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礼仪教学计划3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1791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礼仪教学计划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礼仪教学计划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礼仪教学计划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礼仪教学计划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礼仪教学计划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礼仪教学计划3篇.docx

《一年级礼仪教学计划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礼仪教学计划3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礼仪教学计划3篇.docx

一年级礼仪教学计划3篇

一年级礼仪教学计划3篇

(980字)

习惯是素质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面对二年级学生,更应该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

他们到底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学校的生活,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榜样示范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方式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让学生模仿。

榜样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中的佼佼者。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一方面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学生的表率。

一方面要大量发现学生中的佼佼者,树立榜样。

可以用设立“声音洪亮小标兵”、“团结协作小奖杯”、“课堂交往小专家”、“书写规范小标兵”等,发现学生的优点,具体细致地指出他们的长处,使这些同学更加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促使其他同学更用心。

二、实际演练

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要有实际表演练习,按常规训练内容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去做一做,演练演练,行为习惯就在这演练过程中开始形成,教给他们行为准则,而不让他们去做,就难以形成言行一致的品质习惯。

英国17世纪的教育家洛克曾说:

“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下来。

这就可以使他们培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用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新生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

让学生做一做,演练演练,明确各项内容的具体要求,就在这演练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记在心中,落在行动上,养成习惯了。

平时,可紧密结合教学过程随时讲评学生的常规遵守情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训练活动中去。

“你的站姿像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样美”、“你的声音像播音员一样甜”。

并对难以形成的习惯进行反复地行为演练。

“严格要求,耐心疏导,反复训练”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

三、情感体验

小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想让别人感到自己能力超群,出类拔萃。

所以当他们取得成绩时,特别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果老师能及时发现,并予以表扬鼓励,学生要求进步的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并产生完美感、荣誉感。

为了维护这种光辉形象,他们会坚持不懈地做出种种努力,不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积极的良性循环。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用“肯定”激励学生的自尊、自信,用“赞赏”激发学生的自律、自强,从而培养学生成功的习惯。

篇二:

一年级文明礼仪教育教学计划(1959字)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就要从小做起,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少年。

为了把这一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制定本学期校本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及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来训练,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或通过专门的教育帮助帮助学生理解《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内容,掌握文明礼貌用语、礼仪示范动作,使每一位学生都认识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的内容和教育意义。

并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4人,由于学生年龄小,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文明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公共礼仪等方面做得很好,只有极少数几名学生在上课礼仪、集会礼仪方面做得不够好。

三、教学目标

1.学“规范”用“规范”,使“规范”深入人心,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力求学生“知”与“行”的统一。

2.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但掌握文明礼仪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遵循文明礼仪的要求,来指导、约束自己日常生活学习、行为和习惯。

3.教育学生认识社会公德的重要性,立志做文明人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并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4.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型的教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文明礼仪活动的积极性,利用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5.通过评选“文明小使者”、“文明小少年”活动,在班内学生中树立榜样,发挥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学生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争做模范班级。

四、教学措施

制定文明礼仪教育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文明行为常规教育,并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来训练,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或通过专门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内容,掌握文明礼貌用语、礼仪示范动作,使每一位学生都认识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的内容和教育意义。

并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创建文明礼仪良好环境氛围。

根据每日工作重点布置有关墙饰、展牌、宣传标语或警示语;在语言角设放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图片,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

2.将规范训练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中。

在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把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首位,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

以平时仪表、语言为切入点,通过强化训练,把《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的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让他们从中受到影响,得到锻炼,养成习惯,进而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3.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

根据每月主题,每周有计划的组织一节专门的文明礼仪活动,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文明礼仪规范教育。

并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等小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文明利息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趋于规范化。

4.开展文明礼仪评比竞赛活动。

每月开张“文明小天使”和“文明小少年”评比活动,通过学生主体的相互监督和自我教育,保证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和提高。

5.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做好不定期的家访工作,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礼仪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共同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1733字)

一、指导思想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更要弘扬"礼仪之邦"的道德风范。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一种为时代共识的行为准则或规范。

可以用语言、文字和行动进行准确描述和规定的行为准则,并成为人们自觉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可以有效的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礼仪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学校开设礼仪课程,让学生掌握规范的礼仪,来充实自己、完善形象,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

(一)学校礼仪

1.进校礼仪:

进校三步曲:

立正、敬礼(队礼:

立正姿势先站好,两眼平视正前方;态度严肃又庄重,右手五指要靠拢;从体侧经前胸,动作不慌也不忙;手掌小臂成直线,举在额上一拳高;手臂不要遮住脸,手心侧向左前方。

团礼:

立正姿势先站好,两眼平视正前方;态度严肃又庄重,右手五指要靠拢;手掌小臂成斜线,掌尖对着太阳穴。

)问候。

(声音响亮)

2.课堂礼仪:

预备铃做好准备工作,老师进课堂宣布上课后,全班学生起立、敬礼,齐声道老师好;学生迟到进教室,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学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举手,起立报告老师,经老师同意后再出教室;下课时,起立和老师互道再见。

3.课间礼仪:

课间休息,不大声喧哗,不追跑打闹,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4.尊师礼仪:

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5.同学间礼仪:

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在需要同学帮助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6.集会礼仪:

学校集合,学生分班整队入场,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做到快、静、齐,会议中端坐静听。

(1)升国旗、奏国歌时,全体同学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2)开学、结业典礼或举行其他庆典仪式时,准时整队入、退场。

保持会场肃静,不随意说笑走动,不做与大会无关的事

(3)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时,走路稳重,从指定的台口上台,站在台上双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

接受奖品、奖状用双手接,行鞠躬礼,然后转过身来,面向台下,将奖状高举过头向大家示意后,双手拿好贴放胸前。

下台时脚步稳重,从指定台口退下,台下的同学要遵守会场秩序,注意听讲,适时报以掌声,不交头接耳、随意谈笑,不起哄、喊叫。

7.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二)个人礼仪

1.言谈礼貌:

交谈时掌握说话分寸,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

2.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

交谈时,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

(2)站姿:

站立时做到头正,面容平和自然,双肩放松,躯干挺直,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双腿立直。

(站如松)

(3)坐姿:

入座做到轻而稳,双肩平正放松,上体自然挺直,双膝自然并拢;离座时,要自然稳当,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坐如钟)

(4)走姿:

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行如风)3、卫生习惯:

讲究梳理勤更衣。

(三)社交礼仪

1.餐桌礼仪:

用餐时做到餐前洗手;餐时待主人示意后开始,夹菜文明,细嚼慢咽,不挑食,动作文雅,不发出不必要的响声;餐末,正确使用餐巾或餐纸擦嘴;退席时对他人说一声请慢吃;爱惜粮食,不乱倒剩饭。

2.递物与接物:

递物与接物时须用双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3.在公共场所遇到师长、邻居长辈或其他相识的人主动招呼,邻里之间讲究礼节,相互关照,邻居有困难时,能主动帮助。

三、教学措施

1.让孩子知道什么叫礼貌

2.反复练习形成良好习惯

3.及时制止学生不礼貌行为

4.表扬学生的礼貌行为要具体

四、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