区

人为原因

自然

原因

后果

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

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森林火灾等

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珍稀动物减少甚至灭绝,还造成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加剧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调整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降低草场的生产力,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甚至造成荒漠化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

丧失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的作用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

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

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给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地侵蚀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人口稠密、过垦严重

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

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地肥力,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

导致下游河、湖、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诱发洪涝灾害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土地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过牧严重

降水少、气候干旱

土地荒漠化不仅对本地区造成危害,而且还可通过沙尘暴的形式影响其他地区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砍伐

【归纳总结】当代全球性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严重后果

解决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大量森林被砍伐,吸收二氧化碳减少

海平面上升,影响世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自然灾害增加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植树造林

臭氧层破坏 

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

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牧业造成破坏

减少氟氯烃等的使用,加强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

酸雨危害

燃烧化石燃烧,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

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的综合开发利用

生物多样性锐减 

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等

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

保护环境,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

四、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危害与防治

环境污染问题

成因

危害

措施

水污染

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

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繁殖

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保意识

大气污染

人为原因:

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自然原因:

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

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危害人畜健康,污染土壤、水体、生物,腐蚀建筑物

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污染,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合理布局工业生产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活动排放的生产垃圾

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

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

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听力,诱发各种疾病

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防护

海洋石油污染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①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②油膜覆盖表层海水阻碍海藻光合作用;③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④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⑤可破坏海滨风景,影响海滨美学价值

除控制污染源、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外,可通过围油栏、吸附材料、消油剂等进行处理

【归纳总结】

(1)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原因是:

①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

②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

③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

(2)欧洲、北美的主要能源为石油,酸雨类型为硝酸型;而我国以燃煤为主,多为硫酸型酸雨。

【题型示例】

题型1、环境问题与管理

例1、【2017全国卷I】

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

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

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答案】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

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变式探究】(2016·课标卷Ⅲ,4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

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解析】 长江刀鱼数量的减少主要与过度捕捞,以及湿地减少、水体污染等造成生存环境破坏有关。

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长江刀鱼的洄游产生影响。

针对长江刀鱼减少的原因,可以从禁止过度捕捞、加强人工养殖、保护湿地和治理河流污染等方面说明保护措施。

【答案】 原因:

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

(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措施:

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

(4分)

【变式探究】(2016·江苏地理,30D,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材料三 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

图2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

(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

(2分)

(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

(2分)

(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________,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适合当地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