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防治水应急预案修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262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防治水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防治水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防治水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防治水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防治水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防治水应急预案修改.docx

《6防治水应急预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防治水应急预案修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防治水应急预案修改.docx

6防治水应急预案修改

中平能化建工集团山西分公司天池店项目部

 

 

二零一一年

 

矿井水害预防及事故救援预案

为加强矿井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加强水害监控,彻底治理水害隐患,特编制本预案。

成立水害救援领导小组

总指挥:

梁祖军

副总指挥:

夏进成、夏进林、徐德高、蒋锋等

成员:

生产、调度、安全、机电供应、地测等相关科室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负责日常工作安排,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领导组职责:

(1)制定完善救援预案,检查指导预案的落实情况;

(2)统一协调指导灾害事故的应急救灾工作,快速有效地处理水害事故;

(3)督促指导组织应急演习,提高水害事故的防范能力。

(4)指导制定修改、补充抢险救灾方案,紧急处理应急救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5)解决抢险救灾物资,调动抢险救灾队伍。

1、矿井水害

1.1灾害预防处理计划

1.1.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1)地形、地貌、地表水系及气候特征

井田位于吕梁山脉中段东翼,区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属黄土高原的中、低山地貌,地势总体为东南高、西北低,区内最高点位于井田南部山梁上,标高1226m,最低处在井田北部沟底,标高1069m,相对高差约157m。

井田内无常年性流水,只发育一些北西向小沟谷,这些沟谷平时无水,遇暴雨有洪水,但雨后很快水退沟干,这些沟谷向西北汇入井田西北部界外的玉池河,玉池河向东北汇入汾河,汾河向南于河津市禹门口注入黄河,属黄河流域。

该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内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短暂,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9.4℃,无霜期140~15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462.2mm,平均蒸发量1849.3mm,年平均风速2.4m/s,最大冻土深度0.77m。

本区位于华北地震区山西地震带中部隆起区,新构造运动较强烈,据历史记载,本区中小地震活动频繁,但震级均不大,一般不会造成灾害,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含水岩组

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地层。

含水岩组有以下5个:

a.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碳酸盐类岩溶水含水层

本层厚约85m,岩性以厚层状石灰岩为主,其次有角砾状泥灰岩,白云质灰岩、泥岩以及石膏层,埋藏深度60~370m,一般在200m左右,由于埋藏比较浅,含水性较好,据勘探区北部的834号钻孔(该孔位于本井田北部界外北东部2.5km处)抽水试验,静止水位122m,标高898.66m,水位降低0.12m,单位涌水量10.56L/s,渗透系数11.84m/d,水质良好,为H-S-Ca-Mg型。

钻进时岩芯呈蜂窝状,溶蚀严重。

推算本井田奥灰水位标高约898.2~897.5m。

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裂隙及岩溶裂隙水含水层

含水层含水主要在太原组的灰岩中,灰岩主要有三层:

L1、K2、L4,其厚度分别为3.0、3.2、1.5m左右,L1和L4厚度不稳定,且常相变为泥灰岩,含水性均较差,主要含水层为K2灰岩,834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0.953L/s.m,渗透系数23.45m/d,水位标高1016.03m,水质为H-S-Ca-Mg型。

c.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孔隙水含水层

含水量主要在K3中,其岩性为中~粗砂岩或含砾粗砂岩,胶结松散,厚度不稳定,含水性差,据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4~0.0548L/s.m,渗透系数0.00034~0.344m/d,水位标高1039.19~1019.36m,水质为H-Cl-K+Na-Ca型。

d.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孔隙含水层

本组厚层砂岩较多,出露范围也较广,但由于岩层孔隙度较小,补给条件较差,一般说来,含水性较差,只是在风化裂隙带、含水性和透水性较好,据抽水试验:

单位涌水量无水—0.0043~0.0558L/s.m,渗透系数0.00705~0.128m/d,水位标高1040.30~1018.51m,水质与山西组相同。

e.第三系松散岩孔隙含水层

主要分布在山顶和沟谷边坡,由砂砾层组成,由于赋存位置较高,不利于地下水的聚集,含水较少,一些沟底有分散泉水出露,流量一般在0.01~0.2L/s,大多就地渗失,不成流。

(3)隔水层

a.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隔水层

太原组、山西组地层中所含的泥岩、砂质泥岩为上覆含水层的相对隔水层,单层厚度0.5~10m,呈层状分布于各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减弱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b.石炭系中统本溪组隔水层

该层岩性以铝土质泥岩为主,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为煤系地层良好的隔水层,隔水底板隔断了其上部含水层与下伏奥陶系岩溶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为2+3号、8号、9号煤层,煤矿床以底板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碳酸盐类岩溶水含水层充水为主。

2007年五月,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编制的《山西省娄烦县山西天池店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地质报告》将煤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定为简单。

1.1.2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构造对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本井田西部边缘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促进了含水层裂隙的发育,井下揭露未发现导水的断层,但是不能排除断层的潜发性,即当矿井开采时,因采动和水压的影响使断层松动、冲溃,从而使各含水层串通而导水。

另外本井田内的812号、818号钻孔及矿界边缘的813号钻孔,其封孔质量在原镇城底精查地质报告中未详述,开采至钻孔附近时应采取防范措施。

2)地表水对煤矿的影响

井田内无常年性流水,只发育一些北西向小沟谷,这些沟谷平时无水,遇暴雨有洪水,但雨后很快水退沟干,这些沟谷向西北汇入井田西北部界外的玉池河,玉池河向东北汇入汾河,汾河向南于河津市禹门口注入黄河,属黄河流域。

3)古空区或老采空区对煤矿的影响

井田内2+3、8号煤层分布有大面积采空区,存在一定量积水,《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天池店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估算本矿古空区或老采空区为18.08万m3,相邻镇城底矿和古交市雁门煤矿古空区或老采空区的积水量约为13.53万m3。

因周围煤矿井田标高均低于本矿,其矿井古空区或老采空区的积水对本矿井威胁不大。

4)奥灰岩溶裂隙水对煤矿的影响

9号煤层下部的奥陶系岩溶含水层为本井田主要含水层,此含水层富水性强,本田内其含水层水位标高为898.2~897.5m,井田内煤层埋藏最深的9号煤层最低处底板标高为905m,奥灰水位低于煤层最低标高,因此它对矿井涌水无影响。

由于井田内有断层分布,必须认真观测其是否有导水性,并留足保安煤柱,同时,加强对裂隙构造的探测工作,防范水害事故发生。

另外,采掘时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1.1.3矿井涌水量预计

据整合前的矿方统计资料,近年平均产煤量为50kt,正常涌水量为40m3/d,最大涌水量为60m3/d,本井田富水系数为0.36m3/t,矿井兼并重组能力提升为450kt/a,日均产量1364t,预计正常涌水量为270m3/d,最大涌水量为450m3/d。

据天池店煤矿资料,建矿初期,矿井涌水量较小,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涌水量有所增大,设计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m3/h,最大涌水量为60m3/h。

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致使塌陷裂隙的增多,上覆基岩风化带、含水层及大气降水等的影响,矿井涌水量也将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及时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1.1.4矿井可能发生的主要水害事故及威胁程度分析

根据矿井开拓及延深规划,预计矿井可能发生的主要水害事故有四种:

1、顶板出水事故

(1)2+3#煤层顶板及其上覆岩层来水造成水害事故

因各开采煤层上覆岩层含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弱,此种水害事故危害程度一般,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2)8#煤层顶板及其上覆岩层来水造成水害事故

8#、9号煤层顶板及其上覆岩层主要含水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裂隙及岩溶裂隙水含水层,含水层含水主要在太原组的灰岩中,灰岩主要有三层:

L1、K2、L4,其厚度分别为3.0、3.2、1.5m左右,L1和L4厚度不稳定,且常相变为泥灰岩,含水性均较差,主要含水层为K2灰岩,834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0.953L/s.m,渗透系数23.45m/d,该含水层虽然含水量不大,但存在以集中出水或分散出水(顶板滴水、淋水、底板渗水)形式流入迎头最低部。

对生产影响较大,严重时能造成淹迎头事故。

此种水害事故危害程度小,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2、底板出水事故

9号煤层下部的奥陶系岩溶含水层为本井田主要含水层,此含水层富水性强,本田内其含水层水位标高为898.2~897.5m,井田内煤层埋藏最深的9号煤层最低处底板标高为905m,奥灰水位低于煤层最低标高,因此它对矿井涌水无影响,且井田内为发现大的导水裂隙,发生水害的可能性不大。

3、老窑采空区透水事故。

本井田为资源整合矿井,井田存有数量不详的古窑。

开采情况、积水情况均不清楚。

井筒扩刷、矿井开拓施工过程中一旦与老空区相透,将会发生对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危害极大的透水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

此种水害事故危害程度最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4、地表水水害事故

a.原井下回采后顶板覆岩冒裂带延展至地表形成斑裂,致使地表水下泄进入矿井。

此种水害事故危害程度很大,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在矿井施工期间,应加强地表岩移观测,若发现地面斑裂,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b.山洪威胁问题。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7、8月份。

井田内的冲沟均为季节性沟谷,平时无水,雨季时有洪水。

山洪主要威胁井口安全及地面工广设施安全。

由于井口位置标高相对于相邻玉池河的标高高,玉池河下游下泄较为畅通,故山洪威胁不是太大。

主要是露头煤的许多老窑井口与一些垮落到地表的采空区,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一旦与井下沟通,洪、汛期地表水会通过这些通道流入井下。

此种水害事故危害程度大,且有可能存在。

应进一步排查、处理。

1.1.6水害治理与防范措施

(1)煤系地层各含水层水的治理与防范措施

煤系地层顶板及上覆各砂岩含水层水和底板砂岩及薄层灰岩水,现有的治理措施主要是疏放,包括超前钻探疏放与揭露后自流疏放。

前者往往效果不是太好。

因此,重点应是防范,即出水后不能导致事故发生。

①顶板出水的防范措施

各施工迎头下端头挖临时水仓,配备与预计涌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及备用水泵;出水后强排。

②各掘进迎头出水防范措施

a.积极引进物探手段,进行井下超前探测与分析。

b.进行超前钻探,先探后掘。

c.配备排水设备,加强排水。

(2)老空水治理与防范:

在现有资料基础上外推60m作为探水警戒线,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及其它相关工程图纸上,巷道设计要通过计算预留足够的防水煤柱;巷道临近探水警戒线时进行探查,探查钻孔要在打牢设好孔口套管和水门的基础上进行,先探后掘,确保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

(3)奥灰水治理与防范:

随着矿井开拓延伸,对奥灰水要制定专项防治水工程规划。

采用物探、钻探、建立水动态观测网、适时的进行放水试验等等,进一步查清奥灰的富水性、富水区、导水裂隙带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水工程计划与措施,以查为主,查治结合,保证矿井安全。

(4)地表水的防治措施:

a、严密监测地面岩移情况,发现地面斑裂,采取砼充填或黄土充填,堵塞地表水下泄通道。

b、严格落实雨季“三防”计划,积极防范山洪对矿井的威胁。

1.1.7排水系统及供电系统

本矿井为资源整合矿井,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井巷施工过程中主要以安装临时水泵进行排水工作,待井下中央水泵房施工完成后及时建立和完善矿井排水系统。

本矿井目前为10kV双回路供电,两回10kV电源一回引自梭峪35kV变电站,站内设2台20MVA变压器,有10kV出线间隔;另一回引自天池店乡35kV变电站,站内设2台20MVA变压器,有10kV出线间隔。

导线型号均为LGJ-35mm2。

该矿地面建有1座简易10kV变电所,变电所高压侧采用线路变压器组装置,所内现有S7-315/1010/0.4kV变压器2台,供全矿井负荷用电。

目前已与电力部门协商进行增容,增容结束后将逐步完善矿井供电系统。

1.1.8存在隐患的建档、评估、监控情况

及时对井下出水点的出水量、形式、涌水时间,封闭不良钻孔,断层导(阻)水情况,小矿调查等水害危险源进行建档、定期进行评估,按规定进行巡查、分析、制定处理措施。

1.2典型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1项目名称:

煤系内砂岩及薄层灰岩出水

1.2.1.1存在隐患的基本情况

煤系地层中砂岩水及薄层灰岩沉积不稳定岩层,具一定富水性,富水性较弱。

1.2.1.2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

煤层顶板砂岩富水程度不均一,采掘揭露后会以集中出水或分散出水(顶板滴水、淋水、底板渗水)形式流入采掘工作面。

尤其在回采时,顶板跨落,上覆岩层形成冒裂隙,沟通各含水层,使涌水量增大,形成水害事故

1.2.1.3危害程度

对矿井安全不会构成威胁。

但往往对采掘生产影响较大,严重时能造成淹头、淹面、淹临排设施等事故。

1.2.1.4防范措施

全面落实防治水安全管理责任制、月度水害排查制度、业务联系制度、水情汇报制度。

加强排水设备和探放水管理;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疏放;下山施工时,要打设临时排水设施,并保证排水设备完好。

1.2.1.5隐患建档、评估、监控情况

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副总、生产部室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水害排查,根据隐患等级编制隐患排查计划,并制定预防措施,逐级上报。

由施工单位、专业、驻矿安全监察处分三级进行监控。

1.2.1.6应急防范救援体系、程序

采掘地点发生集中出水时,要及时汇报调度室及有关部门并积极组织排水;调度室及有关部门及通知后要立即赶赴现场,测量出水点确切位置、涌水量,初步判断出水来源,查明情况后,采取相应措施组织抢险、排水工作;必要时全面组织人员撤离。

1.2.1.7发生水灾事故后的信息传递渠道和传递手段附后。

1.2.1.8发生水灾事故后的避灾路线附后。

1.2.2项目名称:

老空透水事故

1.2.2.1存在隐患的基本情况:

原老窑采空区存在积水

1.2.2.2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

在掘进过程中,一旦与开采范围不清、积水范围不清、积水量不清的“三不清”老空相透,将会发生老空透水。

1.2.2.3危害程度

掘进工作面发生老空透水事故,将会对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危害极大。

1.2.2.4防范措施

首先应用物探及钻探方法,查清老窑采空区积水情况,在矿图上标明采掘工程与老空区的空间关系,分析老空区积水范围、积水量,以及对相邻采掘工程可能存在的威胁程度,计算相应的防水煤柱;其次,遵循“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确定探放水方案和采用的超前距,进行探放水;再次,严格水情监控、汇报制度。

1.2.2.5隐患建档、评估、监控情况

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副总、生产部室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水害排查,根据隐患等级编制隐患排查计划,并制定预防措施,逐级上报。

由施工单位、专业、驻矿安全监察处分三级进行监控。

1.2.2.6应急防范救援体系、程序

施工地点出现透水征兆时(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除现场人员,并立即向调度室及有关部门汇报。

待查明情况,采取措施确保安全无危险后,方可恢复作业;发生水害时,现场人员在组织撤离的同时立即汇报调度室,调度值班人员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全面组织人员撤离,矿抢险排水指挥部立即开展工作,安排有关单位及人员分析查清水害,组织抢险,排水工作。

1.2.2.7发生事故后的信息传递渠道和传递手段附后。

1.2.2.8发生水灾事故后的避灾路线附后。

1.2.2.9发生事故后采取的紧急措施

水害发生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组织撤离,同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说明出水地点、类型,由调度室下达撤人升井命令,受影响的地点接到撤人命令后,在工区盯班管理人员和当班班长指挥下沿避水路线迅速撤离,现场安监员负责监督检督促人员撤离,在撤离过程中将沿途施工人员一并撤离安全地点。

位于突水点下方工作人员撤离时遇到水势很猛、很高的水头时,要尽力屏住呼吸,用手拽住管路等物体用力闯过。

水头过后,水势减弱,可借助巷道壁或其它物体,采取手拉手的方式或攀扶巷道一侧的牢固固定物往外撤离,直至到达安全地点。

由抢险排水指挥部根据水害地点、类型最后决定,除各重要岗位工及抢险排水指挥部决定留设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全部升井。

矿抢险排水指挥部立即开展工作,组织撤人、排水抢险等工作。

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泵房、配电所及其他抢险排水指挥部指定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没有调度室的命令不得擅自离岗。

安监员负责井下各需撤人工作地点人员撤离情况的督促检查,保证人员全部安全撤离;灯房、自救器室负责下井、升井人员的统计,并每半小时向调度室书面汇报一次。

各工区值班人员将当班出勤及工作地点人员分布情况书面汇报调度室。

1.2.3项目名称:

雨季地表水灌入井下事故

1.2.3.1存在隐患的基本情况

井田内的冲沟,属季节性河流,平时无水或水量很小,雨季时水量较大或形成山洪。

1.2.3.2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

雨季沿采动地表斑裂渗入井下致使井下用水量增大;山洪灌入井口。

1.2.3.3危害程度

地表渗水导致井下用水量增大,当排水能力不足时造成淹采区、淹水平甚至淹矿井事故;洪水倒灌井口,造成淹井事故,威胁整个矿井安全。

1.2.3.4防范措施

全面落实防治水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回采后的地表岩移观测,发现地面斑裂采取充填措施;重点加强雨季中到大雨,暴雨等天气的雨中、雨后巡查,巡查河道是否淤堵、山体是否有滑坡问题等,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2.3.5隐患建档、评估、监控情况

雨季由总工程师、机电矿长组织相关专业副总、部室以及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水害排查,根据隐患等级编制隐患排查计划,并制定预防措施,逐级上报。

由矿、专业、驻矿安全监察处分三级进行监控。

1.2.3.6应急防范救援体系、程序

加强中到大雨、暴雨等天气的雨中、雨后巡查,巡查河道是否淤堵。

当发生河道淤堵洪水上涨时,现场人员在组织清淤的同时立即汇报调度室,调度值班人员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在确定有淹井危险时,由抢险指挥部下达撤人命令,调度室全面组织人员撤离,矿抢险排水指挥部立即开展工作,安排抢险队增援组织抢险,并命令临时泵房水泵司机做好排水准备工作。

1.2.3.7发生事故后的信息传递渠道和传递手段附后

1.2.3.8发生事故后采取的紧急措施:

水害发生后,现场人员巡查人员必须立即组织疏通河道并汇报调度室,说明洪水淤堵地点、洪水流量大小,调度值班人员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在确定有淹井危险时,由抢险指挥部下达撤人命令,调度室全面组织人员撤离,矿抢险排水指挥部立即开展工作,安排抢险队增援组织抢险,并命令泵房水泵司机做好排水准备工作。

人员撤离必须由工区盯班人员、当班组班长清点人数,现场安监员负责监督检查,带队升井后汇报调度室。

除各重要岗位工及抢险排水指挥部决定留设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全部升井。

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泵房、配电所及其他抢险排水指挥部指定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没有调度室的命令不得擅自离岗。

安监员负责井下各需撤人工作地点人员撤离情况的督促检查,保证人员全部安全撤离;灯房、自救器室负责下井、升井人员的统计,并每半小时向调度室书面汇报一次。

各工区值班人员将当班出勤及工作地点人员分布情况书面汇报调度室。

1.2.4周边煤矿水害事故

1.2.4.1存在隐患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相邻煤矿采古空区积水及井田内采空区积水,对本矿生产有影响,整合后井田北、东与镇城底矿相邻,南与古交市雁门煤矿相连,西为煤田边缘。

井田内除整合两矿井外,未发现古窑和其它在建、生产或废弃矿井。

据调查,相邻煤矿采空区有积水,其积水量见下表。

矿名

煤层号

积水区编号

采、古区积水面积(㎡)

积水量(万m3)

镇城底矿

2+3

2773

0.33

6121

0.74

古交市雁门煤矿

8

25044

3.13

5490

0.69

15858

1.98

镇城底矿

26589

3.32

26729

3.34

合计

1.2.4.2发生事故原因分析

掘进过程中,与开采范围不清、积水范围不清、积水量不清的“三不清”老空相透,及通过导水裂隙带,致使周边煤矿采空区积水涌入我矿,将会发生透水事故。

1.2.4.3危害程度

掘进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将会对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危害极大。

1.2.4.4防范措施

全面落实防治水安全管理责任制,严禁越界开采,严格遵循“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确定探放水方案和采用的超前距,进行探放水;,严格执行水情监控、汇报制度。

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防水煤柱。

矿井以断层分界时,必须在断层两侧留有防水煤柱。

防水煤柱的尺寸,应根据相邻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开采方法以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在矿井设计中规定。

1.2.4.5隐患建档、评估、监控情况

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副总、生产部室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水害排查,根据隐患等级编制隐患排查计划,并制定预防措施,逐级上报。

由施工单位、专业、驻矿安全监察处分三级进行监控。

1.2.4.6应急防范救援体系、程序

施工地点出现透水征兆时(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除现场人员,并立即向调度室及有关部门汇报。

待查明情况,采取措施确保安全无危险后,方可恢复作业;发生水害时,现场人员在组织撤离的同时立即汇报调度室,调度值班人员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全面组织人员撤离,矿抢险排水指挥部立即开展工作,安排有关单位及人员分析查清水害,组织抢险,排水工作。

1.2.4.7发生事故后的信息传递渠道和传递手段附后

1.2.4.8发生水灾事故后的避灾路线附后。

1.2.4.9发生事故后采取的紧急措施

水害发生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组织撤离,同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说明出水地点、类型,由调度室下达撤人升井命令,受影响的地点接到撤人命令后,在工区盯班管理人员和当班班长指挥下沿避水路线迅速撤离,现场安监员负责监督检督促人员撤离,在撤离过程中将沿途施工人员一并撤离安全地点。

位于突水点下方工作人员撤离时遇到水势很猛、很高的水头时,要尽力屏住呼吸,用手拽住管路等物体用力闯过。

水头过后,水势减弱,可借助巷道壁或其它物体,采取手拉手的方式或攀扶巷道一侧的牢固固定物往外撤离,直至到达安全地点。

由抢险排水指挥部根据水害地点、类型最后决定,除各重要岗位工及抢险排水指挥部决定留设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全部升井。

矿抢险排水指挥部立即开展工作,组织撤人、排水抢险等工作。

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泵房、配电所及其他抢险排水指挥部指定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没有调度室的命令不得擅自离岗。

安监员负责井下各需撤人工作地点人员撤离情况的督促检查,保证人员全部安全撤离;灯房、自救器室负责下井、升井人员的统计,并每半小时向调度室书面汇报一次。

各工区值班人员将当班出勤及工作地点人员分布情况书面汇报调度室。

避灾路线:

(1)副井井底车场及附近工作人员→副井升井

(2)主井井井底车场及附近工作人员→主井升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