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会论文共十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9964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工会论文共十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企业工会论文共十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企业工会论文共十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企业工会论文共十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企业工会论文共十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工会论文共十篇.docx

《企业工会论文共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工会论文共十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工会论文共十篇.docx

企业工会论文共十篇

企业工会论文(共十篇)

(篇一)

加强文化激励凝聚发展合力

——关于新形势下基层工会工作的思考

工会是员工之家,而员工是又是企业的主体,离开员工企业就会止步不前,所以作为企业的工会组织,只有关心、关爱、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充分保护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广大员工力量,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立潮头、一往无前。

一、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挑战

“三集五大”全面实施是电网企业发展史上的一次管理革命,是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次全面创新,是企业集团管理的一次伟大实践,必将对电网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集五大”全面实施后,从宏观上看,电网企业管理的区域性差异进一步弱化,内部管理模式基本趋于一致,有利于总部战略决策的快速传递、统一执行、高效推进,有利于资源的集中管理、优化配置、协调统筹。

但是从微观上讲,企业的自主权大大消弱,企业变成了一个个纯粹的执行单元,创新的意识被弱化,执行问题就成为了关键问题,企业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就自然成了影响公司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广大员工自觉主动工作、拼搏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广大员工发挥主人翁的责任意识、缺少公司上下凝心聚力的同频共振,企业要想获得快速长久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特别在“三集五大”体系实施后,在内部职能调整过程中,一些部门本位主义思想抬头,大局观念缺失,本位主义严重,主人翁意识淡化,特别在业务交叉领域一度出现业务管理的真空地带,有些员工特别是一些部门负责人试图从部门利益和个人得失角度考虑问题。

还有些干部员工存在满足现状、存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习惯于按照上级决定行事,习惯于按照“三集五大”的流程出牌,工作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精神消失。

个别员工工作不尽心、不尽责、不规范、不闭环,不愿、不敢也不想承担挑战性工作,责任意识缺失,使企业发展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如何提高电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工作执行力,增强广大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是当前摆在工会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也是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进步的一道课题,如果用过去依靠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显然已经很难凑效,必须结合问题产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使工会工作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而与时俱进。

二、目前影响供电企业凝聚力的主要表现

凝聚力不强或缺乏主人翁意识的原因很多,但通过分析供电企业主人翁意识弱化的各种因素,笔者认为影响执行力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少数管理干部表率作用发挥不力影响凝聚力。

少数管理干部作风漂浮,工作不够深入,方法简单粗暴,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大局意识和群众观点;有的领导干部抓工作安排部署多、身体力行少,检查考核多、解决矛盾少;有的领导干部抓工作只强调员工责任,不太强调管理者责任,只有大会小会上的强调要求,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效果不明显。

诸多现象很容易造成员工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势必影响到企业凝聚力。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必要双赢机制影响凝聚力。

由于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只片面强调企业利益,而缺乏对员工个人诉求的有效关注,特别对一些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事情疏于科学引导,特别对一些政策性问题缺乏全面宣传教育和正确解释沟通,往往把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割裂开来考虑问题,从根本上忽视了企业和员工利益的一致性,过多强调客观原因,强调外部因素、强调文化灌输,而忽视了员工的真实感受,很容易造成企业文化难以有效落地,从而进一步弱化了企业凝聚力。

三是企业部分员工责任意识存在缺失影响凝聚力。

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和科学管控手段,加之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意识在管理层面一定程度上的弱化,致使部分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和企业归属感,也缺乏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从而导致工作责任心缺失,工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在一些员工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打工心态”,工作上拈轻怕重、报酬上斤斤计较、态度上消极被动,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和效果。

四是企业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影响凝聚力。

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可怕,造成的影响更恶劣。

企业内部一些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有效执行,个别管理行为和作业行为没有得到很好规范,或者在执行规章制度、规定以及标准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缺憾;在一些方面激励机制还存在欠缺,特别在内部奖励机制方面有待完善,正向激励缺乏,致使企业缺乏必要比、学、干、帮、超等活力和凝聚力。

以上现象和问题,尽管只是极少数和局部情况,但危害性不容忽视,严重销蚀和影响着公司的凝聚力,必须加以克服和消除,才能进一步有效提升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找到了切入点,工会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提高工作实效。

三、加强文化激励,聚合发展力量,把工会工作融入企业发展大局。

企业的“企”是由“人”和“止”组成,说明离开了“人”,企业就会止步不前。

所以国家电网企业理念“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首先体现的就是对员工的尊重和关爱。

一是在工会干部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上下功夫。

工会干部要立足于本职工作,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为职工利益着想,为单位发展着想,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最能唤起下属的追随感。

《管理学》中有一个观点“行胜于言”,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则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工会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强化“公转”,克服“自转”,严禁以任何方式“闯红灯”、“绕道走”、“打擦边球”。

如果,我们各级工会干部都能模范执行国网公司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三公”调度“十项措施”,就一定能够影响员工认真履行这“三个十条”;带头执行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坚决反对“四风”,在广大干部员工中自然就能够做到令行禁止,从而进一步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更大进展。

二是在加强企业理念和价值观培育上下功夫。

价值理念已经成为企业人格化的一种根本体现,就如同一个人生存于世就一定会有他的人生信条和做人原则一样。

理念是企业员工共同信守的企业哲学,没有理念,企业的员工队伍就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散兵游勇。

因此工会工作者一定要着眼于思维定势与行为规范的养成,着力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在广大员工中大力倡导责任意识和超前意识,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和复命精神,着力营造“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作为基层工会干部,要做好职工的贴心人,对职工的诉求,要积极去帮助解决,要让职工有家的归属感觉,通过工会干部的言传身教,把公司的理念、宗旨、文化逐渐渗透到广大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当中,并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来强化企业的价值观,使企业精神深入员工的行为,真正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使企业的执行更加顺畅、落实更加有力、合力更加强劲。

三是在全心全意依靠员工民主管理上下功夫。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团队,企业发展壮大,不能凭借一己之见,更不能凭一己之力,必须发挥团队成员力量,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维护员工的民主权利,提高员工参政议政能力。

在中国,家庭可以说是最好的团队,大家试想,如果没有家庭文化,能有家庭吗?

家庭只不过是家庭成员基于血缘关系的一种利益认同,大家相信每一个人的付出都会得到其他人同样的回报,这就是家庭文化,家庭凝聚力只是家庭文化一个体现而已,企业也完全一样。

所以在重大决策实施之前,工会一定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真心实意听取员工对决策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决策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员工也会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从而产生一种真正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唯有取得最大程度的民意支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才能减少阻力。

四是在多层次全方位交流产生共识上下功夫。

《管理学》中有“两个70%”:

组织中的管理者70%的时间都用在沟通上;组织中70%的问题出现在沟通障碍上。

因此在组织和群体中,沟通的效能越高,员工的满意度也就越高,工会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走到广大员工中去,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倾听大家的心声,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进一步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确保工作按照正确思路和方向推进。

另外,通过推心置腹的沟通,进一步拉近干部员工的距离,密切联系干群关系,增进彼此理解,消除工作中、生活上的各种误会,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产生推动事业发展的正能量。

五是在组织举办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上下功夫。

组织举办文体活动,特别是经常性组织举办大家喜闻乐见的、可以广泛参与的、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的确可以起到凝聚职工的作用,增进彼此的感情交流,形成团结向上的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

榆林公司工会通过招募的形式,组建了公司级篮球队,利用业余时间定期进行训练,组织参加榆林市各种篮球赛事,在提高篮球技艺水平,提高了公司在当地的知名度、美誉度。

同时通过多次组织举办篮球运动会,打破部门界限,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参赛队伍,开展循环比赛,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团结拼搏的热情,无形中增进了员工之间的友谊,促进了大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了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成为公司非常有效的企业文化传播载体。

另外公司还成立了羽毛球、乒乓球、棋牌、乐队、太极拳等多种兴趣小组,使员工下班有去处、活动有地方、交流有场所,各类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工会工作,稳定了职工思想,正确教育、引导和激发职工对忠诚公司、热爱单位、奉献事业的品格,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公司的凝聚力。

六是在提升工会工作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工会工作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转化思想观念,转型工作体系,把“服务型”作为工会工作的根本目标,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要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要始终坚持带着感情和责任,从内心深处把员工看做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要真心、真情、真诚做好“娘家人”,要用情、用力、用心,办好“分内事”,通过提升能力和素质,把每一件事办实、办好、办妥。

同时要关注基层、关注一线,关心基层干部、关心年轻同志,关爱有困难的员工、关爱需要帮扶的群体,真正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关心关爱员工的长效机制,开展经常性的职工代表下基层巡视及意见建议征集活动,通过扎实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平时送帮助、困难送帮扶等活动,通过细小、细微、细致的关心关爱,使广大员工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公司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企业的变革,对工会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层工会工作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适应变革、大胆创新,真正成为“党委靠得住、行政离不开、员工信得过”的群众组织,工会工作才能走出一片广阔天地。

(篇二)

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思考和对策

工会是国有企业党政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工作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应该建设成党政重视、员工信赖的“员工之家”。

然而,工会工作如何服从服务于大局?

又如何履行职责和保障自身权益?

这是现实挑战,也是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尴尬身份的体现。

如果不解决好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尴尬身份问题,那么又怎能为员工维权的“航母”和“尖兵”呢!

面对建设和谐社会、依法治国和强力推进反腐败的的新形势,这是工会在实践中必须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工会身份与实践履责的尴尬境地

工会组织是干什么的?

党组织和企业界定不清,甚至很多工会干部都糊涂,导致了工会组织脱离自己的本质属性而从事非本质属性、片面属性的工作,造成了工会组织和干部我是谁、为了谁都在恍惚之间。

在一些党政干部眼里,工会是可有可无的组织,工会主席可以随意任免、工会干部随便兼职、工会工作可有可无,只能在党政部门领导下从事一些具体工作。

在员工眼里,对工会组织不信任、工会干部不作为积淀着不满意的成见。

从全国工会组织来看,工会干部大多政治理论水平高、人品端正和干事劲头高,但是无职无权,遇有问题,找也白找,还得党政领导点头,使工会干部在工作中处于承担“娘家”之名,无“娘家”之实,有时甚至行无“娘家”之为的尴尬境地。

虽然说**年新修改的《工会法》突出了维护,把它规定为基本职责,这是工会历史上的突破。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他们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参与上层集体决策中,工会组织即便提出切中要害的建议,还要顾全大局回避一些敏感问题,甚至是涉及工会、员工利益的难点问题,有的即使提出来,党政领导怕涉及到矛盾和企业整体利益而放在一边,致使一些矛盾未能及时解决而被激化,有能力和敢维权的干部会被和谐掉。

第三,工会维权要有一定的经费和人员,需要投入物力、人力和财力。

在基层,法律规定的工会经费有时需要行政的“恩赐”或“施舍”,正常的活动经费都不足,维权费用又如何处理。

所以,多方面原因造成工会组织形同虚设,维权只能体现在“汇报”上,员工代表大会“举举手”,工会工作实事虚做的情况相当普遍,即便不是实事虚功的工会,也只是浮在工会履职尽责的表面上。

二、工会身份与实践履责尴尬境地的根源

在国有企业中,从小的生产单位到省里,工会主席基本由副书记、纪委书记或行政副总兼任,而且多是任命制,把党委的指导变成了党委的绝对领导,根本反映不出职工的意愿,这种状况决定了角色混淆、定位不明的特点,工会主席为保住位置,办事只能认准党委书记的喜好,且国有企业行政领导负责制,党委书记有时都是附属,所以,工会代表的往往是领导和党政的意志,被强化的是党政意志,被淡化的员工利益,被模糊的是工会组织的地位和工会干部的身份。

在组织序列和机构设置上,完全或基本上是受同级党委的安排和制约,实际上起到了一个党的具体办事部门的作用。

工会干部由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协商任命后,受其双重领导,但以接受同级党委领导为主。

工会虽说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团体,在法律上有很高的地位,但它毕竟是群众组织,在党政组织系列中的实际地位并不是很高。

把领导意志与具体利益本末倒置。

从工会的性质来说,工会的维权更应该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和眼前利益。

企业的党组织和行政都是从整体利益上来维护职工利益的,在整体利益与具体利益发生矛盾时,由工会的个性和本质决定,工会应该站在职工群众一边,维护他们的具体利益。

有些工会组织片面强调维护整体利益,忽视具体利益,这是本末倒置,是对自身维权不作为的借口或搪塞。

在新形势下,仍有许多工会干部不懂法律、不懂经济、不懂管理。

因此,在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中无能为力或束手无策,在参政议政中提不出有分量的建议,得不到认可;把工会当成安排下岗干部、内退干部和无能力干部的留守处,导致履责中谨小慎微,畏首畏尾,给工作造成了被动,甚至干不成事儿,致使工会在党政领导心目中地位下降、地位变坏,其实造成这一现实的是党政领导自己。

三、破解现状和提高发挥作用积极性的对策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国发展和现阶段,工会组织的作用都是任何组织无法代替的,它完成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特殊使命,是战胜困难和保证事业完成的法宝。

面对工会组织和干部的尴尬境地,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要强化《工会法》的认识和执行。

要强化党政领导对《工会法》的认识和理解,并认真执行《工会法》。

这是工会身份和地位的保障,也是工会发挥作用的力量源泉。

但是有一部分党政领导总认为贯彻实施工会法,会把员工“惯坏了”、助长了员工“嚣张气焰”,直接影响工作,属于自找麻烦。

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贯彻实施《工会法》、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与促进员工积极性、维护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就更使得劳动关系紧张、损害员工积极性和不稳定因素增加。

因此,党政领导对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工会法》,要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就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工会法》,《工会法》就是破解工会身份与履责尴尬境地现状的理论和实践,也是破解现状的最好对策。

建立垂直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

在一定层次和一定范围内,建立工会组织和干部的垂直管理体制,同级党委、行政的监督机制,使工会组织的地位回归应属地位,工会干部不能由同级党委、行政任意任免,编制、工资和待遇都脱离同级党委、行政,让工会组织能正常发挥职能作用,工会干部放心大胆的“干活儿”。

工会垂直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能够彻底改变工会身份与履责尴尬境地的瓶颈儿问题,也就解决了既让工会发挥作用,又能解放工会干部的手脚。

可以借鉴,地方政府向规模大、人数多的非公企业派驻工会主席的相关规定和执行办法作法。

要强化对工会干部的保护。

解决“我维护员工利益,谁维护我的利益的问题”。

这是这是直接关系到工会干部积极性的首要问题,保存有生力量才能“消灭”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将《工会法》中有关保护工会干部的条款进行细化,提出保护工会干部的具体实施办法;给工会干部提供一定的经济上的保障具体措施,对那些真心维护员工利益而在经济上付出代价和损失的工会干部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并建立维护员工及经济补偿档案;建立工会干部维权保护体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维权保护机制。

明确规范工会干部任用和配备指数。

工会主体是由工会干部组成的,而且工会干部工作性质非常专业,不是随便指定一个人就能干的。

诸如现在,工会干部兼职、老弱病残、内退干部、老龄化等等现象,是阻碍工会发挥作用的主要“杀手”,应该坚决杜绝这一现象。

《工会法》规定,职工二百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太笼统,没有明确什么样的企业工会干部配备指数。

目前,企事业单位配备专职工会干部的情况距离《工会法》的规定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国有企业有它的独立性,行政组织庞大,压缩工会编制,工会干部兼职的双重身份和地位从属,导致民主管理是过滤的、维护员工利益是顾全大局的、工会经费和干部的设置是赐予的。

鉴于目前工会干部大量减少、能力减弱、兼职过多、工会维权任务的迫在眉睫,应该把《工会法》中有关配备工会干部的条款进行具体明确,在工会专职干部数量配备上有一个指令性、权威性的规定。

以上笔者的对策与党的**四中全会确定的依法治国殊途同归,并且是党中央反腐败工作的催化剂和助推器,有了工会组织的监督和民主管理的通道,可以建立起企业行政领导特别是刚愎自用、心术不正的“一把手”胡作非为的一道屏障,可以最大限度缓解企业与员工的矛盾,为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提供了重要保障。

(篇三)

下面我就工会在新形势下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任务谈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劳动关系是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

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

哪里有劳动关系,哪里就有职工权益问题,哪里就需要组织起来建工会。

因此,劳动关系是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伴随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劳动关系领域内的各类矛盾不断凸显,这就要求工会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应当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当把解决好广大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成为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社会力量。

二、和谐劳动关系是工会奋斗目标

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我国工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所谓规范有序,主要指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管、矛盾调处等均在法律和制度框架内进行;公正合理,主要指劳动关系双方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权利义务对等、交往程序公正、利用实现共享;互利共赢,主要指劳动关系双方围绕共同发展目标,能够各尽所能、通力合作、相互促进,形成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和谐稳定,主要指劳动关系双方彼此尊重、协商合作、融洽相处、共同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类矛盾。

三、和谐劳动关系的治理机制

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配合、互相支持。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工会运作、社会协同、企业与企业职工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

首先,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必须抓好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

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把各方面的力量有效结合和统一起来,共同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其次,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政府的强有力支持。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各级政府不仅肩负着主要责任,而且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把此项工作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为此,各级政府应当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纳入到社会化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整体规划以及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之中。

在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中,政府应当扮演好立法者、监督者、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培育者和劳动关系矛盾调处者的角色,通过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劳动关系的综合治理。

最后,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社会协同以及企事业与职工的共同参与。

主要表现在:

通过国家立法、司法、执法部门以及法律援助机构等为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创建良好法制环境;通过社会就业服务机构、困难职工帮扶机构以及各类社会公益组织等为劳动者提供多样化社会服务;通过企事业负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推进企业文化及职工文化建设进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良好氛围;通过职工自身劳动法律意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能力的不断增强,从而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注入活力。

四、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

工会在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以工会独特视角通过对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分析和研办,探索和揭示新形势下劳动关系以及职工队伍状况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在党政主导下参与有关涉及劳动关系的立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配合政府等有关部门开展劳动执法监督和检查,尤其加强对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的监督检查,依法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督促企事业依法规范用工行为,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协同作用;协同政府部门和相关司法机构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为困难职工提供帮扶和法律援助;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通过工会富有特色的群众工作,推动形成职工得实惠、企业得效益、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和谐劳动关系新局面。

(篇四)

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是经过长期积淀形成,其内涵是企业的价值观、共同理念、共同语言和共同行为准则,是凝聚职工人心的黏合剂,具有高度的传承性和深厚的影响力。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试对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的异同、企业工会在建设两个文化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做一粗浅的分析。

一、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的异同

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核心价值和员工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悟性资本和力量,是以精神文化的软力量统领群体的行为规范和共同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注重团队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激励与创新。

职工文化是指职工所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具有广泛性、多样性、自娱性、业余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企业文化是职工文化的根基。

从上述企业文化的定义就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是“纲与目”的关系,一个企业如果不能确立价值观、没有尽其所能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就不可能形成统领职工群体的软力量,职工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就失去了扎根的土壤。

职工文化使企业文化得以传承。

职工文化体现得是职工的精神面貌,具体表现为职工的工作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展示着企业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风气。

职工文化的特征是企业现实状况的客观反映,是全体员工共同拥有普遍掌握的理念,是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具有独创性、创新性、求实性和时代性。

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没有这两个文化的健康发展,就没有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共同凝职工之心、聚企业之力。

企业文化对职工文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所以在职工文化之上,是因为企业文化更多地体现着经营者或管理层的意志,职工文化则展示着生产者对现实的要求。

两个文化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平行关系,在当前职工处于弱势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反映两个不同群体需求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还不可能出现“并驾齐驱”的状况。

企业文化不能居高临下地藐视职工文化。

所谓两个文化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可以表述为:

在企业文化适应职工文化需求时,职工文化促进企业文化发展。

反之,职工文化则阻碍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