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第1学期语文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9549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年级第1学期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7年级第1学期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7年级第1学期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7年级第1学期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7年级第1学期语文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年级第1学期语文期末复习.docx

《7年级第1学期语文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年级第1学期语文期末复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年级第1学期语文期末复习.docx

7年级第1学期语文期末复习

语文复习1

默写:

古诗11~16首,文言文22课,现代文18,19,29,32课生词,解释。

古诗

(11)泛吴松江【宋】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12)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3)少年行【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14)结袜子【唐】李白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

(15)读《山海经》(选一)【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16)解闷【唐】杜甫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文言文

二十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全文默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现代文

十八、《密室日记》

1.词语:

qíqián

抑郁懦弱消瘦憔悴祈求虔诚和风轻拂浮躁不安灵魂

幽默严厉天赋振奋芸芸众生反叛沮丧

十九、《你是我的辞典》

1.词语:

qiàn

英俊洋溢装潢嵌敏锐弥补缺陷不耐烦鄙视粗鲁

chuō

戳发泄耻辱烟消云散学而不厌融化怔怔后悔兴高采烈

抑制不住

二十九、《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词语:

边缘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清澈绵延不绝滋润荒凉萧瑟饶有兴趣

xùbènghéyínbì

和煦赞誉丰盈碧波荡漾茁壮泵站萎缩干涸广阔无垠庇护

qīyǎnzhǐluǒlèi

栖息繁衍吞噬崩塌咫尺裸露肋骨沧海桑田

三十二、《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1.词语:

随波逐流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虎卧龙盘敬畏居高临下兴衰更迭愚蠢

jiéháo

生死荣辱浅薄声嘶力竭奔走呼号斜逸而出荡漾修行屹立敬仰

jīnlùsàpī

襟怀博大爱慕极致南麓甜腻飒飒劈开惊心动魄不同凡响

勋章大名鼎鼎端详神韵风范

2.词语解释:

随波逐流:

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

比喻自己没有主见,跟着潮流走。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

浅薄:

缺乏学识和修养。

荡漾: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极致:

最高的造诣。

语文复习2

23课《卖油翁》

二十三、《卖油翁》

1.注解①: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

2.全文默写:

《卖油翁》【北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3.加点字解释:

公:

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

擅长射箭。

善,擅长。

亦:

也。

此:

此指善射。

自矜:

自夸。

尝:

曾经。

家圃:

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担:

放下担子。

释,放。

睨:

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

离去。

其:

指代陈康肃。

但微颔之:

只是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汝:

你。

知:

懂得。

精:

高明。

无他:

没有别的(奥妙)。

但:

只,不过。

手熟尔:

手熟罢了。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忿然:

气愤的样子。

尔:

你。

安:

怎么。

轻吾射:

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轻,看轻,作动词用。

以我酌油知之: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酌,斟酒,这里指倒油。

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乃:

于是,就。

取:

拿。

置:

放。

以:

用。

覆:

盖。

徐:

缓缓地。

沥之:

向下灌注。

自:

从。

因:

于是。

唯:

只,不过。

遣之:

让他走。

遣,打发。

4.全文翻译:

陈尧咨擅长射箭,(他射箭的技术)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自己也以这一点自夸。

他曾经在自己家里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着,斜眼看他,很久不离开。

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

“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的射技不也是很高明的吗?

”卖油翁说:

“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手熟罢了。

”陈尧咨气愤地说:

“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卖油翁说: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卖油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倒油,把油向下灌注入葫芦,油从钱孔中注入,而钱不沾湿。

卖油翁于是说: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手熟罢了。

”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5.说话的语气:

卖油翁——谦和;陈康肃——傲慢。

6.陈康肃的心理变化过程:

傲慢自夸—→心中不满不服—→愤怒—→心服口服。

7.卖油翁的过人之处:

①身怀绝技。

②谦虚,不张扬。

8.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熟能生巧。

9.学习卖油翁:

①不张扬的个性;②对任何事都精益求精。

语文复习3

24课注解①,中心思想,核舟特点,结构分析,默写2、3两段,加点字翻译,句子翻译。

1.注解①:

选自清朝人涨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作者:

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县)人。

他好学能文,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2.中心思想:

本文描述了精雕细刻的核桃工艺品,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技巧,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3.核舟特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小巧)中:

苏东坡

①小巧精致船头三人(见下面结构分析)左:

鲁直(略)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小巧)右:

佛印

②整个雕刻品表现出“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对联,苏东坡)

4.结构分析:

长——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中——舱,篛篷覆之

(形状结构)启窗观,雕栏相望

旁——窗右刻: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闭窗石青糁之

左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峨冠多髯

中:

苏东坡右手:

执卷端

左手:

抚鲁直背

现右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

如有所语各隐卷底衣褶中。

船头(三人)左:

鲁直左手:

执卷末

右手:

指卷

现左足

绝类弥勒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右:

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上人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物状椎髻仰面

态居右者左手倚一衡木

右手攀右趾

舟尾(横卧一楫,左右各一舟子)若啸呼状

核舟记右手执蒲葵扇

居左者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细若蚊足

船背(稍夷)——题刻者名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色丹

概述——综合统计

5.默写2、3两段: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6.加点字翻译:

1.明有奇巧人(奇特)(精巧)2.径寸之木(直径)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都)(就着,依照)(模拟)(具有)(神情)(姿态)4.尝贻(曾经)(赠送)5.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还有零数,余数)7.高可二黍许(大约)(上下,光景)8.中轩敞者为舱(高起)(开敞)(是)9.篛篷覆之(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遮盖)10.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开启,打开)(左右相对)1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缓缓地)(起)(涂)1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13.佛印居右(处于,处在)14.苏、黄共阅一手卷(阅读,这里指欣赏)15.东坡右手执卷端(拿着)16.如有所语(好像说什么话似的)17.东坡现右足(露出)18.各微侧(略微侧转)19.其两膝相比者(靠近)20.佛印绝类弥勒(很,非常)(像)21.矫首昂视(举)(仰望)22.不属(相同,类似)23.卧右膝(卧倒)24.诎右臂支船(同“曲”,弯曲)25.左臂挂念珠倚之(靠)26.珠可历历数也(清清楚楚)(数出来)27.舟尾横卧一楫(船桨)28.居右者椎髻仰面(梳着椎形发髻)29.左手倚一衡木(同“横”)30.右手攀右趾(扳着)31.若听茶声然(好像)(…的样子)32.其船背稍夷(脊背)(平)33.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古代加在男子名称下面的美称)34.钩画了了(清清楚楚)35.其色墨(黑)36.又用篆章一(篆字图章)37.其色丹(红)38.通计一舟(总计)39.为人五(刻有)4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尚,还)(满)4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同“拣”,挑选)(长)(窄)42.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奇妙)

7.句子翻译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王叔远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雕刻出来的东西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的船,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赤壁的情景。

③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中间高起敞开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遮盖其上。

④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打开窗子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⑤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手卷下的衣褶里。

⑥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挂着念珠的左臂就靠在左膝上,那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⑦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⑧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字迹细得像蚊子的脚,。

一笔一画都非常清楚,字的颜色是黑的。

⑨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原来是用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

⑩嘻,技亦灵怪矣哉!

唉,技艺也真奇妙啊!

语文复习4

25课加点字解释,翻译句子,注解①,中心,精湛的技艺的描写。

1.加点字解释:

1.善(善于,擅长)2.会(适逢,正赶上)3.厅事(大厅,客厅)4.施(设置,安放)5.而已(罢了)6.团(聚集,集合)7.团坐(相聚而坐)8.少顷(一会儿)9.但(只)10.闻(听见)11.坐(同“座”)12.寂然(静悄悄的)13.然(…的样子)14.哗(喧哗)15.遥(远远地)16.欠伸(打呵欠,伸懒腰)17.呓语(说梦语)18.既而(不久)19.抚(抚摸,安慰)20.乳(作动词用,喂奶)21.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22.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23.是:

停止,这24.叱(大声喝斥)25.一时(同一时候)26.齐(一同)27.众(多)28.毕(全都)29.备(具备)30.侧目(偏着头看)31.默叹(默默地赞叹)32.绝(极)33.未几(不多久)34.齁(打鼾)35.倾侧(倾斜翻倒)36.意(心情)37.少(稍微)38.舒(伸展,松弛)39.少舒(稍微放松了些)40.稍稍(渐渐地)41.俄而(一会儿)42.间(夹杂)43.百千齐作(兴起,这里指响起来)44.曳(拉)45.虽(即使)46.指(指出)47.名(说出)48.于是(在这时)49.出臂(露出手臂)50.股(大腿)51.战战(哆嗦的样子)52.几(几乎,差点儿)53.走(逃跑)54.绝(消失)55.止(停止)56.奋(张开,展开)

2.翻译句子:

①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一会儿,只听得屏风后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大声喧哗的。

②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同一时候一同发出,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

③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客人们心情稍稍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

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里面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起响起来。

⑤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⑥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张嘴,一张嘴有一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任何一处。

⑦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哆嗦,几乎要抢先逃跑了。

3.注解①:

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林嗣环,顺治进士。

4.中心思想: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现了我国口技艺术的无穷魅力。

5.精湛技艺的描写:

正面的描写(2,3,4段的有关内容)

精湛的技艺道具简单的句子

侧面的描写作用:

用来衬托演示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观众反应的句子

语文复习5

19课词语,文学常识,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课文重点问题。

19《你是我的辞典》

1.词语:

qiàn

英俊洋溢装潢嵌敏锐弥补缺陷不耐烦鄙视粗鲁

chuō

戳发泄耻辱烟消云散学而不厌融化怔怔后悔兴高采烈

抑制不住

2.文学常识:

选自《世界散文名作》,作者露丝·辛德拉斯基,法国记者。

3.中心思想:

本文描述了一个困苦的家庭,其成员之间相濡以沫,共渡难关的故事,表现了主人公乐观积极、顽强自信的品格。

4.写作特点:

本文采用双线式结构,将复杂的材料巧妙地组织成一个整体。

从文题入手,理清文章的双线结构。

一条是明线:

父亲把“我”当成学习单词,提高语言能力的“老师”和“活字典”;一条是暗线:

“我”把父亲当成启迪人生的“老师”和“活字典”。

5.课文重点问题:

(1)题目有什么含义?

答:

标题“你是我的辞典”具有双重含义:

爸爸认为女儿是爸爸学习语言的“老师”和“活辞典”。

女儿认为:

“是他那无声的言语,教我学会了真正的、活生生的、强有力的语言!

”从这个意义上说,爸爸是给女儿启迪人生的“老师”和“活辞典”。

这两层意思,互为补充,而以后一层为主。

(2)我们从爸爸身上能学到什么?

答:

①积极的人生态度,宽容待人的品质。

②顽强执着,谦虚好学的精神。

(3)本杰明一家是怎样的家庭?

答:

夫妻俩都是聋哑人,家境困难,但面对逆境表现出乐观的精神。

(4)从文中看,爸爸对女儿的爱表现在哪里?

答:

①虽然家境困难,但仍然培养女儿上大学。

②向女儿学习语言,实际上要教会女儿乐观。

语文复习6

29课词语,文学常识,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29、《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词语:

边缘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清澈绵延不绝滋润荒凉萧瑟饶有兴趣

xùbènghéyínbì

和煦赞誉丰盈碧波荡漾茁壮泵站萎缩干涸广阔无垠庇护

qīyǎnzhǐluǒlèi

栖息繁衍吞噬崩塌咫尺裸露肋骨沧海桑田

2.文学常识:

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作者吴刚。

3.中心思想:

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苦,为人们的盲目造成的悲剧而痛惜。

4.写作特点:

(1)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①第3段与4、5、7、8段对比:

突出罗布泊的变化大,更激起大家对罗布泊消逝的痛惜之情。

②第17段与第18段作对比:

描述胡杨林的变化,显示罗布泊生态环境恶劣,显示人们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性,强化了文章要表达的主旨。

(2)修辞手法:

①排比:

第13段的四个“盲目”,突出了人类破坏水资源的愚昧。

②拟人:

第20段的“那奇形怪状的……求救之手”,赋予了胡杨林以人的感情,“挣扎与痛苦”表现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水资源而痛惜不已的感情。

第22段,同样赋予了罗布泊以人的感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对罗布泊沙漠化的痛苦与无奈。

(3)文章大量引用数据的目的:

①第8段:

说明过去罗布泊水域辽阔,与现在的罗布泊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表达出作者的痛惜之情。

②第12、13段以确切的数字说明人们盲目向塔里木河要水造成的恶果,突出人们破坏水资源的愚昧。

③第18段用具体的数字表明胡杨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的严重性,令人触目惊心。

语文复习7

32课词语,词语解释,文学常识,中心思想,文中重要问题。

32《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1.词语:

随波逐流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虎卧龙盘敬畏居高临下兴衰更迭愚蠢

jiéháo

生死荣辱浅薄声嘶力竭奔走呼号斜逸而出荡漾修行屹立敬仰

jīnlùsàpī

襟怀博大爱慕极致南麓甜腻飒飒劈开惊心动魄不同凡响

勋章大名鼎鼎端详神韵风范

2.词语解释:

随波逐流:

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

比喻自己没有主见,跟着潮流走。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

浅薄:

缺乏学识和修养。

荡漾: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极致:

最高的造诣。

3.文学常识:

选自《山河判断——大西北札记》,作者周涛,当代散文家。

4.中心思想:

文章以大树为抒情对象,歌颂了大树高贵的气质、不朽的历史、博大的胸怀以及坦然承受苦难的坚韧精神。

5.文中重要问题:

(1)大树的精神:

高贵的气质不索取任何东西

不朽的历史无私奉献

博大的胸怀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

坦然承受苦难的坚韧

(能结合文章分析)

(2)如何理解题记?

答:

①启示我们要学习大树的品质。

②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