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校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477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校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校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校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校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校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校志.docx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校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校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校志.docx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校志

第十三章湖北青年职业学院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湖北省唯一从事青年干部培养、研究青年教育发展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大专院校。

学院在湖北省团校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是我省唯一集青年干部培训、青少年工作研究和青少年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高职院校。

学校校训:

阳光、朝气、厚德、专能(校训释义:

“厚德”指学校坚持“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做到以德治校,以德治教,以德治学。

胸怀博大,宽厚仁爱,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尚能”意为重视能力培养,重视素质的全面提高。

努力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加强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多种能力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办学理念:

以育人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始终不渝致力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立足武汉,面向湖北,服务区域经济,走产学研结合道路,致力于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办学目标:

把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建设成为规模适当、具有共青团特色的青年人才培养基地、青年干部培训基地和青少年理论研究基地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雄楚大街415号,占地51.78亩;汉口校区位于解放大道1431号,占地150亩。

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羽毛球馆、练功房、实训室等基础设施完善。

学院校园改造二期工程目前已经启动,建成后,学院建筑面积将

学校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雄楚大道415号。

学校网址:

一、历史沿革

1951年,湖北省团校成立。

1985年,经省委批准,在开展团干部培训业务的同时开办成人大专班。

1988年,与武汉大学等联合开办了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班。

1990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湖北省青年政治学校开办中专学历教育。

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关怀下,在教育厅的支持下,开始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南湖校区的形式开办高等职业教育。

2006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湖北省团校的基础上成立湖北青年职业学院。

2006年9月20日,省政府正式批复了成立湖北青年职业学院的申请。

次年4月,《教育部关于公布备案的高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下发。

2007年6月9日,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成立大会胜利召开,宣告省团校人奋斗了4年的体制升格的历史性任务圆满完成。

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明波,原副省长蒋大国,省政协副主席陈春林,原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新华,原省教育厅厅长路钢等领导同志纷纷出席大会。

李明波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学校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学校的建设发展越上快车道。

  2010年,经多方筹措资金,历时两年,崭新的团校学生公寓和后勤中心办公大楼矗立在校园中,省团校校园建设史上迎来浓墨重彩的一页。

  2011年,包括综合办公楼、图书馆的二期校园建设工程,在创造性地采用招商合作、互利共赢的机制下,相继正式启动.

  如今,湖北省团校犹如异军突起,在全国省级团校办学实力排名中跃升至前列。

  截止2011年,省团校在校生规模连续多年稳定在2000人左右;连续多年,省团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稳居同类学校前列。

更为可喜的是,省团校经过多年的积淀,初步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市场契合度高、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

  如今,学校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后勤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亮点纷呈。

  学校从几年前仅有的五个教研室发展到现有信息系、管理系、商贸系、艺术系、公共课部、青少年研究中心、影视游戏动画实验室、客房餐饮实训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等健全的教学和科研体系。

1951年办学至今,学院为青年工作战线培养了大批青年管理人才,为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应用型青年技术人才,得到良好的社会评价,多次被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办学五十六年,积累了丰富的青年教育、管理经验,为青年工作战线培养了大批青年管理人才,同时也培养了大批生产、建设、服务、一线急需的应用型青年技术人才。

二、学校创建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自2003年建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南湖校区以来,学校党委就明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和“谋发展、重质量、出特色、上水平”办学思路,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

2006年体制升格后,学校加快机构和人员整合进度,在短时间内使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同时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规律。

2010年5月,在全院教职工中组织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

通过活动,引导全院教职工逐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树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紧紧围绕“青”字号特色这一主题,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为初步形成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高质量、高水平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奠定思想基础。

2009年,学校进行了一期工程改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经过大半年的建设,建成了新的多功能报告厅、食堂、学生宿舍等建筑。

与此同时,把质量与特色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教学中心的地位,不遗余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专业特色和合作办学特色,谋求质量兴校,特色强校。

学校始终坚持“谋发展、重质量、出特色、上水平”,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强校之路。

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企业广泛认可,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学院从事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同时,还担负全省团干部培训任务。

此外,还先后建立了全国首批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青少年创业教育培训中心、湖北省转移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全国首批计算机图形图象考试培训点等职业教育机构和继续教育机构,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要办学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学院目前有在校高职学生2000余人,年培训团干部1000人次,年进行各类职业资格培训2000多人次,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00余人,已达到一所独立设置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规模。

二、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

(一)管理机制

学校系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院,实行以湖北省人民政府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教学业务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指导。

其办学经费由湖北省政府统筹解决。

学校由湖北省政府领导,是由湖北省教育厅管理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建立了“党委议事规程”、“院长办公会议事规程”等一系列党务、行政工作规程;各部门、系部全部制定了工作职责,并统一制作成牌匾上墙。

在3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整理编辑成《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和《学生管理制度汇编》。

(二)、机构设置

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湖北省团校),承担三类教育(普通高职专科、转本套读继续教育、团干培训)。

1、党政及教辅机构

学院党委领导为:

马大奎(党委书记)、张红(院长)、邵仁和(党委副书记)、许宏刚(党委委员、副院长)、魏毅(党委委员、副院长)、杨顺清(党委委员、助理巡视员)、李浩秋(党委委员)。

学院办公室、组织人事处、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财务处、学生工作处、总务处、保卫处、图书馆、青少年研究中心、后勤服务中心。

2、教学机构

学校教学机构设有:

信息系、管理系、商贸系、艺术系、公共课部。

三、学科与专业设置

跟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学院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青少年工作与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动漫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广告与会展等11个专业,形成了以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为特色专业,市场营销等为重点专业,酒店管理等为支撑专业的专业群,建立了省级和学校两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毕业生取得“双证书”人数比例逐年提高。

附表:

学校开设的专业

信息系

计算机网络安全

信息

管理系

建筑工程技术

商贸系

机械设计与制造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艺术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信息管理

动漫设计与制作

应用电子技术

电光源技术(省级教改试点专业)

四、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

(一)教学管理

学校教学管理机构健全,教学管理队伍人员精干,素质较高且相对稳定。

教学副院长协助院长分管教学,主持全校日常教学工作。

教务处统筹协调全校教学工作,制定与执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常规管理,安排课程与控制进程,组织教学建设和改革措施的落实,保证全校教学工作稳定运行和教改工作的深入开展。

各系部由系(部)主任主持本部门的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管理,抓教学计划的执行和落实,严格对任课教师的管理,操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实行教学工作督导制,选择热爱教育事业、教育思想先进、有丰富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的老教师和有教学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教学督导专家组,进行教学工作督导。

学校制定了《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章程》、《教学督导工作条例》《课堂教学基本规范》、《主要教学环节质量管理标准》、《教学检查管理规定》《课程设计管理规定》、《实验管理规定》、《实习管理规定》、《教师任课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及管理办法》、《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及管理办法》、《关于干部和教师听课的管理规定》、《课程考试管理工作条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教材管理规定》、《教务处处长岗位职责》等近百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认真执行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各系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导带头,教师自觉执行,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和现象,及时处理,及时纠正,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教学督导组处等教学和学生管理机构和人员认真行使职责;院领导检查教学工作经常化。

2006年,学校制定了包括《教学工作规范(试行)》等20多个教学有关文件,使教学管理制度化、常规化。

全面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管理,从教材的选购、教师的选拔、培训、教学过程的监督、教学效果的反馈等环节严格把关。

教务处负责学生的学籍管理,负责学生电子信息注册、异动、毕业证书的管理工作。

从2007开始,学生学籍实行计算机管理,安装专业软件进行数据操作,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学校制定《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教材管理暂行规定》和《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关于教材建设的若干规定》,规范教材的采购、征订程序。

2012年度,与10家书店、出版社签订了采购合同,采购、发行教材551种共8万余册。

学校鼓励教师自编或参编教材,成果显著。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

建校以来,特别是2007年学校强调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以来,每年均制定各专业编制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各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根据社会需求和各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及时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组合,精选教学内容,重点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实施“双证制”教育,探索和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确定各专业课程设置时,放宽了原来专业知识系统性的要求,根据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需要,增加学生上岗用得着而原专业没有设置的课程,减少了部分用不上的或用得少的课程。

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重点加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比如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要,设计了不同的课程安排:

办公自动化方向开设办公自动化软件,多媒体应用技术、应用文写作、信息安全等课程。

根据高职高专层次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定位,学校选用高职高专教材,组织自编教材。

学校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改革教学手段,推广现代教育技术。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能反映当前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和最新的岗位资格要求,将理论知识和实作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同时又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学校非常注意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院级精品课程:

学校在多年教学实践及改革中,努力加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

先后建成了等院级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

(三)教学改革

2010年,开展了全校性的高职教育思想学习活动并在全院教职工中对有关知识集中进行了两次考试,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2012年12月,学校成立教学督导处,聘请校内外专家坐镇为教学“把脉”,深入课堂进行以课堂教学效果和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效果为目标的督导,收集第一手客观真实的信息,提出针对性强的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性的教学工作会议,部署教学工作。

2013年3月,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作风教风学风建设,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树立“质量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全员育人观念,强化过程管理,狠抓教学常规,从细节入手,全面落实教学环节。

院长魏毅在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了主题为“全体动员重质量,专心致志抓教学”的报告,全面总结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调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教育的创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四)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主要由培训部承担。

2006年,学院成立了青少年创业培训中心,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办学,招收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在校的学生进行专本套读,进一步提高了学院学生的学历层次。

(五)实习实训

2006—2013年,学校通过各种途径与100多家公司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涉及等各个领域。

校内建立了一批仿真模拟实验室,。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六)办学特色和优势

学院创建后,抓住高职教育大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利用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和办学优势。

这些特色和优势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品牌优势——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表彰湖北高职院校唯一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半世纪的办学历史,被誉为青年干部成长的摇篮

2、专业特色:

重点建设其他同类学校薄弱的专业,产业走向引导专业建设,主要集中在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领域。

学院注重学科专业建设,成立专门的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从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趋势,形成了以信息工程、管理、市场营销、艺术设计为主干的学科专业体系,打造出一批与就业市场相适应的特色专业。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老牌优势专业,多数毕业生已成长为我省各行各业管理骨干;动漫设计专业—领先省内高校,武汉动漫产业园我院学生最受欢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世界旅游小姐暨湖北形象大使,专业实力强;商务英语专业—适应中国经济全球化趋势,毕业生供不应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强势专业,结合CISCO网络认证,培养出优秀学生就业于华为集团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市场营销专业—双师型(营销师、策划师)教学模式,学生实战技能突出,培养出了位居武汉市计算机产品经营前十位的毕业生。

3、学生综合素质特色——阳光朝气、多才多艺,“青”字号特色鲜明

学院充分依托共青团的优势和特色,坚持服务青年的宗旨,学工系统实施“青年管理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加强青年学和青少年心理研究,关注青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学习和成长要求,在全省大专院校中树立“青”字号特色,我院毕业生朝气蓬勃,多才多艺,涌现出一大批以胡文斌(全国优秀学生干部)、阳贞(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杨嫣(获世界旅游小姐季军暨湖北形象大使)、黎林敏(全省职教系统英语竞赛第一名)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4、就业优势——实施高水平就业工程,就业层次定位于储备干部

学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思路,特别注重学生实习就业。

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实施“高水平就业工程”,新生入校即可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在实习就业环节投入生均2000多元塑造高素质毕业生,从而确保学生就业在已有高就业率的基础上,整体提高就业层次,使学院就业水平高于一般高职院校。

学院在共青团湖北省委、中国青旅集团(国内三大旅行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北大方正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广州汇丰银行、武汉江通动画、齐晋数字艺术公司等三十多个单位建有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并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签订实习就业合同,实行“订单式”培养,使我们的学生毕业就能顺利就业。

2006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

我院学生毕业1-2年后70%以上走上管理工作岗位,不少学生实习期间成为基层管理人员。

5、教学特色——注重实践教学、校企互动、双证沟通

学院提出“以育人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办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规定实践技能课时比例不低于40%;确立了“学好本专业,掌握两项基本技能(外语和计算机),具备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目标以及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立体培养模式,实行“双证沟通”(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

建有湖北省青少年创业教育培训中心、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全国首批计算机等考中心和全国首批计算机图形图像考点,可颁发20余种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6、区位优势——地处中心城区、高校密集,学习生活十分便利

学院座落在武汉市风景秀丽、高校林立的南湖之滨,校园环境幽雅、文化氛围浓郁,地处“武汉·中国光谷”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面临武昌主干道雄楚大街,汉口校区位于主城区解放大道,交通生活极为便利。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学生管理严格、拥有全省职教系统的“先进图书馆”;建有计算机中心、校园网络中心、网络实验室、语言实验中心、饭店管理实验室、电工实验室、演讲模拟室、影视动画实验室、平面工作设计室、电子阅览室及电化教学管理室等实验实习设施;实行后勤工作社会化,学生生活设施宽敞舒适,学生宿舍全部安装电话及宽带网,满足各类学生发展需求,是理想的学习、生活、科研园地。

学校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

湖北省委副书记陈训秋、武汉市委副书记殷增涛、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袁善腊等多次到学校调研并作重要指示。

五、学生工作

(一)学生管理

学校建立了院党委统一领导,学生工作处协调,各系党支部具体负责,学校党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院教职员工大力支持和参与的学生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学校有学工处、系党支部、辅导员三个层次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其它课程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三支队伍的学生教育管理人员,积极进行“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

学校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及其领导下的学生社团组织、宿舍管理委员会和保卫处的工作职能。

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一起形成了“全日制”、“全区域”(学校每一场所)、“全面”(德智体美劳)的学生管理服务网络,把教育、管理、服务统一落实到为提高学生素质的这个大目标中去。

(二)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两课”教学改革融入学校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之中,做好“三进”工作,占领学生思想工作的主阵地。

积极组织党课学习,加强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的意识、毅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良好素质,以适应未来工作、生活的需要。

2000年9月,学校被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共湖北省教育厅党组评为“全省高校党建和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6月,学校被中共湖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和“先进高校”。

2013年3月,学校通过省教育厅“两课”专家组教学检查。

此外,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理念,突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

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团员和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又为学生的“成长导航”。

(三)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组织开展社会实践。

学校建立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利用假期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995年9月学校团委被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团市委授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先进单位”;,黄平、杨军两同学被省教委、团省委评为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四)心理健康教育

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配备5名专业教师,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

从年,全体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教学形式为讲授、心理测评、心理影视观摩、户外心理训练、作业等多种形式,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地成人、成才。

(三)招生和毕业生就业

一、招生工作

学校的招生工作纳入国家的计划招生体系。

普通高职高专学生的招生录取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录取,按各省统一划定的高职高专录取分数线录取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高中毕业生。

招生范围随着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和措施的实施,随学校的发展而扩大,学校成立后的前两年只招原沙市市学生,后来扩大到全湖北省,1999年首次在山东省招生,2000年在山东、新疆、甘肃三省、自治区招生,自2001年以后扩大到全国26个省、自治区。

近十年学校招生生源较好,在同类高职院校中报到率较高。

附表:

学校各年度在校生数、招生数、毕业生数如下:

年 份

在校生数

招生数

毕业生数

2003年

162

162

0

2004年

267

105

0

2005年

382

115

0

2006年

317

92

157

2007年

326

119

110

2008年

385

174

115

2009年

469

176

92

2010年

510

160

100

学校成立实习就业指导办公室,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学生就业。

2010—2012年学生就业率为:

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总体就业率

82.31%

81.80%

82.44%

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平稳反映了学校瞄准市场需求和人才缺口,调整专业设置方向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六、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拥有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2%,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7%,具有“双师”素质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

目前,每个专业都配有2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

学院结合专业建设,聘请了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为兼职教师和素质导师,还拥有“楚天技能名师”等专家型教师,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

校外师资引进。

学校多方聘请了来自各重点高校的专家型人才,担任各系部主任或顾问兼特聘教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校的师资水平。

2011年9月19日,学校聘了

校内师资建设。

加强专业教学梯队建设,切实提高新教师对高职教育教学适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

每年暑期,学校都集中新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参加全国高职骨干教师培训或到企业及其他机构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

七、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著书立说。

学校制定了《科科研工作奖励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

2012年学校共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论文或论文摘编27篇、教材或专著7本。

2009年,学校设立青少年研究中心,从事学院青少年研究及相关领域开发的科研,为学院领导和团省委制订青少年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为青少年工作机构决策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服务。

从成立至今,已次承接了团省委的课题并顺利结题。

2011年,学院成立高职教育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