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950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资料.docx

《最新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资料.docx

最新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资料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代码:

0310063

总学时数:

120学时(理论课学时数:

80学时实践课学时数:

40学时)

适用专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

1课程概述

1.1课程的性质

1、《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课程之一,属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必修(考试)课程,占学分7分。

2、本课程采用的是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与专周实践教学的三重教学模式。

在课堂理论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根据故障出现的现象,对其进行原因分析。

在课程实践教学上通过教师的示范,主要注重对查找故障和排除故障的方法掌握。

在专周实践教学上主要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通过课程实践教学中掌握的理论,及时的分析故障出现原因与故障部位,能够对汽车各系统的重要部位进行检测和调整,具备对汽车典型故障进行诊断、检测与排除的能力。

1.2、课程定位

本课程以《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先修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为教学基础,是本专业整体教学效果及过程的综合体现。

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尺度,以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教学为核心,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参照汽修专业中、高级专业高级工和技师职业资格标准中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根据汽修接车、调度、质检、班组、车间和仓库管理,以及汽车维修工和汽车维修电工等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计、安排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汽车企业岗位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走“学校与企业结合和操作实训结合+顶岗实习和就业结合”的专业课程建设道路。

在确保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用的前提下,强化、优化专业实训、实习教学,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本课程自身条件和特点,通过企业特聘教师、本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上的合作和互动,形成企业与学校教学平台合一,即“基础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校企结合和工学交替。

在基础技能实训中突出单项技能训练的基础性,在综合技能实训中强调整车技能训练的整体性,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中重视专业技能的适应性训练,确保学生达到本课程既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生产实训+顶岗实习”为重点,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派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采取由校内主讲教师和校外实习基地企业特聘教师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实习指导和管理。

2.课程基本目标

2.1、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检测诊断参数,熟悉汽车故障检测诊断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理解现代汽车维修制度的内涵,掌握现代汽车维修的分级,掌握二级维护检测项目及汽车维修的标志,了解主要的汽车零件的修复方法。

2)、了解现代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设备在现代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中的应用,熟悉汽车各种检测量具、仪器的使用和检测方法,掌握其中几种典型检测量具、仪器的使用和检测方法。

3)、掌握汽车发动机(含电控发动机)各大系统及各机构常见的故障现象与原因,掌握常见的故障诊断思路、分析方法及重要系统的仪器诊断方法。

4)、掌握汽车底盘(含电控底盘与车身)各大系统及各机构常见的故障现象与原因,掌握常见的故障诊断思路、分析方法及重要系统的仪器诊断方法。

2.2、职业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和学,使学生掌握汽车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技能,能独立完成汽修接车、调度、质检、班组、车间和仓库管理,以及汽车维修工和维修电工岗位群中的2-3项工作。

2.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和学,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岗、敬业、安全、快速、文明、优质”的专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培养学生以“快修”为主、以“检测和诊断”核心的现代汽车维修理念。

2.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和学,为学生考汽修专业中、高级工和技师证作好知识准备。

总之,通过本课程的教和学,把学生培养成“有教养、有本领”、“有扎实的汽车维修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3、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3.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本课程根据现代汽车结构与维修的特点,将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维护与修理的知识融为一体。

课程分为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基础知识、汽车发动机、汽车电控系统、汽车底盘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四大部分,涵盖二十二个专业知识单元。

在讲授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讲解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新知识、新技术,同时应该辅以现代汽车维修生产一线的实际案例在课程中加以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那种单纯的汽车维修作业已不能符合现代汽车维修。

行业的要求,其所涉及的领域与越来越宽,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作为汽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课程,应当遵循技术实用化、知识综合化的原则,针对汽车维修、技术服务类专业对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知识点的要求,在所授内容上以必需、够用为度,力求体现出实用性特色,及时反映当代汽车新知识、新技术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操作技能,使学生能适应当代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

3.2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教学方式

学时

学时

讲授

讨论课

习题课

实验

实训

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

2

2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

2

2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设备介绍

2

2

汽车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2

1

1

汽车发动机(包括柴油发动机)传统燃油供给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8

5

3

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故障诊断与维修

8

5

3

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故障诊断与维修

4

TheHaochangesthe笟Zi撴瀯2

TheZan呯HaiNing傚満2

The鐢熶HaiBi勬枡Ning傚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3

TheLuх墿MalendsFu2

TheQian撶鐞?

TheLuх墿鐘Duo喌鏌ヨ

TheLu㈠姟Congplank綍1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TheJuan埆Bi勬湰3

2

The鏍囧噯Ma愯緭鍟嗗搧鐮?

The鍑HongChuai鍗?

1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8

4

4

汽车发动机起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2

1

1

汽车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

6

2

2

2

汽车发动机装配程序及工艺、磨合、验收

2

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及常见的电控发动机故障分析

8

4

2

2

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6

4

2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6

4

2

传动系故障诊断与维修

12

8

4

制动系故障诊断与维修

10

8

4

转向系故障诊断与维修

8

6

2

行驶系故障诊断与维修

8

6

2

汽车底盘常见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

6

2

2

2

汽车车身的检测与修复

2

2

机动课

2

合计

120

74

6

40

3.3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

序号

单元(工作任务模块或实训项目)

教学内容及要求

活动设计

课内学时安排

1

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

了解汽车故障定义、分类方法、特点;

掌握汽车故障、零件的磨损规律;

掌握汽车故障诊断参数、诊断标准;

了解故障诊断和分析方法。

讲授

2

2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

了解现代汽车维修制度、日常维护、一级维护的基本内容;理解汽车零件的探伤方法;了解汽车的修复工艺;掌握现代汽车维护制度的分级,现代汽车二级维护的工艺过程及主要检修内容;掌握汽车及总成的送修标志;理解零件的修复方法。

讲授

2

3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设备介绍

具备使用常用汽车常规检测量具的能力;

了解汽车故障诊断、维护设备的主要功能及在现代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当中的应用、用途。

诊断维修设备的认识(实验)

2

4

汽车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现代汽车发动机空气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

讲授

1

具备对该系统故障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空气供给系统(实验)

1

5

汽车发动机(包括柴油发动机)传统燃油供给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汽油发动机传统燃油供给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

讲授

1

具备对该系统故障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了解化油器与传统汽油泵的检修方法;

化油器、汽油泵的检修(实验)

1

掌握柴油发动机传统燃油供给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具备对该系统故障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柴油机供油正时的检查与调整的方法;掌握喷油器的检查与调试方法;了解柴油机燃料系统技术状况、调速器的检查与调整方法。

讲授

2

具备对柴油机供油正时进行检查与调整的能力;具备对柴油机喷油器进行检查与调试的能力;

供油正时、喷油器的检查与调整(实验)

2

6

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及主要原因,具备分析与判断其故障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气缸、曲轴的磨损规律与原因,掌握气缸体的检测内容;

了解气缸、曲轴修理级别、尺寸的确定方法,气缸镗缸、曲轴磨轴的工艺;

讲授

2

具备检测气缸体,气缸、曲轴的圆度、圆柱度的能力;

气缸、曲轴的检测(实验)

2

掌握连杆变形的检测方法;

掌握轴瓦的选配方法;

掌握活塞与活塞环的选配方法;

讲授

1

具备对连杆变形进行检测的能力;具备对活塞与活塞环进行选配的能力;具备对轴瓦进行选配的能力。

连杆、活塞与活塞环、轴瓦的检测(实验)

1

7

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配气机构常见故障及主要原因,具备分析与判断其故障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机件的检修方法,具备对其进行检修的能力;掌握气门、气门座的检修方法,具备对其进行修配的能力;具备气门间隙调整的能力。

配气机构检修(实验)

2

8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冷却系统常见故障及主要原因,具备分析与判断其故障的能力;

掌握冷却系统维护作业的内容,具备结其进行维护的能力;

讲授

2

具备对冷却系统密封性检测与冷却系统皮带张紧度进行调整的能力;

掌握冷却系统主要机件的检修方法,具备对其进行检修的能力。

冷却系检修(实验)

1

9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及主要原因,具备分析与判断其故障的能力;

掌握润滑系统维护作业的内容,具备对其进行维护的能力;

讲授

2

具备对润滑系统机油质量进行检测的能力;

掌握润滑系统主要机件的检修方法,具备对其进行检修的能力。

润滑系检修(实验)

1

10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点火系统常见故障及主要原因,具备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方法;掌握点火系故障人工诊断与波形分析方法;

讲授

2

具备人工诊断与波形分析点火系故障能力;具备对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的能力;

点火正时、点火波形检查与调整(实验)

2

掌握点火系维护的内容,具备点火系维护的能力;

掌握点火系主要机件检修方法,具备点火系主要机件检修的能力。

点火系检修(实验)

2

11

汽车发动机起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起动系统常见故障及主要原因,掌握起动系故障人工诊断与仪器诊断方法,

掌握起动系维护的内容,

掌握起动系主要机件检修方法,

讲授

1

具备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具备人工诊断与仪器诊断起动系故障能力;具备起动系维护的能力;具备起动系主要机件检修的能力。

起动系检修(实验)

1

12

汽车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发动机机械异响故障分析原理与判断方法,具备简单机构异响故障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发动机油电路综合故障分析与判断方法,具备典型油电路综合故障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故障诊断(实验)

2

掌握发动机其他综合故障分析与判断方法,具备典型一到二种发动机综合故障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综合故障分析(讨论)

2

13

汽车发动机装配程序及工艺、磨合、验收

掌握发动机装配原则、装配技术要求与一般装配顺序;

掌握发动机在装配过程中应注意的重点检查项目与技术规范;

了解发动机磨合的目的、作用与磨合规范;掌握发动机的验收项目及其技术要求。

讲授

2

14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及常见的电控发动机故障分析

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电控系统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诊断方法;

讲授

2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的读取与清除方法;具备利用人工和仪器读取与清除电控系统故障码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元件的检修方法,具备对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元件进行检修的能力;

电控系统检修(实验)

2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及分析方法,具备发动机电控系统典型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电控故障诊断(讨论)

2

15

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掌握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的基本思路、方法、步骤和流程;掌握自动变速器典型常见故障的特点和分析判断方法,具备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自动变速器油品检验、怠速检验、失速试验、时滞试验、道路试验、油压试验的作用与方法;

讲授

2

具备进行油品检验、怠速检验、失速试验、时滞试验的能力;掌握自动变速器施力元件检修方法,具备检修自动变速器施力元件的能力。

自动变速器检修(实验)

2

16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了解制动防抱死系统(ABS)起作用时制动踏板的感觉;掌握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故障诊断的基本思路、方法、步骤和流程;

讲授

2

掌握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典型常见故障的特点和分析判断方法,具备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制动防抱死系统(ABS)主要元件检修方法,具备检修制动防抱死系统(ABS)主要元件的能力。

ABS系统检修(实验)

2

17

传动系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离合器典型常见故障现象、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故障判断方法,具备对其典型故障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手动变速器典型常见故障现象、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故障判断方法,具备对其典型故障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驱动桥典型常见故障现象、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故障判断方法,具备对其典型故障分析与判断的能力,具备对主减速器进行调整和检修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万向传动装置典型常见故障现象、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故障判断方法,具备对其典型故障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传动系统维护与检修方法,具备对传动系统进行维护与检修的能力;

传动系统维护与检修(实验)

2

掌握传动系统主要机件的检修方法,具备对传动系统主要机件进行检修的能力。

传动系统主要机件的检修(实验)

2

18

制动系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液压和气压制动系统典型常见故障现象、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故障判断方法,具备对其典型故障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液压和气压制动系统维护、检修和调整方法,具备对液压和气压制动系统进行维护、检修和调整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驻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现象、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故障判断方法,具备驻车制动系统进行调整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液压和气压制动系统主要机件的检修方法,具备对制动系统主要机件进行检修的能力。

制动系统检修(实验)

4

19

转向系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转向系统典型常见故障现象、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故障判断方法,具备对其典型故障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转向系统转向盘转动力矩与转向自由行程的检测方法,具备对其进行检测的能力;掌握动力转向系统的维修方法,具备对动力转向系统进行检修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转向系统维护、检修和调整方法,具备对转向系统进行维护、检修和调整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转向系统主要机件的检修方法,具备对转向系统主要机件进行检修的能力。

转向系统检修(实验)

2

20

行驶系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行驶系统典型常见故障现象、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故障判断方法,具备对其典型故障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车轮平衡、车轮定位的检测轮胎换位方法,并具备对其进行操作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行驶系统维护与检修方法,具备对行驶系统进行维护与检修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行驶系统主要机件的检修方法,具备对行驶系统主要机件进行检修的能力。

行驶系维修(实验)

2

21

汽车底盘常见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

掌握汽车行驶无力综合故障常见故障现象、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故障判断方法,具备对故障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讲授

2

掌握汽车制动跑偏综合故障常见故障现象、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故障判断方法,具备对故障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底盘综合故障诊断(实验)

2

掌握汽车行驶跑偏综合故障常见故障现象、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故障判断方法,具备对故障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底盘综合故障诊断(讨论)

2

22

汽车车身的检测与修复

掌握汽车车身变形的常用检测方法;

了解汽车车身整形设备用整形方法;

了解汽车车身主要零件和汽车车身表面涂层的修复方法;

了解汽车车身的一般构造、测量系统、油漆常识和最新的汽车车身检测与修复工艺。

讲授

2

复习、考试

2

合计学时

120

4实施建议

4.1教学组织建议

1、课堂教学: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自学辅导法。

2、课外教学:

实地参观法、项目模拟法、任务驱动法。

3、学生自学:

提供方法供学生自选,如参观考察、项目模拟、案例分析、顶岗实操、资料查阅等。

4、有实训内容的模块应尽可能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

4.2教学评价建议

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采用期末综合考试的方式对学生对本课程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占总评成绩60%。

2、教学过程评价

采取平时考核(包括平时考勤、作业)、能力考核(包括课堂提问、课堂实践),占总评成绩40%。

3、课程成绩形成方式

成绩评定方法:

课程学期结束考试,用学期总评分作为最后的成绩。

记分法:

课堂教学按百分制计算成绩。

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60分为及格(达到60分及以上记学分)

4.3教材选用

1、推荐使用教材: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闵永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7

2、参考教材: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李学民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2

《汽车检测与维修》董正身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蒲永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4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双师型”素质,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或学位,讲师或以上职称,汽车专业技师或以上职业资格,五年以上讲台教学经历,二年以上汽车企业工作经历。

4.5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1、一体化多媒体教室,可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2、汽车实训室,有设备、功能齐全的汽车实训室供学生实操。

3、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单位供学生社会实践。

4.6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为了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建应有较丰富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基本学习资源

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授课计划、课程设计、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电子讲义、课程实践教学指导书、课堂录像等。

2、网络课程资源

将课程的资源放于网络中,供学生学习用。

3、学生顶岗实习。

4.7其它

1、先修课程:

《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汽车材料》、《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2、课程相关参考资料: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王秀贞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汽车维修工精通》董宏国杨生辉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广州本田雅阁轿车结构与维修》张凤山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检测》嵇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现代轿车制动防抱死系统构造原理与检修》于坤炎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