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1课《荷花淀》word教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877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1课《荷花淀》word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选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1课《荷花淀》word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选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1课《荷花淀》word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选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1课《荷花淀》word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选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1课《荷花淀》word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1课《荷花淀》word教案1.docx

《精选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1课《荷花淀》word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1课《荷花淀》word教案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1课《荷花淀》word教案1.docx

精选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1课《荷花淀》word教案1

28 荷花淀

       孙犁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基本特点。

2.学习本文以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3.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4.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赏析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2.体会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的作用。

【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体悟人物身上纯美的人性和崇高的人格。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

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

搜集查找作者及荷花淀资料,便于理解课文,增加积累。

课前预习,享受学习乐趣

字词积累

语音 字形

词 义

 

 

孙犁的

资料

 

 

写作背景

 

 

阅读课文时发现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合作探究,擦出智慧火花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

一.诗意表达: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读一读

2.品一品

(鉴赏角度不拘一格,可品诗的意境、诗句的妙处、思想感情、也可借诗发挥,可独抒己见,也可广征博引)

二.走进新课

唐代著名山水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 》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苏轼赞扬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我们读现代作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感到二者实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荷花淀,感受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发生在荷花淀里的感人故事,学习白洋淀人民的优秀品质,品味孙犁小说的独特魅力。

【资料助读】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

期间,发表了名著,《荷花淀〉〉。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

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

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

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创作背景: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创作于1945年。

当时,搞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冀中地区的广大军民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奋起抗敌。

随着抗日武装的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的广大群众纷纷拿起枪,投身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表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反映了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崇高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抗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说就是以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斗争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开朗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表现了根椐地军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

三.预习交流

3.给加点字注音。

缠绞( ) 吮( )了一下 落( )在后面 扑棱( )棱

4.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非常高兴。

                 (         )

(2)比喻非常坚固,不可摧毁、突破。

 (         )

(3)一眼看不到边。

                 (         )

(4)形容建筑物残破的衰败景象。

     (         )

5.《荷花淀》选自          ,作者是  代作家        。

他是           (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        、           等。

四.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6.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7.文章情节发展可以分成三大部分,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主要内容。

8.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谁?

9.在文中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明确:

本文以            为线索安排情节,

五.赏析景物描写,品味优美语言

速读全文,合作讨论:

10.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语段,并思考讨论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1.小说写战争,但文中不见残垣断壁,而是一派秀美的白洋淀风光。

作者这样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七.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消灭 逍遥 销路 硝烟  B.菱角 丘陵 凌晨 绫罗绸缎

C.水淀 纱锭 绽开 起碇  D.飘飞 漂泊 剽悍 虚无缥缈

2.给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上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  出头来。

(2)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    进了荷花淀。

(3)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    出一个人来。

(4)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    出来。

A.冒 钻 蹿 冲   B.露 冲 冒 蹿 

C.露 蹿 冒 钻   D.伸 驶 钻 冒

3.选出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粉色荷花箭高高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B.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C.小船活像离开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D.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

一、诗意表达:

教师出示课件。

 

 

 

 

 

1.学生齐读。

2.学生自由回答,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给予鼓励。

 

二.导入新课

用王维的《山居秋暝 》导入

 

学生板书文题、作者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和背景资料,指一名A类生朗读。

 

学生速记加粗部分的内容

 

 

 

 

 

 

 

 

 

 

 

 

 

 

三、检查预习

教师出示投影片。

1题找8名C类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题学生抢答。

 

3题指名两名B类生回答。

 

 

 

四、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投影片,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读完后同桌为一组,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五、深入探究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

之后前后桌结成四人组,互相交流、合作探究。

然后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畅谈。

七.巩固练习

各小组以抢答的形式展开竞赛,教师综合各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奖励。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学习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

2.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主题。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

一.复述课文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

注意情节的连贯和完整。

 

 

二.人物探究:

1.学生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的对话,思考这一段对话反映了水生嫂怎样丰富的内心和她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

2.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也写得个性鲜明,生动有趣,分别展示了她们怎样不同的个性呢?

3.概括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的共同特征。

 

 

 

三.写法探究

4.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是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

重点分析“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一句中的细节描写。

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5.没有真实的细节,就没有真实的人物形象,也就没有典型的人物形象。

作者孙犁长于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善于以富于个性化的细节动作,鲜明、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揭示出人物美好的心灵。

跳读课文,找出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

四.挖掘主题

6.分析以“荷花淀”为题的妙处。

7.小说的结尾一段可否删去?

为什么?

8.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归纳小说的主题。

五.学生质疑

学了本文后,你还有哪些预习的问题不能解决呢?

 

六.拓展链接

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1961.02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巩固练习                      

 

 

一.导入新课

通过检查作业导入。

分组复述,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到台前复述,教师总结评价。

二.人物探究

学生分组试读,教师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生共同点评朗读表现。

学生勾画出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语句、注明描写方法,概括人物性格。

之后前后桌为一组,互相交流、合作探究。

三.写法探究

 

 

学生先自主学习,找出答案,然后在组内交流,形成最佳答案,最后在班上交流,教师总结评价。

 

 

 

 

四.挖掘主题

同桌结组总结概括,之后指名回答,教师总结评价。

 

五.学生质疑

学生质疑,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六.拓展链接

投影出示,学生诵读记忆。

教师抽查。

体会女民兵的飒爽英姿和保家为国的精神

 

 

七.巩固练习

出示测试卷,学生课下完成

巩固练习,体验成功喜悦

基 础 演 练

1.下面是《荷花淀》中四个青年妇女的对话,对她们的性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2)“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3)“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4)“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去再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A.精明细心 胆大爽朗 谨慎小心 忸怩温顺

B.精明细心 忸怩温顺 谨慎小心 胆大爽朗

C.胆大爽朗 精明细心 谨慎小心 忸怩温顺

D.谨慎小心 忸怩温顺 胆大爽朗 精明细心

2.对下面语段中“总是”一词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水生说:

“……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A.表明水生嫂对水生由衷的赞扬。

B.表明水生嫂对水生埋怨的情绪。

C.表明水生嫂当时又自豪又埋怨的情绪。

D.侧面表现了水生等战士的爱国热情。

3.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

”这才是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B.“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C.水生笑了一下。

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D.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

对着荷花淀吆喝:

“出来吧!

你们。

4.《荷花淀》开头描写月下白洋淀风光,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自然环境之美,衬托人物内心世界的美。

  B.写这里的富饶、美丽、宁静、和平,突出可爱的家乡不允许侵略者侵犯这个主题。

  C.有利于刻画水生嫂勤劳、质朴的性格。

  D.交代人物成长及战斗的环境。

5.关于《荷花淀》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荷花淀》是“荷花淀”派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品。

B.《荷花淀》是一篇描写战争的的小说,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尤为细致逼真。

C.《荷花淀》是一曲农村劳动妇女的赞歌。

D.《荷花淀》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它重点描写了几个场面,整个结构显现出片段连缀的特点。

能 力 提 高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阅读《荷花淀》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9题。

(一)

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二)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

水面没有一只船。

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三)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6.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作“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这样诗化的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7.“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给人怎样的美感?

                                                                                  

                                                                                  

8.上文写雾诉诸________觉,写风诉诸________觉,写荷香诉诸________觉,多角度写景,所以美感更加丰富。

9.作者为什么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荷花箭比作哨兵?

                                                                                  

                                                                                  

课 外 拓 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qiú    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

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

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dèng    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    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选自小说《芦花荡》,作者是著名作家孙犁

10.读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qiú        dèng        剥         藏     

11.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

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12.“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

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13.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14.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28 荷花淀

三、3.jiǎo shǔn là lēng

4.欢天喜地 铜墙铁壁 一望无际 残垣断壁

5.《白洋淀纪事》 当 孙犁 荷花淀派 《风云初记》 《铁木前传》

四、6.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

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7.夫妻话别 探夫遇敌 助夫杀敌

8.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妇女。

9.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时间的推移

五.10.景物描写的作用:

(1)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景,烘托人物形象。

例如,开头部分对小院子的描写,凉爽、干净;对白洋淀月夜的描写,清新、宁静。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的水生嫂一定是个勤劳、善良的女人,即使不写她月下编席,也可以使人感觉到这一点;另外,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的水生嫂也一定是个美丽的少妇,尽管作者没有写她的外貌,读者也可以感觉到她的美貌;

(2)为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主题思想作出铺垫。

作品中的景物、环境,首先是作品中人物眼里的景物、环境。

因此,美的环境、景物,也是人物所爱的。

所以人物热爱所处环境和景物就是自然的,拿起武器保卫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这美的环境和景物将鼓舞人物在斗争中充满胜利的信心。

从而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主题思想的表现起到了辅助作用;(3)预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探夫未遇”的一段晌午的白洋淀,凉风拂面的景象,为女人们的“伤心”、“失望”发展到“又说笑起来”提供了转机;同时,也为“遇敌”的紧张先作一个“静场”,以引起波澜。

11.小说赞颂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英勇抗日的精神。

描写白洋淀秀美的风光,一方面,衬托这种向上、乐观的精神,与人情美构成美的画面;另一方面,也暗示美好家园决不容敌人践踏。

七、巩固练习

1.C 2.C 3.D

第二课时

二、1.例如:

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②、“他们几个呢?

”——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③、“怎么了,你?

”——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

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④、“你总是很积极的。

”——(可以试用不同的语气来读,体会它内在的意蕴)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

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⑤、“你走,我不拦你。

家里怎么办?

”——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态度。

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⑦、“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⑧、“嗯。

”——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

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

“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A、“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   ——机智伶俐

B、“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                            ——爽朗直率

C、“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沉稳谨慎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                         ——性急冒失

E、“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忸怩含蓄

3.白洋淀妇女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特点,他们勤劳善良,温柔体贴,识大体、明大义,坚强勇敢。

三.4.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

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

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

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四.6.以“荷花淀”为题,一是因为故事发生在荷花淀;二是用荷花暗喻“水生嫂”们,从而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