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9906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作业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时作业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时作业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时作业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时作业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25.docx

《课时作业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25.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时作业25.docx

课时作业25

课时作业25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解析:

材料中的“极权政体”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自由国家”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社会制度不同。

答案:

D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某大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称霸资本主义世界。

该国总统得意地宣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

这个国家是(  )

A.瑞典B.美国

C.丹麦D.挪威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强大,企图称霸世界。

答案:

B

3.1945年,美国国务院呈交总统专用秘密情报说:

“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差不多在我国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苏联政府都采取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

”这实质上说明(  )

A.美苏“冷战”已经开始B.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C.美苏同盟结束D.苏联比美国强大

解析:

美苏“冷战”开始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故A错误;材料反映美苏关系出现紧张,故B正确;美苏同盟结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材料“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说明同盟关系还没有破裂,故C错误;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但并不比美国强大,故D错误。

答案:

B

4.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提出:

“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链。

”此观点提出的背景是(  )

A.美苏“冷战”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冷战”结束D.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

本题有效信息是1951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是针对苏联和新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源于美苏两大阵营对立,故A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D错误;“冷战”结束是在1991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错误。

答案:

A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

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杜鲁门主义为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1947年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排除A;北约组织为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1955年成立华约组织,排除C;针对美国支持下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支持成立民主德国,排除D;马歇尔计划为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彼此的经济联系,排斥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因此选B。

答案:

B

6.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曾说:

“俄国的困难就是英国的困难”,表示将尽全力援助苏联;但二战结束后,他又公开发表“铁幕”演说,鼓吹对付苏联,显然昔日的盟友关系结束。

这说明英国(  )

A.出尔反尔B.一直都仇视苏联

C.根据自身利益调整政策D.唯美国马首是瞻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英国对苏联外交态度的变化。

一个国家的外交态度和政策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

答案:

C

7.下图是一幅反映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漫画。

有人说:

“美国的这一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

”这里的“几雕”指的是(  )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

②确立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图片揭示的内容是二战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这一计划没有确立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故排除含②的选项。

答案:

B

8.1948~1949年,美国飞行员霍尔沃森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时,都会给孩子空投糖果,被称为“巧克力叔叔”。

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

A.马歇尔计划实施B.德国的分裂

C.华沙条约组织建立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解析:

题目的限定是“直接相关”,再结合”西柏林”,可以判断是德国分裂,故选B。

A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不是“直接相关”,排除;C、D与题干材料无关,皆排除。

答案:

B

9.据某史学著作:

“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

”文中的“事件”是(  )

A.华约组织建立B.朝鲜战争

C.柏林墙修筑D.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

据题干材料“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可知是美苏“冷战”下的一次核争锋,虽然双方剑拔弩张,但终究不敢发动核战争,最终苏联退让,由此可知是指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故D正确。

答案:

D

10.普京谈到柏林墙时表示,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种阻挡工事和分界线,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她为什么能够屹立成百上千年?

因为她保护了人民,而柏林墙却分离了人民。

”下列对长城和柏林墙命运不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B.中国的万里长城因是民族象征而闻名

C.柏林墙因象征“冷战”而令人痛恨

D.普京比较两者的用意在于重视民心所向

答案:

A

11.柏林墙修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

”柏林墙归根结底是(  )

A.“柏林危机”的产物B.“冷战”时代的产物

C.两德对峙的产物D.民主德国封闭边界的产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战后由于美苏“冷战”,德国分裂,成立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因此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时代的产物。

答案:

B

12.学习了《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之后,就两极格局的影响,某同学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

B.导致美苏一直断绝关系

C.导致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

D.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

根据史实可知,A、C、D都是两极格局的影响。

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但二者并非断绝关系,时而也有领导人互访,故B说法不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我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马歇尔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

“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

“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

从材料中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8分)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的措施。

(8分)

(3)在“冷战”下“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结合史实简要叙述“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8分)

答案:

(1)“新的极权主义”指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

转折点:

开始实行“冷战”政策。

外交目标:

称霸世界。

(2)美国措施:

实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苏联措施:

组建经互会、华约组织。

(3)国际关系: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表现为德国分裂、朝鲜战争的爆发、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

14.出于不同需要,人们对“冷战”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如何客观、公正地认识“冷战”,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片段一:

孰是孰非

片段二:

剑拔弩张

(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苏联。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片段三:

功过是非

材料一: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冷战”是“现代历史上的荒谬插曲”,是“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威胁到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命”,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

——白建才《再论“冷战”的后果与影响》

材料二:

正是在东西方“冷战”而形成的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它孕育了两极解体的力量,也孕育了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互宽容的态度,同时,它孕育了一个多极化的发展方向。

——回看“冷战”——徐蓝在凤凰卫视的讲座

(1)片段一中各派别对“冷战”形成的原因,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片段二中丘吉尔的“行动建议”在军事方面的具体措施。

有何影响?

(10分)

(3)片段三中材料一、二对“冷战”影响的评价有何不同?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事件?

(10分)

解析:

(1)问,为开放性问题,可任选一个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选择“正统派”,则应从苏联实力增强、影响不断扩大的角度分析;选择“修正派”,则应从美国要称霸世界,把苏联看做最大的障碍的角度分析;选择“后修正派”,则应综合前两种观点从苏联、美国的角度分析。

(2)问,注意题干要求是“军事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约成立的影响是苏联等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第(3)问,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冷战”的消极影响,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其积极影响。

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辩证的、一分为二的。

答案:

(1)答案一:

同意“正统派”的观点。

理由:

二战后,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在自己的周边建立“安全带”,存在大国沙文主义。

答案二:

同意“修正派”的观点。

理由:

二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

答案三:

同意“后修正派”的观点。

理由:

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企图遏制苏联;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存在大国沙文主义;美苏两国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

(2)1949年成立北约组织。

影响:

为对抗北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3)材料一主要从负面影响去评价,材料二主要从客观积极影响去评价。

方法:

用全面、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