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3i型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文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1530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c3i型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ac3i型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ac3i型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ac3i型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ac3i型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c3i型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文件.docx

《ac3i型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c3i型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文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c3i型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文件.docx

ac3i型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文件

北山区市乡道路改造工程

沥青砼上面层AC-13Ⅰ目标配合比设计

一、前言

由我公司承担北山区市乡道路改造工程的沥青砼上面层为AC-13Ⅰ(细粒式),最大粒径13.2mm,矿料的级配如下:

AC-13Ⅰ型沥青砼矿料级配范围

表一

筛孔尺寸(mm)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通过率%

100

95-

100

70-

88

48-

68

36-

53

24-

41

18-

30

12-

22

8-

16

4-

8

我试验室根据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现将各项试验及目标配合比设计情况汇报如下:

二、原材料

1、沥青:

采用了进口的重交通AH-70#沥青。

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其它各项物理指标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现将沥青的试验结果列表如下:

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结果

表二

试验项目

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

针入度(0.1mm)(25℃、100g、5s)

60—80

65.6

延度(15℃、5cm/min)

>100

>150

软化点(℃)(环球法)

44—54

49.0

与矿料的黏附性

≥4级

5级

相对密度

实测

1.0332

2、矿料

施工中采用的1#料(碎石)、2#料(瓜子片)、3#料(米砂)、4#料(石屑)均是溧阳产玄武岩,填料矿粉产地是宜兴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试验结果见表三、表四、表五。

AC—13Ⅰ沥青砼面层粗集料试验结果

表三

指标

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28

1#料

9.0

毛体积相对密度

>2.5

1#料

2.950

2#料

2.944

3#料

2.945

吸水率不大于(%)

2.0

1#料

0.8

2#料

0.5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4级

5级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

15

1#料

6.6

2#料

6.9

水洗法<0.075颗粒含量不大于(%)

1

1#料

0.2

2#料

0.3

3#料

0.3

15

4#料

6.3

AC—13I青砼面层石屑试验结果

表四

指标

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

视密度(t/m3)

>2.5

2.942

砂当量(%)

≥60

76

AC—13Ⅰ沥青砼面层矿粉试验结果

表五

指标

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

视密度不小于(t/m3)

2.50

2.708

含水量不大于(%)

1

0.2

亲水系数(%)

<1

0.6

外观

无团粒结块

无团粒结块

粒度范围

<0.60(mm)(%)

<0.15(mm)(%)

<0.075(mm)(%)

100

90-100

75-100

100

92.8

81.9

 

三、目标配合比设计

1、矿料配合比计算

根据各种矿料筛分结果,经反复计算,得出各种矿料用量为1#料:

2#料:

3#料:

4#料:

矿粉=22:

20:

11:

42:

5,混合料筛分计算结果均在级配范围内,计算见AC-13Ⅰ矿质混合料级配计算表(见表六)

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成型

根据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参照以往施工经验初定最佳油石比5.0%,并按照0.5%的间隔变化,分别取4.5%、5.0%、5.5%、6.0%、6.5%五个不同的油石比,按照JTJ052-2000《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严格控制好拌和温度及时间,并按《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规定的击实次数成型马歇尔试件,因AC-13Ⅰ是密实性级配,试件吸水率很小,故采用《规范》中规定的表干法测定试件的密度,并计算孔隙率、沥青饱和度等物理指标,进行体积组成分析。

3、马歇尔试验

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等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汇总如表七:

马歇尔击实试验汇总表

表七

油石比(%)

稳定度(KN)

流值(0.1mm)

孔隙率(%)

饱和度(%)

密度(g/cm3)

4.5

12.33

25.9

6.5

62.2

2.542

5.0

13.90

30.8

4.4

73.2

2.578

5.5

13.18

34.6

3.0

81.4

2.595

6.0

12.08

37.8

2.4

85.8

2.593

6.5

10.78

40.3

1.9

89.2

2.587

规范

>7.5

20-40

3-6

70-85

实测

 

4、绘图法确定油石比

以沥青油石比为横坐标,各项技术指标为纵坐标,分别将试验结果点入图中(见附图)。

由图可得

相应于密度最大值得油石比a1=5.6%

相应于稳定度最大值得沥青油石比a2=5.1%

相应于空隙率范围的中值的沥青油石比a3=5.0%

所以OAC1=(a1+a2+a3)/3=5.23%

又知OACmin=4.75%

OACmax=5.5%

OAC2=(OACmin+OACmax)/2=5.13%

按最佳沥青油石比OAC1,在图中求取相应的指标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表7.3.3)。

所以OAC=(OAC1+OAC2)/2=5.18%

鉴于本地区气候分区处于热区,根据沥青路面施工规范及参照以往经验确定Pa=5.2%为最佳油石比,混合料密度为2.587g/cm3。

沥青砼试验结果汇总表

表八

各项技术指标

规范要求

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沥青油石比范围

空隙率(%)

3-6

4.5-5.5

饱和度(%)

70-85

4.75-5.75

稳定度(KN)

>7.5

4.5-6.5

流值(0.1mm)

20-40

4.5-6.4

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沥青油石比范围(%)

4.75—5.5

沥青油石比中值(%)

5.13

综上所述:

AC-13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为:

1#料:

22%毛体积相对密度:

2.950

2#料:

20%毛体积相对密度:

2.944

3#料:

11%表观相对密度:

2.945

4#料:

42%表观相对密度:

2.942

矿粉:

5%表观相对密度:

2.708

油石比:

5.2%

 

目标油石比验证

为了验证最佳油石比5.2%的准确性,按5.2%的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浸水半小时及48小时马歇尔试验,实验结果列表如下:

油石比

(%)

密度

(g/cm3)

流值

(0.1mm)

空隙率

(%)

饱和度

(%)

稳定度(KN)

残留稳定度

(%)

0.5h

48h

5.2

2.587

31.8

3.7

76.8

11.82

10.64

90

规范

实测

20-40

3-6

70-85

>7.5

>7.5

>75

从上表可以明显地看出,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表7.3.3的要求,残留稳定度90%>75%也满足规范要求,所以我们认为最佳油石比选用5.2%是正确的。

 

 

北山区市乡道路改造工程

沥青砼面层AC-13Ⅰ目标

 

溧阳路桥工程公司

二00三年八月

北山区市乡道路改造工程

沥青砼上面层AC-13Ⅰ生产

 

溧阳路桥工程公司

二00三年八月

北山区市乡道路改造工程

沥青砼上面层AC-13Ⅰ生产配合比设计

一、前言

根据北山区市乡道路改造工程业主的要求,综合考虑技术指标,确定沥青砼上面层AC-13Ⅰ目标配合比为1#料:

2#料:

3#料:

4#料:

矿粉=22:

20:

11:

42:

5。

试验室对生产配合比进行了调试,调试结果如下。

二、生产配合比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根据目标配合比的要求,确定最佳油石为5.2%,分别制作油石比为4.9%、5.2%、5.5%三组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见马歇尔试件结果汇总表)。

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综合考虑各项技术指标,并结合以往经验,最终确定生产配合比最佳油石比为5.2%。

三、拌和机生产配合比调整阶段

沥青砼拌和楼有四种不同粗、细集料,即1#料(碎石)、2#料(瓜子片)、3#料(米砂)、4#料(石屑),依照不同规格分别装入不同的冷料仓,依次为1#仓碎石、2#仓瓜子片、3#仓米砂、4#仓石屑。

用固定冷料仓出料口的开口尺寸,仅取一个变量即小皮带转速。

根据以往经验不断的微调小皮带电机转速,使冷料按设计目标配合比向干燥筒供料。

冷料仓调试正确后,经烘干加热提升,进入热料仓筛网进行二次筛分。

拌和楼筛分设备筛网规格为:

31.5mm、22mm、11mm、5.5mm,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分别取样筛分,再加矿粉,计算出各热料仓比例,经与标准级配范围比较,经多次试算调整,使各项指标满足要求,最后确定各热料仓的生产配合比为3#仓:

2#仓:

1#仓:

矿粉=18:

22:

54.5:

5.5(见沥青砼上面层集料级配生产配合比计算表),其它相关表格见表一、二、三、四

沥青(台湾AH-70#)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结果

表一

试验项目

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

针入度(0.1mm)(25℃、100g、5s)

60—80

65.6

延度(15℃、5cm/min)

>100

>150

软化点(℃)(环球法)

44—54

49.0

与矿料的黏附性

≥4级

5级

相对密度

实测

1.0332

AC—13Ⅰ沥青砼面层矿粉试验结果

表二

指标

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

视密度不小于(t/m3)

2.50

2.708

含水量不大于(%)

1

02

亲水系数(%)

<1

0.6

外观

无团粒结块

无团粒结块

粒度范围

<0.60(mm)(%)

<0.15(mm)(%)

<0.075(mm)(%)

100

90-100

75-100

100

92.8

81.9

热料仓的密度结果汇总

表三

密度

3#仓

2#仓

1#仓

毛体积相对密度

2.945

2.918

/

表观相对密度

/

/

2.950

马歇尔击实试验结果汇总表

表四

油石比

(%)

稳定度

(KN)

流值

(0.1mm)

饱和度

(%)

孔隙率

(%)

密度

(g/cm3)

残留稳定度

(%)

4.9

12.87

29.8

71.5

4.6

2.572

90.9

5.2

13.76

31.4

78.2

3.5

2.591

92.3

5.5

12.74

34.1

81.4

3.0

2.592

89.4

规范

>7.5

20-40

70-85

3-6

实测

>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