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教材培训.docx
《泰安市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教材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市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教材培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安市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教材培训
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教材培训
第一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共编排了四篇课文。
其中《绿叶的梦》《芦叶船》《一只贝》是精读课文。
《快乐的暑假》是略读课文。
这四篇课文都是写童年生活。
《绿叶的梦》写了作者在大自然里度过的童年生活,重点记叙了作者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采集绿叶做标本,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的愉快活动。
《芦叶船》回忆了“我”和表哥在家乡,用芦叶做小船玩,在小河、在长江放芦叶船的有趣情景。
放行芦叶船,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而且丰富了“我们”的想象,使我们的童年充满快乐,充满向往。
《一只贝》写了一只贝如何忍受一粒沙子对肉体的折磨,失去了自身的美丽而长出了一颗闪光的珍珠的故事。
告诉人们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同时还抒发了作者对为人们奉献出珍贵美好而付出代价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快乐的暑假》是一首儿童诗,诗歌展现出一幅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的画面,让人向往,让人羡慕。
这几篇课文描写了快乐的童年生活;这童年生活的快乐,来自置身于大自然的自由,更来自大自然这个大课堂给予孩子们的知识的满足。
二、教学重点:
在本单元的导语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童年的生活是快乐的:
那令人着迷的绿叶,那放行的芦叶船,那海边藏着的珍珠的贝壳,那暑假中流光溢彩的太阳……无不给人留下幸福的回忆。
阅读本单元课文,注意抓住文章的重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1、《绿叶的梦》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作品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
本文共有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回忆了作者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渡过的。
从“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
”一句话就充分看出作者对童年生活充满了赞美之情,充满了幸福愉悦之感。
接着以“然而”一词把话题一转,点出“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这句话提示了下文的内容,同时设置了一个悬念:
为什么在那么多可爱的玩具中,绿叶最使“我”着迷?
第2-6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第2自然段是这一部分的总述。
第3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快乐首先是因为“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爬大树,钻树林”尽情地嬉笑、打闹、欢乐,无比的自由;再有,这快乐来自于用各种树叶、花草做成项链、戒指、手镯、耳环,这绿叶、野花丰富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多姿多彩,有趣味的生活的赞美之情。
第4自然段写为了“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
”而进行的争强和探险。
第5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背着、扛着、奔跑、欢呼、搂、堆、躺、打滚、翻跟头、挑选、串成、挂”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用词贴切,描绘出一个既忙碌又欢乐的场面。
接着又写了把各种形状的叶子制成标本陈列,从“珍宝”一词流露了出“我们”对这些标本的珍爱。
最后一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随着一串串叶片,留在我的记忆里。
”一句表明了那一串串叶片,那采集树叶标本的活动,那绿叶带给“我”的生活知识,无不给“我”留下永久的记忆,这也正是文章开始所写的“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的原因了。
课文作者在诸多童年的记忆中,重点写了收集绿叶标本的活动,是绿叶带“我”投射大自然的自由、快乐,是绿叶使我得到了书本中读不到的知识。
回忆起那段经历就如同来到美妙的梦境一般。
题目“绿叶的梦”正是表达了作者的这种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
准备各种树叶的标本,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树叶制作标本或做成树叶贴画;还可以查阅收集一些有关树叶的知识。
课前还可对学生进行调查:
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意在引导学生通过与文中所描写的童年生活进行比较。
为理解课文思想情感做铺垫。
2、关于识字写字。
识字教学虽不是小学高年级的教学重点,但也不能忽视这一基础知识。
在本课中要注意“搜”字的字音,还有“汇”“筐”字的最后一笔是“竖折”是一画,不能写成“竖横”,刺的左半部中间不是“口”,“戒”字的不要丢掉竖。
3、对于课文的教学。
本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是学生学习的理想范例。
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尤其是采集绿叶活动的深深留恋之情、浓浓喜爱之情。
读了这篇文章,会把作者的同龄人带入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去,也定会使今天的少年儿童无比羡慕和向往。
教学时,要让学生把朗读、理解和感悟结合起来。
⑴、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读。
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包括自由朗读也包括默读。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使学生学会默读,逐步提高默读的速度与质量。
去感悟搜集绿叶活动的欢乐,感悟收获绿叶的喜悦,感悟获取知识的满足,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更好地与作者产生共鸣。
⑵其次是要注意读思结合。
孔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要让学生做到读思结合。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
如让学生思考“童年的“我”为什么对绿叶那样着迷?
”这一整合性很强的思考题。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句入手,根据课文的每一部分内容,特别是重点部分的内容去理解感悟。
第一部分从“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
”可以用看出作者对那些高粱秆儿做的马车、灯笼,泥捏的碾磨、盆碗,柳笛、葫芦船、荷叶伞……是那么喜爱,那么留恋,“然而”一转,“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这样的语言表述,足以告诉我们,那绿叶对我的吸引力有多大了。
第二自然段在概述了有关搜集绿叶的活动后,一句“那真是令人愉悦的活动”使人进一步感受到“我”着迷的原因了。
(继续往下读,下面具体写了绿叶令人“着迷”的原因。
学生在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悟出了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
这就达到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
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叶老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
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独自解决问题,这是语文教学应当追求的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本课一个显著的导学设计就是泡泡框。
它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泡泡图框的形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领悟到读书的时候应当在哪些地方想,想些什么,怎么想。
第一、二两个泡泡框意在提示学生读书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便于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领悟作者的表达顺序。
第三处泡泡框在第五自然段“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场面。
”这段描写非常生动,充满了童心童趣,只有用心感受,身临其境,才能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更真切。
再者,本段要要求学生背诵,提示学生通过理解语言,在脑海中展现语言所描绘的情境,是一种背诵的好方法。
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这三处泡泡框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4、课后练习的处理。
课后练习3是积累词语的训练。
例“广阔的田野”要让学生弄清楚是一个搭配起来的词组,“的”字的前边是修饰或限制成分,后边是被修饰或限制的事物的名称。
然后再从课文中找到类似的词组抄写下来。
如“可爱的玩具”“密密的树林”等。
5、拓展阅读
为配合本课教学,可让学生阅读语文读本中的《童年记趣》《背篼》。
文章后面的思考题着重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从文章中的具体事例中体会童趣、童心及大自然的美。
2、芦叶船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是“我们”放学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
正是通向长江,通向东海的小河和那放在小河里的芦叶船,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也给“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我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采芦叶做小船玩。
这部分交待“我”家乡的环境----河道特别多,河边长着芦苇。
当春天河边冒出芦苇时“我”觉得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当芦苇上长出第一片芦叶时,“我”觉得“那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这些贴切的比喻,是小作者丰富的想象,也包含着对芦苇的喜欢,正因为如此,芦叶越长越多时,“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
第二部分(3---8自然段),这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写“我们”放学后常常做芦叶船,放到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
作者由芦叶船放在长江里,产生了联想:
长江通东海,“我们”的芦叶船是不是也飘到东海里去了呢?
从而看出一个天真儿童的遐想,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建议
1、本课生字可以根据学生已有对生字的记忆法,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部件记忆字形。
同时要让学生注意一些易出错的地方如“竖”的下边不要误写为“土”,“喇”的中间是“束”,可与第一课的“刺”比较记忆。
2、课文教学
本篇课文文字浅显易懂,但是由于课文中所再现的生活内容与今天的儿童有一定的距离,他们不一定理解几十年前儿童生活的内容和生活情趣。
课文中的“我们”生活虽然简单,但在这简单的生活和游戏中,他们不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能用普普通通的苇叶做成大篷船,小舢板,还可以做成三桅帆,五桅帆。
名目之多,这不也是令今天的儿童所羡慕的吗?
学习本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多读,采用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等方法组织教学,学生则可以通过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进而从读中理解作者童年的生活,去感受他们当年的乐趣。
作者童年的生活乐趣,还在于这小小的芦叶船装载着他们儿时的丰富想象,开向长江,开向大海,开向未来。
3、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3编排了两组句子,为了让学生通过每组中两句话的比较,体会到怎样才能把意思具体、形象地表达清楚。
第一组中第二句“那里的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较第一句多加了“像蜘蛛网一样”,就把那里的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了。
第二组中第二句“只见这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这“顺着风,顶着浪”不仅把芦叶船在怎样的情况下开走的交代清楚了,还能使人想到“我”的表哥确实“更会”做芦叶船,进而能理解了“我”那“又惊又喜”的心情。
4、拓展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同步读本》中的《芦苇》和《风筝》,并结合两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训练学生学会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受童年的乐趣。
3、一只贝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改写的,讲的是海里的贝被浪潮送到岸边后,只剩下美丽的贝壳,被孩子们捡起。
有一只普通的贝,因为一粒沙子钻进壳内,它的壳失去了光泽,破烂了,里面却形成了颗闪光的大珍珠。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理解贝为什么可怜又可敬。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
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贝壳,或把自己家里保存的贝壳拿来展示。
也可以展示珍珠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2、生字的教学:
要让学生注意两个多音字“涨”“漂”。
“扰”与“拢”字区别记忆,书写时右边不要少了撇;“罕”字书写时上面不要写成“宝盖头”。
4、关于课文的教学:
这篇文章不是知识性文章,不是单纯介绍珍珠是怎么形成的,而是作者借“一只贝”的故事,寄托了自己的一种感情,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思想。
这种写作目的,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老师要重点抓住课后练习2“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要适时地结合“学习链接”,让学生了解有关珍珠的小知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中所写的“这是沙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这是作者对客观事实的一种内心感受,是人对贝赋予的感情,有了珍珠质层层包裹的过程,就有了结果——形成了珍珠;有了作者对贝的那种内心感受,就有了认识—“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是作者感情、认识的升华。
因为它没有留给人们漂亮的、空空的贝壳,却给人们奉献出一颗闪光的宝贵的珍珠。
由此进一步渗透凡是像这只贝那样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做奉献的人,都是可敬的人。
5、关于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3是朗读训练。
要引导学生从理解、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入手,结合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语、标点的内涵来读。
6、拓展阅读
为配合本课教学,可引导学生自学《贝壳》、《山里的孩子》。
《贝壳》是著名作家席慕容的一篇哲理小品文,通过描写贝壳的精致和美丽,引发了作者的感悟:
珍惜时间,努力让自己的人生留下有意义的痕迹。
这两篇课文通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都着重启发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快乐的暑假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儿童诗,描写的是学生们结束了紧张的学习生活,走进暑假,在丰富的暑假生活中,享受大自然的阳光,感受童年的快乐。
这首诗浅显易懂,贴进儿童生活,反映了儿童的天性以及他们对快乐地生活,自由成长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告诉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之下,应该如何积极地利用假期生活来调剂自己,使自己活泼、快乐、健康地成长。
略读课文只要求把握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课文的文体特点----诗歌体裁,适宜朗读,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说说自己从诗中感受到的快乐。
语文百花园一
本次“语文百花园”有五个栏目。
选择重点部分简要说明一下。
一、关于“阅读平台”
本文是冰心奶奶的一篇短文《一只小鸟》。
短文及文章后面的思考题“你想对受伤的小鸟和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
”的编排,意在引发学生的感悟:
童年的生活是幸福的、快乐的,但在享受这幸福与快乐的同时,还要明辨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二、关于“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要求把最有趣最难忘的童年生活中的事,先与同学交流,再整理一下写下来。
教学当中要注意口语交际是本次习作的基础,要让学生充分地说,说透,说全,丰富写作素材,不能只单纯地记录讲述内容,要进行认真地整理,把重点内容写具体写生动。
完成这篇习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仔细回忆自己最近经历的事,选择好习作的材料。
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积累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2、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交待清楚,把事情怎样发生的,经过和结果怎样,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这件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条理、眉目清楚。
3、把最有趣、最难忘的内容写具体、生动。
这样可以避免像记流水帐似的平铺直叙的感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写完后,要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学生写完后首先要看自己的习作内容是否符合这次习作要求;然后看有无错别字,用词用句是不是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即改错别字和病句;再看一看段与段之间连接得是好不好;最后看习作是不是把自己想要说的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了。
第二单元
一.教材说明:
本单元以神奇的自然景观为题材,共编排了四篇课文。
其中《古诗三首》《观潮》《火烧云》为精读课文,《四季童话》为略读课文。
《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唐诗都是以写秋景为主的。
《观潮》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日在钱塘江观潮时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火烧云》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变化,表现出大自然的瑰丽,表达了人们观看火烧云的喜悦心情。
《四季童话》以童话的形式和优美的语言描写出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本单元以“初步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为训练重点。
单元导语把学生带入了那变幻无穷的大自然的“天下奇观”之中,大大激发起了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兴趣;同时还提示学习课文时能“初步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意在使学生在欣赏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同时,还要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达到读中悟写的目的。
《观潮》《火烧云》两课后面围绕这一专题编排了相关的思考题,这两课重点承担了本单元的专题训练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积累语言。
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适合朗读、背诵,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从读中悟写,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变化中的大自然的观察能力,和通过观察到的景象展开丰富联想的想象能力。
3、通过“语文大课堂”的“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5、古诗三首
一、教材分析
《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把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具匠心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湖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平滑的镜子一样,没有一丝波纹。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得青翠,洞庭水愈显得清澈,山水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如同一只银色的盘子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这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色调淡雅,相得益彰。
《菊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
菊花是诗人们喜爱的歌咏题材。
有的人爱菊是因为菊花不畏风霜,有的人爱菊是因为菊花蕊洁香远,诗人元稹则是因为菊花开尽就再没有别的花了。
诗人的立意新颖别致是咏菊诗中难得的篇章之一。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一丛丛的秋菊绕着房屋开放,好像是到了陶渊明的家,专心致志地绕着篱笆观赏,以至太阳偏西了还舍不得离开。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两句说明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
不是因为百花之中我最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凋谢之后就没有别的花可欣赏,人们的爱花之情自然集中到菊花上来了。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
《枫桥夜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继,张继一生,仅以此诗流传后世,但仅此一诗,已足够使他名传千古。
这首诗写的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乘船来到苏州城外的枫桥,泊船靠岸。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不停地哇哇叫着,寒霜弥漫在夜空中。
面对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心情愁闷久久不能入睡。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半夜的时候,姑苏城外寒山寺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上。
看到深秋江边的夜景,触景生情,通过对江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孤寂忧愁的情怀。
二、教学建议
1、古诗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把理解感悟、体会感情、引发想象作为重点难点。
可以借助注释、插图,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从理解诗句的意思入手,启发学生想象,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总体上分三大步为:
正音---明意---悟情。
具体到每一首诗的教学,可分为以下几步:
读诗正音---看注明意---质疑问难----适时点拨--试讲大意—体会情感-----熟读成诵。
教学时应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可借助于字典和注释自己试读试讲对不懂的地方,可展开小组和全班的讨论。
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展开想象,逐步理解诗中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古诗的朗读指导
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
教学开始,老师要范读,然后再要求学生把诗句读准,读通;接下来引导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特别要重视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脑海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进入诗句描绘的意境,从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然后再通读每首诗,教师在诗的节奏、停顿、重音等方面作具体指导,最后当堂背诵。
6、观潮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
文章一开头,即以“天下奇观”四字统领全文。
接着围绕“奇”字,用三个逻辑段介绍了观潮的过程,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奇”,既是文章的主线,又是文章的中心。
潮来之前,作者通过对江边远、近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气氛,目的在于同大潮到来时排山倒海的气势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字。
作者还通过“人山人海”的人潮,及观潮人“昂首东望,等着,盼着”的急切心情的描写为大潮的到来创设了一种特有的情境,进一步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字。
潮来之时就更“奇”了。
这一段作者根据细心观察,把潮水由远及近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描写,非常具体形象地记叙了潮来之时的情景。
我们可以从作者抓住描写的两个方面来体会潮水之“奇”。
声这方面,作者三处写了潮声,从“闷雷滚动”到“响声越来越大”再到“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作者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声音的变化,再现了震耳欲聋的声音,这巨大的声音说明潮水之大,又一次突出了一个“奇”字。
形这方面,从“白线”移来横贯江面,到“白浪”翻滚形成城墙,再到“浪潮”飞奔而来,作者按由远而近的顺序再现了大潮的势不可挡,进一步突出了一个“奇”字。
潮头过后,余波“漫天卷地涌来”,可见潮头虽去,气势犹在。
再“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七八米高”,足见潮势之猛,留给我们的仍是一个“奇”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1.教学重点:
潮来时的壮丽景象是教材的重点部分,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好这一段。
突出重点的方法:
(1)理清作者观察和表达的顺序。
懂得作者是按照“极远—渐近—再近—更近”的顺序观察和描述的。
(2)理解作者的表达途径和方法。
懂得作者是从声音、形状、颜色这三方面将大潮雄伟奇特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从中体会作者赞美“天下奇观”的思想感情。
(3)重点理解比喻句。
引导学生分清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它们的作用,懂得这样比的真正含义。
(4)运用电教手段——录像,创造情境,激发情感。
放录像—画批—讨论—朗读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
将看、想、说、读有机结合。
做到“图”“文”“视”“听”互补;“听”、“说”、“读”、“思”互促。
2.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对文中的一些描述如:
“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等不易理解,易产生疑惑:
这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真是这样吗?
因而对于作者基于真实,富于生动的表现方法也不易体会。
因此只有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才能很好地理解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力。
突破难点的方法:
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前可让学生搜集并阅读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形成的文章和资料,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既让学生亲历了学习过程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课文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这一问题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有关词句,并在旁边作批注,用简明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
(2)朗读和品味词句相结合,朗读中品味,品味后朗读。
教学中让学生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来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
如到“潮来时”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也是课后要求背诵的部分。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
先找出写潮来时的景象和声音的词语和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去理解,一边读一边想象大潮由远而近的景象,感受大潮声势之浩大,气势之宏伟,进而就能理解为什么说它是“天下奇观”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自己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后再通过熟读达到背诵,就能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7、火烧云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节选我国著名女作家肖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出现的云霞也就是火烧云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
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是按火烧云的变化分三部分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