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练三近代中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2239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练三近代中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练三近代中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练三近代中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练三近代中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练三近代中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练三近代中国.docx

《江苏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练三近代中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练三近代中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练三近代中国.docx

江苏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练三近代中国

板块提升练(三) 近代中国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9·江苏徐州高三考前模拟)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

英军指挥官百思不得其解,问中国翻译,翻译答曰:

“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这说明当时(  )

A.中国百姓民族意识淡薄

B.英军熟悉中国国情

C.民众态度决定战争结局

D.满清政府统治腐朽

答案 A

2.(2019·江苏扬州高三期中)英国传教士米赫斯认为:

“革命军确有进步及改革之能力与走向,此清朝所绝不能有所表示者……如基督教国家对此运动加以阻挠而打倒之,诚为大可惜之事也。

至其所奉特异的基督教,虽仍有可议之处,然已远胜于中国人一向之偶像崇拜矣……对于双方战争,务宜不再被牵涉入此旋涡,避免与各方面发生任何政府间的关系。

”这表明米赫斯主张(  )

A.对太平天国运动采取中立政策

B.避免英国介入义和团运动

C.对辛亥革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D.对北伐战争奉行中立政策

解析 “至其所奉特异的基督教,虽仍有可议之处,然已远胜于中国人一向之偶像崇拜矣”表明是太平天国运动,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反洋教的,与材料“其所奉特异的基督教”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而非“所奉特异的基督教”,故C项错误;北伐战争时期,“清朝”早已被推翻,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3.(2019·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元夕无月》中沉痛地写道: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其中“神山沦没”事件(  )

A.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

B.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C.刺激清政府学习军事技术

D.开启了列强商品输出进程

解析 丘逢甲之诗反映了甲午战争史实,该侵华战争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故选B项;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A项;清政府学习军事技术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签订开启了列强商品输出进程,排除D项。

答案 B

4.(2019·江苏南京、盐城二模)孙中山说:

“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

外国尝有因宗教而战,自由而战的,但中国几千年来所战的都是皇帝一个问题。

”这说明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推翻清朝B.实现共和

C.防止内战D.平均地权

解析 “中国几千年来所战的都是皇帝一个问题”体现孙中山的革命目的是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故选B项;解决皇帝问题要推翻君主专制,实现民主共和,推翻清朝不一定能推翻君主专制,解决皇帝问题,排除A项;材料的内容表明革命的目的是解决皇帝问题,不是为了防止内战,排除C项;革命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皇帝问题,不是为了平均地权,平均地权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排除D项。

答案 B

5.(2019·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杜威评价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可是难以想象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该事件促成(  )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清政府迅速垮台

C.革命领导阶级变化D.抗日战争的兴起

解析 “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故选C项;太平天国运动跟青年学生无关,排除A项;五四运动时期清政府已经不存在了,排除B项;抗日战争爆发于1931年,排除D项。

答案 C

6.(2019·江苏溧水高级中学高三考前模拟)1931年11月,中共中央将“凡十六岁以上工农兵劳苦民众不分男女种族宗教皆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权利,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等列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原则要点,还将土地法、劳动法等交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这表明,此时中国共产党(  )

A.力图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B.开始关注农民和农村革命

C.维护苏区各个阶级民主权利

D.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答案 D

7.(2019·江苏扬州中学高三考前模拟)下图是1941年全国漫画作家抗敌协会创作并出版的《蜗牛的妄想》,此漫画的主旨是(  )

A.“抗战到底”只在敌后战场宣传

B.日军战略进攻优势明显

C.正面战场“失败主义”甚嚣尘上

D.中国抗战必将走向胜利

答案 D

8.(2019·江苏宿迁期末)“进入1947年后,国民党军集中力量攻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中原防御则缺乏主力部队支撑,有空虚之虞。

因此,毛泽东决心抓住有利时机,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

”为此,人民解放军发动了(  )

A.全面进攻B.重点进攻

C.战略反攻D.战略决战

解析 题干中“1947年”“主力打到外线去”,说明是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反攻,故选C项;人民解放军是粉碎全面进攻,排除A项;人民解放军是粉碎重点进攻,排除B项;战略决战是1948—1949年初,排除D项。

答案 C

9.(2019·江苏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期末调研)清嘉庆十年(1805年)《大荒公禁栽烟约》记载了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情况:

佣工者竞趋烟地,而弃禾亩。

况农家妇女……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

由此可知,当时新城地区(  )

A.对外贸易迅速发展B.商业市镇空前繁荣

C.农业生产逐渐衰落D.小农经济受到冲击

解析 据材料“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可知传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故选D项;据材料“烟草种植业情况”可知不是对外贸易,排除A项;据材料“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情况”可知是农业不是商业,排除B项;据材料“竞趋烟地,而弃禾亩”可知是农作物的变化而不是生产的落后,排除C项。

答案 D

10.(2019·江苏南京师大附中考前模拟)洋务运动的代表李鸿章说:

“我却未见圣人留下几件好算数器艺来,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

”另一位代表张之洞认为: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这说明洋务派(  )

A.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B.重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

C.自强求富的思想主张

D.内部仍存在较大的分歧

答案 D

11.(2019·江苏如皋期初调研)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

“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

”对这一谕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其目的是扩大税源,缓解财政危机

C.表明清政府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为缓解统治危机,被迫作出政策调整

解析 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表明重视商业发展,而非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12.(2019·江苏南京、盐城二模)这一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进入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自由发展阶段,不仅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而且新的产业相继产生,企业集团开始形成,使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的台阶”出现的原因是(  )

A.受到了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D.欧美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解析 “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自由发展阶段”表明是在民国初期,民国初期“新的台阶”出现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故选C项;受到外商企业刺激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A项;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排除B项;一战期间,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是欧洲列强,不包括美国,排除D项。

答案 C

13.(2019·江苏南通一模)下表是华商工矿企业部分经济统计数据表,表中数据的变化主要表明(  )

A.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

B.工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C.工业各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D.民族工业受制于官僚资本

解析 1934年到1936年,棉布产量、面粉日产能力、发电量、生铁产量都有增加,表明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故选A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工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B项;1934年到1936年,棉布产量、面粉日产能力都有波动,不是持续增长,排除C项;表格没有涉及官僚资本,排除D项。

答案 A

14.(2019·江苏无锡一模)20世纪30年代,“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

同时期的河南官方则下令:

“着绸服则加税,而丝袜缎鞋尤甚,每一只须税一元。

”这些现象表明近代中国习俗变迁的特点是(  )

A.全盘西化B.中西合璧

C.官方主导D.新旧杂陈

解析 上海和河南各是新旧习俗代表,故选D项;河南较为保守,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二者的结合,排除B项;上海体现不了“官方主导”,排除C项。

答案 D

15.(2019·江苏南通质检)近代上海出现以下一些广告用语:

“有了电话,风雨无阻”,“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

这些广告最早出现于(  )

A.19世纪50年代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D.20世纪早期

解析 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与材料中“近代上海出现以下一些广告用语”相符,故选C项;A项不符合史实,与材料中“这些广告最早出现于”不符,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与材料中“这些广告最早出现于”不符,排除D项。

答案 C

16.(2019·江苏南通质检)“该书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该书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该书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

A.严复B.魏源

C.康有为D.梁启超

解析 1842年,魏源编撰出《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与材料中“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相符,故选B项。

答案 B

17.(2019·江苏高邮期中调研)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基于传统儒学推行变法主张

B.继承孔子的“改制”事业

C.借助传统文化解释变法理论

D.借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

解析 基于传统儒学与材料“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不符,故A项错误;继承孔子与材料中“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不符,故B项错误;康有为利用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故C项错误;材料中“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表明,康有为借孔子的权威为维新变法服务,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故D项正确。

答案 D

18.(2019·江苏南通三模)严复希望用以进化观为核心的西方理论铲除中国国民劣性的思想土壤,为此他提出要“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尤以“开民智”最为迫切。

严复意在强调(  )

A.自由平等,批判尊孔逆流

B.适者生存,推翻君主制度

C.主权在民,确立民主共和

D.借鉴西学,提高国民素质

答案 D

19.(2019·江苏苏州高三期初调研)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

“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

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

……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

这反映了(  )

A.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

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

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芽的母体

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

解析 材料中“研究学术”不等于文学革命,故A项错误;材料中“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这一变化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故B项正确。

答案 B

20.(2019·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918年8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偶像破坏论》一文,文中指出:

“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

”他呼吁:

“破坏偶像!

破坏虚伪的偶像!

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

”该言论在当时(  )

A.动摇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统治

B.启发民众探寻社会真理

C.标志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D.开创了民主革命新阶段

解析 材料“破坏虚伪的偶像!

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反映了理性,故选B项;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早于材料“1918年8月”,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是宣传社会主义,与材料“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不符,排除C项;D项是1919年五四运动,晚于材料中“1918年8月”,排除D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第21题13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5分,共40分)

21.(2019·江苏海门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7年4月,田中义一出任日本首相后,提出《对华政策纲领》,声称:

满蒙地区,特别是东北三省,与日本“有重大的利害关系”,纲领还表示,日本将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来维护并进一步扩张其在满蒙、特别是东三省的权益。

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

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加紧实施武装占领中国东北的计划。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

“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大事

1938年

45个华侨团体聚会新加坡,宣告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1939年

《黄河大合唱》首演于延安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

1943年

美、中、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战后处置日本问题

1945年

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已发展到九十一万人,民兵发展到二百二十万人以上,建立了十九个大的解放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在30年代加紧侵华的原因。

国内史学界关于抗战的时间问题有“十四年说”和“八年说”两种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指出两种观点的历史依据。

(4分)

(2)据材料二,归纳抗战奠定了民族复兴基础的突出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民“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的重大成果。

(4分)

(3)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因素有哪些?

(5分)

答案 

(1)原因:

日本侵华政策蓄谋已久;日本为转嫁世界经济危机。

依据:

十四年说: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八年说:

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2)表现:

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为抵御日寇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

成果:

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取得大捷。

(3)分析:

国际地位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弘扬;壮大了人民民主的力量。

因素:

民族危机的加深;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22.(2019·江苏扬州高三期中)二战后民营经济的命运与国民政府的统治息息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国营与民营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945—1947年)

——摘编自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二 有学者对中国的工矿企业、金融和商业的资本及比重做过统计,认为1936年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的比重相差不多,分别为49.21%和50.79%;但1947—1948年国家资本则上升到58.43%,民间资本则相应下降到41.57%。

——摘编自虞和平《抗战后国家资本膨胀和垄断问题再研究》

材料三 造成战后民营企业陷入困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点:

战后美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民营企业无法与其竞争……内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加紧了对中共解放区的经济封锁,实行严格的禁运政策,限制物资出境,在销售市场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几乎所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由于物价暴涨,一般资本家卖出成品后所得现金往往买不回相应数量的原材料,“虚盈实亏”,这样连简单再生产也不易维持了。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归纳其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营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

(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民营经济发展状况与国民政府统治之间的关系。

(4分)

答案 

(1)现象:

战后国营资本(国家资本)膨胀扩充;而民营资本(民间资本)却日益萎缩。

(或国营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民营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2)原因:

国家(国营)资本的膨胀与垄断;美国商品的倾销;国民政府的禁运与封锁;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内战的破坏;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或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民营企业自身局限。

(3)关系:

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导致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困难;民营经济的发展困难加剧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

23.(2019·江苏南京金陵中学、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四模)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中国文化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的文化启蒙,是戊戌变法、清末留学运动、辛亥革命运动在文化方面的历史积累。

就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引进而言,无论美国的、英国的、法国的、日本的、俄国的,也无论古希腊古罗马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当代的,都受到了热烈欢迎。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致力于思想启蒙为宗旨,也是近代以来首次大规模的本土化的文化改造运动。

五四启蒙的受众是广大经过清末民初中国教育的转型而纷纷出现的新式学校的学生。

这是中国社会经过较长时间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变化才诞生的新型知识阶层。

这个阶层刚刚出生,就满腔热情地呼应了新文化运动的召唤,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

——摘编自李良玉《启蒙、救亡与革命时代的终结

——再论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

材料二 以儒家学说为主干的封建意识形态一直延续下来。

本质上,这种意识形态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要求格格不入。

它既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提供科学知识,也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工商贸易与民主法治要求提供价值支持。

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必须以知识革命为历史前提。

中国近代化的这种价值外摄的特点,决定了近代文化实现知识革命的基本特征必然是“学习西方,批判传统”。

——摘编自李良玉《超越“五四”对传统的批判》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与新型知识阶层诞生相关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变化”有哪些?

(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前期“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写一篇小论文。

(9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 

(1)特点:

历史的传承性;思想来源的多元化;文化的本土性。

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维新思想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

观点

论述

近代前期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以知识革命为历史前提,具有“学习西方,批判传统”的特征(2分)

以知识革命为历史前提(2分)

传播儒学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科学知识与价值支持

具有“学习西方,批判传统”的特征(4分)

学习西方:

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批判传统: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批判被视为正统的古文经典;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论证(1分)

结合3个以上史实论证的,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语言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