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电子毕业设计498模糊控制系统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1965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498模糊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498模糊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498模糊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498模糊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498模糊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498模糊控制系统设计.docx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498模糊控制系统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电子毕业设计498模糊控制系统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498模糊控制系统设计.docx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498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4.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

以上的章节中,已经设计出了模糊控制器及计算出了模糊控制规则,以下运用MATLAB(矩阵库)中的SIMULINK软件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仿真,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如起动速度要快等)提出改善系统性能的措施和方法,进一步说明系统的三个参数即(Ke,Ku,Kec)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1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及分析

4.1.1纯模糊控制系统模型及各环节分析

纯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如图4-1所示,以下对其各个环节的作用及参数的设定给出说明:

(1)、Step,Step1,Step2,Step3为给定值,其中Step给定为ug=200ε(t)v,Step1的给定值为ug1=25ε(t-300)v,Step2的给定值为ug2=25ε(t-350)v,Step3的给定值为ug3=200ε(t)v;

ug1与ug2的叠加作为系统仿真过程中的干扰输入;

(2)、Ke,Kec,Ku为三个系数,其中Ke为输入误差e的模糊化系数,Kec为输入误差微分

的模糊化系数,Ku为输出的比例系数;

(3)、控制作用查询表即为上章所设计出的控制作用表;

(4)、Memory模块则是用来记忆前一时刻的控制电压值,以便进行控制作用的叠加Uk=Uk-1+Ku·ΔU;

(5)、Scope模块则是用来观看最终的仿真结果曲线的;

(6)、其他的环节包括饱和限幅、SUM、CONST等环节。

4.1.2纯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及曲线

4.1.2.1模糊控制系统存在扰动及无扰动时的仿真曲线如下图4-2所示:

图4-1纯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图4-2纯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曲线图

 

(1)、性能指标参数如下表4-1所示:

(2)、从以上的仿真图形可以清楚地看出,模糊控制系统在系统存在短时间的扰动作用时,经过短时间的调节就可以使系统重新达到稳定状态,虽然具有一定的稳态误差,但调节还是比较快的,也能够满足系统的需要的。

表4-1性能指标

调节时间(s)

超调量(%)

稳态误差

有扰动

170

2

0.1

无扰动

170

1

0.1

但是,系统的上升时间比较长,这是因为纯模糊控制系统的控制电压是从0开始慢慢地往上累加的,因此上升比较慢,在下一节中将要给出如何解决上升时间长的方法。

(2)、当系统的模型发生变化时的仿真曲线的比较

图4—3系统的模型发生变化时的仿真曲线图

图4—3系统的模型发生变化时的仿真曲线图

对上面图形曲线作以下的说明:

(1)、各个曲线所代表的系统模型

(2)、各个模型仿真结果的性能指标如下表4-2所示

表4-2不同模型的性能指标比较

调节时间(s)

超调量(%)

稳态误差

300

1

1

290

0.5

0.5

330

1

1

50

0

2

(3)、从以上所得性能指标及仿真曲线可以看出,模糊控制器对系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无论是系统的模型的阶数不变、仅仅是时间常数的增大或减小,还是由一阶系统跳变到二阶系统,对模糊控制器来说都能够满足要求;而不象传统的PID调节器那样,当系统的模型发生改变时,特别是系统由一阶跳变到二阶,需要重新进行计算或寻优参数KP(比例系数)、KI(积分系数)、KD(微分系数),那样给系统的设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4)、另外,当系统的三个系数Ke、Kec、Ku的变化对系统性能所产生的影响,我将放到下一节中进行分析。

以上我分析纯模糊控制系统的抗干扰以及适应对象变化的能力,模糊控制系统对系统的控制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4.2改进的模糊控制系统

在上一节中曾经提到过,纯模糊控制系统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

控制电压的上升慢,因而导致起动时间长;特别是对于那些要求给定值比较大,由此而带来的起动时间长必然会更加明显。

为了改变纯模糊控制系统的这些缺点,利用和保持它的另外一些优点,接下来,我将分析采用分段起动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4.2.1分段起动的基本思想

在纯模糊控制系统中,由于是从零电压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上累加的,而模糊控制器输出的累加电压一般都比较小,这样就导致了控制电压上升比较慢,由此带来的系统输出值也上升缓慢。

为了改变这种起动慢的缺点,采用分段起动策略,其基本思想为:

(1)、在刚开始起动时,由于误差比较大,可以采用200伏的最大电压直接起动,那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动到接近给定值;

(2)、在起动到误差为+20~-20范围内,此时切换到模糊控制器的控制中,让模糊控制器作用使输出值逼近到最终值,而不会产生超调。

这样采用分段起动,就既解决了起动要求快,又解决了基本没有超调量的要求。

4.2.2分段起动模糊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及图形说明

分段起动模糊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下图4-4所示。

现对其中的部分模块进行说明:

(1)、Setp,Setp1,Setp2,Scope,模糊控制查询表等等同纯模糊控制系统中一样,在此就不在作重复的说明,详细地可参见上一节中的具体描述;

(2)、|u|即绝对值模块是对输入的值求它的绝对值,即当输入为负时,则对其进行反号输出;当输入为正时,则原样输出;

 

图4-5转换开关

(3)、Switch、Switch1、Switch2模块为切换开关,其图如图4-6所示,当输入端3的值大于或等于20时(20为自己设定值),则4端输出为输入端1的值;否则,(即输入端3的值小于20时,)则4端输出为输入端2的值.

4.3分段模糊控制系统仿真的程序流程图

分段模糊控制系统仿真的程序流程图如图4-6所示。

4.4分段模糊控制系统仿真图形及参数变化的分析

4.4.1纯模糊控制系统与分段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比较

在系统的模型同样时,给定为ug=400伏的情况下,其仿真的图形如图4-7所示。

从仿真图线上可以清楚地看出,纯模糊控制系统与分段模糊控制系统在性能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其具体的表现如表4-3所示。

特别在给定值比较大的情况下,这种特性会更加的明显。

不仅分段模糊控制系统的超调量比纯模糊控制系统小,而且,前者的上升时间以及稳态误差都相对的小,所以说分段模糊控制系统的性能远远优于纯模糊控制,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常常都采用分段模糊控制,而不采用纯模糊

表4-3性能差别比较

上升时间(s)

超调量(%)

稳态误差

纯模糊控制系统

520

2

0.2

分段模糊控制系统

45

1

0.4

 

 

N

Y

N

Y

Y

N图4-6分段仿真流程图

Y

图4—4分段模糊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4-7纯模糊控制系统与分段模糊控制系统仿真比较

说明:

①纯模糊控制系统仿真图线

②分段模糊控制系统仿真图线

 

4.4.2模糊化系数Ke、Kec和放大系数Ku的影响

 

图4—8说明:

Ke=2Kec=0.02Ku=2

从图4-8和图4-9中,我们可以看出模糊化系数Ke、Kec和放大系数Ku对系统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此我们可以看以下的表4-4所示:

表4-4Ke,Kec,Ku

上升时间(s)

超调量(%)

稳态误差

调节时间

45

1

0.4

40

48

0.2

0

42

50

0

0.1

45

35

5

2

100

振荡

振荡

振荡

振荡

图4—9说明:

①Ke=0.3Kec=3Ku=1.5

②Ke=2Kec=3Ku=1.5

③Ke=0.3Kec=0.02Ku=1.5

④Ke=0.3Kec=3Ku=2

说明:

①Ke=0.3Kec=3Ku=1.5

②Ke=2Kec=3Ku=1.5

③Ke=0.3Kec=0.02Ku=1.5

④Ke=0.3Kec=3Ku=2

通过分析系数的影响,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Ke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Ke越大,系统调节惰性越小,上升速率越快;

(2)、Ke过大,系统上升速率过大,产生的超调大,使调节时间增长,也影响系统的稳态性能,严重时还会产生震荡乃至系统出现不稳定;

(3)、Ke过小,系统上升速率过小,系统调节惰性变大,同时,也影响系统的稳态性能,使系统稳态精度降低。

2、Kec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Kec越大,对系统状态变化的抑制能力增大,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2)、Kec过大,系统输出上升速率过小,系统的过度过程时间变长;

(3)、Kec过小,系统输出上升速率增大,可能导致系统输出产生过大的超调和振荡。

3、Ku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Ku增大,相当于系统总的放大倍数增大,系统响应速度加快;

(2)、Ku过大,会导致系统输出上升速率过大,从而产生过大超调乃至振荡和发散;

(3)、Ku过小,系统的前向增益很小,系统输出上升速率较小,快速性变差,稳态精度变差。

3)、模糊控制系统模型改变时的仿真图形

模糊控制系统模型改变时的仿真图形如图4-10所示。

图4—10系统的模型改变时的仿真曲线图

对上面图形曲线作以下的说明:

a.各个曲线所代表的系统模型:

b.各个模型仿真结果的性能指标如下表4-2所示

表4-2不同模型的性能指标比较

调节时间(s)

超调量(%)

稳态误差

40

1

0.4

35

0

-0.1

60

2

1

30

0

0.6

 

4)、模糊控制系统存在干扰时的仿真图线

存在干扰时的仿真图线如图4-11所示。

图4—11模糊控制系统存在干扰时的仿真图线模糊控制系统

对以上的图线作如下的说明:

①表存在干扰,其中干扰为u1=100ε(t-300)和u2=150ε(t-400)

的叠加输入;

②代表无干扰存在。

4.5总结

由上面一系列的仿真结果对比得知,我们所设计的模糊逻辑控制器完全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而且,经过改善的模糊控制系统(分段模糊控制系统)能够适应各类的一阶环节,甚至能够适应各类的二阶环节,也就是说,这种分段模糊控制系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自适应性强,它的被控对象不需要有精确的数学模型。

因此我们能够把这种分段模糊控制系统广泛地运用社会实践中去。

况且,模糊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仅仅只有短短的30年左右,它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但是它已经显示出来强大的生命力,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好这们功课,掌握模糊控制的精髓,增长自己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够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