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部分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468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10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部分答案.docx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部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部分答案.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部分答案.docx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部分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03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A)

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D)

A.读B.悟

C.观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C)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B)

A.仿象B.兴象

C.喻象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

A.仿象B.兴象

C.喻象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D)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C)

A.符号说B.表现说

C.游戏说D.教化说

8.古人云:

“粗绢恶扇,败人意兴”。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D)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D.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

A.形象性B.愉悦性

C.独创性D.逻辑性

11.叔本华说:

“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这是在强调(B)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

A.自然B.社会

C.人生D.艺术

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A)

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B)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15.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B)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

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

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

16.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指的是(B)

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

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

17.“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B)

A.直觉B.通感

C.想象D.表象

18.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B)

A.黑格尔B.马克思

C.亚里士多德D.卢梭

19.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B)

A.美感的主体差异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

C.美感的一般特点D.美感的感觉特征

20.“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A)

A.历史性B.民族性

C.阶级性D.地域性

21.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具有(A)

A.总的指导意义B.具体方法的意义

C.重要启示意义D.实践意义

22.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C)

A.按照对象的客观规律进行建造

B.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来生产

C.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

D.把主体情感投射到对象上面

23.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C)

A.既批判丑,又肯定美B.既制造丑,又创造美

C.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D.丑中有美,美中有丑

24.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A)

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

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

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

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

25.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A)

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

B.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C.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

D.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

26.托马斯·阿奎那认为:

“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

”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A)

A.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B.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C.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D.人类的审美需要

27.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

这一现象说明(C)

A.美取决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B.美在移情

C.美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实践D.美取决于距离

28.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D)

A.德谟克利特B.休谟

C.博克D.康德

29.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C)

A.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B.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

C.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D.更具有思辨的意味

30.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

(A)

A.心手相应B.刻镂无形

C.胸有成竹D.气韵生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无我之境的有(CDE)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E.“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2.布莱克说:

“从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这说明审美是(ABCE)

A.感性具体的B.以小见大C.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D.透过现象看本质E.直观个别的形象

33.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他所说的关系主要包括(ABD)

A.一事物自身在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等关系

B.一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

C.由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关系

D.事物与人的关系

E.在虚拟世界里创造出来的关系

34.李泽厚认为,美的特点主要有(CE)

A.典型性B.观念性C.客观社会性

D.主客观统一性E.具体形象性

35.美学思想不同于审美意识的特点主要在于(BE)

A.它以直观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意识层

B.它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

C.它是对人自身审美需要的把握

D.它是对客观事物审美属性的反映

E.它具有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寓教于乐

答:

(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的。

(2)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

答:

(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审美之间的关系;

(3)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及美学思想。

38.生命的机械化

答:

(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

(2)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与不短创新,而生命的反面是僵化、呆滞、机械化;

(3)喜剧产生的原因,正在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

(4)这种说法不能囊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集体无意识说

答:

(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4)这是一种从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为什么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答:

(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活。

(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就出现了矛盾。

(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生理学观点。

41.简述喜剧性的效果

答:

(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

(2)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

(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产生的。

42.简述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

答:

1)区别:

1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

2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

1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

身体的运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

2美育中的情感活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

3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

43.以李益《江南曲》为例,试分析对比联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附诗: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答:

(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彩。

(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

(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

(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潮儿”的对比联想。

44.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题画》)请结合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

(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即描述了这一过程。

(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

(3)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

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起创作的冲动。

(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037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B)

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B)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

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

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

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D)

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

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

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

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

5.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C)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

C.鲍姆嘉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

6.“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C)

A.重视科学实验B.注重实证

C.哲学思辨D.心理分析

7.大自然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直接前提是(C)

A.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B.人类社会初步形成

C.人类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

D.人类具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8.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C)

A.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B.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

C.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D.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

9.美感产生于(D)

A.游戏B.摹仿

C.巫术D.社会实践

10.“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C)

A.席勒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尼采

11.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D)

A.功利B.逻辑

C.日常自我D.自由

12.提出“神思”的理论家是(C)

A.司马迁B.司空图

C.刘勰D.严羽

13.美感开始于(C)

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祀的崇拜

14.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B)

A.没有起点B.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

C.既无起点,也无终点D.有起点,也有终点

15.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B)

A.感官B.审美能力

C.想象D.灵性

16.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B)

A.艺术的起源B.艺术的功能

C.艺术的本质D.艺术的内容

17.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B)

A.仿象B.兴象

C.喻象D.抽象

18.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在于(D)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19.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与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C)

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

C.人工制品D.自然物

20.下列艺术观中,不是由现代美学家提出的学说是(D)

A.集体无意识说B.有意味的形式说

C.符号说D.娱乐说

21.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C)

A.由“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B.由“审美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C.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D.由“自由王国”进入“审美王国”

22.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D)

A.感性B.感染性

C.愉悦性D.规范性

23.“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B)

A.王国维B.蔡元培

C.李大钊D.李泽厚

24.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A)

A.突然荣耀说B.预期失望说

C.生命的机械化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

25.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B)

A.优美B.崇高

C.悲剧D.喜剧

26.笪重光说:

“密叶偶间枯枝,顿添生姿,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

”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特征是(C)

A.美丑互补B.化丑为美

C.以丑衬美D.美丑相间

27.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A)

A.优美B.悲壮

C.滑稽D.崇高

28.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A)

A.优美B.崇高

C.悲剧D.喜剧

29.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是(D)

A.言志说B.心生说

C.缘情说D.表现说

30.“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C)

A.仿象B.兴象

C.喻象D.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美育与智育的区别是(ABCE)

A.目的不同,智育是认知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

B.过程不同,智育是知识教学过程,美育是情感升华过程

C.性质不同,智育是由内而外输入,美育则有内在自发性

D.接受不同,智育用脑接受,美育用心接受

E.思维方式不同,美育离不开感性形象,智育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

32.美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它所包含的层面主要有(ACDE)

A.自然物质层B.形式符号层

C.知觉表象层D.社会历史层

E.心理意识层

33.在美学研究中贯彻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就要求美学研究者(BD)

A.应当具有深厚的历史修养

B.应当具有历史的眼光

C.应当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D.应当善于运用逻辑的方法

E.应当抓住历史学与逻辑学的契合点

34.提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这一观点的主要根据在于(ABD)

A.能够更好地划清美学与各门艺术理论的界限

B.有助于扩大美学研究的范围

C.只有深入研究了高级的艺术美,才能理解低级的生活美

D.只有深入研究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学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美

E.有助于感性认识的完美

35.19世纪以来西方美学史上重视感觉在美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美学家有(ABCDE)

A.费希纳B.桑塔亚纳

C.弗洛伊德D.阿恩海姆

E.费尔巴哈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4分,38、39小题每题3分,共14分)

36.寓教于乐

答:

(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

(2)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

答:

(1)乖讹指不和谐、不协调,是喜剧产生原因的一种解释,斯宾塞进一步提出“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

(2)“上升的乖讹”指超过了预期效果;(3)“下降的乖讹”指达不到预期效果。

(3)这种说法不能解释所有喜剧的效果。

38.无我之境

答:

(1)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主要类型之一;

(2)纸创作主体完全消失,隐藏在艺术意象的后面。

39.美感欣赏活动

答:

欣赏活动是主体对没的想象进行感受体验、鉴赏和评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答:

(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

(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愿、乐而忘返的。

(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

(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

(5)美育可以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引导身心。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

(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选择的关系。

(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

答:

(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变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

(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

(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变现出来,可以欣赏者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

“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答:

(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

(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

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向物态化。

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

(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限消除。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答:

(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管对于美的反应这两方面。

(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

(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艺术鉴赏过程的三阶段按顺序应为( A  )

A.观、品、悟B.品、悟、观C.读、解、达D.感、品、悟

2.下列要素不属于艺术想象的是(A  )

A.意象的触发B.意象的发展C.意象的鲜明D.意象的形成

3.在艺术孕育过程中,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主要是( D  )

A.反映B.模仿C.认识D.感动

4.诗与画都是艺术,其作品结构中都必然具有且性质相同的层次是( D  )

A.物质材料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

5.造成艺术品具有“他律性”的核心要素是(  A )

A.意象B.材料C.流通D.形式

6.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 D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古希腊人把“艺术”理解为各种工匠的技术或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C  )

A.物质产品B.精神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

8.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 D  )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

9.模仿说的主要缺陷是( C  )

A.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