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李昌集爱情喜剧西厢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9606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讲坛李昌集爱情喜剧西厢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百家讲坛李昌集爱情喜剧西厢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百家讲坛李昌集爱情喜剧西厢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百家讲坛李昌集爱情喜剧西厢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百家讲坛李昌集爱情喜剧西厢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家讲坛李昌集爱情喜剧西厢记.docx

《百家讲坛李昌集爱情喜剧西厢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家讲坛李昌集爱情喜剧西厢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家讲坛李昌集爱情喜剧西厢记.docx

百家讲坛李昌集爱情喜剧西厢记

百家讲坛 爱情喜剧西厢记01 老夫人毁约之谜

中国古代在文艺领域里的查禁政策起源很早。

大家很熟悉的,早在秦始皇的时候,就在焚书坑儒,但是从秦以后一直到宋代,都查得比较松,明代开始比较严格,朱元璋开始都大兴文字狱,到了清代文字狱和文艺的查禁,更加严厉。

其中无非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政治问题,就是你写的书有违圣人之教,特别是是在政治上,不符合局的口味和看法。

另外一方面,就是所谓悔淫悔荡之书,就是有碍风化的,有碍社会治安的。

两部书最为突出,第一部就是《西厢记》,所谓悔淫鼓动人们去偷情,还有就是《水浒传》,所以我们小时候的时候,还流传着这样的话,民间说:

男不读《水浒》女不读《西厢》。

说男的一读了《水浒》人人当英雄想造反,女的为什么不能读《西厢》呢?

你读了《西厢记》你就不管自己的父母了,你就由着自己的性儿来了,想爱谁就爱谁。

整个《西厢记》一个核心的情节,就是两个年轻人,自己自作主张地做了夫妻,那么如果天下的年轻人,都这样自己谈恋要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扔在一边,那社会要大乱了。

所以这个《西厢记》是严厉查禁的。

 

清代查禁得非常严格,虽然是禁而不止。

比如说《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人偷偷带在读《西厢记》,林黛玉做诗的时候,情急之中想不起来句子,就引用了一句《西厢记》被薛宝钗给抓住了,你看你引用了一个**里面的东西,但是,大家想想薛宝钗怎么知道这是《西厢记》里的东西呀?

她也读过嘛,所以,这个《西厢记》是禁而不止,实际上是非常地流行。

 

细心的观众或许还会记得,前一时间,李昌集教授曾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莺莺传》,《莺莺传》中的莺莺最终被她心爱的人所抛弃,这一凄婉的爱情故事,被历朝历代的文人士大夫争相品读。

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西厢记》正是由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根据《莺莺传》这部小说改编而来的,尽管这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没有变化,但是故事的结局却是天壤之别,为了满足人民追求美满姻缘的强烈愿望,《西厢记》不再是《莺莺传》那样的悲剧,而是变成了一部广受欢迎的喜剧,它向人们讲述了一对才子佳人历经坎坷,最终喜结良缘的故事。

但让人感到纳闷的是,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来说,为什么对《莺莺传》的传播熟视无睹?

而对根据《莺莺传》改编而成的《西厢记》大加禁毁呢?

《西厢记》究竟是什么,使得封建统治者对它恨之入骨呢?

 

整个《西厢记》说的是什么呢?

说的是母亲和女儿之间,对女儿的那种任性无能为力的,那这个官方统治者,是不能允许的。

如果年轻人都像他们这样,去自己谈恋爱,自作主张地做夫妻,那天下不是大乱了吗?

那“媒妁之言”到哪儿去了,父母之命到哪儿去了,那这个社会将不会有一个官方所承认的,官方所认可的,官方所希望的那么一种秩序,那官方对此就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西厢记》一直被官方,还有很多的正统的文人,认为是悔淫之作,大声疾呼要查禁,要禁毁,但是当然是禁而不毁。

那么,为什么人们喜欢《西厢记》?

为什么人们看了《西厢记》以后,认为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是正当的,是很感人的,为什么呢?

因为《西厢记》用了大量的笔墨,在描写莺莺和张生是怎么产生爱情的?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以男女**为主题的作品,多如牛毛。

早在《诗经》中便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描写,但是为什么《西厢记》中的爱情,却使人们长久的迷恋呢?

难道是人们的叛逆心理在作怪,《西厢记》究竟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说是一个年轻的书生叫张珙,名君瑞,家里面现在很穷,要到京城去考试,要谋求自己的前途,然后就经过了蒲州,经过蒲州他为什么停下来呢?

他说他要看望他的一个拜把子兄弟,镇守蒲关一个白马将军,叫杜确。

所以他停下来,就暂住在蒲州,赞助在蒲州,游玩风景名胜,他就到普救寺去游玩,正好这个崔家有一个崔就是崔夫人和莺莺一家,护送崔相国的灵柩回老家去安葬,也停在普救寺。

张生也去玩普救寺,莺莺也住在普救寺里面,张生去到佛殿里面去玩的时候,正好是红娘和莺莺一起也在佛殿上玩耍,张生一看,看到这个莺莺,那是貌若天仙,非常美丽,非常漂亮。

张生一看以后,马上就想,这就是我多年心中所想的那么一个情人,是我注定了的姻缘,结果张生就上去想和莺莺搭话,红娘很机灵,一看马上跟莺莺说,殿上有人,赶快回去,不然老夫人要骂的,拖着莺莺就走,她的责任是要保护小姐。

为什么这样呢?

故事后面还会交待。

 

莺莺走的时候,被红娘拖走的时候,就回过头来看了张生一眼。

“临去秋波那一转”,这个临去秋波那一转,回头看了一下,把张生的魂给看掉了,他就自作多情地认为,你看她也回头看我了,对我有意思,莺莺是不是有意思呢?

下面故事还会讲到,我们先讲到这儿。

回头一看,张生就自作多情,认为莺莺对自己有意思,怎么办呢?

他要想办法来和她接触啊。

他就找到方丈,他就说我是为了去考试的,现在其他地方太杂乱,不利于复习功课,你这个地方很清静,我就在这租一间房子,我要住在东厢房,东厢房和西厢房是隔壁,方丈当然同意了。

 

正在说着的时候,红娘来了,来是干什么呢?

她不是找张生的,她是找方丈的,就问方丈,我们家为相国,老相国亡灵,超度亡灵的道场,准备得怎么样了?

方丈说,准备得都好了,明天就可以开始了。

张生就抓住这个机会,在红娘刚刚要走的时候,他马上就先拉住红娘,说:

“请问你是莺莺小姐的侍女吗?

”红娘说:

“是啊,你问这个干什么?

”说:

“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现年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生。

”大家就感到很奇怪了,看到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小姑娘,先问人家你是莺莺小姐侍女吗?

接着就报自己的生辰八字,多大年纪,什么时候生的?

就是今天我们和任何人和正常的交往,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人,一开始见面就说,我今天多大了,我是什么时候生的,何年何月生的,大家一定认为这个人是不是有点二百五。

所以红娘一听,马上就把他打主“哎,打住打住,谁问你这个了,哪个问你这个了?

”就抢白他,这个张生听了他不以为然,接着就问一句,请问“莺莺小姐经常出来吗?

”这一问,红娘恼了“先生,你可是个读书人,你知道不知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我告诉你,我们家的老夫人,可是治家很严的。

告诉你吧,前几天,我们家小姐莺莺偷偷地溜出去玩了一下,给夫人知道的,老夫人马上就把她,拉过来训了一顿,你是个大家闺秀,你不招呼一下,就出去好玩,如果被游客和和尚们偷偷地看你,你不感到羞耻吗?

莺莺马上说,母亲,下次不敢了,下次不敢了。

 

你看,多严格啊,从老夫人这种行为,治家这么严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崔莺莺回头望那么一眼,林去那秋波一转,本身就已经犯了崔家的规矩了,非礼勿视,那不能看,更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

是因为莺莺已经订有婚约的,莺莺已经是一个订有婚约的人,夫家是谁呢?

是崔夫人的一个侄子,姓郑,叫郑恒,古代订有婚约,跟现代不一样,那是很严肃的。

我们今天,也还有这样的习惯,订婚以后可以称之为未婚妻,未婚夫,你没有订婚之前,不能这样说,一般的朋友说吹就吹,但是订了婚以后,就不一样了。

崔莺莺已经是有夫家的人了?

不一样了,你看到一个小伙子,你能回头望吗?

你连出去,被那些陌生的人,那些男人瞧一下,家里面是不允许的,你还能回头去望他吗?

所以莺莺在这样的家教之下,莺莺这么回头一望,可以说是有点意思的。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这对于穷书生张珙来说,是再清楚不过了。

尽管相国府中的大小姐崔莺莺回头那一望,或许对他有一丝好感。

但是门第的悬殊,使得张珙不可能走正常的提婚论嫁的程序,那么,张珙又是如何处理他这一突如其来的情感的呢?

 

他一想,我在东厢房她在西厢房,靠得这么近,就向和尚一打听,崔莺莺每天晚上要出来烧香,这是个好机会,就晚上偷偷地在东边的院子里面,躲在假山石的后面,古代的院子都是花墙,攀上的假山,隔着这个墙,可以一睹莺莺之风采,她想这个办法,所以这就有了第二次交往。

 

张生和莺莺隔墙和诗,但是在这一次交往之前,有一个小插曲,很多讲《西厢记》的人,不是太注意,实际上这个插曲非常之重要,非常重要。

这个小插曲是什么呢?

就是红娘把张生抢白一顿以后,回去很得意地跟莺莺说:

“小姐,我告诉你,今天我们在佛殿上碰到了那个小书生,才好玩儿呢,他问我,你是莺莺的侍女吗?

我说是啊,你问这个干什么?

接着他就说,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今天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生。

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书呆子,这么好玩儿呢。

”大家注意,莺莺的反应是什么?

莺莺笑着对红娘说:

“红娘,这事你不要告诉老夫人。

”红娘其实很机灵,就是因为这么一个微妙的表现,红娘已经猜出来了,小姐对张生有点意思了,为什么?

我们今天看,这个张珙一开始报自己的生辰八字,显得有点神经兮兮的。

但是张珙他是有深意的,他是有目的的,为什么呢?

古代谈婚论嫁才报八字,所以张生一开口就报自己的生辰八字,报自己的属相,说句老实话,那个意思很明确,叫自我推荐,自己为自己做媒了。

古代那个风俗,红娘应该是知道的,莺莺也应该是知道的,所以莺莺叫红娘,这事你不要告诉老夫人。

红娘没有吱声,节没有告诉,所以这么一个很小的细节,我们要注意。

实际上莺莺和张珙之间,已经有了某种情愫,是这样的,所以才有了第二次隔墙和诗。

 

到了晚上,莺莺和红娘出来烧香了,张生隔着墙一看,当然越看越美,越看越爱啊,灵机一动,马上就吟了一首诗: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这个诗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把它翻译一下就是,春天的夜色那么的温柔,花阴那么的安静,在极白的月光中,怎么看不到那月中的美女呢?

实际上,他是利用一个典故,大家都知道,月中所谓有嫦娥,有仙女,用了这个典故,来读给莺莺听,来诵给莺莺听,把这首歌高声诵出来让莺莺知道,我是思念你的,我是喜欢你的。

莺莺一听就说了:

“哎,红娘,墙角有人在吟诗呢,”红娘说“就是那个三十三岁,不曾娶妻那个傻角儿”。

莺莺一听,好清新的诗,我也来应做上一首,接着她就自己,也吟诵了一首诗:

“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这个诗是什么意思呢?

寂寞的我,虚度着青春,想那吟诗的人啊,应该懂得我的心吧。

很显然,莺莺向张珙敞开了心扉,回应了他的爱情。

所以张生一听这个和诗,非常激动,他马上就明白了莺莺的意思是什么?

所以激动地马上就要冲出去,和莺莺去见面,他也没想到他是在墙这边,还有一个假山石在这儿,就喀吧一下碰到那个花枝,喀吧一响,红娘挺机灵,马上拖着莺莺就走,莺莺一边被红娘拖着,一边依依不舍地回头望着,但是还是被红娘拖回去了。

那么,这场戏,叫做“酬韵”,大家想想叫“酬韵”,“韵”代表诗,“酬”就互相唱酬,互相唱和,就是这一出戏,是整个故事一个开端。

 

经过了两次没有直接往来的接触,莺莺与张珙相爱了。

但是在封建社会,对于身处深宅大院里的莺莺来说,这样的爱情想要得到一个圆满的归宿,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尤其是莺莺已经订有婚约,这样的爱情更加渺茫,那么莺莺和张生,将怎样继续他们的爱情呢?

家法森严的崔夫人,会允许订有婚约的女儿,爱上别人吗?

这时一场灾难突然降临了。

 

一帮叛乱的军队五千人马到了普救寺,团团围住,指名我就是奔着莺莺来的,你莺莺不是漂亮吗?

限你们三日把莺莺献出来,做我孙飞虎的妻子,不然三天全部把你们杀光,这可是个巨大的灾难,怎么办?

莺莺就说了,为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母亲,弟弟,还有那么多的和尚、游客,怎么办呢?

把我献出去,为了大家的安全,崔夫人是她的生身母亲,当然不同意,这怎么行呢?

不谈我们别的了,限于我们把你献出去,我是辱没我们崔家的名声吗?

这怎么能行呢?

绝对不行的,不行怎么办呢?

莺莺就提出来,如果实在不幸的话,如果有哪个英雄,有办法退了贼兵,我情愿我崔家倒陪家门,嫁于英雄,我愿意和英雄成为情眷。

她的母亲一听,此计较可,大家注意这四个字。

《西厢记》它出色,就是用一些很精炼的语言,你要去细细地体味的,她说此计较可,为下面埋下伏笔了。

此计较可,这样的话,强如女儿陷于贼兵者。

虽然可能这个人,门不当户不对,总比陷于一个贼兵强多了吧。

所以就要,当时的方丈出来向两廊僧众高声宣布,但有退兵之策的倒陪房奁,将莺莺许配他为妻。

大家注意,话音刚落,一个鼓掌而上,我有退兵之策,何不问我,这个时候一看,哪个最激动?

崔莺莺最激动,这个鼓掌而上来的人,就是她心里面所爱的张珙。

 

 

张生是个书生,他有什么退兵之策。

有啊,一开始我们就说,张生之所以经过蒲州去旅游,目的是什么?

一方面进京赶考,另一方面是渴望他的结拜兄弟,白马将军,这个白马将军就是镇守蒲关的将军。

好,张生这个时候,就来说了,怎么办?

退贼兵,怎么退,先请你们跟贼兵说,就说莺莺孝服未满,先请你们退一段时间,三日之内,等到我们丧服已满,然后我们自然会把莺莺献出来。

然后就派了一个武艺高强的和尚,张生就写的一封信,给那个白马将军,这个和尚叫慧聪,武艺高强,杀出重围,就把这封信给白马将军,白马将军带了一彪人马过来,自然是收服了孙飞虎。

张生跟兄弟又相见了,告诉他有这么一个事情,杜确说恭喜你,这个是好事情,然后他公务在身,带着兵马又走了,一场突然的灾难合,就这样有惊无险地结束了。

 

这场意外的兵乱,真的能使张珙与莺莺名正言顺地成为夫妻吗?

莺莺的母亲崔夫人是相国遗孀,在当时她对世态炎凉有着切身的感受,因此维护相国家谱和名声,在她看来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所以她早早地就为莺莺定下了门当户对的亲事,现在就因为一句许诺,就要毁掉自己苦心经营的门第和名声,把莺莺嫁给一个穷书生,崔夫人会善罢甘休吗?

她在“此计较可”的话语下面,到底隐藏了什么呢?

 

第二天,老夫人就摆了一桌宴席,请张生来赴宴,叫红娘去请张生,红娘一到张生那,张生是左打扮,右打扮,左照镜子,右照镜子,红娘你看我这个样子,有哪儿还不周到。

开心得不得了,马上要作新姑爷了嘛,心里面开心,好了,到了宴席上了,张生也坐下了,莺莺也坐下了,红娘也来了,老夫人第一句话是什么?

莺莺,先来拜了哥哥,莺莺你来拜见你的哥哥,意思什么呢?

意思让张生和莺莺结拜为兄弟,这么一来,很显然老夫人就是不同意他们结为夫妻,结成兄妹,还谈什么婚姻呢?

老夫人的理由是什么呢?

唯一的一条,相国和生前已经和老生侄儿订婚了,就是莺莺已经是有夫家的人了。

根据古代的法律,确实就订了婚的两家,没有特殊的情况是不允许单方悔婚的,除了什么呢?

除了一方犯了罪,这就谈不起来的,如果一方没有特殊的变动,主要是没有犯罪,你另外一方面不能单独毁约,这是不行的。

所以老夫人理由也很堂皇,他一开始就说了嘛,此计较可。

对老夫人来说,它是一个计啊,它是一个权宜之计啊。

那么怎么办呢?

是你当场宣布的,老夫人说了,莫若以金帛相酬,不如我多给你一点东西,给你一点钱,你就再去娶一个好的人家的女儿吧,张生当然不愿意了,谁稀罕你的钱,老夫人一看张生,马上说,红娘先把莺莺送回去,然后张生对着老夫人说了,老夫人是你答应的,现在你是出尔反尔,我要你的钱干什么,爱情是能用钱换的吗?

老夫人一看,赶快说张生好象酒喝多,红娘赶快把他送回去。

老夫人也没理,因为古代单方毁约不行,但是如果这个事情,到官府去判的话,是可以的。

因为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两害相权,要取其轻。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莺莺被贼兵掠去的话,那还谈什么婚事呢?

后果更加严重,所以有可能的,所以老夫人在这儿,首先她是失信,她失信于人,她当中宣布的,所以老夫人一看,这个话不能再说下去,赶快把他送回家去,送回房间。

红娘把张生送回去。

 

俗话说“好事多磨”,可是对于张珙来说,崔夫人的毁约,使得张珙与莺莺的爱情已经没有了希望,因为在封建社会,父母之命是不能违抗的。

对于母亲的决定,莺莺只能是接受,因此面对豪门权贵的拒绝,张珙还能坚持他的爱情吗?

无依无靠的大又该怎么办呢?

 

张生对红娘说,红娘我爱你们家的小姐,你是知道的?

我吃了那么多的苦,你心里是最明白的,现在想不到,刚刚能成就婚姻,你看给老夫人一句话,就这么棒打鸳鸯,我现在实在是也没办法,怎么办呢?

我就在你的面前,上吊死了算了,就请你把我的这番心意,告诉你家小姐,红娘当然不可能说是,看着他去上吊,当然也知道他的情意是真的,说这个话是气话,于是红娘就对他说了,你呀,好好好你去死吧,街上的柴火便宜得很,烧掉你这个傻角儿,很容易的,不费事,你死。

张生当然,你想想办法嘛,红娘这个时候就说了,我来给你想个办法,你这个傻角儿,不就想想办法嘛,现在虽然老夫人悔婚了,但是小姐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老夫人悔婚了,小姐是喜欢的你的,现在老夫人不同意,还要看小姐什么态度,你不是有一张琴吗?

我告诉你,今天晚上我们出来烧香的时候,你就在你东边的东厢房,在那个院子里,你听我咳嗽一声,你就弹琴,让我来看看我们家小姐是什么表示,然后我们再来想办法,我再来告诉你。

张生一听好啊,到了晚上,莺莺出来就烧香了,红娘就咳嗽一声,那边琴声悠悠地响起,莺莺是很有文艺才华的,所以她一听这个琴声就明白了,泪花在眼里直转,听了琴声,这个时候轮到红娘来试探莺莺了。

 

第一步,欲进先退。

她要试探,她故意地,看到泪花,在莺莺眼眶里直转,马上拉着莺莺地手说,小姐,咱们回去吧,这么晚了合,不然老夫人骂的,就看莺莺怎么办?

莺莺莺这个小姐听琴,听得心里正感动,泪花正转,当然就不愿意走,迟迟疑疑就不愿意动,红娘一看,好这样的情况。

 

第二步,假传消息。

对小姐说,小姐听什么琴啊,人家都要走了,昨天我听张生说的,他说老夫人不同意我们的婚姻,那怎么办呢,他马上要回去了,看你小姐怎么说?

你看人家要走了,你怎么办?

莺莺一听,着急了,红娘无论如何,跑去跟张生说一下,让他暂时住一段时间。

红娘这么一听,好,有苗头,你要张生再住一段日子,我就要问你,你要张生住一段日子干嘛。

 

第三步,她才探明心迹。

把莺莺的心思,把它给试探出来,什么再住一阵子,再住一阵子干什么?

我去跟他说什么?

我不能说,小姐叫你再住一阵子,这很模糊,意思不明朗。

莺莺就跟她说了,你就跟张生说,现在有些人在老夫人面前,说三道四的,所以老夫人听了他们闲言所以才把这个事情耽搁下来,你再住一阵子,我好歹不使你落空。

这样张生才能稳得住,张生才能住下,为什么?

婚姻的决定在老夫人,如果老夫人不同意,是绝对不行的,现在她说有别人说闲话,就说明老夫人是可能回心转意的。

她是有这么一个目的,所以莺莺也很聪明啊,那红娘一听这个话,马上心里就明白了,莺莺的心里想的什么,红娘很清楚,莺莺也是深深地爱着张生的。

所以,红娘就把莺莺的这个态度,带给张生,张生当然就住下来了。

爱情喜剧西厢记02 红娘的连环套

张生是一病不起,这次是病得很重,确实病得很重。

这个病都惊动了老夫人,老夫人就派医生来给他看。

当然,最着急的是红娘和莺莺,特别是莺莺,莺莺知道张生这个病怎么来的,莺莺知道现在治这个病的只有谁?

所以,莺莺把红娘叫过来,说:

张生身体不好,我现在开一个药方,你去拿了送给张生。

红娘这一次真的是不敢传这个信了,罢了吧,罢了吧,小姐!

我真是认识你了,你不要把他的命搞掉,我不敢给你传什么信了。

还敢吗?

就是这么传信,来来往往,张生生病,得了这么重,莺莺就“好姐姐”,央求她,去吧,去吧,救人一命,我这个药方是救他命的。

这么红娘,才把莺莺写的药方拿到张生那儿去,张生一看到这个药方,书呆子,情绪大起大落,一看到这个信,马上又喜笑颜开。

 

是什么药方呢?

写的是什么东西呢?

红娘莫名其妙,张生刚刚还是病哼哼的,红娘刚进来的时候,张生就说:

红娘啊,红娘,我马上就要死了,我死了以后,你也脱不了干系,都是你骗我,和你小姐两个人骗我,你来来回回地传书,我家小姐念叨你有一千次了,心里怎么想你啊,你家小姐写信来约我去约会,全是假的。

刚刚还在责备她,现在药方一看,大喜过望,马上浑身就来了精神了。

那这是一个什么“药方”呢?

莺莺是医生吗?

 

稍微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像莺莺这样的大家闺秀,她不可能是医生,因为在莺莺生活的那个时代,有身份、有地位的女性,她是不能随便抛头露面的。

那么不是医生的莺莺,她会开出什么样的“药方”呢?

张生看到这种“药方”时,为什么会有异乎寻常的表现,这当中究竟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

 

我把她开的药方念一下,她开的是什么药方:

桂花摇影夜深沉,醋酸当归浸,面靠着湖山背阴里窨,一服这方儿最难寻,两服令人恁,忌的是知母未寝,怕的是红娘撒沁,吃了呵,稳情取使君子,一星儿参。

 

一般读《西厢记》的人,对这个药方蛮难翻译的。

这个药方怎么翻译呀?

首先,我要跟大家说明的是什么呢?

中国古代的诗词中,有专门的一体叫“药名体”,就是把许多中药的名字,把它镶嵌在诗里面,叫“药名体”。

中药的名字,很有意思。

它取得这个名字,和西药的名字不一样,它都有点意义,在这个药方里面,哪些是姚呢?

规划、当归,当归大家知道是一味药,“知母”是一味药,“使君子”是一味药,最后参,大家都知道了,红参、白参,那个参,是一味药。

 

这个药,我曾经把几味药,把它排开,我给搞中医的朋友看看,他说这什么药啊,又没有重量,没有什么,而且这些药,怎么能合在一起啊?

你不要开玩笑了,这什么药方啊。

可见,它也是一首,像这个是一首曲儿一样,像小曲儿一样的那种体式,把药名镶嵌在里面的。

什么意思呢?

“桂花摇影夜深沉”说的还是什么呢?

夜里面,深夜的时候。

“醋酸当归浸”,醋酸大家知道,就是醋,通常古人把醋酸通常是指文人,文人不是很酸吗?

你想,张生就酸得很,一开头就报,小生张名珙什么的,猜诗谜的时候,红娘说你猜的对不对呀,我怎么会不对。

张生就有点酸嘛,通常是指文人。

“当归浸”表面上说的是什么呢?

说的是桂花是一味药,要把它和醋泡在一起,它的寓意是什么呢?

“当归”就是归来,回来,说得什么,深夜的时候,我到你这儿来,“面靠着湖山背阴里窨”说这个药啊,要什么呢?

要摆在地窖里,慢慢地窖藏,摆在深处,要把它窖藏起来。

这也是用的中药的方法,中药有的时候,有的地方蛮古怪,叫人想不清,就像我们那个酒,埋十年,二十年,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是躲藏起来,就像把药、把酒,摆在窖藏子里面,深深地埋藏起来。

躲起来,藏起来,“这方儿最难寻”。

这个地方最难找,不能让人知道,最难找。

“一服两服令人恁”你吃一服也好,你吃两服也好,这药随你的意。

什么意思?

让我们尽情地欢乐,前面她要向张生解释,前面为什么会那样呢?

实际上她都委婉地向张生解释,以前她之所以那样是什么呢?

怕的是“忌的是知母未寝”,我当时之所以那样,我是怕母亲还没有睡熟,还没有睡觉。

怕她知道我们的事,所以今天这个事,也是这样,为什么要深夜呢?

让母亲睡熟以后。

“忌的是红娘撒沁”,我本来怕的什么?

我怕的就是红娘去走漏风声,红娘不是小保镖吗?

莺莺始终对红娘邮电部放心嘛,她是老夫人摆在莺莺小姐身边的一个小耳目嘛,现在我把这个药给“吃了呵,稳情取使君子一星儿参”是什么意思呢?

这服药你吃了以后,你的病一定会好的。

I实际上她是用药名体的,一支小曲儿,向张生说我们再一次地约会吧,我以前之所以这样的话,是有种种原因的。

 

然后,在这个药方下面,她附了一首诗:

“休将闲事苦萦怀,取次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宪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当媒,寄与高唐休咏赋,今宵端的云雨来。

”这首诗如果翻译一下,什么意思呢?

我们把它按照现在新诗的方式,翻译一下:

别把那些不当真的事,放在心上,弄垮了身体,对不起老天,没想到当初为难中,你保全了我,一片痴心,却变成了你的灾险,你的深情厚意,使我不能再遵守礼教,这首诗就是我与你终身相伴的誓言,不要感叹爱情的遥远,让我们今晚享受结合的甘甜,这是一首定情诗。

你说,张生看了能不激动吗?

再明白不过了,莺莺终于冲破了心底里那个礼教的阴影,走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就在这天晚上,莺莺和张生私下结合了,自作主张做了夫妻,没有按照礼教正常的规矩。

当然,张生和莺莺,他们是心心相印,他们是冲破了礼教的束缚,而私自大胆地结合在一起。

但是,他们能不能走向一个美好的结局。

并不是由他们两个人决定的。

大家想想看,还有个老夫人在那儿,老夫人一句话,那你就成不了夫妻,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是整个社会的规则,你不能违反的,就像现在,你必须有结婚证,你没结婚证,你不是正式夫妻。

所以,老夫人她能否同意,就是一个关键。

还有,莺莺是订有婚约的,她是有未婚夫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呀,所以虽然这个两个年轻人,选择了那种自己认可的爱情,这两个年轻人,在爱情上获得了自由,但是能不能,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