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历史》课程教案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493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历史》课程教案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职《历史》课程教案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职《历史》课程教案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职《历史》课程教案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职《历史》课程教案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历史》课程教案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docx

《中职《历史》课程教案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历史》课程教案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历史》课程教案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docx

中职《历史》课程教案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历史》课程教案

课题章节/名称

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课时

2

主要教学方法

讲述法

知识目标

了解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以及社会经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

外关系和科技文化的基本史实;认识隋唐时期繁荣开放与逐渐衰落的

原因。

能力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

1.唯物史观。

能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有全面、客观、正确的分析和认识。

2.时空观念。

能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

3.史料实证:

能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能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

4.历史解释:

能以史料为依据,对史事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评判。

情感目标

1、学习本单元后,我们为祖先在1200多年前所创立的文明而骄傲,为他们展现出的创造力而惊叹,希望我们能成为一个新的盛世的创造者和见证者,希望后世的子孙为我们而骄傲。

2、通过学习唐朝代表性诗人和作品,了解唐代的文化和历史的关系,从精神文化方面了解唐朝和唐朝诗歌,进而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1、隋朝的建立和灭亡2、贞观之治3、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4、文成公主入藏5、鉴真东渡6、唐诗和唐史的关系

难点

1、大运河的作用2、贞观之治的原因3、开元盛世4、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5、文化的交流6、唐诗的特点

媒体教具(或主要工具材料等)

网课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修改栏(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

从今天起我们学习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这一时期涵盖隋唐,从公元581年到907年,历时326年。

这一时期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焕发出了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影响深远至今犹存。

二、讲解新知

(一)隋的统一

自西晋灭亡以后,中国再一次进入分裂状态,这一时期被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

南朝依次是宋、齐、梁、陈;北朝依次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北方随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出现民族融合,为隋唐时代的文化留下了浓重的少数民族色彩。

南方随着北方移民的南迁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开始南移。

南北的分裂带来的战乱让人民渴望统一。

北方的强国北魏陷入军阀混战,分裂为东魏,西魏,最后发展为北齐和北周。

公元577年北周灭掉北齐,再次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

公元581年北周的外戚杨坚,废掉北周皇帝,建立隋朝。

588年隋文帝发动灭陈之战,以杨广为主将,发动灭陈的统一战争,留下了“一衣带水”的典故。

589年隋军攻陷建康,南朝陈亡,中国再度统一。

自西晋永嘉之乱以来,中国分裂近三百年之久,至此“南北朝时代”结束,中国第四次完成统一。

历经战乱的民族,在统一之后爆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不久即开创隋唐盛世,在世界史留下不朽的伟业。

隋在文帝统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了一片繁荣,历史称为“开皇之治”。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

在这三十八年中,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巩固和发展。

首先在政治方面,隋朝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统治机构,确立了三省、六部新制,增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另外,开设了科举制度,为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方式提供了一个蓝本。

在经济方面,文帝下令整顿户籍,清查人口,继而推行均田制,调整赋役。

隋朝的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如著名天文学家刘焯制订的《皇极历》,他计算的岁差与现代计算出的准确值相差无几。

而在工程建筑方面,最突出的成就莫过于河北赵县安济桥的兴建。

这座由李春监造的石桥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空撞券桥”。

他的兴建比欧洲同类建筑早了近800年。

隋在炀帝的统治下达到极盛。

《资治通鉴》说:

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

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

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说到隋炀帝,就不得不说他的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被称为暴君,说他好大喜功,滥用民力。

但是无论我们怎么评价隋炀帝,他所命令修建的大运河,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河流几乎都是东西流向,南北方向没有大的河流,因此各个水系缺乏连接,不能形成完整的水运系统。

为了沟通江南经济地区、关中政治地区与燕、赵、辽东等军事地区的运输与经济发展,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成为南北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大运河将中国重要水系连接起来,形成运输网络;带动沿岸城市的发展,促进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与民族融合,这使得中华文明成为有机体的整体文明。

但是隋炀帝在国家的统治政策上犯了一系列错误,导致在他的统治末年爆发了农民起义。

其中驻守太原的李渊打败了各路起义军建立了大唐王朝。

在经历了短暂的战乱之后中国第五次统一。

隋所开创的制度为唐朝所继承,隋灭亡的教训也警策着唐朝的统治者。

在另一方面促成了大唐盛世的到来。

(二)科举制度

我们讲隋唐之际是中国历史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所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不光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而且影响深远,除了我们讲的三省六部制度,法律,至今为止还影响着世界和我们生活的就是,科举制。

那么在科举制之前,历代是如何选拔官员的呢?

官员由贵族把持,血统决定你的身份和地位,秦国推行“军功制”,汉朝实行“察举制度”,从三国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度”。

总的来说,国家的官员被贵族豪门把持,即威胁皇权的统一,也不利于平民的发展。

而科举制度的诞生打破了数百年来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加强了中央政府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也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用举荐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

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等五十多个考试项目,但是大部分项目不常设,即使考上了也只是当小吏,所以也不受大家重视,所以主要的考试科目还是儒家经典。

比如,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义,考试的内容是默写和注解,比较容易;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诗赋是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韵律写诗歌,作文章,政论就是对国家政策进行议论,不但要求有文采,还要要求有见解,难度很大,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因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唐代约计有50万人次参加过进士科考试,平均每年及第在23人到24人之间。

后来武则天时期又增加殿试和武举,殿试就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武举主要考射箭。

大家最熟悉的狄仁杰就是武则天时期的文武双料状元。

读书人经过省试(尚书省礼部试)合格了,只不过是取得了“出身”,还不能马上去做官。

要想做官,还得参加吏部考试。

吏部考试包括“书、判、身、言”四个方面。

第一考“书”,即书法写字,试其“楷法遒美”。

第二考“判”,即写另一种文体的文章,试其“文理优长”。

第三“身”,考察其相貌是否端正,试其“体貌丰伟”。

据说有一读书人名叫方于,由于他缺唇,连应10余科而不得录取。

第四考“言”,考察其口齿是否清楚,试其“言辞辨正”。

如果“书、判、身、言”这四项全能够通过,便可以授予官职。

像韩愈这样的文豪参加过四次省试,方才通过,可见科举考试之艰难。

就当时社会状况而言,科举是一个比较进步、比较合理的考试制度。

它与前代选士制度相比较,有三个最明显的特点:

第一,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更有效地由地方世族与地方长官手里集中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第二,把读书、应考、做官三者密切联系起来,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打开了获取高官厚禄、享受富贵荣华的门径;第三,力图改变选官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知识、才能的弊端,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当官多少要凭点才学,因而选拔了一些有才干的人。

从政治上来看,唐王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

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选官有统一标准,全国要想做官的人以全力去适应这些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向各地方的庶族地主甚至广大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与网罗了一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这就调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权的稳定;科举考试看来好像是最公平不过的,任何人只要好好读书,都有资格应考做官,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级实质,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

从文化教育上看,唐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由于选择人才与培育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科举考试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因为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取得一定的官职出身名位,所以一般中下层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少年都强烈要求进学校读书。

这就在客观上推动了古代学校教育的繁荣与发展;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著作,从学校到社会都重视读书、习文、作诗赋,并钻研儒家经典,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和社会所流行的清谈学风与玄虚思想,对于造成当时“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都具有积极意义。

隋唐时期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公元618年,唐朝在中国实现了空前的统一。

7世纪中叶,新罗也统一了朝鲜。

统一后,新罗与唐经常保持友好的关系,新罗人入唐求学的人很多。

公元840年,一年之内从唐朝回国的留学生就达105人之多。

唐朝盛行科举,准许新罗国人参加考试,当时很多人考取登第,录取从官,崔致远名声最大,《全唐诗》中收有他的诗,越南建立起李氏王朝。

其科举之法与中国大致相同。

直到20世纪初才废除科举制。

日本虽然没有像朝鲜、越南那样引进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但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依然深深地影响了日本。

日本在天智天皇时设立大学寮。

入学的资格及手续、科目考试的内容及方式都与唐代科举制相似。

隋唐创立的科举考试制度也影响了西方各国。

法国思想家魁奈盛赞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使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借以抨击法国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和腐朽的官僚制度。

18世纪末到19世纪,在欧洲各国逐步推行的文官考核制度也是吸取了中国隋唐创立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经验。

1791年,法国首先试行了文官考核制度,180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实行文官考核制,1855年英国开始推行文官考核制。

美国之文官制度最初是由罗德岛的任克思提出的,他于1868年5月呈送到美国众议院的报告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中国之文官制度”。

中国科举制对西方文官体制的影响,是在精神文明领域里中国对西方最宝贵的贡献之一。

中国科举考试制度远比造纸、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重要得多,它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最初的模式。

它“传到西洋”,打破了中世纪欧洲“贵族总是贵族,平民总是平民”的犹如死水一潭的贵族政治的宁静,激励新生的资产阶级奋发进取、积极竞争的精神,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经验。

(三)贞观之治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年五月,眼见天下大乱,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和他的几个儿子在晋阳起兵。

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

唐高祖李渊在起兵的过程中,次子李世民在战争中功勋卓越,手下文臣武将众多,逐渐发展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唐高祖李渊甚至创造出了“天策上将”这一职务来封赏李世民。

李世民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

随着双方斗争日趋激烈,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成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就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

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出自《易·系辞下》: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意思是国家发展要走正道。

唐太宗即位后,因亲眼目睹隋朝的兴亡,农民战争瓦解隋朝的过程,认识到了农民阶级对君主专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

吸取隋亡教训,纠正前朝之弊端,调整统治政策,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

唐太宗留心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

他唯才是举,不计出身,不问恩怨。

在文臣武将之中,魏徵当过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

太宗鼓励臣下直谏,魏徵前后谏事二百余件,直陈其过,太宗多克己接纳,或择善而从。

魏徵死后,太宗伤心地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唐朝继承隋三省六部制,而且进一步发展完善,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仙剑的政治制度。

唐的三省职权划分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分权原则。

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

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

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

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

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当时的贤臣魏征就供职于门下省)。

这种政治体制分工明确,各部门互相监督和制衡,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国家制度,进一步说明了唐朝的文明程度之高。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唐太宗规定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和心情不好时作出有损他清誉的不慎重决定。

由于唐太宗励精图治,在政治上加强对西域等地区的管辖,在外交上加强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在民族关系上对待少数民族“爱之如一”,不少少数民族甚至是外国人都在唐朝政府里任职。

以当唐朝人为荣。

太宗即位时年仅27岁,唐王朝在太宗统治下,文治武功均有所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

唐代版图空前辽阔,超过汉宣帝在位时期,领土东临於海,西逾葱岭,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

唐太宗大力推行府兵制,屡次对外用兵,经略四方,先后平定东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征高句丽,联姻吐蕃,唐朝声威远播。

太宗能维护外族风俗,并设置都护府制度,终贞观之世,四方服悦,太宗则被周边诸族尊为“天可汗”,并筑“朝天可汗道”,向唐朝进贡。

唐太宗成为东方世界的国际盟主,国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

(四)开元盛世

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从贞观之治,唐初的统治者励精图治,终于迎来了盛世,唐朝的国力强大,人民富足。

随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科举制的推行,唐代在玄宗时期迎来了又一个盛世,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的特点就是经济繁荣,繁荣的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繁荣的经济是唐朝强大国力的表现,同时也为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和平的保障和强大的自信,频繁的民族交往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在社会风气上提供了开放的环境和兼容并包的心态,同时,开放的社会心态也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和蓬勃的想象力。

经济的繁荣是唐朝国力强盛的重要标志,在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和商业这三个方面,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

只有先进的农业技术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同时能使更多的人脱离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发达的手工业必然推动商业的发展。

唐代农业发达,除了开垦土地,兴修水利这些历史共性的措施意外,更重要的是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是唐朝时期出现的曲辕犁,它的特点是:

机构简单,只有十几个部件,操作灵活,可以单手操作,最重要的是节省人力和畜力。

曲辕犁代表了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的顶峰,其从问世至今一千多年来外形没有更大的改变。

除了曲辕犁,唐代还发明了筒车,请同学们比较汉代翻车和唐代筒车,指出其进步性。

先进的生产工具推动了唐朝农业技术的发展,世界第一的亩产量和粮食总产量使更多的人得以脱离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

唐代发达的手工业主要体现在纺织和陶瓷,唐代纺织业最突出的代表就是蜀锦。

蜀锦的纺织技术在唐朝发展成熟,其花纹精美,技术精湛,蜀锦重要的织造工具也在唐朝发展成熟。

纺织工要在两层的织造机上根据图样排列九千多根丝线,每日只能织造十几厘米,其难度之大,至今仍无法用机械完成。

唐代还首创了文字织锦,曾有《兰亭序》被太宗收入宫中。

除了蜀锦,唐代陶瓷业也十分发达,有北白南青之说,陶瓷业的“窑”这个概念也开始在唐朝出现,而且陶器和瓷器完全区分开来。

瓷器的种类繁多,釉色精美,当中国人开始大规模的使用瓷器时,世界各国对这种精美的器物如何制作一无所知。

精美的釉色背后,是高达一千度以上的炉温,仅此一条就是当时世界各国难以企及的高峰。

唐三彩,至今都是中国的标志,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工艺品,唐朝时,劳动人民首创了使用三种釉色来烧制陶器,并用它当陪葬物。

反应了唐朝的富庶。

但是由于唐三彩的造型粗犷之余不失精美,深受各国商人喜爱,远销各地,并引发效仿,在中东出现了波斯三彩,朝鲜出现了新罗三彩,日本出现了奈良三彩。

发达的手工业,必然带来商业的繁荣,农业发达带来的庞大人口又推动了商业的规模。

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出现大型的都市,而大型的城市又反过来推动商业的发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代长安城。

有东西二市,东市多珍玩,西市多胡商。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每年仅柴草就要消耗40万吨。

唐代发达的农业,发达的手工业和繁荣的经济构成了盛唐时期人们物质生活的基础,唐代的富足和强盛不光为唐朝的民族交往提供了和平的保障,更提供了唐朝人强大的自信和自豪。

这也是唐代不同于其他任何时代的特点。

(五)文成公主入藏

繁荣的经济带来民族的自信,和各民族的交往更带来了民族的自豪感,繁荣的经济是唐代对外交往的保障,同时,唐代秉承和平交往的民族政策,在自身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周边各个民族的繁荣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前进。

在唐代,民族间交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文成公主入藏。

太宗时期,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强大的国力带来民族交往中的自信,同时也带来的巨大的吸引力,唐代秉承平等交往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和周边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出于对唐文化的仰慕多次派使者求婚,最后他派出了自己的国相禄东赞作为求婚使者。

唐太宗对禄东赞的言谈举止很赞赏,并从他那里对松赞干布有了更多的了解。

唐太宗在皇族的姑娘中,挑选了一位文化素养较高、美丽而又温柔的,封为“文成公主”,许嫁给松赞干布。

禄东赞能完成求亲的使命,确实很不容易,至今民间还流传着“五难求婚使”的动人故事。

当禄东赞胜利解答了一道道难题,最后,唐太宗要他从二千五百名美丽的姑娘中,找出文成公主来。

禄东赞以他敏锐的眼光,一眼就认出了仪态大方的文成公主。

和历代以往的和亲不同,这不是唐朝战败,为了保卫边境平安的和亲,而是为了两国的和平和长治久安。

更重要的,文成公主的出嫁是大唐一次重要的文化输出。

公元641年,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去吐蕃。

随同文成公主一起入藏的,还有许多侍女和工匠厨役。

在文成公主丰盛的嫁妆里,不仅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吐蕃所缺少的粮食、蔬菜、水果种子和药材、蚕种等,以及许多儒家经典和农业、医药、天文、历法、科技等方面的图书。

和壁画上的风轻云淡不一样,文成公主一行历尽千难万苦,千里迢迢,历时两年才到达拉萨。

和亲的队伍从唐王朝的国都长安出发,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4个省区,全长约3000公里。

即使对于现在的人来说,都是一段艰难的旅程。

文成公主从长安沿渭水北岸越过陕甘两省界山——陇山到达今甘肃天水,溯渭水继续西上越鸟鼠山到甘肃临洮;从临洮西北行,渡黄河进入青海境内;然后从西宁、沿羌水经石城山、日月山、倒淌河至东巴;穿越草原、翻越巴颜喀拉山,渡通天河,经玉树地区,过唐古拉山查吾拉山口到藏北那曲;继续沿今青藏公路经到逻些(拉萨)。

翻过五座大山,跨越四条大河。

一个只有16岁的女孩子,肩负重任,辞别父母兄弟,远嫁他乡,这种横绝千里的勇气让人肃然起敬。

吐蕃人民得知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消息后,一路上都有人备了礼物和交通工具来接送。

松赞干布按照唐朝礼制,从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赶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亲自迎接文成公主,并在那里隆重地举行了婚礼。

他与李道宗相见,是以儿子女婿这种晚辈的身份,以表示敬意。

随后,松赞干布带着文成公主回逻些。

这年藏历4月15日,逻些百姓像过盛大节日似的,载歌载舞,迎接文成公主进城。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十分恩爱,还按照唐朝的建筑模式,在逻些专为文成公主造了一座宫殿。

至今在拉萨的大昭寺及布达拉宫中,都供奉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塑像。

松赞干布于公元650年去世后,文成公主继续为汉藏两族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友好联系作着不懈努力。

当时去印度学佛的唐朝僧人,大多取道吐蕃,有些高僧还受到文成公主的热情接待。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四十年,为发展藏族经济作出了贡献。

她让随从人员向当地百姓传授耕种方法,还亲自指导青稞等谷物的试种。

她要求唐朝选派优秀工匠入藏,帮助吐蕃人民建设。

自从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和吐蕃文化交流大大加强,她也成为民族情谊的象征,因而直到现在还被当地人民所深深怀念。

松赞干布以后的几个赞普,继续保持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公元710年,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公元729年,吐蕃赞普派使者来见唐玄宗,表示愿意和唐朝同为一家人,让天下百姓永远过太平日子,表达了汉藏人民的友好感情和愿望。

(六)鉴真东渡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创造了辉煌的盛世。

强大的创造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辉煌的文明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心态,繁荣的社会同样催生出繁荣的文化。

尤其是对外交往,这一时期表现出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自信。

有大家熟悉的玄奘法师横绝西域的千里跋涉,还有鉴真法师横波万里的弘法。

其九死一生,坚忍不拔之精神至今传唱。

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

成为一代高僧,被大唐誉为国宝。

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

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

一想到此去千里波涛九死,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唯有鉴真以大无畏心,大慈悲心。

遂决意东渡。

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

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

第五次东渡最为悲壮。

那一年鉴真已经60岁了,船队从扬州出发,刚过狼山(今江苏南通)附近,就遇到狂风巨浪,在一个小岛避风。

一个月后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岛时,又遇大浪。

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三亚一带。

归途中,鉴真因长途跋涉,过度操劳,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

公元753年(玄宗天宝十二年)10月,鉴真以忘我的精神,在双目失明、痛失大弟子祥彦、而又届66岁高龄之时,不顾生死,坚持“东渡理想”,不顾朝廷和僧俗的弟子的劝阻,义无反顾,发誓以慈悲之心造福日本众生,和归国的日本遣唐使一起乘船赴日本。

把佛教戒律和唐朝文化带到日本,体现了普济天下的志向、一诺千金的信义、百折不挠的执著和勇于献身的情怀。

大唐天宝十二年十二十六日,即日本天平胜宝五年,经过四十天惊心动魄的海上颠簸,六十六岁的鉴真踏上了日本国土。

整整十二年,六次启行,三次航海,几经绝境,随从人员中先后有三十六人为此丧生,更有二百八十多人彻底黯然退出,而最后,经历了可怕的飓风、绝望的漂流、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