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284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理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理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理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理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名词解释.docx

《生理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名词解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名词解释.docx

生理名词解释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机体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P1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人体绝大部分细胞直接生存的体内环境。

P3

稳态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性状。

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P3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特殊的化学物质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

P5

自身调节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P6

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P6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

P6

阈电位在有效刺激作用下,膜内负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时而引发一次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P18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蛋白质、脂肪颗粒、侵入体内的细菌或异物)进入细胞的过程。

P12

兴奋性一切活的组织或细胞都有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P13

静息电位把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息电位。

P14

去极化静息电位的负值减小(绝对值减小)的过程。

P14

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P14

原发性主动转运指直接利用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进行逆浓度差和电位差的主动转运过程。

P11

继发性主动转运指物质逆浓度梯度转运的动力不是直接来自ATP,而是靠消耗另一种物质的浓度势能进行的。

如小肠,肾脏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主动重吸收过程。

P12

兴奋性一切活的组织或细胞都有接受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或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

P13

兴奋-收缩耦联是以肌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

P29

超极化静息电位的负值加大(绝对值加大)的过程。

P14

超射膜内电位高于零电位的部分。

P14

极化静息状态下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P14

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

P30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可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的现象。

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

P42

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胶体状态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

P43

心输出量又称每分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所射出的血量。

等于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一般健康成年男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输出量为5.0L/min(4.5-6.0L/min),是一项衡量心脏功能的基本指标。

P78

每搏输出量又称搏出量。

一侧心室每收缩一次所射出的血量。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搏出量为70ml(60-80ml),是一项衡量心脏功能的基本指标。

P78

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在安静和空腹情况下的静息心指数为3.0-3.5L/(min.m2),是比较身材不同个体之间心功能的指标。

P78

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通常用最大心输出量表示,其大小取决于搏出量储备和心率储备的大小和匹配程度。

P78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健康成年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它比搏出量更能准确地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对早期发现心脏泵血功能异常有重要意义。

P78

(动脉)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力。

P79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P79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在实验中用电刺激造成心室颤动使心脏暂停射血,血流暂停,此时循环系统各处压力相同,该压力数值即为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其高低取决于血量与循环系统容积之间的相对关系,是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

P79

微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典型的微循环结构包括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

P79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通气是整个呼吸过程的基础,其动力来源于呼吸运动。

P98

潮气量指每次呼吸时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

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的潮气量为400-600ml。

P98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反映吸气的储备量。

P98

功能余气量指平静呼气末尚留于肺内的气体量。

P98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体气量)*呼吸频率。

P98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和肺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呼气兴奋的反射。

有迷走神经参与,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萎陷反射。

肺扩张的生理意义在于加速吸气过程向呼气过程转换,使呼吸频率增加。

肺萎陷的生理意义在于防止过深的呼气以及在肺不张等情况下可能起一定作用。

P98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正常成人约为0.84,只有适宜的通气血流比值才能实现适宜的肺换气,可作为肺换气功能的指标。

P98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P111

吸收被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P111

容受性舒张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部肌肉舒张。

P112

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进食后,在有食糜的一段肠道上。

环形肌以一定间隔在许多点同时收缩,把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数秒后,原来收缩处舒张,原来舒张处收缩,使原来的节段分为两半,相邻的两半则混合形成一个新的节段;如此反复进行,食糜得以不断的分开,又不断地混合的运动。

P111

胆盐的肠肝循环胆汁中的胆盐被排至小肠后,绝大部分可由小肠(主要为回肠末端)粘膜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回到肝,再组成胆汁而又分泌入肠。

P111

胃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P111

不感蒸发指体内的水从皮肤和黏膜表面不断渗出而被气化的过程。

P120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P136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P136

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或减少,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左右的现象。

P137

渗透性利尿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而引起的尿量增多现象。

P137

肾糖阈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P137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每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刺激最为敏感。

感受阈值最低,这种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p153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可把作用于它们的那种特定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信号,再进一步转换成以电能形式表现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的转换。

p154

感觉编码作用感受器受到刺激时,经换能作用转变为动作电位后,不仅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化,而且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的作用。

p154

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当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在持续作用,但其感觉传入神经纤维上的脉冲频率随刺激作用的时间延长而下降的现象。

p154

近点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人眼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表示,这个距离或限度称为近点。

P190

远点指人眼不做任何调节时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远距离。

P189

暗适应当人长时间在明亮的环境中突然进入暗处时,最初任何东西都看不清楚,经过一段时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增高,能逐渐看清在暗处的物体的现象。

P196

明适应人较长时间在黑暗处突然进入明亮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感,不能看清物体,稍待片刻才能恢复视觉。

P196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增高的电位变化。

P191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级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下降的电位变化。

P191

传人侧支性抑制传入神经纤维进入中枢后,一方面直接兴奋与其联系的某一中枢神经元,产生传出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其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再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

P191

回返性抑制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传向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冲动经轴突又回到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抑制它们的活动。

P191

运动单位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P192

骨骼肌的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P192

腱反射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P192

肌紧张是由缓慢而持续的牵拉肌腱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P192

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P192

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会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主要是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

P192

强化形成反射条件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的过程。

P252

条件反射的消退条件反射建立后,如反复应用条件刺激(铃声)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食物)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的现象。

P253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散在内分泌腺细胞所分泌的,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P208

激素的允许作用有的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生物效应,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发挥作用的必备基础。

P208

下丘脑调节肽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能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

P2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