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课本现代文梳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1767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课本现代文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课本现代文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课本现代文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课本现代文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课本现代文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课本现代文梳理.docx

《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课本现代文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课本现代文梳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课本现代文梳理.docx

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课本现代文梳理

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

课本现代文梳理

《我与地坛》

作家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河北省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病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文本探究:

1.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传达给读者的体验是什么?

为什么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人怎样活的问题需要一生努力解决。

充满生机的古园给作者带来了新生命,使作者重又扬起了生活的船帆。

2.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说“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哪些东西不能改变?

仅仅是这些具体景象本身吗?

写出一二条具体的体验。

古园中能给人以启迪的精神财富任谁也不能改变。

夕阳映照着古园的坎坷之路,预示着人生道路是光明的。

雨燕把天地叫得苍凉,隐含着落寞的人生必将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苍黑古柏站立多年,人为什么不能在寂寞中前进。

3.第二节中有一段话: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想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上帝的考虑也是对的。

”其中画线部分有何深刻意蕴?

母亲活着的时候,“我”没能深彻母亲的苦难,现在“我”明白了自己的存在而使母亲遭此苦难,“我”于心不忍,所以,对母亲的离去也似乎感到一丝安慰。

赞美母亲伟大充溢字里行间。

4.文章最后一句说: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撤,有过我的车撤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人生体验?

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不张扬的,是默默的,一个人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而又奋然前行的人,必定蕴藏着母亲真挚的爱。

这是对母亲的忏悔,更是对母亲的礼赞。

5.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此文蕴涵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不能逃避,不能放弃,要勇于向命运挑战,挑战自我,寻求生活之路,让生命充满生机。

哲理:

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人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勇于向命运挑战,幸福之路永远把握在自己手中。

6.“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中加点的词各指什么?

“一个世界”是指正常人生活的社会环境。

“另一个世界”是指作者自我封闭的不会和别人接触的地方。

7.作者为什么说那些小昆虫和自己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

(找出所在段落)

作者当时对人生悲观失望,觉得自己和小昆虫一样可怜,以此来抒发当时心中的郁闷感觉。

(这里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借小昆虫来抒发当时心中的感觉。

8.作者对蜂儿、蚂蚁等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这些生灵身上感受到了生活的意趣,得到了一些人生的启示,增添了对生活的信心。

(作者写的几种动物充满了活力,给人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9.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在驱散了笼罩在心头的死亡的感觉后,重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用文中的话回答)

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10.史铁生对于生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为什么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

作者史铁生在双腿残废后,时常去地坛,死亡的感觉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也许一般读者都考虑过生与死的问题,但是不像史铁生这样贴近死亡,所以他对死亡的思考比一般读者更深入、更真切,对人生也有了一种彻底的理解和认识。

11.“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为什么“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用文中的话回答)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或:

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12.文中写自己摇着轮椅到园子里来时,为什么写“别人去上班”?

别人上班是为了工作,“我”只是为了找一个去处消磨时光,逃避现实。

可见写“别人去上班”是为了对比和衬托。

13.联系课文,想想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作者会得到怎样的生命感悟?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所以,十五年了,作者还是总到那古园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尽管残疾却不自伤。

14.如何理解“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脚印”有两种意味:

一为物质的,即母亲在园中寻找“我”时密布的脚印;;一为精神的,“我”的每一步精神跋涉都有母亲的身影,“我”的每一次绕行都没能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母亲新的忧虑和哀伤,是母亲陪“我”走过这条长路的。

园中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和关爱,而“我”的成长,也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这样母亲和地坛合二为一,也与“我”融为一体。

阅读第一节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5.文中“最狂妄的年龄”应怎样理解?

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16.“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语序应怎样安排?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

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

17.这一段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

这样写对表现史铁生的命运起什么作用?

写出了地坛的荒芜、破败、冷落、古旧,烘托了作者悲苦的命运。

阅读第一节第四、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18.“它的意图”指的什么?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19.为什么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古园中小生命活跃其间,给予作者生命的感悟。

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示的历史沧桑,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

20.请谈一谈第四段最后两句话的写法以及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

类比说明,具体表达我弄明白生死问题后心境的变化(轻松而坦然)。

阅读第二节的第八段,回答下列问题。

21.为什么“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母亲疼爱并理解儿子。

一方面她知道我心中苦闷,不该阻止我来古园,另一方面又担心我想些什么,做出危险的事情。

这揭示了母亲矛盾又紧张的心情。

22.母亲“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揭示了什么内容?

揭示了母亲的牵挂、希冀、惊恐的心理,表现了毫不张扬而又深沉的母爱。

23.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自己当初不理解母亲无言而又深沉爱的痛悔。

作者认识到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去体会、去设想、去理解,才有真切的感受,千万不要到“来不及”时,才感受到。

24.“我”原来就知道“母亲已经不在了”,为什么后来又“才……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当“我”在黑暗中孤零零地呆着却不再有人来催自己回家时,这陌生的感受使“我”真实地感到母亲已离“我”而去。

25.“我”为什么明明看见母亲还没有找到自己却决意不喊她,让母亲继续着急地悄悄找下去?

作者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你能分析出来吗?

对于无助的母亲深挚而卑微的爱,更无助更卑微的“我”无法承受因无条件地接受它而引起的心灵震荡,也不愿因主动承受它而越发显出自身的绝望,还由于毕竟年轻不懂得关心、体贴痛苦的母亲,珍惜母亲给自己的爱,所以选择了残忍的回避。

26.“地坛的每一颗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辙印。

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

”此句为划线句和写“我”对生与死的思考有什么关系?

照应下文“这样想了好几年”,说明生和死的选择曾经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我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思考和抉择。

27.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

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28.为什么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是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在经历了截瘫及孤独的悲痛之后,作者从地毯的一草一木领悟了死的真谛:

死是一种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样,作者从“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阴影,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经历了“死亡”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这样,作者便坦然了:

他讲笑迎必然降临的节日。

29.作者将人生痛苦,将死亡比作“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目的是什么?

这是作者在走过荒芜,经历痛苦,走过孤独之后真实情感的流露,截瘫使他更加向往自由行走,表明作者更加勇敢地面对人生、面对未来、面对死亡,他知道经历“熬夜准备考试”之后,将有成功的喜悦,那将是人生的永恒。

以下为2010年浙江会考题

30.指出文中“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的具体内容。

具体指只要儿子能活下去。

31.文中划线句“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感受到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理解到母亲的伟大,表达对母亲的歉疚之情。

32.选文运用多种方法刻画母亲形象,请写出其中一种并结合原文简析其作用。

方法:

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内心独白、侧面烘托等。

“结合原文简析作用”略。

——示例:

运用侧面烘托。

通过“我”的言语,侧面描写出母亲的心理活动,她整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最低限度的祈求,“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

以此表现朴实沉勇、聪慧、坚忍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荷塘月色》

作家简介: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文本探究:

1.第四段中的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美丽形象?

①明丽透亮;②闪烁点点光亮;③清新自然。

2.第四段文字具体写了哪几种景物?

荷花、荷叶、荷香、荷波、叶下的流水。

3.第五段文字中“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什么?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这”指“不能朗照”。

作者的这种感觉,与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吻合。

4.四、五文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六段抒发的情感与四、五段有什么不同?

前两段文字体现了作者暂得安宁时的喜悦之情,透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也曲折地反映出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

但作者毕竟无法真正超然,所以第三段中写夜色的浓重,尤其是一听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不禁发出感慨,“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宁静的心情重又纷然。

5.给第四段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

(不超过6个字)

月色下的荷塘。

6.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遐想。

文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实际上写了两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一种是绽放的荷花,另一种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7.“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此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它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

通感。

写出了清香的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的特点。

8.第五段文字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也别有情趣。

9.在第五段段文字中,作者是在两个方面衬托月色的。

一是用叶、花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二是用树影衬托月光的轻盈。

10.四五两段文字所写景物有何不同?

(用一副对联概括两段文字描写的内容)

前段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花叶之美;后段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勾勒了整个塘上月色的光影之美。

(月下荷塘花叶神韵夺魄,塘中月色光影妙律勾心)

11.赏析“袅娜”“羞涩”的妙处。

运用拟人手法,把盛开的荷花比作成熟的女子袅娜的身影,把含苞待放的荷花比作害

羞的少女的脸庞,形象地表现出月下荷花的楚楚动人,可谓形神兼备。

12.本文描写的景物色调有什么特点?

你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写作时间推断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的原因。

朦胧的美,静谧的美。

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1927年7月,当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而失败,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反动派的暴行,内心充满了苦闷哀愁和不满,他渴求平和自由的生活,而现实中又只能寻得短暂的宁静和自由,因此他的笔下的荷塘才是这番模样。

13.“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是文章之“眼”,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调,它给荷塘、月色染上了不同一般的色彩,也给以后的抒情写景创造了特定的条件。

14.指出下列比喻句的相似点。

(1)月光如流水一般:

月光的流泻与流水的流泻相似。

(2)(叶子和花)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叶子与花在薄雾中朦朦胧胧的状态同梦境中朦朦胧胧的状态相似。

15.“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改为“印”好不好?

为什么?

不好;“画”,浓淡相宜,有动感;而“印”则显得死板,不灵活,且“黑影”与“倩影”本来也是在变化的。

16.“光与影”怎么与“名曲”相通起来?

光与影若明若暗、并不均匀的和谐与名曲的抑扬顿挫、高低均匀的和谐是相通的。

17.第四段中“田田”意指荷叶相连的样子,“袅娜”意指荷花柔美的样子。

18.文中的词语极富表现力,请简要鉴赏“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句中“浮”字的妙处。

“浮”字写出了水汽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态,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把水汽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现出来了。

19.除了“浮”字以外,作者还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

有什么好处?

“泻”字,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洗”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的特点;“笼”字,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20.第五段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修辞,“如鬼一般”“像是画在荷叶上”,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形象感。

还运用了通感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把景写活了。

同时,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增强了意境美。

21.作者说: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

第一问,“另一个世界”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是朱自清精神的避难所,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世界。

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

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

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

第二问,在现实中作者有些事“一定要”做,有些话“一定要”说,使作者感到“心里颇不宁静”;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自己是自由的。

以下为2012年会考题。

22.第四段依次描写了荷叶的繁密(或亭亭玉立)、荷花的洁白(或袅娜)、荷香的淡雅和流水的饱含深情等特点。

【试题分析】所选的三段写的是荷塘月色,景语情语。

第四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方法,一次写下了月下荷塘中的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分别突出它们的繁盛茂密、洁白袅娜、幽微清雅和包含深情。

没有写月却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淡淡月色下的荷塘美景。

23.请简析第五段中“笼”字的表达效果。

“笼”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轻柔,表现了夜晚的安谧。

【试题分析】第五段先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荷叶上的景色,作者连用“泻”、“浮”、“洗”、“笼”等动词,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这是静态动写的方法,把画面写活了。

“笼”字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朦胧景色。

24.概括第六段所写环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最后一句中作者所表达的内心感受。

主要特点:

环境描写;移步换景;拟人手法;融情于景;以动衬静。

内心感受:

内心孤寂,饱含心事。

【试题分析】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环境,其中着重写树,荷塘四周,树多而密,将荷塘重重围住,形成一方清静幽僻的小天地。

先总写,然后写树色、树姿、树梢上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展现了清淡朦胧、宁静幽远的特点。

但是,“宁静”的环境并未能排除作者内心的哀愁与苦闷,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集中体现在划线的句子上——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在他的笔下生出一派月下荷塘幽静安宁的景象:

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

不浓不淡,不明不暗,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

《祝福》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鲁迅出身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起初想实业救国,但不济。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

后从事文学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内心。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续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坟》等。

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

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先生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文本探究:

1.下面这段文字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

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

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

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这段文字有叙述,有描写,也有议论。

刻画祥林嫂时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在祥林嫂被婆家抓走之后,鲁四老爷说了三次话:

①“可恶!

然而……”②“可恶!

”③“然而……”两次说“可恶”,意思有什么不同?

两次“然而”表现了鲁四老爷怎样的态度和思想性格?

①第一个“可恶”对大白天在面前抢人表示气愤,认为有损鲁家尊严。

②第二个“可恶”是对卫婆子发泄怒气。

③两次“然而”认为婆家抢人也有理,表露了维护封建礼教的态度和自私、伪善、冷酷无情的思想性格。

3.指出下列三句话各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说说这些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①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②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③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④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①比喻。

突出祥林嫂在精神上受到毁灭性打击之后,胆小、恐惧、怕见人的心理状态。

②拟人、反语。

和祥林嫂的惨死形成鲜明对照,形象地讽刺了封建迷信思想,揭露了其骗人、杀人的本质。

③反复。

描写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

④顶针。

不但表达紧凑,语言连贯,而且突出了鲁四老爷虚伪和顽固守旧的性格。

4.试归纳作者对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肖像描写的作用。

表现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旧中国的女性。

5.作者写到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时“眼角上带些泪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遭受重大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

6.作者第三次写祥林嫂肖像突出了“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祥林嫂已极度悲哀,完全麻木,濒临死亡。

7.三段描写重点突出了鲁迅说的“画眼睛”的方法,从祥林嫂的眼神变化中,告诉了人们什么?

通过眼神的变化暗示了祥林嫂在封建礼教、封建势力的迫害摧残下一步步走向死亡,从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封建势力吃人的罪恶,启示人们起来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

阅读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8—12)

8.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鲁镇年底“祝福”景象,与小说开头形成呼应,以乐景衬哀景,与文中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9.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或清新明快,或幽默讽刺,或沉郁悲哀,结合此段文字具体分析作者的语言风格。

《祝福》中的语言是沉郁悲哀的。

作者选择色彩不太强烈的字,声调不太响亮的字,造成稍长的句子,使大家读了,因语调的缓慢,文字的暗淡而感到悲哀。

例如,云是“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爆竹声是“钝响”,天色是“愈阴暗了”,满天飞舞的大雪,全无美感,“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写的是新年的气象,色彩却如此暗淡,情调是如此悲哀,乐景不乐,只让人觉得沉郁。

10.全段透过“我”的感受描写了祝福景象,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11.“我在蒙胧中”,

①“隐约听到”了:

远处联绵不断的爆竹声。

(不超过10个字)

②感受到了:

联绵不断的爆竹声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感到懒散和舒适,且扫除了白天的疑虑。

12.“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作者以这样的语言收束全文,其美学价值在于:

(不超过35个字)

与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的惨象形成鲜明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开头一段文字中对鲁四老爷语言、外貌描写的作用。

为说明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拉开序幕;同时凸显了鲁四老爷冷漠无聊、顽固守旧的思想和性格。

14.在“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这句话中,“中人”的含义是什么?

指的是谁?

“大概也就姓卫了”体现了鲁镇人对祥林嫂怎样的态度?

指中间人,即介绍祥林嫂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