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645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宁波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宁波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宁波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宁波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宁波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宁波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宁波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有过体育报国的梦想,也曾打算参军,最终,他将对祖国的热忱结(jié)成串串稻穗,鲐(tái)背之年仍坚守科研一线,初心不改。

B.学术不端事件时有曝(bào)光,一些论文剽(piáo)窃、抄袭之举令人震惊。

加强科研作风建设,让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已成为当务之急。

C.宁波底蕴深厚,书声琅(láng)琅,政通人和,在由新华社《暸(liào)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1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活动中再一次榜上有名。

D.如果岩茶的香气是武夷山文化的味道,那么朱子理学就是武夷山文化的灵魂。

这里山青水秀,孕育了他无尽的才思,他又反哺(bǔ)了这片魅(mèi)力无穷的山水。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其成功原因主要在于人物个性的设定,不认命就是这部爆款动画的人物个性。

票房代表了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数年、十数年的人们的心声。

【乙】有人提出“中国需要多一些哪吒这样的叛逆少年”,微博上马上有人反驳:

“中国也需要李靖夫妇这样的父母。

”是啊,李靖就像现实中千千万万的父亲,爱孩子但也顺天命。

而哪吒们对父母的做法不以为然。

叛逆不是无理取闹,而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

       叛逆就是创造力,创新中国最需要批判精神。

中国如何锻造一批哪吒这样的少年?

这不止需要宽容的社会环境,还需要摆脱应试教育思维。

【丙】哪吒们自己则需要足够强大、坚持得足够久。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横空出世B.摸爬滚打C.不以为然D.不止

(2)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里看上去一切正常,市容市貌与其他的乌克兰城镇并无二致。

在摄影师皮耶保罗待在切尔诺贝利的那些年里,这种“正常”的慼觉让他震惊,他开始用镜头记录切尔诺贝利的日常生活。

B.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正面软着陆的国家和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国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探月团队长期以来的拼搏与创新。

C.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梁寨镇周楼小学位于丰县东南端,距离丰县50余公里,服务区域内人口7000人,教职工只有16人,其中本科学历仅6人。

D.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继续保持外贸竞争力,创新产品不仅敲开了新市场的大门,在传统农业向现代食品工业转变中诞生的新兴绿色产业也同样市场广阔。

4.(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雁”是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

文人们或绘雁行,或摹雁声,或写孤雁,展现其状态,①  。

雁的春秋迁徙,常常唤起人们羁旅乡思、离恨别愁的幽微情感,因此②  。

迁客騷人在遭受贬谪、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之时,也每每会想起失群的孤雁,于是,③  。

总之,“雁”这一具有张力的意象,以其深邃的个性,牵动着文人墨客的情思,负载着诗人思乡、失意的情怀,是读者透视其心灵世界的一个重要艺术符号。

5.(6分)下图是某位同学画的用来解读传统小说的思维导图,请认真阅读,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请根据图,用文字表述这位同学解读传统小说的一般方法。

(不超过50字)

解读传统小说  

(2)高中阶段我们接触了很多传统小说,如《红楼梦》《巴黎圣母院》《围城》《简•爱》等。

对这位同学的小说解读方法你是否赞同,请从上面四部小说中任选一部进行说明。

是否赞同:

  选择的是:

《  》中的主要人物  。

理由:

  。

(不超过80字)

二、现代文阅读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网红,全称网络红人,是指网络平台或现实生活中因为某个举动或事件而被广大网友知晓、关注且因此走红的人、漫画形象或其他生命体。

而网红经济,正是利用网红知名度广、进入门槛低等特点,以网红为核心,通过各类社交软件、视频播放软件及购物推荐APP等平台,展示网红在时尚搭配、美食探索或制作、美妆及游戏竞技等领域的技能、个性或者智慧来吸引粉丝关注,并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各类盈利方式将关注流量变现的经济模式。

随着网红经济的火爆,逐利性强的资本开始注入网红经济,网红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摘编自彭妍、李星星《浅析网红经济及其影响》)

材料二

       近些年来,网店制假售假问题可谓是越来越严重。

美妆产品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方面,“美妆网红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容小觑;另一方面,网红店铺售假问题也让大众担忧。

近年来,不断有网红店铺被消费者爆出售假问题,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经历风波之后网红店铺还在继续经营,消费者的权益被严重践踏。

“美妆博主”的出现在消费者和美妆产品之间建立了一个可以沟通的中介,在信息高度碎片化的情况之下,消费者可以在“美妆博主”的介绍之下获取精准的以及和自身相关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某些网红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会对美妆产品进行虚假宣传,消费者很有可能因为对“美妆博主”的信任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

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美妆网红”,而是整个网红群体的通病。

这一话题也不断地被社会各阶层提起,网红的迅猛发展扭曲了很多青少年的价值观。

他们羡慕网红光鲜亮丽的生活,纷纷放弃学业上的追求,转而投向网络世界。

而且某些网红在价值观的传递上也出现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青少年的攀比心理。

青少年所处的年龄阶段辨别能力低下,很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引导。

﹣﹣﹣摘编自展梦硕、张帆《浅析网红经济发展现状》)

材料三

  

     大学生对网红的关注度较高,有64.3%的大学生关注网红。

其中,内容网红和微博网红是大学生主要关注的对象,分别占35.61%和32.68%。

 

(摘编自李诗莹、杨菂、李响、丁浩然《大学生网红消费调查研究》)

 

材料四

       在资本的助推之下,中国网红经济近几年呈井喷之势。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5月,中国网红粉丝总数达到5.88亿,2018年网红经济的规模突破2万亿元。

       三年来,早期的秀场和游戏直播式微,电商直播却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8年,淘宝直播月增速达350%,快手、抖音、騰讯等相继进军电商市场。

2019年,直播成为电商流量枯竭后的最大风口,“电商之都”杭州,最早、也最为深刻地感受着这个新风口带来的变化。

       像薇垭一样的主从全国各地赶来,大部分是年轻的女孩。

孵化机构、直播机构和工作室在这里扎堆,寻找下一个薇垭或李佳琦。

传统服装市场也在快改造和转型,新建直播间成了标配。

       所有人都在迫不及待地抱紧这趟高逸的“流量快车”,不敢停靠,也不问终点。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8月《网红经济野蛮生长》)

(1)下列对材料中“网红经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网红经济以网红为核心,通过各类社交软件、视频播放软件及购物推荐APP等平台,在线上展示网红的技能、个性或智慧来吸引粉丝关注,从而实现盈利的经济模式。

B.对网红的关注人群中有64.39%是大学生,他们是带动网红经济的主要人群,而他们购买网红产品的主要原因是推荐的商品物美价廉、朋友推荐试试看。

C.网红经济主要利用网红知名度广、进入门槛低等特点,利用粉丝对网红的关注将流量变现从而实现盈利,在资本的助推之下,中国网红经济迅速发展,已经对传统经济产生影响。

D.网红大部分是年轻的女孩,她们在网络平台或现实生活中因为某个举动或事件而被大网友知晓、关注且因此走红,有些人直接被孵化机构、直播机构和工作室找到,迅速成为流量明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红可以是年轻的女孩,也可以是走红的漫画形象或其他生命体,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拥有大量粉丝,能够获取大的关注流量。

B.“方便、快捷、时尚、现代”是大学生购买网红产品的重要原因,消费者可以在网红博主的介绍下获取精准的以及和自身相关的信息,在信息高度碎片化情况下总能更方便快捷地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C.近几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逐利性强的资本大量注入。

在逐利意识的支配下,大批年轻网红投身其中。

所有人不敢停留,甚至不辨是非。

D.在大学生购买的网红产品中,服装类产品占据首位。

近年来,电商直播迎来爆发式增长,很多年轻的主播从全国各地赶到“电商之都”杭州,传统服装市场也在快速改造和转型,纷纷建立直播间。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网红经济”野蛮生长的危害。

7.(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灯

谢耀忠

①瘦小狭长的火门水库孤独地夹在巍峨阴森的两山之间。

②深夜,瓢泼的雨在持续,水库上头入水口的水闸在“砰、砰、砰……”的锤打声中渐渐下降闭合,拦住了滚浪而来的山洪。

昏暗的马灯照着一双赤脚,离开水闸,又匆匆往水库坝头赶去。

裤管缩到膝盖上,腿上沾满泥浆,蓑衣、雨帽、马灯在风雨中颤抖,在黑夜里潜行,马灯放在坝头的一块石头上,顶端两层的排水孔一个一个地被打开,预备排水。

风卷着雨哗哗地响彻山谷,人弯着腰,低着头,马灯几乎碰到地面,昏黄的灯光与黑暗搏杀,脚尖一前一后,在长长的石坝上,慢慢地走了两个来回,似乎在努力发现什么而最终什么都没发现,才慢慢离去。

③回到“家”,东边天已泛白。

所谓的“家”是水库旁边乱石山中一块巨大的石帽(上面突出空中,下而有避雨空间)下面,床是两扇旧门板,两头顶在几块叠加的石头上,上面垫着一张粗糙的竹席。

熄掉马灯,燃起灶火,一根竹竿横架在灶旁,晾在上面的衣服徐徐地冒着水气。

浓重的烟味在“家”里弥漫,一张铜色的满面皱纹的老脸,平静安然,若无其事。

“家”的周围一片乱石,在乱石缝里有蓬勃生长的辣椒、茄子、西红柿,南瓜爬到宽大的石头上,绿叶丛中托出金黄的花。

④丰水期,晚上不用巡渠护水,马灯闲在“家”里,白天每逢集日老人就在山下的路边卖粥。

水库边这段崎岖的山路连接着唯一通往山外的道路,山民赶集岀山进山都习惯在这里歇脚,饿的渴的就花一分钱买完粥充饥解渴。

在背阳的阴凉处,一块平展宽阔的石头上面放着一大盆粥,两碗切碎的辣椒混点姜末,红、青、黄掺杂,有色有味。

碗筷装在一只敞口的簸箕里,吃粥的人自己动手,吃几碗心中有数,老人只顾烧火煮粥,他相信谁也不会吃多给少。

有的实在太饿了又没钱,吃完后就悄悄对老人说下回再给,老人没说二话,只是微笑着频频点头。

⑤一个初秋的深夜,冷月朦胧,山野静悄悄。

老人手提马灯,肩扛铁铲,巡梁护水刚刚返回到山脚,突然听到前方有女人隐隐的哭声传来。

他用力甩甩头,以为耳朵有毛病引起错觉,可哭声越来越清晰,哭声中好像还央杂着凌乱的脚步声。

他想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鬼吗?

虽然他从来不相信鬼神,但这时他的确有些慌乱,想跑又怎能跑得过鬼呢?

哭声和凌乱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那种哭声阴阴的沉沉的,忽高忽低,一吸一顿。

难道真是碰鬼了?

如果不是鬼是真人在哭呢,那就惨了,是什么人要害一个弱女子?

这个女人一定凶多吉少。

想到这他害怕得直冒冷汘,全身顫抖,比遇到鬼还害怕百倍。

他本能地按了按胸口内衣口袋,里面是半年来卖粥积累的钱,准备给老伴买风湿药。

他想用钱救人,可那区区四块钱够吗?

如果那贼是谋财害命的,那不白白送死?

哭声更近了,听那凌乱的脚步声至少有三人以上,他救人无望心又不甘,故意把马灯放在路边,他躲到路对面远一点的一块大石头后面想看个究竟。

“哒哒、哒哒”的脚步声接近了灯光,“马灯,看水库的。

”突然的话声像一把尖刀刺到心窝,“本地贼!

”他咬牙切齿,心都要炸开了。

随后又听到:

“大哥,大哥,我们是公冯洞的心竹兄弟。

”亲切的呼唤声以及那熟悉的地名人名立刻又把他从崩清绝望之中拉了回来。

“天啊,够吓人呀!

”他一边惊叹一边从石头后面冲出来。

原来是冯洞上一位老妇人突发急病,四个青壮年轮换抬着连夜赶往公社医院,一个女孩跟在后面悉悉索索地抽泣。

于是,马灯在前面照路,大家都不说话,女孩的哭声也咽到肚里,大家的脚步更快了。

从此,马灯既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又成了老人的代名词。

⑥一个同村的中年男子,刚吃完粥,“马灯,我真佩服你,晚上睡在荒山野岭,鬼哭狼嚎之地,除了你没第二人了。

”老人卷了一筒“喇叭”递给他,又卷一筒自己点着,“有第二人就轮不到我啦,我得感谢这鬼哭狼嚎之地。

”中年人眼神发亮,久久地照在老人的身上,不停地微微点头。

⑦老人六十有余,一头硬发,黑白参差,一脸褐皱,忧乐杂呈,一身硬骨,步履轻盈。

老人真正的家在山里最大的那个百户村庄里,家里有老伴有儿女有孙子。

③马灯陪伴着老人没日没夜地游走在几十里长的弯弯曲曲的水沟上疏通、堵漏,不知不觉又过了几年。

虽然他常常回家,但今夜的心情特别慌乱。

知道老伴发病,老人赶了将近一个钟头的夜路到了十多里远的油菜岭老中医家。

从来没有头疼发热的老伴怎么突然就起不来床了呢?

老中医读懂了老人的心病,只好紧跟马灯一路小跑。

⑨马灯把屋里照得亮堂,老人端着一碗老中医刚磨成的药水来到床头轻轻地扶起老伴说:

“药很苦,喝下就好了。

”夭刚亮,老人送别了老中医,又对儿子说了煎药的事,就匆匆地赶去巡沟护水了。

谁也没有想到老人这一去竟成了亲人永远的悲痛,永远的思念!

⑩七月下旬的一天下午,老人死在水库坝头的排水沟上。

是溺水?

他水性很好。

是病?

是中暑?

是意外?

是其他?

谁都想不通。

①从此,马灯只在山民的回忆里闪亮!

(本文有删节)

(1)你觉得第⑥段插入的吃粥男子与老人对话这段描述可否删去?

请说说理由。

(2)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

(3)结合故事情节,概括老人的形象。

(4)本文的主角是守水库的老人,若把文章标题“马灯”改成“守水库的老人”好不好?

为什么?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

8.(20分)完成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恤民亭记

(明)杨守陈①

       翰林院之堂之西南隅有亭焉,盖前人所建以备游燕之娱者。

近岁院政久敝,垣宇多隳。

余既视篆③,稍稍缮葺,惟亭尚完,未之及也。

俄而吴民之输廪米者麋至,余为之虑之。

盖恒岁输者,奴侩胥隶率附势而邀其贿,以米昼暴之衢途,为與马所践,或雨潦漂之;夕敛之门庑,复为奴隶所窃无算,朝夕忧劳,累月不克入廪。

其苦甚矣,而莫之恤也。

于是余揭榜禁奴侩胥隶严甚,莫敢犯。

暴米于亭前之小庭与院后之大庭,夕覆以苇席而不敛,晨卷席而又暴之,栖民于庭后之斋庑,闸闳深严,與马、奴隶莫敢至。

又幸无雨潦,不逾嗟乎!

民之苦不可胜道也。

       嗟乎!

民之苦不可胜道也。

余家本农,备谙民苦,姑举其田贼一事略言之。

搀青刈禾,未及一饱,而催租之吏已至。

叫嚣隳突,摧窗败扉,为之献酒肴,奉钱帛,获少宽假。

后至者益悍,遂詈檯执缚以见官。

官又檯之流血,或见骨,必罄貲破产以输之。

岁凶则虽霱子女,犹不能给。

其纳税之苦若是。

若夫输税于京者,则买舟越江淮、逾河泗以抵潞,远数千里,帆风雨缆,月星晨夕不得宁。

闸阻滩胶,进寸退尺,势豪者又鞭挞驱逐而先之。

或被盗劫其貲,或罹风恶水险,而臭厥载,计虽破家莫能偿,徒号啼于川淽,甚或遂葬之鱼腹。

其水漕之苦若是。

及川路既穷,又赁自郊而奔城,丑兴亥息,驰数百里,枕土饭沙,冒尘坌风雨,面黧骨柴,虽故旧莫能识。

或为盗所劫,或驴仆车翻,委米于泥涂不可拾。

其陆挽之苦若是。

幸而入城,宜可庆矣,而输廪之苦,又有如前之所云者。

       呜呼!

天树君而建官,惟以为民也。

今官荷君恩幸,不与民偕苦,而坐享饱暖之乐。

其所饱粒米莫非民之骨脂也胡不少怜其民而稍恤之且纵奴侩胥隶椎剥之何其忍耶民易虐天难欺吾木知其终免否也。

呜呼!

民乎民乎,可无恤乎?

官乎官乎,可自娱乎?

余欲以前所虑而行者为常法也,故名亭曰“恤民”,而为记以自省,且以告后之人。

(选自黄宗羲《明文海》,有删节)

[注]①杨守陈(1425﹣1489),字维新,宁波府鄞县人。

明景泰二年(1451)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

②视篆:

掌印视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为之虑之

虑:

考虑。

B.累月不克入廪

克:

能够。

C.或被盗劫其赀

赀:

通“资”,钱财

D.且纵奴侩胥隶椎剥之

椎剥:

残酷搜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盖前人所建以备游燕之娱者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夕覆以苇席而不敛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天树君而建官

缇骑按剑而前

D.且以告后之人

且何谓阁子也

(3)作者为何将亭子取名为“恤民亭”?

请简要分析。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其所饱粒米莫非民之膏脂也胡不少怜其民而稍恤之且纵奴侩胥隶椎剥之何其忍耶民易虐天难欺吾未知其终免否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家本农,备谙民苦,姑举其田赋一事略言之。

②或为盗所劫,或驴仆车翻,委米于泥涂不可拾。

9.(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玉楼春

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

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眼儿媚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注】①李煜,南唐后主,原名李从嘉,中主李璟第六子,后为宋所俘,这是南唐全盛时期所写的作品。

②霓裳:

《霓裳羽衣舞》的简称,唐代著名清雅大曲。

③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赵估与其子宋钦宗赵桓,史称“靖康之难”,这首词写于被虏之后。

④玉京:

北宋的都城汴京,与下阕的“花城”意思相同。

(1)从体裁来看,《玉楼春》属于  ;就内容而言,《眼儿媚》的“  ,  ”两句集中表现了封建统治者耽于享乐、骄奢淫逸的生活。

(2)这两首帝王之作呈现出来的整体风貌差异较大,请从手法和情感方面试作赏析。

10.(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秦伯》)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天下有道”之“道”意思是  ,“独行其道”之“道”意思是  。

(2)综合以上材料,试分析儒家对“富贵”与“贫贱”的认识。

11.(6分)古诗文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凤兮!

凤兮!

何德之衰!

  ,  。

(《论语》)

(2)屈原曰“  ,  ”是以见放。

”(《渔父》)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4)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5)  ,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四、作文

12.(6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饶毅教授在北大毕业典礼致辞中说:

“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格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却很值得。

”确实,自尊支撑起了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和自在的生活,做一个自己尊重的人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请结合以上材料,选择下列情境之一写篇文章,来表达你对“做自己尊重的人”的体验与思考。

(1)下周学校的国旗下讲话主题为“做自己尊重的人”,请你写一篇发言稿。

(2)校文学社正向同学们征集以“做自己尊重的人”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

【注意】①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明确文体,不少于800字。

2019-2020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解答】A.正确;

B.“剽窃”中的“剽”应读作“piāo”;

C.“暸望”中的“暸”应读作“liáo”,应写作“瞭”;

D.“山青水秀”中的“青”应读作“清”。

故选:

A。

2.【解答】

(1)A.横空出世:

形容人或物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世,或比喻卓尔不群。

使用正确。

B.摸爬滚打:

指经受各种各样的艰难磨练。

使用正确。

C.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使用正确。

D.不止:

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结合后面“还”应把“不止”改为“不只”,因为“不只”有“不但、不仅”的意思。

故选:

D。

(2)A.正确。

B.正确。

C.顿号应改为逗号。

因为“足够强大”和“坚持得足够久”是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

故选:

C。

故答案为:

(1)D。

(2)C。

3.【解答】A.语序不当,“其他”应该直接修饰“城镇”,将“其他”调至“城镇”前;

B.正确;

C.句式杂糅,“根据……”和“……显示”杂糅在一起,删去“根据”;

D.语序不当,“不仅……也……”应该按递进顺序排列,改为“不仅在传统农业向现代食品工业转变中诞生的新兴绿色产业市场广阔,而且创新产品也敲开了新市场的大门”。

故选:

B。

4.

①借此抒发自己浓浓的情思 ②雁就成为思乡文人吟咏的对象 ③孤雁又成了失意的代称

5.

(1)通过主题的探究,再细化到人物形象的把握,最后从情节、描写技巧、背景内容等方面的细致陈述。

(2)赞同《红楼梦》贾宝玉

理由:

贾宝玉在时代背景之中凸显出一种离经叛道的特点,作品正是通过对贾宝玉的描绘来展现出时代的大背景,突出封建王朝的等级观念。

二、现代文阅读

6.【解答】

(1)C(A.只提到线上而忽略了线下,原文是“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各类盈利方式将关注流量变现的经济模式”。

B.“对网红的关注人群中有64.39%是大学生”错,材料三指出“大学生对网红的关注度较高,有64.3%的大学生关注网红”,另外,说大学生是“是带动网红经济的主要人群”在材料中也缺乏依据。

D.讨论对象是“网红”而不是“网红经济”,属于答非所问。

(2)B.根据材料二可知,某些网红可能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对产品进行虛假宣传,消费者很可能因为对网红的信任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所以并不是“总能更方便快捷地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3)①假冒伪劣产品横行。

②容易出现虚假宣传。

③对社会价值观有不良影响。

④诱导人们一味逐利,不敢停靠,不问终点。

7.

(1)不可以。

用吃粥男子的话衬托出在此地守水库的艰难,突出老人尽职尽责的形象。

老人的回答“有第二人就轮不到我啦,我得感谢这鬼哭狼嚎之地”,体现出老人乐观、坚强的性格特点。

(2)从修辞角度看,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瓢泼的雨”“蓑衣、雨帽、马灯在风雨中颤抖”“昏黄的灯光与黑暗搏杀”“脚尖一前一后……似乎在努力发现什么而最终什么都没发现”营造出大雨瓢泼,山洪将来的紧张氛围。

从描写角度看,动作描写精准,如“缩”“沾”“弯着腰”“低着头”,尽管人未露面,却塑造出一位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守水库老人形象。

(3)恪尽职守,在深夜暴雨中巡逻,一丝不苟,尽职尽责;信任他人,煮粥给别人吃不计较钱,相信他人不会多吃少给,说下回给也从不拒绝;勇敢机智,心底善良,夜里听见哭声,尽管害怕,却毅然决定去看个究竟,打算用自己积攒的四块钱救人,用马灯来“声东击西”,可见他的机智;关爱家人,凑钱给老伴买风湿药,老伴生病,连夜赶到中医家中,可见他关爱家人。

(4)示例:

不好。

从文中来看,主要写老人夜间提马灯巡逻和用马灯声吸引“贼人”注意,以至于被人取了“马灯”的外号的内容,“马灯”可以说就是老人的象征,是他辛勤工作的证明,用“马灯”既能概括文章内容,又能突出人物形象,意蕴深刻。

而“守水库的老人”显得毫无特色,不能起到这些作用。

(答案仅供参考)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

8.【解答】

(1)A.虑:

忧虑,担心。

译文:

我为他们深感忧虑。

(2)A.代词,……的地方/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B.介词,用、拿。

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D.连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