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及解释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9818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及解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及解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及解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及解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及解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及解释doc.docx

《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及解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及解释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及解释doc.docx

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及解释doc

原化学工业部化工四十一条禁令普及知识

一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一)严格明火管理的重要性

化工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一般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

它们在生产、加工、处理、贮运和使用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遇明火会发生燃烧或爆炸,由此而引起爆炸。

化工企业与其它工业部门比较,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要大的多,发生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要严重得多。

一般物质火灾,蔓延和扩展的速度较慢,在发生的初期,范围较小,灭火比较容易。

化学性火灾,蔓延和扩展速度较快,有的是快速的爆发性燃烧,比较难于扑灭。

特别是爆炸,如一旦发生,将立即造成破坏,使我们无计可施。

对华工企业来说,不论是火灾还是爆炸,主要是采取预防措施,此外别无其它良策。

而加强明火管理,在防火、防爆区内严禁禁烟禁火制度,是防止火灾,爆炸灾害的主要预防措施。

(二)如何加强明火管理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要有可燃物质:

2、要有助燃物质:

3、要有引火源(化学爆炸也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可爆物质:

助爆物质:

引爆能,如火源等)。

在化工企业时,前两个条件在多数场合下总是同时存在、无法避免的,火源则是引起可燃物(可爆物)燃烧(爆炸)的主要灾源。

因此,控制明火,消灭致灾源是防火、防爆的关键。

按火源的物质分,有四类八种:

第一类火源是机械性火源:

1、撞击、摩擦火源:

2、压缩热(如气体压缩过程中产生的高热)。

第二类火源是热火源:

3、高温物体(一般的讲,≥100℃就算作高温物体,如贮汽设备和管道、灼热铁件等):

4、热辐射(如阳光、钢水的热辐射线)。

第三类火源是电火源:

5电器火花:

6、静电火花。

第四类是化学火源:

7、明火(燃烧着的物质火源如烟火、炉火等):

8、自燃火源(自燃性物质的自燃着火行成的火源)。

按火源的用途分有:

1、工艺加热用火:

2、维修用火:

3、其它火源。

工艺加热用火,如:

工业炉火、焙烧窑火等,这是化工生产工艺所允许的用火,一般在正常情况下是安全的。

在工艺加热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指标操作,禁止超温超压,消灭跑、冒、滴、漏,防止炉膛窜火等。

维修用火,如:

焊接、切割、喷灯和熬制用火等,凡是在禁火区用火的,均应该按规定办理动火手序,切实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严禁违章动火。

其它火源,如:

烟火、电气火、撞击摩擦火花、自燃着火、高温物体等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尤其吸烟危害极大。

电器火花也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致灾火源,一是电器火花:

二是静电放电火花。

电器火源多见于线路超负荷、电器短路、接触电阻增大,电器不符合规格要求等原因所致。

防止的方法主要是加强电器设备管理,搞好电器设备的巡回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禁止超负荷运行,不得使用不符合规格的电器设备。

放火防爆车间岗位应按防爆级别规定安装防爆电器设备。

发现电器冒火花,应迅速、正确地进行排除。

静电火源对化工生产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当两种物质摩擦、接触和分离时都会产生静电。

可燃液体、气体和粉尘在管道和设备中流动时产生静电,是常见的。

消除静电的常用方法是把管道和设备接地,把静电导入地下,防止静电危害。

在放火防爆区,应禁止任何可能产生火花的撞击和摩擦作业。

化工设备中有很多高温物体,如各种加热设备和管道、灼热焊件等等,要防止可燃易燃物与之接触或靠近。

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有隔热保温层,对高温工件应禁止带入防爆区,不准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烘烤衣物和可燃易燃物件。

二、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小孩进入生产区,归纳起来有三大害处

1、小孩进入生产区后,即使孩子的家长,也使周围的生产操作人员,分散了注意力,不能精心操作,容易出现操作事物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同时,一旦发生事故,小孩也随之受伤害,扩大了受害范围。

2、小孩都有好动和好奇心强、年幼无知等共同特点。

进入生产区后,势必到处乱跑、乱窜,各方玩耍,并用手去触、摸、弄,这样就极易被运转的机器设备挤、压、轧、撞和砸伤。

同时还可能发生触电和被高温(低温)及酸、碱等灼伤(或冻伤)事故。

如果小孩随意按动控制按钮,那就会给瞬息万变的化工生产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轻则非正常停车、出次品、废品:

重则发生严重的火灾、爆炸和伤亡事故。

3、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大气和环境一般都有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粉尘、毒气的污染。

人体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把有害物质吸进体内而受危害。

小孩年幼,其耐毒、抗毒、排毒能力差,吸入毒物后比成年人更容易中毒。

即使不发生中毒事故,也妨碍小孩的正常生长发育。

三、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这条禁令包含两层重要意思:

第一层意思:

是要求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上班时间,全神贯注地干好本岗位工作,忠于职守,是每个职工应该具有的起码的劳动态度,也是对每个职工的基本要求。

相反,如果在岗位上无精打采,懒懒散散,离岗串岗,或者在工作时间干私活,这是劳动纪律所绝对不能容许的。

第二层意思:

也是发布这条禁令的核心思想,是要求人人确保安全。

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化工生产过程中,要受设备状况、原料质量,以及相关岗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始终处于瞬间万变的状态中。

尤其目前化工行业普遍存在着工艺比较落后,设备陈旧,生产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各项工艺指标的控制,多数还得依靠各岗位的人员手工操作,异常情况需要操作人员密切监视来发现,并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

显然,如果操作人员在上班时,睡岗、离岗、串岗和丢开岗位干别的事,那么,这个岗位事实上无人操作的岗位,一旦生产过程出现异常情况,既无人发现,也无人处理,或者处理不及时,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四、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当人的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35~0.4‰,人的各种能力有明显降低,维持人体正常工作能力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2~0.3‰.

班前、班上喝酒有五大害处:

1、由于人体中枢神经受到酒精的麻醉、抑制作用,放松了对人体运动神经的控制,使人产生一种“解放感”,引起动作混乱,发生误操作。

2、随着血液中酒精浓度的上升,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反应时间向后延滞,反应迟钝、缓慢,降低甚至失去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3、由于酒精作用,使分配注意的能力减退,不能把注意力同时分配到两个或几个方面去。

4、严重者或对酒精敏感者,可是认得意识和工作能力完全丧失。

5、由于酒精对有些毒物有加强和联合作用,可能使人增加或加重中毒的危险。

五、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汽油具有闪点低、易挥发、蒸汽比重高于空气、易燃易爆、流动和摩擦易产生静电等特性,用它来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时,如遇火源,则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例一)某合成氨厂,用汽油擦洗压缩机气缸内壁,未等吹干,就安装开车试压,当压缩机压力升到1Mpa时,由于残留汽油的存在而发生爆炸,损失巨大。

(例二)某市电器厂一工人用汽油擦洗电器零件,当他拿了一块绸布放进汽油并即抽出时,由于绸布与汽油摩擦产生静电放电,立即着火燃烧,不仅这名工人被烧伤,而且整个车间被烧毁。

六、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一)劳动保护用品分类:

常用的劳动保护用品分类:

1、一般用品劳动保护用品。

2、特殊工种劳动保护用品。

3、工业卫生专用防护用品。

4、保险防护用品。

(二)劳动保护用品的作用:

1、防止皮肤吸收毒物和高温热辐射。

2、防止烧伤、烫伤、灼伤、冻伤。

3、防止物击、碰撞、坠落、触电等。

4、方便操作,防止事故。

(三)如何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1、在禁火区内,禁止穿化纤服上岗。

2、在接触腐蚀性物质时,除应穿戴由耐腐蚀材料作成的劳动防护用品外,还要戴好防护眼镜。

3、在接触有毒的物质时,除应穿戴好防止毒物渗透的防护用品外,必须时要戴适用的放毒面具。

4、高空作业时要戴好安全帽(包括系好安全帽的带子),系好安全带。

5、高温作业区,要穿戴好由耐高温材料制作的劳动防护用品。

6、在有放射性物质的场所,要穿戴好防辐射的防护用品。

7、特殊工种操作工,应按该工种的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例一)有一天,某市石油液化气站一女工,刚一上班就发现工作室内液化气外逸,她随即把尼龙纱巾从头上解下来打算处理,可是尼龙纱巾与头发摩擦瞬间产生火花引燃了室内的可爆气体,发生爆炸,顷刻之间站毁人亡,造成巨大损失。

七、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常用的安全装置有防护安全装置、信号安全装置、保险安全装置、连锁安全装置等。

为了生产而设置的池、坑、井、沟和设备孔洞上的安全围栏和盖板,也是一种安全装置,也必须齐全、牢靠。

1、防护装置:

防护罩、遮栏、挡板、盖板等。

2、信号报警装置:

发生的信号一般有声、光等。

它们一般和测量仪表相联系,当温度、压力、液位等超过控制指标时,报警系统就会发出信号。

岗位之间的联系信号,便于有故障时配合处理。

3、保险装置:

在发生危险状况时,能自动进行动作,消除不正常状况。

如压力容器的安全阀、防爆膜片:

起重设备的行程限制器,重量限制器:

乙炔发生器的回火防止器:

化工设备的阻火器:

电器设备的熔断器:

接地、接零、放静电装置:

避雷装置等。

4、安全连锁装置:

所谓连锁就是利用机械或电气控制依次接通各个仪表及设备,并使之彼此联系,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5、指示仪表及安全标牌:

温度计、压力计、流量计、组分指示仪等各种介质管道的涂色标志,管道内介质流向标志:

压力容器标牌:

交通安全指示牌以及各种如“高压危险”、“有人操作请勿合闸”,“严禁油脂”,“严禁烟火”等警告指示牌。

这些标牌帮助人们迅速辨别情况,并能促使我们遵守各项安全规程。

八、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

化工生产设备复杂繁多,同时还有其它辅助设备和检修、检验用的工具设备,各种设备仪器和专用工具,都有自己的结构原理、性能、用途,许多机器设备和工具还有很大的危险性,如果缺乏知识,盲目蛮干,擅自动用别人分管的设备工具,就有可能发生意料不到的事故。

(例)动用他人割矩动火,发生爆炸身亡。

1978年12月某日,某化肥厂,在检修2号炭化主塔第七节水箱时,尚未进行动火分析,未办理动火证,一名工人擅自动用焊工用具去割水箱螺栓,使塔内残余可燃气体爆炸,封头冲出,自己身亡,还使其他两人重伤。

九、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化工设备检修具有其特殊性,生产设备中多有易燃易爆物质,比一般机械设备检修有更大的危险性,有可能发生中毒、灼伤、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

因此,设备检修时需落实以下安全措施:

1、确定检修项目,明确检修任务和检修要求。

2、进行现场检查和安全技术交底。

3、制定检修方案和安全措施。

4、检查检修用的工具、设备、零件、材料和各种防护用品、保险用具等是否符合检修要求和安全要求。

5、按时办理各种检查作业证。

6、对检修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检修前的安全教育。

7、进入检修现场后,要与操作人员共同确认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8、在检修过程中,还要随时注意设备和环境是否有变化,遇到有危险的新情况时,要立即停止检修。

9、检修时必须认真负责,保证质量,检修完工交付使用时,应交接清楚,防止给生产留下事故隐患。

十、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检修后的设备,不进行彻底检查,草率开车生产是很危险的。

其原因主要有:

1、停车检修设备时,一般都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状态,如该关的阀门可能是开着的,该关的阀门可能是关着的。

2、检修中可能遗漏检修项目或忘记上紧螺栓。

3、设备中可能遗留物件。

4、遗忘拆除盲板。

5、有的检修质量可能不合格或者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等装错位置或方向,不符合工艺要求等等。

进行检修应注意的问题:

1、检查顺序:

对一个生产系统的设备,应按工艺顺序或设备前后顺序进行检查,以免遗漏。

对于单机设备或单机,视具体情况办理;定型设备应按出厂说明书进行检查。

2、重点检查项目:

不论是生产系统的设备,还是单体设备,除进行普遍检查外,都要确定各种设备的重点检查项目,列出安全检查表,然后逐个地进行检查。

3、进行试漏、试压和试车。

在进行设备试漏、试压时决不能用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万不得已要用气压试验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技术条件和技术力量,取得生产、技术、设备、安全部门同意,经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才能进行。

所以,在开车生产前,必须经详细、彻底的检查,确认无误后,还必须进行试漏、试压和试车,证明符合生产要求了,才能正式启动开车进行生产。

十一、未办高处作业证,不系安全带,手脚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化工检修经常要登高作业,我国规定一般离地面2米以上就属于高空作业,作业时必须正确带好安全带。

正确使用安全带的几点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认真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有无磨损、腐蚀,连接头和挂钩是否牢固,严禁凑合使用。

2、安全带要拴挂在人的垂直上方,高挂低用。

多人操作时,人和拴挂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坠落时,相互发生碰撞。

3、安全带应绕杆拴挂,严禁把挂钩直接挂在脚手架的绑绳或铁丝上。

不准拴在有尖锐菱角的构件上,以防止下坠时的摆动把安全带切断。

4、安全带的绳子不宜过长,一般为2米,最大允许使用长度不得大于2.5米,绳子过长,掉下时冲击力太大,会伤害内脏而死亡。

脚手架、跳板是登高作业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它牢固与否,对高空作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使用脚手架、跳板应注意下列安全要求:

1、使用前,应按规定要求进行认真检查,看是否牢靠。

2、使用时不得超过负荷,禁止压放重物。

3、严禁起吊重物时碰撞脚手架,雨后如架子基础下沉或立杆悬空时,应采取填实加固等措施。

十二、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

石棉瓦是一种脆性阻燃建筑材料,有大、中、小波形三种规格。

其强度只考虑雨、雪等自然荷载。

十三、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十四、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

进入容器的八个必须

一、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凡进入各种设备容器内进行任何工作,均可能发生人员窒息、中毒、灼伤或容器内发生爆炸等事故,为了切实保证进入容器、设备内工作人员的安全,首先必须按制度规定办理进入设备、容器作业证并得到批准。

二、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安全隔绝主要是将人员要进入的工作场所与某些可能产生事故的危险性因素严格隔绝开来。

化工生产在容器管道内对物料、水、气等隔绝视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关严阀门后,加盲板和拆除管线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均采用盲板进行隔绝,因它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若容器内部动火或长时间检修时,可拆卸一段和被修容器相连的一端管口,也应盲死,决不允许单纯加水封关阀门来隔绝。

对机电传动设备的隔绝,电源应拉下电闸并挂牌禁止启动,也可将电闸加锁、拆除熔断器,由检修者保管或派人监守,对动力部分要将传动部分拆下。

对在设备容器内动火的安全隔绝,除以上隔绝外,还应作好和周围设备容器,各种易爆物的安全隔绝。

对较深的容器,还要考虑分层隔绝,防止高空坠落工具和其它物体,打伤底部工作人员及高处火星坠落引起事故。

由于化工生产中安全隔绝以抽堵盲板方式应用多而广泛,而且管道容器内存有压力和危险物质,又多在高空进行,故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要注意:

1、工作前必须将容器管道内的压力、物料放尽,温度降到60℃以下,并注意防止形成负压,确保内部无余液、余压。

2、两米以上作业应搭手脚架或平台,系好安全带。

进入盛装有毒有害的设备时,工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具。

工作时间长,要轮换作业。

3、凡在禁火区域或危险介质的管道、设备拆卸法兰时,不准用铁器敲打,且在规定距离内严禁动火,应该使用防爆工具。

4、螺栓的拆卸应缓慢进行,每隔一两个松一个,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全部卸下,在抽盲板部位要挂“盲板”牌的标志,中低压盲板应留有手柄,手柄上留的一孔,作为起吊及盲板标志之用。

5、抽堵盲板应按盲板图进行,同时要建立抽堵盲板台帐,注明抽堵时间地点,盲板规格,抽堵人员姓名等,盲板图由项目负责人掌握,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动。

6、对可能产生压力处的盲板,其厚度应经计算选用,低、中压盲板应用煤油渗漏检查,对高压盲板,使用前还应对板材进行强度验算和无损探伤。

7、要严防在拆卸法兰、抽堵盲板过程中由于误操作或其他原因而使危险物质突然窜出。

8、对剧毒装置必须先清洗、置换。

而后再抽堵盲板。

(例)1979年6月13日,某省化肥厂尿素车间,在清理尿素造粒塔内壁结块时,由于未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一块被水浸湿的尿素疤块由45米高空散落下来,将塔底作业的副厂长和一工人砸死,同时重伤一人,清伤两人。

三、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四、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容器通常在卸料后,内部仍残存部分物料。

对易燃易爆物质来说,当容器在密封的状态工作时,里面基本没有空气,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般是没有危险的。

当卸料后,容器打开,空气进入容器内,由于残料挥发,与易燃气体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此时如遇火源,便会发生爆炸。

而对一些剧毒、有毒物质,容器内即使只有很少的量,也是足以致人死亡的。

所以,进入设备容器必须先经过置换、通风并经取样分析合格后,人员才能进入。

置换一般是将物料卸尽后,用惰性气体充满于容器内,将原有的危险性物质驱赶排出,然后根据容器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洗涤液进行冲洗,一般用水或用热煮或用蒸汽经一定时间吹扫,最后再通入空气。

置换时要注意:

1、置换前必须做好置换方案,绘出置换流程图,以免遗漏。

2、置换冲时要特别注意弯头和死角。

用水清洗贮槽等容器时,要让水灌满,并让水从顶部孔口溢出

3、设备内如积存有易燃、易爆和易引起中毒的沉淀物,置换后不得关死,要保持空气流通,防止挥发性物质超过容许浓度,必要时可用强制通风的方法。

4、置换后应进行取样分析,取样点应置于置换系统的终点,有时须取上、中、下三个部位,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工作前30分钟,分析样品须保留到工作结束后方可放掉,分析结果应有记录,经分析者签字后生效。

取样分析的结果应符合规定。

容器经过清洗,置换后还应进行通风。

通风有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

一般容器经过清洗置换后将所有与大气相连通口打开,自然通风若干小时后即可进入。

但在容器内存有危险性物质的沉淀物而无法去除需人工进行清理或容器温度较高,除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具,还要考虑采用强制通风的办法。

强制通风时须注意:

1、根据所需防护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排风方式,降温排风其排风口应置于容器上部,考虑防尘防毒则应将排风口置于容器底部。

2、满意的排风效果取决于合适的分量选择。

因此,技术人员应根据所排热量的大小,尘毒扩散速度及范围等认真选取风量,并以此选择风机,但对于残留的易燃易爆气体,不允许进行排风。

3、排风工作必须在容器内人员停止工作,退出毒区以后才能停止。

(例)1980年1月15日,某化肥厂检修炭化塔。

停车置换是水位未到塔顶,使塔顶空气残留煤气,排水后在塔下部取样分析合格,因采样部位不合理,无代表性,在动火时发生爆炸,将一检修工人炸死。

五、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安全分析主要是指:

1、易燃、易爆气体含量的分析。

2、氧含量的分析。

氧含量在19~22%为合格。

3、有毒气体含量的分析。

此外,在取样分析时,尚要注意采样的位置,要深入现场调查,根据器内的具体情况和介质的性质,在最有代表性的部位采样,在容器内,一般采取上中下三个部位的气样。

如对有毒气体来说,多数气体比空气重,易沉积在容器底部。

由于窒息性气体一般都比空气重,故容器内由于生物或化学物质的耗氧而形成缺氧时,也常发生在底部。

而对一些易燃易爆的物质来说,又常常比空气轻,如氢气比空气轻在容器内易积聚在顶部,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如果采样分析不合格,则仍须继续进行清洗、置换,直至分析结果符合要求为止。

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并不是进入容器前30分钟的一次分析,还须视具体情况确定一次至数次安全分析。

换句话说,安全分析的结果,只有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才是符合客观现实的真实数据。

超过出这个时间规定,安全分析的结果不能为正常安全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只有按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才能保证器内工作人员的安全。

(一)、80年4月14日,某化肥厂检修炭化回收清洗塔,用清水置换后分析合格,在塔内多次动火未见异常现象。

最后在检修该塔泡罩动火时发生爆炸,炸死电焊工一名。

原因是泡罩内积存有原料气,检修过程中翻动泡罩,原料气逸出,遇明火爆炸。

(二)、82年2月5日,某化肥厂补焊浓氨水槽,下层为稀氨水槽,5号上午动火没有问题,但在这期间操作工给稀氨水槽进稀氨水1.5吨,加之稀氨水槽的人孔盖上只套了两只螺栓,未拧紧,可爆性气体逸出,在下午补焊时,也未做动火分析,致动火时发生爆炸,死亡2人,重伤1人。

六、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工作人员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是防止自身免遭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

防护用具主要是用来防尘、防毒、防腐蚀、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防物体打击等,因此,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具。

个人防护用具很多,主要有:

防护服1、防尘服2、防浸蚀服;3、防烧灼服。

防毒面具:

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净化式)和隔绝式(供气式)两类。

进入容器时常用的防毒面具使用注意事项:

(1)氧气呼吸器

A、使用前应详细检查面罩大小是否合适、氧气瓶的压力是否充足、各部件是否灵敏好用。

氧气瓶的压力须在80kg/c㎡以上方可使用,当压力降到30kg/c㎡时,应立即离开毒区。

B、使用时避免与油类、火相接触,防止撞击以免呼吸器的燃烧、爆炸。

使用中感到呼吸困难,应用手按手动补给,如仍困难应立即退出毒区,摘下面具。

C、使用氧气呼吸器的人员,必须事先经过训练会正确使用。

(2)化学氧呼吸器

A、使用前应检查气密性,检查起动药块,如表面有泡沫时不可使用。

生氧罐在用前罐盖,如发现有泡沫也不得使用。

B、使用时,先将面罩与导气管、生氧罐连接起来,在装入起动药盒和玻璃按瓶,然后拔开面罩堵气胶塞,戴好面具,用手按快速供氧盒按片,压碎玻璃小瓶,让药品流出与药块接触,即可放出氧气供给人员呼吸用。

C、在使用中如感到氧气不足而,喘不过气来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用手按动安全补偿盒放出氧气,同时应立即脱离现场,摘下面具。

D、使用完毕,内盒、生氧罐因反应热积聚易烫手,应戴手套或用工具换取。

(3)送入空气式防毒面具

A、工作前,长管吸气口必须放在空气新鲜的上风口或接在送风口。

离地面10公分以上的软管要平直,不得弯曲;面罩的佩戴气密性良好并且优质的呼吸阀门。

B、进入容器内工作者每人必须配备两名监护人员,其中一个保证空气供给,另一个拿住信号箱并在必要时搭救工作者,监护人要负责导气长管畅通无阻,严防被压、被踩、补尖物或钉子划破长管。

使用人不要猛拖猛拉。

C、经过送气机机械送入的空气应进行适当净化,即滤除混入的油雾、尘粒等。

使用前要调整好风量,送气量一般为人体正常吸入气量的2~3倍。

(例)80年1月31日,某化肥厂合成车间乙班班长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去疏通气柜水封柜的放水阀,疏水后,煤气和水一起冲出,由于煤气浓度过大,防毒面具失去作用,使班长中毒倒下。

另一操作工见状后连忙抓起一个滤式防毒面具去救护,此操作工在慌乱中拿了一个防氨面具,也中毒倒下,两人一起死亡。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后一个操作工拿对了防毒面具,也要中毒,因已超出浓度范围过滤是防毒面具已无用了。

七、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监守岗位;

监护人主要责任有如下几点:

(一)工作前,监护人要做好如下检查:

1、检查是否办理了申请、批准手续,作业证中填写的安全措施是否和现场一致,并切实落实。

2、工作人员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工作要求,对安全措施、工作任务是否明确。

工作人员使用的安全带、防护器具,是否齐全、符合要求。

3、架子、梯子、栏杆是否合乎要求照明是否符合规定。

(二)监护人应该对被监护人的安全监护负责。

工作前,必须规定联系信号,否则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