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安全技术知识及事故汇编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1719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氨安全技术知识及事故汇编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液氨安全技术知识及事故汇编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液氨安全技术知识及事故汇编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液氨安全技术知识及事故汇编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液氨安全技术知识及事故汇编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氨安全技术知识及事故汇编2.docx

《液氨安全技术知识及事故汇编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氨安全技术知识及事故汇编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氨安全技术知识及事故汇编2.docx

液氨安全技术知识及事故汇编2

液氨安全技术知识和事故汇编

编者按:

液氨是一种高度危险化学品,其事故危害重、影响范围大。

借鉴其他单位有关工作,为帮助职工更深入地认识液氨,选编了有关液氨的安全技术知识,并从公众信息报道的上百例事故中,筛选了40个对有关部门液氨使用管理有启发、警示和借鉴意义的案例,汇成专刊。

希认真组织学习,吸取事故教训,完善落实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液氨的性质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毒性及中毒机理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

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副作用。

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中毒症状

一.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

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一)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二)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

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

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三)严重吸人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

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二.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

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

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

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

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急救措施

一.清除污染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

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液氨事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

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

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

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

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二.病人复苏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

气道:

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

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

循环:

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三.初步治疗

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

如果接触浓度≥500ppm,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则推荐采取以下措施:

先喷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钟喷两次,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

如果接触浓度≥1500ppm,应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1.0g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类固醇。

(注意:

在临床对照研究中,皮质类固醇的作用尚未证实。

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

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气。

如果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

当病人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

对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如叔丁喘宁。

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

适当补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

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注意冻伤。

液氨储罐的事故预防

液氨是一种无色和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燃,但不自燃。

浓度10%以上的氨属于毒品法规定以内,并被视为二级毒品。

假如发生氨泄漏将对人体有极大的影响。

气态氨严重刺激眼角膜、呼吸道和皮肤。

氨中毒会造成肺水肿(肺泡积水)和呼吸困难,只需几分钟之后,氨就会对脑组织带来中毒的影响,接着就是活动减弱和痉挛。

在痉挛减轻之后会出现听觉下降,眼睛局部受伤时可导致角膜炎,并造成失明。

吸进氨蒸汽会引起喉咙疼痛,鼻腔刺痛、阵咳窒息、眩晕、胸部阵痛、头痛恶心、浑身不适。

在大量吸进氨时会造成肺水肿,过量会造成死亡。

对皮肤的局部影响症状为发红、起水泡。

口腔吸进氨水溶液会引起口腔和食道剧烈疼痛、咳嗽、吐血和便血。

液氨是剧毒品,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轻者造成人身的伤害,同时也对工厂的设备造成化学腐蚀。

重者造成职员伤亡及生产停车事故。

一、液氨储罐的安全治理

液氨储罐属于Ⅲ类压力容器。

液氨储罐的液氨贮存量一般留有10%-20%的空间,这样可有效保证液氨储罐安全使用。

尤其在夏季高温时,采用有效的降温,在储罐上设置了水幕喷淋的办法,从而确保了液氨储罐的安全使用。

二、液氨储罐的安全阀

安全阀是液氨储罐的主要附件,装在每个液氨储罐上的2个安全阀,是为了保证液氨储罐在超压情况下得到保护,液氨储罐的设计压力为2.5MPa,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2.0MPa,液氨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为1.65MPa。

考虑到为在安全阀开启后液氨不扩散到空间,把安全阀的泄压口和氨气事故处理系统(备有氨罐回收装置)对在用安全阀实行档案治理,对每个安全阀的使用情况进行在线监控,责任落实到每个操纵员工;经常对安全阀进行维护和保养,做到了不超期使用、不腐蚀、不失控,这样可以发挥安全阀的安全作用。

三、液氨储罐的压力表

压力表是液氨储罐的主要安全附件之一。

由于液氨化学性质的特殊性,压力表的选择至关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耐腐蚀及相应级别的双金属压力表。

压力表需要每3个月进行校验,确保压力表使用灵敏可靠。

为了确保更换压力表的安全,须在压力表下面装设截止阀,在生产中对液氨储罐的压力表显示数据进行每1小时作跟踪记录,以便更好地把握液氨储罐的压力变化情况。

四、液氨储罐的液位计

液氨储罐贮存量多少,需要采用液位计来显示,采用磁翻板式液位计和浮筒液位计来显示液位的变化,以保证液位的正确。

翻板式液位计,它的原理是浮子在连通管中浮于液面上,随液面的升降而升降,置于浮子内的磁铁,把信号传递到安装在连通管外壁的翻板指示器上,使翻板随液位变化而翻转,液面以下为红色,液面以上为白色,这种液位计的特点是显示灵敏、正确、不受气温的影响。

磁翻板式液位计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如下故障:

一是浮子筒体焊接质量差,有穿透性气孔或夹渣,贮存的介质进进浮子筒体内,从而使液位计失灵;二是浮筒外壁吸附液氨内的杂质,导致浮筒在管内上下移动困难,造成液位计失灵。

针对以上液位计的特点应经常进行维护保养,根据经验最好1年检查1次,以便发现题目进行处理。

至于浮筒液位计采用浮子随液位的高低而变化,然后转变为4-20mA的电流信号送至主控制室,能够及时正确地反映液位的高低,便于操纵与维护,改善控制指标,并且采用有效控制的安全隔离设备,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液氨事故案例

一、罐车安全阀撞断液氨泄漏

2007年4月8日上午6时40分,灵壁县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有限公司一辆装载22.5吨液氨的汽车罐车(车牌皖L22659、挂车牌号为皖L2693、核定充装量27.3吨)于河南开封建许化工厂充装液氨后,向安徽铜陵市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运送,进入铜陵境内后,由于驾驶员、押运员道路不熟,误驶入铜陵市铜官山化工有限公司后门,在进入汽车磅房时,由于车辆超高,罐车的安全阀被汽车磅房的上部水泥横梁碰断,罐体内液氨快速挥发,从安全阀口向外部大量泄漏,喷出的汽化氨气柱高达4米左右,并发出刺耳的气流噪声。

事故发生后,铜官山化工有限公司立即向110报警,6时51分,铜陵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接到报警后先后出动7辆消防车赶赴事故现场。

事故现场位临铜陵市铜官大道附近,过往车辆、行人很多,现场还有许多围观群众。

消防官兵立即采取喷水吸收、稀释措施,封锁道路、疏散围观群众,防止危害扩大。

现场抢险组先采取倒罐处置方案,由于罐车安全阀口直接与大气相连,罐内压力不够,且难以将罐内液氨全部倒尽。

经过论证,决定采取锲入木塞+专用压紧装置的堵漏方法。

10时30分,堵漏开始,先将堵漏装置和抢险人员用水喷湿,消防特勤和企业事故抢险应急分队各选派1名技战术过硬的抢险人员佩带一级防护,在两支开花水枪的掩护下,带着夹具和带压堵漏器具从消防拉梯登上罐车顶部,在稳定住身体后,两名抢险人员立即将缠绕着聚四氟乙烯生胶带的木塞塞住泄漏部位,11时16分堵漏作业结束,成功完成了堵漏。

11时40分,槽车被运往铜陵市六国化工股份公司进行液氨卸载,经核算,该罐车充装了22.5吨液氨(从充装单位核实),堵漏后卸载20.65吨,事故泄漏液氨1.85吨。

此次救援历时4个多小时,由于处置得当,未造成人员中毒和伤亡。

事发之后,市环保部门和水务公司对全市空气质量和自来水长江取水口进行水质展开监测,大气环境、长江水质未受到影响。

事故主要原因:

一是对危险化学品运输没有指定时间和指定路线,罐车驾驶员、押运员不熟悉运输路线,因而误入无关厂区。

二是罐车驾驶员、押运员安全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偌大的罐车,潜在的危险程度那么大,而是凭经验,存侥幸,造成罐车撞到房梁之上。

三是门卫没有履行安全警卫职责,没有仔细询问,误以为是装载氨水的槽车,盲目放行进入厂区。

四是铜官山化工有限公司为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经常出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而该厂地磅房没有限高标志,没有安全警示标志。

五是尽管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装有GPS卫星定位装置,但对该罐车的运行没有起到监控作用,成为摆设。

二、罐车质量问题引起液氨泄漏

1987年6月22日安徽省某化肥厂向太和化肥厂求购液氨。

当天上午12时40分向该化肥厂借来的一辆液氨罐的汽车里充装了790kg氨后,汽车离开太和化肥厂。

司机、押运人员、充装人员一起到附近饭店喝酒吃饭。

于13时30分司机酒后驾车返厂。

车行25分钟后到达港集乡集市附近时,氨罐尾部冒出白烟,先是“啪”的一声,而后“轰”的一声巨响,卡车向前猛冲,车后冒出大量白色烟雾。

重达74.4kg的氨罐后封头向后偏右方向飞出64.4m,将一民房砖墙击穿一个大洞;直径0.8m,长3m,重约770kg的罐体挣断固定位置的钢丝绳,冲断氨罐支架及卡车前龙门架,摧毁驾驶室后向前偏左方向冲出95.7m,途中撞死3人,驾驶员、押运员也被当场挤死。

喷出的液氨立即气化,致使赶集的农民有87人灼伤,急性氨中毒,其中有57人送往县医院住院抢救治疗。

汽车后部路旁的200棵树和约7000m2的庄稼全被毁坏。

约有2万名赶集的农民混乱成一片,四处逃跑。

本次事故共死亡9人,10名重度中毒者有严重后遗症,其余47名中度、轻度中毒患者陆续治愈出院。

事故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事故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此液氨罐制造质量低劣。

按规范要求焊接厚钢板应打坡口焊接,而此罐全部焊缝均未开坡口。

焊接质量极差,10mm的厚钢板只焊合4mm。

X光探伤表明所拍的12张片子的焊缝中无1张合格者。

封头冲制不合格,无直边,封头直径与筒体直径不相等,造成错边。

焊后未进行整体退火处理。

二是管理混乱,没有建立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该罐本是固定式储罐,未经批准,随意改制成汽车上的移动罐。

没有执行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制度。

劳动部和化工部都专门发过通知,要求压力容器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检验,不检验者都要停止使用。

而该罐始终未进行检验,且一直使用,终于酿成大事故。

三是按规定在运输危险品前,应到公安局办理危险品运输许可证,在指定的路线行驶。

而此次运输液氨未办许可证,且司机酒后驾驶,超速行驶,到人员集中的集镇通过,扩大了事故后果。

三、黄麦岭磷化工“11•1”液氨泄漏事故

2006年11月1日上午7时45分,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氮肥分厂液氨输送管道上的绝缘接头处发生泄漏,泄漏时间1小时10分钟左右,泄漏量约10吨。

事故导致1人死亡,4人中毒住院治疗,紧急疏散群众1000余人。

事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重要批示,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迅速赶赴现场指导协助应急救援。

孝感市委、市政府和大悟县委、县政府以及事故单位及时启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于应对得当,处置有力,事故得到迅速有效控制。

四、奉柘水产冷冻有限公司冷库发生液氨泄漏事故

2010年8月6日10:

45时左右,上海奉柘水产冷冻有限公司冷库发生液氨泄漏事故,事故造成管道内约100公斤液氨泄漏。

主要原因:

一是企业没有将设备的维护、保养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导致阀门密封口有缺口未及时发现,加上最近天气高温、液氨管道压力升高,最终导致液氨从阀门密封口缺口处泄漏;二是企业没有制订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配备有效的应急救援装备,导致事故发生后,人员不能及时进入现场关闭回气调节阀,从而造成冷藏间管道内的液氨全部泄漏,使事态扩大。

五、昆明富锦屠宰厂制冷机液氨泄漏事故

5月5日19时40分左右,昆明市茨坝办事处富锦屠宰厂发生一起制冷机液氨泄漏事故,导致多人中毒。

事故发生后,28名相关人员被送往医院救治。

  据昆明市盘龙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通报,富锦屠宰厂一台半年前安装,刚投入使用的液氨制冷机在工作中液氨管道法兰盘处发生液氨泄漏,制冷机厂房外的人员在看到厂房内有雾气散发,闻到有气味溢出后,立即疏散员工和家属。

事故现场有1名制冷机操作工晕倒,厂内员工和职工家属共28人不同程度中毒,被送往医院抢救,中毒者多数是厂里的工人和家属。

六、软管破裂液氨泄漏

2003年9月5日河南省某运输公司一辆液氨罐车到江西某化肥厂充装液氨,车主卢某是个体运输业主,挂靠在该公司,因罐车自带的液氨充装软管与该化肥厂液氨充装系统接口连接不匹配,就向一旁同在该化肥厂等待灌装液氨的江西省萍乡市某厂罐车司机杨某借用充装软管。

9时30分左右,在充装过程中,装卸软管的液相管突然爆裂,大量液氨外泄,瞬间液氨汽化,白雾顿时向周围扩散。

此时,正在一旁工作或等候充装的人员共有4人:

河南罐车司机、河南罐车车主卢某、该化肥厂液氨亢装员、萍乡市某厂罐车司机杨某。

事故发生后,其中3人迅速跑离现场,河南罐车车主卢某因躲避不及,中毒倒地,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事故发生后,由该化肥厂主管部门牵头,安全、质监、工会、公安等部门参加,组成了事故调查组,聘请了技术专家,对事故全过程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事故发生时该化肥厂液氨充装系统没有超压,氨球罐安全阀没有起跳,液氨罐车及装卸软管的设计压力为2.16MPa,高于该化肥厂充装系统的工作压力,经专家认定,排除了系统超压充装。

(二)爆裂的液相软管断裂成3节,其外表有破损痕迹,内层网状钢丝锈蚀严重,橡胶具有老化特征。

经专家认定软管存在质量问题,也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因素。

萍乡市某厂有2套液氨装卸软管,一套是随罐车配带的,另一套是从湖南省某贸易公司购买的,2套软管经常更换使用。

从湖南省购买的这套软管,既无产品合格证,也没有制造单位,属“三无”产品。

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到湖南调查,发现这家贸易公司已经关闭,在工商部门的注册已经注销,店主不知去向。

萍乡市某厂的2套软管,其中有一套在2002年11月6日随罐车一起经过有关法定检测机构检测,检测结果为液相管合格,气相管不合格。

由于检测单位没有在经过检测的软管管体上注明检测标志,时间一长,以至无法判定这2套软管是哪一套经过了检测,哪一套没有经过检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萍乡市某厂罐车司机使用的装卸软管是不合格的或者是没有经过检测的软管,并且还将这种装卸软管外借他人使用。

(三)按照《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第47条规定,汽车罐车随车必带的文件和资料包括:

汽车罐车使用证、机动车驾驶执照和汽车罐车准驾证、押运员证、准运证、汽车罐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液面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在不同温度下介质密度、压力、体积对照表以及运行检查记录本和汽车罐车装卸记录等。

而事故罐车提供不出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交通部门颁发的押运员证、汽车罐车准驾证,使用证参数与罐车铭牌参数不符。

后经查实,事故罐车车主卢某没有经过安全培训,罐车没有登记,“六证”不全,罐车为非法运输罐车,不具有运输液氨资质。

七、赤峰宏明化工液氨软管破裂液氨泄漏

2009年8月5日8时45分左右,辽宁抚顺新宏明化工厂一辆载有30吨液氨的槽罐车在向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的赤峰市氨水配制车间卸载液氨的过程中,卸车金属软管突然破裂,导致液氨泄漏事故的发生。

据受到氨气毒害的目击者称,他们当时看到赤峰市制药集团厂区方向冒着白色的烟雾,许多人昏倒在大街上。

之后,他们闻到了辛辣刺鼻的气味,感到窒息并伴有流泪和呕吐。

截至当天下午5时15分,此次液氨泄漏事故共导致药厂工作人员、事故处理人员以及附近居民等246人出现中毒症状。

其中,21人住院治疗,88人有刺激性反应并留在医院门诊观察。

事故发生后,赤峰市制药集团在紧急自救的同时,迅速上报政府和相关部门。

当地政府在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处置工作组。

市、区两级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一线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消防部门迅速出动消防车对泄漏的液氨进行降解和稀释,控制氨气挥发;公安部门根据风向在药厂周围设置安全警戒线,控制交通、疏散人流;事故发生地所在的街道办事处立即组织疏散事故下风方向两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并对社区内的居民进行入户排查,敦促受影响的居民尽快就医;卫生部门出动救护车,携带呼吸机等必需的医疗器械赶赴现场,对有中毒症状的人员进行救护;赤峰市内5家医院紧急安排医护人员和药品,及时做好了中毒人员的急诊救护准备。

整个处置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仅用50多分钟就基本处置完毕。

正因为当地政府反应快速、处置得当,才避免了事故的扩大及次生灾害的发生。

据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此次液氨泄漏事故的原因在于液氨槽罐车的输送软管老化,导致输送过程中软管破裂。

八、贵州凯里一槽车软管老化破裂液氨泄漏

2007年8月27日清晨,黔东南州凯里市鸭塘镇一家电解锰厂厂区内发生一起液氨泄漏事故。

事故导致槽车司机因吸入过量氨气受伤住院。

据悉,事发工厂紧邻320国道与凯麻公路及村庄。

上午8时40分,记者赶到事发区域时,先期到达的消防官兵与公安民警已在事发点外的320国道路口处维持秩序,封锁交通和疏散群众。

上午9时许,消防部门在现场迅速启动化学灾害事故救援处置预案。

同时,指挥长将现场情况报黔东南州、凯里市政府并向相关部门上报,同时迅速启动黔东南州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并调集大批公安民警前来协助。

随后,在多支水枪喷射的水雾掩护下,10多名穿着防化服和佩戴空呼器的消防官兵在毒雾中很快找到贮罐阀门。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努力,阀门最终被关掉。

随后,消防战士们用水枪在罐体上和地面上将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中和。

"泄漏因导管老化爆裂所致。

"一位警方负责人介绍说,上午8时10分左右,这辆运送约10吨液氨的槽车正在厂区内向贮存罐导送液氨。

此时,连接槽车和罐体的导管突然爆裂,液氨泄漏。

槽车司机紧急关上车上阀门,但由于液氨外泄过猛,司机未及关掉贮罐体上的阀门便已被熏晕,随后被紧急送往418医院救治。

上午11时40分,事故处置结束解除警戒后,记者在事发点四周方圆一公里范围内看到,周围不少树木、灌木及杂草均被泄漏的气体腐蚀成枯黄色。

据介绍,事故发生后,警方共疏散厂区职工、过往群众及附近村寨村民近千人。

据了解,液氨是压缩性液化有毒气体,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的特性,吸入人体过量会引起急性中毒,轻者出现流泪、咽痛,重者会导致呼吸停止等。

事发后,黔东南州及凯里市政府、安全、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赶来现场,指挥和部署事故抢险工作,并对事故进行详细调查。

九、河南骏马化工厂软管破裂液氨泄漏事故

2005年9月1日上午,位于周口市区建设路东段的周口市骏马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发生液氨泄漏事故,一辆罐车在充装液氨时,因罐车软管破裂造成液氨泄漏,并因静电火花起火,事故造成3人死亡,9人轻度中毒。

上午10时,记者驱车赶至离现场200米远时,闻到了刺鼻的气味。

在该公司门口,记者看到厂区内白雾弥漫,一辆液氨罐车和紧邻的液氨罐体阀门处正在燃烧,消防车正向着火点喷水,并用水炮冷却液氨罐体,稀释周围扩散的氨气。

不久液氨罐体阀门被烧坏,氨气泄漏加剧,发出“咝咝”的啸叫。

为防罐体发生爆炸,消防队员不得不暂时紧急撤离。

观察几分钟后,消防官兵又拿起水炮发起第二轮强攻。

与此同时,另一路消防官兵从厂区北面压制火势。

11时5分,火被扑灭。

11时11分,泄漏氨气的罐体阀门被成功关闭。

随后,有关人员进入厂区,查看液氨罐体并搜救滞留人员,以防发生二次事故。

等候在厂区外的120救护车,迅速将伤员送往周口市人民医院抢救。

据周口市川汇区消防中队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午9时45分,距接警仅5分钟,该中队消防官兵就赶到了事发现场,刚到现场,就听到“砰”的一声,氨气发生爆燃。

他们在扑救同时,和周口市公安局沙北分局民警一道,紧急疏散周围居民和紧邻该公司的一所学校的师生,并在东西走向的建设路东段设置了1公里的警戒线。

据了解,当时厂区内相邻的共有5个液氨罐体,储存有液氨数百吨,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十、聊城一罐车液氨软管泄漏

2002年7月8日凌晨0点20分,一辆车号为鲁P-01568的20吨液氨罐车,在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库区灌装场地进行液氨灌装,到凌晨2点左右灌装基本结束时,押运员谢甲文在关闭灌装阀门过程中,液氨连接导管突然破裂,大量液氨泄漏。

驾驶员王伦芝吩咐押运员谢甲文立即关闭灌装区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自己迅速赶到罐车尾部,对罐车的紧急切断装置采取关闭措施(后经鉴定该装置失灵),一边与厂值班人员联系并电话报警。

2时09分,莘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立即出警,迅速组织抢险和群众疏散。

聊城市及相邻县的公安消防部门也迅速调集警力,赶赴现场参加救援。

现场救护队员组成了救人、堵漏、器材供应、供水、救援保障和现场警戒六个小组,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6时30分,共解救遇险人员102人,疏散群众2000余人。

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15人死亡(其中当时死亡13人,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重度中毒22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万元。

液相连接导管突然破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液氨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置失灵是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不落实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十一、河池化工阀门破裂液氨泄漏,水质污染

2009年6月5日,中国昊华河池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厂维修人员对该厂氨库岗位液氨分配台1#液氨卧罐液氨进出口三通管进行更新检修。

20:

52分,3名检修作业人员在将三通管配管回装时,1#液氨卧罐液氨进口阀进口端阀体突然断裂,大量液氨喷出,正在作业的3名机修人员吸入过量氨气中毒,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

初步分析,该起事故的原因:

一是合成氨厂设备管理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

1#液氨卧罐分配台进口阀阀体锈蚀严重没有及时更换,造成在检修中1#液氨卧罐分配台进口阀阀体根部爆裂;二是违反检修安全规定,未将检修的管道与系统加装盲板进行有效隔绝;三是检修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进入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作业场所检修没有按规定佩带防护器具,现场灯光照明不足。

 

十二、大地化工管道法兰垫泄漏

2008年3月17日4时左右,湖北省随州市大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地化工公司)液氨罐区发生氨气泄漏事故,造成约50人被紧急疏散,3人呼吸道不适住院观察治疗。

氨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氨气泄漏事故影响大、危害重,易造成严重后果。

(一)事故简要情况。

大地化工公司原为随县化肥厂(始建于1966年),2004年被收购重组成立。

该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为合成氨6万吨/年,碳酸氢铵20万吨/年;液氨罐区有2个贮罐(1、2号贮罐),容积各:

为100m3,设计压力为1.6MPa。

事故发生时,1号罐为空罐,2号罐内贮存约40m3液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