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第四期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x
《高级第四期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第四期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级第四期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高2010级第四期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政治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
)
2008年夏季,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一场接一场的暴雨让河流恣肆、汪洋一片。
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
然而,全国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无一垮坝。
全国因洪灾死亡人数较常年减少五成;洪涝灾害经济损失较常年同期减少两成。
据此回答1—2题。
1、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防总提出了“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
注重科学防控,注重规范人类活动,给洪水让出路,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也要防止人类对水和自然的侵害。
我国治水方略的重大进步表明()
A、感性认识决定理性认识B、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否定
C、人定胜天的思想是正确的D、人们的认识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
2、在中国治水史上,有诸多成功的范例,如大禹改鲧的“壅堵”为“疏导”;李冰父子“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都江堰工程。
凡“兴水为利”者,主要是因为()
A、遵循了自然规律B、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C、相信群众,依靠群众D、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中国宋代军事家岳飞在谈到如何运用战法时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话听上去虽然很玄,但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获得一种超越于众多战法之上的战法。
据此回答3—4题。
3、“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积少成多B、审时度势C、量力而行D、按图索骥
4、从哲学上看,岳飞在战法运用上的观点主要强调了()
A、人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战法的选择B、敌我双方的力量决定战法的选择
C、战争的客观条件影响战法的选择D、战争的客观规律决定战法的选择
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童世俊主持过名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大型社会调查。
据此回答5—6题。
5、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觉得自豪吗?
是其中的重要问题。
在4568个有效回答中,认为作为中国人“非常自豪或比较自豪的”占到82.8%。
童教授认为“从分析结果看,中国人的自豪感指数还是相当高的”。
这一认识过程体现了()
A、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B、从分析到综合的思维方法
C、从共性到个性的认识方法D、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
6、在选择作为中国人“非常自豪或比较自豪的”备选的17条理由中,名列前三的是“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国土和美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和艺术”。
当然,因地区、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等的不同,所选择的理由有所差异。
这表明()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人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认识必然不同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D、认识既受客观条件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影响
作家丛维熙曾写过一篇中篇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
但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教授克鲁姆研究发现雪落有声。
雪落在水中的声音频率在50~200千赫间,鱼类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音,而人类却只能听到20千赫以下的声音。
据此回答7—9题。
7、“雪落有声”正如中国古语所云: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们所体现的哲理有()
①现象和本质有区别,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因此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③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④理性认识是真实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克鲁姆发现落雪有声,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感性认识必须上升为理性认识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③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9、克鲁姆之所以能发现“雪落有声”,是因为他()
①运用了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②能自觉创造条件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③坚持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的原则④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正确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意思是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全诗中并没有依依不舍的句子,但我们却可以体会出其间的浓浓的不舍与友情,这首诗反映了()
A、物与情之间的因果联系B、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C、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D、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区别
11、陈水扁上台以来,一直支持和纵容“台独”和岛内分裂势力的活动。
他推行“一边一国论”,到”全民公投”,失败后,又搞起”防御性公投”。
彻底地暴露了他的“台独”的真面目。
这说明()
A、假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B、现象是多变,而事物的本质却是相对稳定的
C、矛盾的存在是有条件的D、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12、孔子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B、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C、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D、要做到按规律办事首先要创造一定的条件
13、在2005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21名聋哑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以优雅曼妙的舞姿、美仑美奂的造型,让观众的感官和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和震撼,被观众评为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
《千手观音》的成功说明()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B、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
D、精神状态决定着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14、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②这些花儿很漂亮
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④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了50年一遇的冰冻灾害,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灾。
据此回答15—16题。
15、在抗击暴风雪的战场上,响彻着电力职工、环卫工人“抗凝冻,保民生”、“冻了我一个,温暖千万人”的豪迈口号!
对这些口号理解错误的是()
A、这些口号决定了抗击灾害的胜利
B、这些口号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C、这些口号激励了灾区人民的抗灾救灾斗志
D、这些口号是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精神的体现
16、唐山市13位农民南下郴州参加抗冰救灾。
他们认为:
唐山大地震,全国人民支持了唐山人民,唐山人民应回报社会。
这一认识体现了()
A、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B、我国现阶段个人与社会不存在矛盾
C、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D、集体主义是我国公民的共同的价值取向
17、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④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立在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共生共荣、协调发展基础之上的,否则就会受到自然惩罚。
这表明()
A、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
B、人类主宰自然后就真正有了价值观
C、科学的发展观应符合事物变化发展规律
D、不同价值观对人类活动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19、作家姜戎在小说《狼图腾》中为我们描述了蒙古草原狼的生活景况:
以狍子肉为美食的狼在发现一窝狍子时,它们即使没有吃饱也不会将狍子“赶尽杀绝”,总是留着几只小狍子让其存活下来。
这启示人们()
A、狼具有意识能动性
B、人们善待动物就能尊重自然
C、必须认识动物自身的生存规律
D、必须坚持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20、《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在野生动物条目的文中删去了“肉可以吃”“皮可以做皮褥”等话语。
这表明()
①重视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价值观的进步②辞书编撰坚持与时俱进,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社会③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促使辞书编撰者转变个人的价值观④辞书编撰者价值观的转变能够引导社会价值观的整体进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大大加强了。
”这说明()
A、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006年日本世锦赛是陈忠和带中国女排六年来第四次参加世界最高水平的赛事,结果却首次“沦落”四强之外。
虽然已是配角,但陈忠和明白,为了这支球队的明天和众望所归的2008年奥运会,她们本场不能输掉信心和士气。
据此回答22—23题。
22、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价值观的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B、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
C、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D、反对个人利益
23、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就要做到()
①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②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③自觉履行自己对国家和集体的义务 ④反对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频发生。
据统计,2005年我国因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近6000人,也界人士认为,造成众多煤矿的关键是地方保护主义和官煤勾结。
据此回答24-25题
24、对地方保护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地方保护主义保护了本地的利益,有利于本地的经济发展,无可厚非
B、地方保护主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C、地方保护主义正确的处理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D、地方保护主义是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的
25、地方保护主义其实是小团体主义的表现,其实质是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
上述材料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价值观决定人生选择,错误的价值观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小团体主义具有的极端危害,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C、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矛盾的,必须反对一切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
D、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绿色奥运”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科技奥运”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人文奥运”为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支持。
请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12分)
27、材料一: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
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材料二: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总而言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材料三: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更加重视节能环保工作。
完善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政策,普遍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我国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的正确性。
(6分)
(2)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
请运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6分)
28、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便有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说法,“快”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
正是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使我们的国力日益强盛。
但快速发展的背后有隐忧:
总量大而不强,增长快而不优。
能源资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愈来愈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
2006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改过去常用的“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好”字排在了“快”字的前面。
在今年的两会上,“又好又快发展”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议。
“又好又快发展”,反映出发展理念的转变,我国经济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分析由“又快又好发展”转到“又好又快发展”包含的认识论道理?
(6分)
(2)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由“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发展理念转变的现实意义。
(6分)
29、材料一:
当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世界各国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战略。
如日本的“科技立国”,西欧发展科学技术的“尤里卡计划”。
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GDP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24.2%上升到30%。
美国经济长期增长并能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主要受益于体制和科技创新。
材料二:
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材料三:
从2000年始,我国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以鼓励创新与科技进步。
阅读材料,请回答:
(1)从哲学角度分析国家要兴旺发达为什么必须创新?
(8分)
(2)该如何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
(6分)
政治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BAB6-10、DAABC11-15、BDCCA16-20、ACCDA21-25、CCADB
二、非选择题
26、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人们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要把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
②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人们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促进事物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防止产生不利的后果。
“绿色奥运”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体现了这一要求。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科技奥运”理念体现这一点。
④价值观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对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动人类体育事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7、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
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从长远来看,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有利于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
(2)
实施可持续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既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又要尊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规律。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
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动的认识相关规律,在实践中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28、
(1)①认识总是要发展的。
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只是一定阶段、一定层次、一定范围的认识,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②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变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2)①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起阻碍作用。
②由“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
“又好又快发展”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价值观。
③将指引我国经济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效益,增长的质量,实现科学、持续发展。
29、
(1)
从唯物论上说,创新精神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从辩证法上说,创新精神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我们要反因对循守旧,思想僵化,要勇于支持新生事物,要在量的积累上勇于实现突破,促成事物的质变;③从认识论上说,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创新精神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深化的哲学道理;④创新性思维也要求我们提高民族创新能力。
(2)①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②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化改革,促进新事物成长壮大;③要不断深化、扩展、把认识向前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