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游记散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9337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陀山游记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普陀山游记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普陀山游记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普陀山游记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普陀山游记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陀山游记散文.docx

《普陀山游记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陀山游记散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陀山游记散文.docx

普陀山游记散文

普陀山游记散文

【篇一:

普陀山游记散文】

朋友是虔诚的佛教徒,逢初一十五必去庙里烧香,每年都去一次普陀山拜佛。

前几天她说要去普陀山,问我去不去。

想着还没有去过,便满口答应了。

这次去普陀山是她的朋友组织的,我则是跟着去凑个热闹,也没想着烧香拜佛。

周五的时候朋友便告诉我去买香,到时候进殿烧香方便,而且景区的东西普遍都贵,自己买了带过去也经济。

我听了一笑了之,因我是冲着游山玩水而去的,并无心参佛。

今天去的时候,朋友背了个沙弥袋,里面是成捆的香以及点香可能用到的打火机。

我笑她如此专业,下车的时候见每个人都背着同样的沙弥袋(当然我是个例外)却也敬佩他们的虔诚。

每个人都自己备好了香、打火机和添香油的零钱,再看我,除了自己,什么也没带,这个后腿拖的着实厉害,幸亏没人计较。

进岛之后,人人手上一把香,不由我不肃然起敬。

第一站是普济寺。

寺中香烟缭绕,人人头顶三炷香,虔诚参拜,各祷所愿。

坐轮渡的时候看了普陀山视频简介,便有关于如何烧香的知识。

其中提到上香以三支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

当然,若无香烛,只要心诚,双手合十作揖也可。

此点到是给两手空空的我找到了绝好的礼佛途径,我心挚诚,无须繁文缛节。

无巧不巧,同行友人香备的很多,我自然得入庙随俗,逢殿烧香且跟着一番叩拜作揖。

想想如果人们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心灵的慰藉也没有什么不好,愿望实不实现,菩萨显不显灵都不重要,心安了便可。

就是我也不能免俗,心里无数次默念着我所希冀的心愿。

有时候,半天香点不着,却被熏出了眼泪。

染了一身的梵香,或许也是跟佛祖的一种亲近。

有人烧香膜拜,有人一步一拜,有人口诵经文,每个人都用自己认为最真的心去礼佛,令人油然生畏。

去看南海观音的路上便见许多人一步一拜,也不顾雨后路面湿滑。

若是换了我,打死也是做不到的。

之前看过一些喇嘛去西藏朝觐磕长头匍匐在山路的视频,觉得不可思议。

如今亲眼见着,觉着信仰的力量真是强大。

心若虔诚,便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了。

在普陀山,每一座寺庙都有这样虔诚的人在做着最虔诚的参拜,紫竹林里的不肯去观音寺也碰着一群穿着僧衣的人一步一跪,一跪一拜。

此时的我,坐在一旁听涛声,竟也觉得心中分外静谧。

阴霾满布的天空并未减淡人们一丝一毫的礼佛心,梵香依旧袅袅。

升起的香烟、转动的经筒、膜拜的人们,似乎就是仓央嘉措诗中所写的情景: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等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烟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影子。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篇二:

普陀山游记散文】

这次入住的是一家农舍,虽拥挤了点,总体卫生还是不错的。

住宿费里还含了早晚两餐,全都是农舍老板娘亲手烹饪,可以说是既卫生又安全。

老板娘非常年轻,或许比我还小,却生的一双巧手,真是叫人敬佩。

若换了我去张罗十六个人的吃食,不知要手忙脚乱到何种地步,怕是要掩面痛哭了。

七点钟的早餐,老板娘准备了白粥、馒头、油条、鸡蛋和榨菜,可以说既健康又营养。

告别了勤劳的老板娘,我们乘公交车去了码头,向今天的第一站洛迦山出发。

奈万头攒动,足足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得以登上轮渡。

估摸着是风浪有点大,坐在船上头被晃的晕晕的。

不到半个小时的航程却觉得甚是难受,真不知那些常年在海上的人是怎么下来的。

登岸的那一刻,禁不住感慨:

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从排队的时长可知洛迦山必然是人山人海的,一路拾级而上又觉着没到这个地步。

可真到了佛殿门口,又觉着这人着实不少。

一众善男信女烧香的烧香、拜佛的拜佛,各个殿门口挤挤拥拥的。

如此多的心愿,想来咱们的十方诸佛亦是日理万机的。

朋友平时不爱运动,这烧香拜佛的精力却异常旺盛。

一个转身,人已经跑了老远,我只得急急跟上,要不然很有可能把自己丢了。

往往我还来不及瞻仰各位佛爷的慈容,甚或认一认各位佛爷的大名,她们已经添好了香油绕着整个大殿拜完了一圈了。

没奈何我只得撒开脚丫子跑,也就顾不上看风景了。

细说起来,真不知自己拜了哪些佛,只忙着烧香磕头和追赶同伴了。

再三回想,脑海里有一树桃花浮过,当时想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觉得应该拍张照,可任是没得机会。

上山匆忙,下山更匆忙,那绯色的桃花只好永远留在朝佛路上了。

从洛迦山下来,烧完回头香已经十一点半左右了。

大家在路边逛逛,吃了碗面买了些小玩意便出发去索道。

毋庸置疑,这也是一个需要排长队的地方。

坐观光车于我来说是生平第一次,自然有些小激动。

在缆车上俯视大地,那些挺拔而峥嵘的参天大树看上去似乎也没有那么高不可及了,蜿蜒起伏的群山似乎也没有那么巍峨了。

茫茫的大海、绵延的群山、明黄色的寺院,世间一切风景尽收眼底,自有一种惊心动魄。

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只有在这样的高度才寂然无声。

一念之间,或许悟道,抑或误入歧途。

所谓虚无,或许只是当你将尘世尽收眼底之后的心无一物。

电光石火,一瞬而已。

所谓佛顶,是否也蕴意着一种高度?

依旧逢殿烧香,跪拜众佛。

进进出出,该传达的心意一个没落下,该烧的香倒是有可能少烧了那么几支。

下山的时候见很多人一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一跪,一跪一拜,甚是感动。

如此陡峭而绵长的山路,他们依然身心合一,做着最虔诚的朝拜。

无所谓艰险,无所谓路遥,无所谓日晒,无所谓身苦,因心自在。

在满心的感佩中,来到了法雨寺。

此处香火很是旺盛,炉中香烟缭绕,更有梵唱袅袅,僧侣往来不绝。

殿中蒲团很多,想必僧人们在此做晨晚课或宣讲佛经。

晨钟暮鼓,清心静心,于这古木环绕的禅院中修行自然是极好的。

当然,我俗心未灭,还没有这样的福气。

途中曾对友人说以后也找个这样的清净地出家,虽是玩笑,却真真是极向往那样的清心平和。

那样的缘分可遇不可求。

入不得佛门,听一回梵唱总是可以的。

梵音洞中却未听着梵音,只见菜花明艳。

在这幽幽古刹中有这样一抹素黄,觉着忽然便有了无限生机,眼中亦清明透亮。

涛声袭袭,海风阵阵,流黄潋滟,禅似乎走的更深更远。

海天佛国,到了这梵音洞似乎有了更显而易见的解释。

那绵绵不绝的涛声,那香炉,那经筒,那黄墙黑瓦,都油然生出禅韵。

不管是磕长头匍匐在路上的他们,还是脚踩莲花拾级而上的我们,都在宣着同一声佛号:

南无阿弥陀佛!

这一声佛号宣出的是我们在尘世的拳拳心意,为爱人,为亲朋,为自己。

当我们踏上普陀山的时候,我们的心灵离佛也最近。

在清爽的海风中,在悦耳的佛玲声中,在幽幽的梵香中,在微凉的蒲团上,贴着尘世的温暖,感受着佛的真谛。

【篇三:

普陀山游记散文】

多少个夜晚,我伫立在窗前,举头凝望着空中那个飞瀑云外、垂帘户前的浩浩天河,像汪洋中的小船随波荡漾,越去越远,巡遍万里河山。

因二曾受到佛的庇护而免于杀身之祸的缘故,一直以来,我对四大佛教名山有着强烈的向往,随着的流逝,这种向往与日俱增,它时时撞击着我的心房,在我的心里掀起层层波澜,成了我中一抹挥之不去的念想,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缘份吧。

机会终于来了。

前年9月初我送好友赴杭州深造,一切安排停妥之后,随团先到宁波,由宁波登上快船,向驶去。

我仰望着悠远旷邈的苍穹,凝视着烟波浩渺的大海,忽然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自己的仿佛也随着海天相连的蒸蒸雾霭升上了太空,从漫无际涯的天上俯瞰沸沸扬扬的人世间,天苍苍、水茫茫、心悠悠,天地是那么的博大,人与浩瀚的天穹相比,是那么的渺小,在悠远的长河中,人生之旅是那么的短暂,如同过眼的烟云一样瞬间就消失了,在这个看似电光石火的过程里,怎样才能把有限的弱小生命扩展成无限的高远境界,使自己摆脱狭隘的束缚,克服的障碍,做到思接千载,意游万方,让摧枯拉朽的地球神光照亮瀚海星空,让人类文明成果万古不灭,永放光芒,这应该是现代科学发展到极致的最终目标吧。

快船在辽阔的海面上急速地向前行驶,一个个不知名的岛屿从眼前掠过,像高速路上从汽车窗子里闪过的小花坛一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那里的景色一定很美吧,小小的绿岛四面都是海水,我要能变成一只海鸥该多好,飞到小岛上去玩几天,那才叫过隐呢?

听着身边的小跟他的家人窃窃私语,我心有所动。

是啊,在这海天一色的辽阔里,那几处小小的绿洲真的非常吸引人,小孩子想上去,我们这些大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罢了。

的骄阳泻下烈烈的灼光,照射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反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花,整个大海好像被碎金铺就了一般,极尽艳丽之能事。

多次到过普陀山的李处长对我说:

现在浪头小,海水比较平静,上次赶上涨潮,巨浪涛天,非常壮观,就像万朵盛开,如盖如盘,太一照,这些水花花瓣五光十色,瑞彩纷呈,真是白如雪、红似火、粉如玉,确实让人感觉到了大海的神奇诡秘。

大家手扶护栏一边窃窃私语,一边观赏着艳丽异常的美景,内心充满了好奇和兴奋的快感。

啊!

金色的大海,你胸怀坦荡、一尘不染,在你的怀抱里,我多么自豪,多么欢愉呀。

一小时后,正前方隐隐约约显出了一个岛屿的轮廓,我睁大了双眼,惊喜地注视着这个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的绿洲,刚才那个小孩的家人用手指着前方的小岛,告诉小孩说:

那就是普陀山,人群开始有些骚动,我的心跳加速了,感觉周身的热血也在奔涌,我多少次梦里神游过的仙境,多牵动情丝的地方啊,今天,我终于投入了你的怀抱,梦寐以求的愿望可以实现了。

啊,普陀山,俊美而又神秘的海天佛国,你置身茫茫的大海之中,吸吮着滚滚波涛的无限能量,你独自在惊涛骇浪里傲然挺立,沐浴着无边日月的灿烂光辉,你是那么飘逸,那么圣洁,那么无私无畏、超凡脱俗,人们站在你面前,会有佛光照心、禅理入骨的神奇感觉,这段千载修来的缘份将化作恒久不变的缭绕香气,变成洗涤尘埃的玉液琼浆,通江河而环沧海,浴日月而浸乾坤,不知不觉中就把你我包溶其中,使我们变得心胸开阔,无私无畏,神清气爽,返朴归真。

****面前幡然醒悟,忘掉一切和烦恼,拼弃相互撕杀和争斗,让得到一次完善,一次升华。

一踏上这块美若天仙般的岛屿,我的心便陶醉了!

只见整座山佳木扶疏,洞壑深遂,碑刻精良,香烟缭绕,寺院宝塔掩映于苍松绿树之中,翠峰仙佛挺立在蓝天碧水之间,金色的沙滩和青青的海岛紧密相连,暮鼓晨钟讲述着跨越千载的,这些斑烂绚丽的壮阔画面形成了人见人爱的景观。

历代的帝王将相,官宦商贾,文人墨客,平民百姓,纷至沓来,佛道各派更是趋之若鹜,给这座千载名山平添了许多神奇的色彩。

迎面出现了一座五云抱、七曜悬的天然石跨,两块巨石傲然雄立,中间横架着平整的石条,石条上刻写着西天景区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噢,这便是西天景区的源头了。

进入西天景区,就如同进到了野趣横生的画中,这里野卉散花缀山如屏,苍松翠柏夹道成荫,梵宫庙宇时隐时现,奇石突岩若翔若舞,真的是岚影山光,耐人寻味,让人流连忘返。

沿着古色苍碧的山路登上一个小山坡,转过一排粉墙,一座淡雅清绝的小门楼展现在眼前。

门楣上用遒劲的隶书写着观音古洞四个字。

进到院里,第一眼看到了广角香炉内的烟火正袅袅娜娜直入太空,佛门胜地果然名不虚传,刹那间,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愫象轻烟一样随风飘荡,渐行渐远,脑子如同被清水洗过了一般,空空翠翠,一片大明,佛国的神奇序幕被拉开了。

观音洞是一个大石穴,周围野树丛生,花草丰茂,景色非常。

迎着馨香馥郁的香烟进入洞内,焚起三柱香,恭恭敬敬向观音菩萨磕上三个头,默默祈祷股市牛头顶,财富随潮来,健康如松立,步步高。

出了洞直奔雄浑壮观的圆通宝殿而去。

好一座珠泽晨摇、银缸夕映的大殿,脊拱和墙壁的新旧搭配格局,显示出它拔古通今的特殊魅力。

殿内布置果然非同寻常,二十五尊造型优美、形态各异的菩萨塑像,恰如一道靓丽的,有的剽悍威猛,有的飘逸洒脱,有的豪放不羁,有的纤弱多情,在经历了无数次辉煌灿烂,无数次艰苦磨难之后,她们带着山的伟岸、水的苍茫、天的渺远、地的博大,依然以一种安祥、自然的神态注视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给我们带来强烈的震撼。

正中间位置的观世音菩萨像身披璎珞,色泽艳丽,袒胸跌足,面容慈祥,右手执勿板,左手托净瓶,丰腴而不肥胖,秀丽而不赢弱,古往今来,多少香客睹此大慈大悲的菩萨像,无不感觉心潮澎湃,逸兴湍飞,她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淡泊明净,宽宏大量的气度,是对生命真谛的大彻大悟,是生命最高境界的圆满通达,确实值得我们好好。

在真诚参拜她们的时候,谁不生出时于此洞得圆满,更向何处问真源的感慨!

出观音洞不远,就看到一方光滑平整的石坪,上面很多人正顶着炎炎的烈日拍照呢,走近一瞧,原来这块斜坡石坪的中心刻着一个硕大的心字,众人三五成群轮换着站到心字中央去,下方的人不停地按动快门,留下一幅幅人心佛心心心相印的,以此表达出人们潜心向佛的意愿。

向西转过一个小弯就看见了杏黄色的梅福禅院,走在前面的告诉大家说:

500年以前这座山上到处都是梅树,佛家讲究清静,梅是一种至清至洁的植物,僧尼们都它。

梅福庵更以梅树多著称,据说每当东风迎暖,春回之时,满山遍野花枝招展,清香浓郁,很壮观呢。

是的,清纯至极的梅,它亚绿竹而绚彩,映紫松而断魂,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到至高无尚的境界,难怪乎各朝代都有许多饱学诗书的智者选择到此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乐呀。

梅福庵旁边是名气颇大的磐陀石。

乍一见到此石,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到底在哪里见过,又说不上来。

这块巨石确有独到之处,上面的巨石似乎倒立在下面的巨石之上,它上下大,中间小,如同两个顶尖对立的陀螺,彼此似接非接,似粘非粘,如胶似漆,若即若离,据说它们中间是有缝隙的,拉紧的细绳能够横扫过去,看来真是两块石头浑然天成的产物了,虽经千百年的风吹雨打,日月剥蚀,仍然安如磐石,稳如泰山,令人啧啧称奇,领略这块千古奇观磐陀石,使人浮想联翩,在佛的国界里,实在不能以凡人的眼光来看问题,佛可变不能为可能,化稀奇为普通,这不是因为佛能超越自然,而是因为人的思想认识存在局限性的缘故。

从梅福院出来走不太远,就到了第一大寺普济寺。

相传这里是观音修练成佛的地方。

普济寺地处半山腰,周围青松凝碧,万花吐丹,鸟语啁啾,环境幽静,步履其中,确有踏入仙源之感。

在参天古木的遮掩下,庞大的庙宇群如天上云雾飘渺中的宫阙一般隐隐约约,遮遮掩掩,极尽诱人之魅力。

寺前整齐摆放着四个大水池,称为放生池,池水为纯正的山泉汇集所致,清澈明净,潜翠霏三面,晴波漾一湾。

池中一簇簇莲叶上,数朵临风照水,艳艳盛开,萍浮添嫩绿,花发浣新红,即显示出佛门清净无为的独特品质,又体现了佛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神圣宗旨,教人回味无穷。

放生池上筑了三座,古朴典雅,纤巧空灵,如苍虹卧波,云横道盘,令人心旷神怡。

一位当地人介绍说:

第一座桥叫长寿桥,第二座叫平安桥,第三座叫逍遥桥,这不正是众人苦苦的境界吗?

既然在桥上走一遭就能实现这些理想,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来到普济寺门前,大门紧闭,身边的一位同行者解释说:

普济寺的正门很少开,只因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到此,想从正门进寺去,被主持拒绝,于是怀恨在心,特别降旨永闭此门,才带来今天的不便。

噢,原来是这样,这使我立即想到了我们泰山岱庙前的遥参亭,古时候也是紧闭着的,只有皇帝来时或重大祭祀活动才打开,改革开放以后,不再遵从此规矩,向游客全面开放了。

清朝是五千年历史上最腐朽最没落的一个朝代,从这个朝代的皇帝身上体现出来的霸道、无知,也证明了这一点。

从边门进入寺院,呵!

第一大寺果然名不虚传。

但见中轴线上庙貌巍巍、殿宇辉煌,排列着许多古老的建筑,正中间是雄浑壮观的大圆通宝殿,它庑殿歇山式盖顶,斗拱飞翘,一对雄狮傲立于底座石鼓之上,彩绘的梁柱上刻着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等祥兽瑞禽,在森森松柏掩映下,大殿显得气象威严,峻极辉煌。

只可惜殿门门楣上的金字匾额普济群灵不是秦皇汉武,也不是唐宗宋祖所题,而是罪孽深重的清朝皇帝所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

大殿里供奉着几十个栩栩如生的菩萨,正中间的观世音菩萨端座于八角形束腰莲花座上,身材微丰,披通肩大衣,衣纹流畅,形象逼真动人。

两壁上塑造的菩萨更是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感到亲切而不神秘。

有人介绍说:

这些塑像都是观音,是观音在不同情况下的化身,意味着观音能适应不同的场合,称为应身。

对待真善美她以慈爱的形象显身,对待假恶丑她用威严的面目出现,这些应身将观世音的神通广大和无边法力展示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正可谓:

静观桃李争艳,阅尽春色。

出了普济寺,沿着古树垂荫的山径进入了紫竹林。

首先映入眼脸的是绿油油的竹叶与紫薇薇的竹杆浑然天成的林海,在的余晖里疏影婆娑,婀娜多姿,任凭风吹雨打,霜雪侵骨,依然蔚秀挺拔,宁折不弯,以自己飘逸的身姿,高雅的,扎根于山石的缝隙中,日日夜夜守护着这方圣洁的宝地,虽然在外观上看起来她是那么的纤柔娇弱,玉质娉婷,似乎经不住一丝风,一阵雨,但在狂风暴雨面前,在寒流入侵之时,她风韵不减,四时常新,因为她有着铮铮铁骨、凌云志向。

相传,当年日本僧侣从佛源圣地五台山请观世音到普陀山,准备带回日本去,慈祥的观世音发出了憾天动地的怒吼,这吼声震荡环宇,使大海狂飙,苍天变色,莲花洋的花瓣坚硬如铁,阻遏了渡船的去路,此举是何等的豪迈昂扬,惊世骇俗。

她的这个壮举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由此可见观音有着博大的胸襟,执着的追求,她的报国之志给我们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无畏气概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她的爱国之心足以流芳百世,传颂万年。

蜿蜒曲折的海岸边,出现了一个半明半暗的天然洞窟,洞门面向大海,呈喇叭状,海水深入其中,只露出半壁江山,大潮涌来,拍击洞壁,如松涛大作,虎啸龙吟,令视者丧胆,闻者惊惧。

使人马上联想到了明朝周致尧那句千古绝唱的意境:

卧听海潮吹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借着落日的余晖,在一片开阔的视野中,一尊高大壮丽、气势威严,通体闪跃着金光的观音佛像呈现在面前。

她置身天地之间,立足山水之上,面对峻极的山峰,辽阔的海域,如蚁的人群,浩瀚的苍穹,静观浊浪起处野马排云,狂风袭来飞沙扑面,这巨人挺直了腰身,敞开了胸怀,体味着上苍无边无际的壮阔,感受着人间无穷无尽的滋味,她终于修成了正果。

人们在她身上看到了柔美、慈善、俊秀、沉稳,也看到了豪爽、刚毅、敏锐和,她是那样博大高深,无私无畏,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脚下,感到自己是那么的贫乏和渺小,于是我闭上双眼,打开胸襟,呼吸着莲花洋中飘来的诱人海香,聆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进入了物我两望的神秘境界。

我感到自己的躯体在迅速扩张,须臾间便脚抵黄沙,顶接流云,与巨大的观音重合在一起,与天地连成了一片。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脑海中飒飒掠过,这些充盈着醉甜苦辣的生命历程,有的辉煌灿烂,有的哀惋神伤,有的催人奋进,有的教人,突然,脑际里金光一闪,随之一曲美妙绝伦的天赖之音从遥远的宇宙太空悠悠传来,刹那间,我感受到了一种圣洁无比的灵气,如奔流不息的海水涌入了我的体内,它荡去了悠悠积下的沉淀,还原了大千世界的清纯本质,唤醒了四隅八方的自然生态,揭示了佛理的深刻奥秘,此刻的我,心出奇的,好像过去的岁月不曾拥有过,任何都不曾发生过一样。

我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我返本归真了吗?

那一刻,我的思想停止了运转,怎么会这样?

噢,我恍然大悟了,只要能放下****,心不染尘,就能像鸟儿一样在广袤无垠的太空中飞翔。

走啦,同事小张推了我一把,我的梦便醒来了。

抬眼再次看着佛像,我真有些恋恋不舍,啊!

神秘的南海观音,你的音容笑貌定格在了我的心里,我会把你永久长记。

晚饭后几个同伴在岛上随意闲转,几处餐馆旅舍的霓虹招牌展示出现代人的色彩,继续前行,不知不觉就到了软绵绵的沙滩上。

暮色冥冥,面对灰蒙蒙的海面,如入烟林,如坠雾海,不知道前方世界有多么深遂渺远,只听得耳畔涛声阵阵,如泣如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它的喧闹,涛声荡涤着心里的杂念,在这经久不息的涛声中,我的脑袋仿佛被彻底掏空洗净了,不存一丝尘埃,功名利禄不再有吸引力,烦恼忧愁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赤脚踏进海水里,细沙轻抚着脚面,海水舔吻着脚髁,真有一种无法言状的舒适。

夜暮降临,普陀山显出了独特的魅力。

满天的星辰那么明净、清晰,刚才还是模糊一片的海面,刹时变得银光闪烁,熠熠生辉,如千万盏蜡烛齐燃,繁繁点点、粼粼灿灿,吹玉叶而将落,泛金波而共流,真是满目霞碎,千里晶莹,这种美无论是在北京、上海、苏杭,甚至在崂山上都不能领略的这么完全,这么真切,美的无可挑剔,美的让人心醉。

我和同伴们实在经不住诱惑,纷纷卸去衣衫投入了大海的怀抱。

一天的兴奋惹下麻烦,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直到天快亮时才朦胧睡去,醒来时快8点钟了,对面床上的小张还厥着屁股没醒呢。

非常可惜,日出的美景是看不上了。

草草吃了点东西,就坐上了通往山顶的揽车,呵,真舒服,随着揽车的爬升,我的心里热乎乎的,因为这种感觉太熟悉了。

我十五岁入团时的第一课,就是到煤矿井下参加义务劳动,进到载人上下井的专用容器罐笼里,脑子里想像着充满诱惑的目的地的样子,心止不住地突突直跳,即兴奋又紧张。

从那时起到工作后的安全检查,我承坐过百余次罐笼,每一次都有同样兴奋而紧张的感觉,因为千米井下与大海蓝天,高山峡谷一样,存在未知的领域,激励我们不断探索和追求,从中发现和摄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

山顶景色令人惊呀叫绝!

但见石笋矗立,古树槎丫,极目四望,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远水近山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

俯瞰脚下,石门岩洞弦念幽奥,花草沙滩遍布奇瑰,苍树古寺海水秀,游人悠然天上行。

沿着怪石嶙峋,杂草障目的幽雅路径找寻,看到了隐藏在绿树青石间的慧济寺。

呜呼呀,乖乖,它是我见过的最的寺院:

瑶草缀地,琪花结顶,巨石突兀,松涛历落,紫罗迎面,青藤爬坡,窈然而深,蔚然而秀,个中绝妙,无以言状。

好马配好鞍,这等绝色境界,供奉仙界祖宗如来佛,也就不足为奇了。

心怀敬意,虔诚地随香客们入殿向如来佛行了膜拜大礼。

下山途中,见一老妇人一路跪拜着爬上山来,心里着实震动了一下,照她这样上山,没有一整天时间到不了峰顶,可见老人对佛是多么忠诚。

下山的路上还游览了雨法寺,千步沙等景点。

早早吃罢晚饭,稍事休息,坐上了返航的渡轮。

日没沉西,参转斗横,夜幕降临了,白日里温顺的海水,此时仿佛受到了某种魔力的驱使,开始变得起伏动荡,汹涌澎湃起来,众人纷纷逃离甲板,回到船仓里去,大海深遂、多变、可怕的一面终于展现出来了。

经过短暂的起伏动荡之后,黑色渐渐隐退,一轮从海的源头跳升出来,海水在抚照下,浮光耀金,静影沉壁,海面又恢复了平静。

渡船的两边时有船只往来穿梭,如坐在慢速行驶的汽车中观赏闹市里灯火通明的楼阁一样,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普陀山,一个充满诱惑的名字,一块美妙绝伦的宝地,你激起了多少人的期待与遐想,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忘情地投入你的怀抱,一年多了,每当艳阳高照,风轻气爽之时,我都会想起普陀山,想起波光潋滟的莲花洋,荷香袭人的放生池,雄奇壮观的普济寺,声声不息的潮音洞,松如棉絮的百步沙,疏影横斜的紫竹林,傲然卓立的大金佛,擎石环绕的佛顶山,美奂美伦的慧济寺这些充满神奇色彩的自然景色,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脑际里划过,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她激励着我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丢弃私心杂念,勤修心性,广行善事,尽个人的微薄之力帮助别人,用一颗感化恶人,让世界在阳光和中得到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