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听课记录与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423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0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听课记录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中学语文听课记录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中学语文听课记录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中学语文听课记录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中学语文听课记录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听课记录与反思.docx

《中学语文听课记录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听课记录与反思.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语文听课记录与反思.docx

中学语文听课记录与反思

写在前面的话

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原方法和手段。

听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业务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的方法之一。

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

而且由于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教学、也不直接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与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

因而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

这样的听评课,显然是有悖于课程改革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

为此,必须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听课、评课。

一、听评课的功能

1、教研科研功能

听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

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它既是一个验证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操作、升华为理论的过程。

在听评课中可以学习吸收大量的教学理论、经验和先进的教改信息,在执教中去运用。

也可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概括形成理论。

如此循环反复,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另外,听评课也是教育同行进行教材分析、教法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的一种好形式。

一位哲学家说: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

”所以,教师之间开展听评课活动,就能达到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艺的目的。

2、激励发展功能

通常就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来说,可能有两条路可走(从相对意义来说)。

一条是磨道式的循环,是走一条自我封闭的教学发展道路;一条是螺旋式上升,采取的是对外开放,对内改造的策略,是教学能力发展的道路。

听评课对开阔教师的视野,激励他们上进,发展他们的教学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引导教师走教学能力螺旋式上升的道路。

3、教学诊断功能

学校领导抓教师的教学有各种各样的途径。

其中最主要的是临床指导。

所谓临床指导是指学校领导深入到教室中去,诊断教师教学中的毛病,评估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具体技术。

这里的“床”是指教室,“临床”是指深入到教室中去。

“临床指导”的操作技术包括观察前活动、课堂观察、观察后材料分析与交谈等三个阶段。

听评课就有“临床指导”的性质。

为了查清教师教学质量一直很差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在评课时,对课做出综合分析。

分析过程中,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问题。

要对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教学程序的设计诸方面做一透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最后提出具体改进的意见。

这是一个“诊──断──治”的过程。

改革与问题总是相伴而生的,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如其它学科一样遇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譬如,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优化语文的教学过程?

如何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等等,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

对于教研人员来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既是工作的需要,又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基本形式是观察与思考,新课程起步不久的2003年秋季,我开始从课堂教学入手,作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将平时听课中发现的典型课例及时记录下来,加以整理,然后如牛儿吃草一般反刍琢磨,形成反思的文字。

尽管这是草根式的研究,但它来自于亲历的课堂,都是发生在身边的教学现象,因此这些来自于教学原生态的观察和思考是具体鲜活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语文教学上曾有过“得得派”,主张一课一得,我的这些反思也是如此,力求一例一得,每个课例侧重解决一个问题。

反思可以提高我们对教学行为的认识水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依靠“经验+反思”,这个关于教师成长的公式告诉我们,强化教学反思以提升认知水平和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需要鸿篇巨制,以建立理论大厦,但我们也需要零砖碎石,以铺垫前进的路途。

因此我企盼这40篇听课与反思能起到铺路砖石的作用,让它铺垫在实践与理论之间,使成长中的教师少走一点弯路。

教研之路是苦乐旅程,正当我感受到这种课例研究的乐趣时,不料2004年的搬家将所写的十来篇“听课与反思”全部遗失,当时颇为泄气,打算放弃,后来到底拗不过职业的执着,又重新动笔。

朝来暮往,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四个春秋,辛勤的汗水终于结出了零星的果实,尽管它如此微不足道,但“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所以还是倍感欣慰。

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深知自己热情有余而学养不足,书中的一些看法肯定缪误不少,恳望同行坦诚批评指正。

好在教研无禁区,思想唯有碰撞才会飞溅智慧火花。

愿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相互切磋研讨,共同营造语文园地的万紫千红。

2007年12月

1、让诵读走进文本

【课题点击】

课题:

《童趣》(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它叙述了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物外之趣”,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平常的景象或事物在作者笔下变得美丽而奇特。

文章篇幅短小,生动有趣。

【听课回放】

2004秋季我市有六个县进入义教课改实验,这节课是市教研室到这些课改实验区进行教学视导时所听的一节课,听课的学校为一所农村初中。

上课开始,教师演唱台湾校园歌曲《童年》,由此导入新课学习;接着检查课文预习情况,学生介绍课文作者、上黑板给生字注音

;随后师生交流,了解课文记叙了哪几件趣事。

完成了以上教学步骤之后,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诵读上面,课堂活动主要围绕诵读展开,具体做法如下:

1、诵读课文,交流感受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师生对话交流。

师:

读过课文之后,请同学们谈谈对文言文的感受。

生:

文言文读起来比较拗口,语言较现代文难懂。

…………

师小结:

文言文一要读准字音,二要注意朗读的停顿。

2、听课文朗读录音

教师提出要求:

注意朗读时字的读音和语句的停顿;

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并在文中作圈点批注。

3、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4、推荐代表朗读

先由女生推选一位代表朗读课文,读后学生与教师进行评价;再由男生推选一位代表朗读课文,读后进行评价。

由于男生代表的朗读不够理想,评价过后,另一位男生主动起来再次朗读,教师对这位同学给予表演鼓励。

5、同桌互读

同桌之间,一个读一个听,然后交换进行。

6、教师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诵读活动作简要小结。

【课例反思】

《童趣》一文短小精悍,文笔生动形象,教师以诵读为主进行教学是十分得当的,也很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但这节课存在的问题也集中反映在诵读上面,即诵读停留于形式,未能进入文本。

首先,诵读的目标不够明确。

教学中的五个诵读环节,每次要达到什么目标以及有什么要求,没有体现出来,教师仅在“听课文朗读录音”时,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字音和停顿”,而其它几个诵读环节皆未提出具体的要求。

五次朗读活动尽管形式上有变化,但基本上处在同一个层面,缺乏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

其次,诵读感知未能触及文本的内容。

诵读是为了感知文本,品味语言,不能为了诵读而诵读。

教师先让学生理清课文所写之事,再进行诵读,实际上将诵读与感知分离开来,不符合先感性后理性的一般认知过程。

再如“诵读课文,交流感受”这一环节,诵读之后理应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内容,交流认识,但教师并没有顺势而为,而是让学生“谈谈对文言文的感受”,将诵读的关注点转移到了文本的形式上,的确是一个遗憾。

诵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它对感知文本、形成良好的语感作用重大。

新课程实施以来,诵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诵读只是手段,只有当它真正走进文本,成为理解文本的有效途径,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2.问题——解读文本的钥匙

【课题点击】

课题:

《山中访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山中访友》是一篇很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的写景散文,作者用一颗纯真的童心体察自然,视山水为知己,赋景物以灵性,在拟人化的和想象丰富的文字中,表达出对山水自然挚爱之情。

【听课回放】

这是我在一所普通中学听的一节调研课,导入新课之后,教师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作相应指导,由此感知课文的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教师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①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

你得到哪些启发?

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讨论,教师与学生对话,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

题。

其中第一个问题解决得比较顺利,而第二个问题由于设计不当,效果不佳,来看几例学生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生①

读课文:

“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入扎进泥土和岩石……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回答:

树林启发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做人。

生②

读课文:

“你好,山泉姐姐!

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

回答:

山泉启发我们要表里如一,做一个心灵美的人。

生③

读课文:

“你好,瀑布大哥!

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进嗓子,从古唱到今。

回答:

瀑布启发我们要无私奉献,不要贪慕私利。

……

【课例反思】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师大出版社)。

可见,问题不仅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动力。

正因为如此

,新课程十分强调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如何设计(生成)有价值的问题,是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检验。

本节课设计的两个问题,我认为第一个问题颇有价值,它直奔文章中心,可以有效帮助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但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值得商榷,因为这个问题提得生硬牵强,简单化概念化,且偏离了教学目标。

如果课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这样设计当然很好,但《山中访友》不是这类文章。

从内容上看,本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以及爱美之心。

因此我建议将第二个问题重新定位,可以作这样修改:

“作者对山中景物充满了感情,你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吗?

”如果说这节课的第一个问题是感知和揣摩文本,那么修改后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拓展延伸,其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常言道: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说问题是我们解读文本的钥匙,那么这把“钥匙”开启的只能是相匹配的“锁”。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课文,从课文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准备)教学问题,以优化教学过程。

3.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

【课题点击】

课题:

《郭沫若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郭沫若诗两首》分别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篇诗皆为作者早年留学日本时所创作。

在这两首诗中,诗人以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描绘出两幅奇妙的景象,将我们带进美妙的“星空”世界。

同时,诗中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在五四运动“退潮后”那种缥缈、孤寂和忧郁的思绪。

【听课回放】

这篇课文的教学共两个课时,第一节课时学习《天上的街市》,第二课时学习《静夜》并研讨课后练习。

两节课上得相当成功,尤其是第二课时的《静夜》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节课一开始,教师便结合《天上的街市》进行诗歌阅读方法的指导(屏显):

①了解写作背景;②把握诗的形象;③理解诗中的联想和想象;④领会诗人的感情;⑤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

这个起始环节既是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总结,又是学习《静夜》之前的方法引领。

接下来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诗歌学习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阅读,思考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当中。

然后每组推选一位学生在全班交流。

下面是学生讨论交流的内容要点:

1.关于本诗的背景和感情

《静夜》与《天上的街市》一样,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诗中既抒发了

对于时代失望的情绪,也流露出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2、关于诗的形象

本诗虽短,但颇具形象性,美好的月夜景象,凄婉的“天上鲛人”故事,构成了诗歌鲜

明的形象。

3、关于本诗的想象

诗人由月光和疏星联想到遥远的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上对月流珠,诗人的

想象既丰富又合理。

4、关于本诗的语言

《静夜》的语言非常凝练,全诗共两节,45个字,却表达出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感情。

学生发言交流之时,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师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完成了课文的学习。

最后,学生表情朗读《静夜》一诗,并当堂背诵。

【课例反思】

教育的本质即促进受教育者自主、全面地发展,传统教学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而常常忽视了学习主体——学生该如何学,这种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更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个课例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如何教,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如何学上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

由于有了《天上的街市》一文的示范讲解和新诗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所以学生自学《静夜》一诗时显得十分轻松,而且对课文的理解十分到位。

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句看似通俗的话语蕴涵着教育的大智慧,它告诉我们,教学的过程是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传授学生以有效的方法,

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学习。

对此,吕叔湘先生也有过精辟的阐述:

“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是的,一般来讲,学生都具备潜在的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需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正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有途径之一,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自我发展的过程。

 

4、教学结构之美:

凤头与豹尾

【课题点击】

课题:

《诗两首》(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是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两首诗皆以孩子的口吻抒发了对母亲的挚爱。

诗的形象具体鲜明,感情真切自然。

【听课回放】

2004年11月初,安徽省新课程语文学科(7--9年级)优质课评选及观摩活动在我市举行,这是其中的一节参评课,执教的是一位年轻女教师。

这节课开头导入和最后的结课颇具匠心,形成了

两个教学亮点,现将这两个环节实录入如下:

一、导入环节

师: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作个调查,父母记得你的生日吗?

记得的同学请举手。

(生几乎全部举手)

师: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知道的请举手。

(生十余人举手)

师:

哦,我们班同学记住父母生日的还不少。

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说上海的中学生能记得父母生日的不足30%,而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记得自己孩子的生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沉思)

好,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看看两位文学大师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爱。

二、结课环节

师:

两首诗我们学完了,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呢?

它们有什么异同?

(1):

它们都歌颂了母爱。

(2):

两首诗都借助某种事物抒发了对母亲的爱。

师:

对,《金色花》借助金色花抒发了对母亲的依恋,《纸船》借纸船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思念和挚爱。

这是它们的相同点,再来说说它们的不同点。

生(3):

一篇是写男孩的,一篇是写女孩的。

生(4):

作者不同,前一篇作者是印度的男作家泰戈尔,后一篇是我国的女作家冰心。

(同学笑)

生(5):

《金色花》写得比较活泼,《纸船》感情比较悲伤、低沉。

师:

说的好,它们的感情基调不同。

明确了两首诗的异同点,下面请同学们仿照《金色花》,用“假如我变成了——,我会——”的句式,说几句表达自己对母亲孝心的话。

(多媒体投影句式)

生(6):

假如我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会载着妈妈到世界各国去旅游。

师:

你的母亲一定很高兴。

生(7):

假如我变成了一只蝴蝶,我会跳出最美的舞蹈让母亲欣赏。

师:

很有诗意。

生(8):

假如我变成了一双手套,我会戴在母亲的手上,让她的手冬天不再生冻疮。

师:

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生(9):

假如我变成了一只百灵鸟,我会每天唱出动听的曲子,让妈妈不再烦恼。

……

师:

同学们说得很生动,都能通过丰富的想象,借助具体的形象表达对母亲的爱。

刚才大家说的那些话能不能再具体点儿,把它们扩展成一段话呢?

课后请同学们将自己说的或写那几句话扩展成200字左右的短文,并自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课例反思】

写文章讲究凤头豹尾,一堂好的课从技术层面上讲就象一篇好的文章,简洁的导语直入课文中心,可谓凤头;有力的收束画龙点睛,称得上豹尾,这节课正是如此。

上课开始教师以调查的方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参与,而学生反馈出来的调查结果又引人思考——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为什么孩子对父母缺乏爱心?

由此进入新课学习,既自然顺畅,又与两首诗所表达的中心密切相关,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真切体验和深入理解。

结课环节的归纳与拓展,使两首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比较阅读,深化了学生对两首诗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认识,培养了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最后,要求学生仿照《金色花》中的句式,说几句表达自己对母亲孝心的话,这是教学内容的拓展,学生表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进一步理解诗作、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相互交流启发的过程。

由此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课虽结束而意犹未尽,让人回味。

联想到一些公开课、示范课,有的课堂导入不着实际,有哗众取宠之嫌;有的结尾拓展画蛇添足,有流于形式之弊。

这样的导入和拓展脱离了文本,游离于教学目标,浪费了不少的教学时间。

相比较而言,本节课对开头导入与结尾拓展的处理十分可取,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5.成功的教学源于“经验+反思”

【课题点击】

课题:

《小溪流的歌》(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本课是严文井先生写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篇童话,作者通过小溪流一路前行中不断壮大的变化过程,讴歌了坚持前进、永不停息、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表现了“在前进中不断成长”的主题思想。

文章通篇拟人化,语言优美,富有童趣,内容通俗易懂,主题鲜明。

【听课回放】

07年11月我市在开展“教学能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市级“教坛新星”的评选活动,参赛选手头天抽签后当场撰写教学设计(2个小时),第二天按参赛序号上课。

评选活动中,这节课获得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第一名。

来看它的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播放歌曲《泉水叮咚响》,屏显严文井的照片。

师:

同学们,2005年7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登了这样一篇文章:

《怀念严文井:

小溪流的歌永不停息》,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永不停息”来怀念这位刚刚去世的“童话爷爷”呢?

(学生回答)对,那就是因为他的代表作就是《小溪流的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支小溪流的歌吧!

(板书课题、作者)

二、诵读感知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思考: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1)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字词积累情况。

学生读有关词语,老师着重强调“淀”、“吓”等

字的读音。

(3)了解小溪流的成长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溪小河大江大海。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溪流四个阶段的歌声、力量和劝阻者各有什么特点,勾画出主要词句。

(1)学生自由组合分为四组,分别学习小溪流四个阶段的内容,进行组内分角色朗读;

(3)理解内容,填写练习题二中的表格。

(屏显表格,每组推选代表填写有关

语句)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1、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1)学生结合表格中所填课文内容回答,师生归纳,明确:

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

(2)朗读体会。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读劝阻者的活,每组推荐一人读小溪流

在四个阶段回答劝阻者时所说的话;由此感受小溪流语气发生的变化——语气语调由轻快活泼变得坚定沉稳。

2、小溪流成长中不变的是什么呢?

学生结合文中语句讨论交流,明确:

不变的是小溪流永不停息地前进和追求,是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凭着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不断成长。

3、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

学生发言,师生对话,明确:

是一首乐观、坚定、进取的歌。

(板书)

四、品赏课文语言

(1)学生跳读课文,找出认为优美的语句进行朗读,并作简要赏析,说说好在哪里。

(2)屏显第二段有关语句,师生共同品读、赏析,体会本文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的语言特点。

五、体验文章情感

师:

这节课,我们随“童话爷爷”严文井一起聆听了小溪流的歌,感受到了这首成长之歌乐观进取的精神内核。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条小溪流,也要奔向生活的海洋,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种种阻碍,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并以“成长是一首

的歌”的句式说一句话吗?

学生联系生活、结合课文谈各自体验;最后教师赠送几条关于成长的名言、警句。

六、布置作业

以“成长是一首的歌”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篇随笔。

板书设计:

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变:

小溪小河大江大海

不变:

乐观、进取、坚定

成长之歌

 

【课例反思】

《小溪流的歌》课堂教学我听过不少次,一般都是抓住小溪流的变化过程进行教学,而本节课的可贵之处在于教师不仅关注到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变”,而且注意到它始终如一的“不变”,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出表现小溪流外部特征发生变化的语句,感受其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接着启发学生思考小溪流有没有“不变”的东西?

经过由表及里地研读课文,学生感悟到文章的主旨,那就是乐观、坚强、进取的精神。

可见,教师对为文本的解读是十分深刻独到的。

一篇长达5页的课文,在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因为比赛规定课前不与学生接触),只能用一课时完成,要想出彩的确很不容易。

本节课在教学处理上比其他选手又技高一筹。

首先,注重诵读,由于学生课前没有接触教材,对课文比较生疏,所以诵读感知必不可少。

课堂上采取自由读、跳读、学生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走进文本,感知内容。

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主题、品赏语言、体验感情就显得水到渠成。

其次,采用了分组合作的学习策略,长课文短教往往流于空泛,明智的做法是与其走马观花,不如各个击破,所以分组学习方式最为有效。

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四组,分别研读小溪流成长的四个阶段,找出小溪流在该阶段的歌声特点、力量表现以及劝阻者的有关语句,顺利完成了课文的梳理。

既有效地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优化了教学过程。

这位执教老师来自山区的县里,曾参加过2005年的市优质课大赛,当时的比赛成绩并不理想,想不到两年后的今天,他的教学有了飞速提高。

后来我在与他交谈中了解到,上次大赛失利后他反思了好长一段时间,并将这种反思带到教学实践中,坚持读书与思考,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在为这位教师的成长感到欣喜的同时,我悟出一个道理:

成功的教学源于坚持不懈的反思和点滴经验的积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将教师的成长的公式概括为“经验+反思”,这是十分精辟的,没有教学的反思便没有教学的长进,尤其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更是如此。

 

6.脱离文本—阅读教学之大忌

【课题点击】

课题:

《竹影》(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竹影》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写的是“我”和小伙伴在月明之夜看月亮、描竹影的游戏,由此引出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其写作思路为“看天—看月—描人影—描竹影—爸爸讲画—感悟”,文章叙事自然,写景生动,充满了童趣和艺术内涵。

【听课回放】

这是教学大赛中的一节参评课,执教的是一位具有活力的青年教师。

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七个环节:

一、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