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剖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197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剖析.docx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剖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剖析.docx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剖析

廊坊师范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2013届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XXX

专业XXX

班级X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日期2012.12.23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

XXX

(XXX学院XXX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

孔子和墨子的“爱”的思想比较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儒家的“仁爱”是一种爱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教、国家和社会的爱,其中“亲亲”之爱最真实,最浓厚,即“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

而墨家的兼爱则是一种爱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

二者的思想基础不同,内容、方法、特点各异,但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和平世界的和谐理念中仍会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孔子;墨子;仁爱;兼爱

 

TOCOMPARETHETHOUGHTOFCONFUCIUSANDMOSIUS“LOVE”

XXX

(LangfangTeachersCollege,SocialDevelopmentInstituteHebeiLangfang065000,China)

ABSTRACT

ConfuciusandMozi’s“love”theideaofcomparativeresearchhas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Confucian“love”isakindoflovehavepoorlove,whichistobrotherlylovetoyourparentsfortheconcentriccircle,layeruponlayeroutsidepush,graduallyextendedtofamilies,countriesandtheloveofthesociety,graduallyextendedtofamilies,countriesandtheloveofthesociety,including“closeclose”theloveofthemostreal,themoststrong,namely“filialpietyandalso,itisthefoundationofthekernelwith”.Anduniversalloveofmohismisakindoflovewithoutsuchaslove,peoplewereaskedtoforgettheideaofthebloodandleveldifferenceandloveyourneighborasyourself.Theideologicalbasisofbothdifferent,content,method,differentcharacteristics,butintheconstructionofaharmonioussociety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aswellasintheconceptofharmonyofpeaceintheworldarestillplayanimportantrole.

KEYWORDSConfucius;Mozi;virtueethics;universallove

目录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录……………………………………………………………Ⅲ

前言……………………………………………………………1

一、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形成依据之比较………………………1

(一)“爱”形成之经济分析………………………………………1

(二)“爱”形成之政治分析……………………………………2

(三)“爱”形成之社会分析……………………………………3

(四)“爱”形成之文化分析………………………………………4

二、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基本内涵之比较………………………4

(一)“爱”之内容…………………………………………4

(二)“爱”之方法…………………………………………5

(三)“爱”之特点…………………………………………7

1.孔子的“重仁重义”与墨子的“爱利结合”…………………7

2.“仁爱”的单向性与“兼爱”的交互性…………………………7

3.“仁爱”的差等性与“兼爱”的平等性…………………………7

4.“仁爱”的社会性与“兼爱”的自然性…………………………8

三、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现实功用之比较………………………7

(一)“爱”之现代阐释的异同………………………………………8

(二)“爱”之现实功用的比较………………………………………9

(三)“爱”之和谐社会的需要………………………………………10

(四)“爱”之美好世界的憧憬………………………………………10

结束语…………………………………………………………11

注释………………………………………………………………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声明……………………………………………………………16

 

前言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将远古文明一直延续发展至今且保留地域民族特色的国家。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而传统的道德文化体系。

它始自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过渡时期,延续并发展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文明,在封建社会中又进一步丰富发展,并且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仍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和文化起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时至今日,社会的主流文化已经逐步实现了从封建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独领风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二元并存,乃至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存的三元文化结构。

三种文化的并存虽是对我国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包容、和而不同的态度的认可,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如思想文化上的冲击与混乱,主流价值观的迷失与茫然,伦理道德中的游离与沦丧等①。

所有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势必会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祖国和人民带来重重阻碍。

所以,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用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对待现实存在的三元文化,并且能够和谐地处理和驾驭这些文化对于我们的思想、教育乃至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至此,本文着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大家中选取两位重量级人物——孔子与墨子,选取二者对比强烈的思想部分——“爱”的思想作为题材。

秉承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学术态度,通过分析比较异同,指导探索未来。

希冀能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所裨益,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所益助。

一、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形成依据之比较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并深受其影响的。

孔子的“仁爱”思想与墨子的“兼爱”思想也不例外。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二者“爱”的区别,应追本溯源,从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寻找其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以下将简单从孔墨的出身背景出发,分别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四个角度来分析孔子与墨子“爱”的思想的现实来源之比较。

(一)“爱”形成之经济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儒墨思想的形成,都是由当时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来决定的。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97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他的先世是殷人后裔宋国的贵族,后迁居鲁国。

虽自幼出身贫穷,但因其所受教育熏陶,平生向往政治,致力于为统治阶级(奴隶主阶级)服务。

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姓墨,名翟,一说是鲁国人(山东滕州),一说是河南鲁山县人,今被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山东滕州人,春秋末战国初墨家学派创始人。

出身贫寒,自称“贱人”,他的身份可能是有一定文化知识、接近“农与工肆之人”的“士”。

墨子亲身经历了农民的疾苦,所以才会更能代表社会生活最底层的人的利益讲话,这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思想的形成。

正因为孔子和墨子两人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两人的社会地位并非同一个阶层,所以他们的思想有所迥异亦是在所难免的。

一个人的出身地位,乃至其所受的家庭或社会教育、社会阅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的视野与角度,会深刻地影响着这个人的思想与思维方式。

孔子和墨子的人生经历对其思想形成的影响作用亦如是。

孔子的贵族出身,使得他自身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在有血统尊卑的年代,这种现象是司空见惯的。

孔子的先世是殷人后裔宋国的贵族,殷人则是生活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其思想带有深刻的奴隶社会的特征,因此沿袭下来的贵族不免有种“高贵血统”的自豪感和带有奴隶主色彩的思想成分。

这点对于理解孔子“仁爱”思想的“爱有差等”是很有助益的。

相对而言,墨子就不那么幸运了。

墨子出身平民,因为春秋末战国初是奴隶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社会建立的年代。

这个年代中,部分奴隶渐渐掌握了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权,统治者也逐渐予以承认,这是早期的土地主。

而“奴隶”这个词语也相对上层社会的变动——由奴隶主阶级掌权到由地主阶级掌权的转变,而逐步转变成“平民”。

但没变的是地位,无论是奴隶社会时的奴隶,还是此时的平民,都是社会的最底层人。

他们无权无势,生活贫穷潦倒,依然被上层社会的人欺压,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

墨子只是比这个情况稍微好一些,他自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墨子·贵义》)。

他的生活只能说,还过得去,但不是富裕,他也不是地主阶级。

所以尽管他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训》),却另立门户,提出“兼以易别”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

通过对比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到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是与他们自身的经济条件十分关联的。

即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仍有一些东西是很难改变的,比如尊卑观念、主从关系等。

(二)“爱”形成之政治分析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孔子和墨子的经济基础是不同的,这是当时的社会中都认可的。

即便人们不能用他们口袋里的钱来衡量这两个人的政治地位,但社会已经给予大众一种很明显的观念:

孔子是从属上层社会的,而墨子则是从属下层社会的。

因此不论孔子贫穷到何种地步,墨子上升到何种地步,都改变不了他们自身被烙上的阶级印记。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一度是很混乱的。

现在的历史学家给它界定为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的过渡时期。

而当一种制度在语另一种制度交接的时候,带给整个社会的冲击是不可小觑的,这在社会学领域被称之为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序。

社会失序有其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它能促进新秩序的生成,但也会阻碍社会的正常运行,影响社会和谐。

孔子和墨子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

孔子是幸运的,他的学说被广泛的人所接受,四处游说,仕途上最高位时至“大司寇”,受到鲁国国君的器重。

他的思想被统治者接受也有很大的被认可、被宣传的优势。

同时,孔子也致力于政事,一生的理想都是为此,他当然也会改变自己的思想使之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比如其中的三纲五常,仁爱等思想。

何况孔子习周礼,推仁政,相对于统治阶级而言,愚民思想这方面还是很有裨益的。

墨子倒是显得有些沧桑。

他自创学派,与其弟子组成了宗教性与政治性的社团,集体奔走于齐、鲁、宋、楚、卫、魏等国。

虽其弟子多受到各国器重,但墨子本人却并非如此。

墨子曾南游至楚,献书楚惠王,惠王赞叹为“良书”,然不用其道。

他拒绝了惠王的封赐而去,并说“道不行,不受其赏;义不听,不处其朝”(《墨子·贵义》)。

墨子在政治仕途上是不走运的,这也与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关联。

他主张的兼以易别的兼爱思想,很大程度上是统治者所不能接受的。

后来的学者称之为在当时太过理想。

主要是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存在的,是被认为是合理的,而且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甚至很多平民也在怀疑墨子的兼爱说能否真的实现。

这对于墨子思想的传播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但墨子毕竟是往长远了看的,他看到新兴的地主阶级,看到了社会的新生力量,看到了“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现实。

他能看到人的生命的平等,这点相对于那个年代来说是很进步的。

然而这是孔子所觉察不到的。

孔子尊崇周礼,可是周国没有“百姓”这个词,那里是奴隶主的天下,而“奴隶”是不被当做人来看的。

孔子所言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的,但也是亲亲的。

孔子的爱是有血缘等级之分的。

他爱君子不爱小人,爱亲人胜于外人,主张尊卑有序。

对于政治制度方面,他虽然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但也要被统治者的绝对服从,这是君臣之道。

对于此时出现的商人,孔子也是不屑一顾的,认为并不比文人,不予以重视。

可这点在墨子看来十分重要,他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很大一部分是受其影响的,这些小商品经济者其实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

(三)“爱”形成之社会分析

孔子和墨子出生于春秋末与战国初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而旧的生产关系明显成了桎梏,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宜,所以出现了社会政治领域的动乱与重组,来调节这一不和谐现象。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兼并战争盛行,新兴地主阶级(即当时的诸侯士大夫)崛起。

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各个诸侯争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同时“士”阶层也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孔子和墨子就是这样被统治者所招揽的。

但墨子是出身“庶人”的士。

诸侯野心的膨胀与势力的正多导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而诸侯争霸比如招兵买马,兵要怎么出,马要怎么买,这样的事情必然使得下层的平民受到牵连,或是壮丁被招走,或是赋税变沉重。

寻常百姓苦寒家,怎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经年累月的持续,势必会使得百姓怨声载道,动摇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孔子和墨子对此看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孔子为统治者的权威利益而担心,唯恐天下动乱会破坏了统治的平衡;而代表平民阶级利益的墨子则看到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生活遭受战争的破坏,困苦不堪。

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社会中的有志之士都纷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希冀能够改变这一悲惨的社会现实。

孔子提倡的“仁政”便是其中之一,主张仁者爱人,希望借此能冲淡平民阶级对于统治者的不满。

而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等思想,希冀的是靠停止战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来避免人民遭受战乱之苦。

前者的思想是统治阶级极为推崇的,因为诸侯本身为自己的利益开展战争就需要一个合适的借口安抚被统治者;也有一部分平民也是接受这一思想的,因为历来平民(最早时期是奴隶)阶层都是不受重视的,改变的奴隶的人身自由已经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很大的慰藉了,认为是很大进步了,便习惯于适应,也有的平民是无力反抗,便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就接受了这样的思想。

后者的思想是大多数平民和社会中一些主张和平的人所支持的,人们不喜欢战争,因为战争会流离失所,会流血牺牲,会使得本来清贫困苦的生活变得更加一无所有;只有在很配的年代,人们才能安居乐业,颐享太平。

(四)“爱”形成之文化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思想十分活跃而且自由。

教育和学术逐渐下降,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这就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繁花似锦创造了条件。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这正是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正是当时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混乱,才使得即使如孔子和墨子这么针锋相对的思想也能并存。

但就其文化来源上分析孔子和墨子的“爱”的思想还是区别甚大的。

孔子自幼学习的是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文明与教化,很多思想是有局限性的,虽然他自己也提出并修改了其中的一些不合理成分,但总体而言,他的思想不免有些崇古落士的嫌疑。

如他的治丧,为礼等主张,在墨子看来是劳民伤财的。

孔子认为为已逝世的亲人守丧是一种礼,表达的是一种爱,提倡厚葬才能彰显出爱的程度。

但这在墨子看来会使得死去的人并不能感知,而活着的人却要为此受累。

墨子的节用、节丧等观点就是针对于此才提出的。

其实总体而言,孔子接受到的是统治阶层的教育,学习的是统治阶层的利益。

那个层次的人都注重身份地位,也有钱有权有实力,支撑的起奢华的葬礼等开销。

但这不是放诸四夷而皆行的准则,起码对于穷苦的老百姓就不适用。

他们没钱去消费这么奢华的葬礼,死者已矣,活着的人还是要辛苦地活着的,如果把财富都陪葬给死人,那活着的人岂不是要活着等死?

所以说墨子的节用、节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再者,墨子在生活当中接触的大都是“农与工肆之人”,而孔子则接触的都是一些王公贵族,二者的社会触角必然感知的社会现实不同,这对其各自思想的形成必然起到很大的作用。

故而主要还是两人的文化及阅历差异,早就了两个不同的人的不同思想文化观念。

二、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基本内涵之比较

思想的对比最重要的还是看内容,从本质上分析其中的异质同构,这样方可清晰地分辨二者的差异。

具体的如施行的方法,自身的特点等也同思想的内容一起构成了其基本内涵,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爱”之内容

从总体意义上来看,儒家的“仁爱”是一种爱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其中“亲亲”之爱最真实、最浓厚,即“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

而墨家的兼爱则是一种爱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

用墨子的话说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以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良好局面。

两人皆处在奴隶制社会与封建制社会的动荡变革时代,一个靠左(孔子),一个靠右(墨子)。

左的一方,沿袭了几千年文明的奴隶制社会文化所留下的传统根深蒂固,愈发“根正苗红”,他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提出的“仁者,爱人”的思想。

右的一方,在传承了几千年文明遭受野蛮的变革时代,墨子站在历史潮流的前沿,高声呼吁“兼以易别”,他新颖的思维符合当时历史发展变迁的浪潮,不仅满足了人民大众的愿望,也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以至于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沿袭下来。

尽管二者思想的提出,都是出于其对现实的考虑,但毕竟孔子与墨子所属的阶级不同,出发点不同,看到的社会现实侧重点不同,那么它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必然是不一样的。

孔子代表由没落贵族向新兴地主转化的阶级,出于对统治者利益的考虑,对社会的稳定提出了施行“仁政”,包括以德治国和仁者爱人的思想。

而墨子代表“士农工商”阶级的利益,出于对社会下层人民利益的考虑,针对社会战乱不断,百姓疾苦的现象,提出了“兼以易别”的“兼爱”思想。

孔子的道德思想核心是“仁”,而在伦理道德范畴中最达意的表达就是“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

仁是古已有之的道德观念。

孔子继承前人的思想,加以发挥,构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②。

“仁”在孔子思想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思:

广义的仁,指孝悌、忠信、仁爱、志勇、仁义、忠恕等诸道德的总称;狭义的仁,就指爱人的同情心。

仁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但其道德内在性首先表现为“爱人”③。

孔子的仁爱思想是有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之分和等级身份的高低贵贱之别的广泛的有差等的爱。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但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他的爱是推己及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种爱的本身是内在自发的,与墨子的兼爱是有区别的。

相对于孔子的“仁爱”说而言,墨子的“兼爱”是不分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等级身份的高低贵贱的普遍的无差别的爱。

此外,墨子的兼爱既关注实际的利益,又关心天下之公利。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墨子的“兼爱”是对整体人类之爱、平等之爱,追求实际的利益、公利的互利的爱④。

二者的爱的思想都关注了人的主体性,概括而言都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的。

他们都能看到人民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倡以“爱”为宗旨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模式,在当时的社会是先进的代表。

虽然二者的“爱”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模式是至今为止仍然具有高度借鉴意义的思想。

(二)“爱”之方法

孔子“仁爱”思想与墨子“兼爱”思想的施行方法各有千秋。

因其本身思想的差异而造就的在思想的传播及推行方面的不同,从“爱”的传播上便能有所分晓。

如孔子坚持的“克己复礼为仁”、“恭宽信敏惠”、“忠恕之道”等,墨子所秉承的“兼以易别”、“爱利结合”、墨子“十论”等。

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孔子施行“仁爱”思想的方法中最显著的便是“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尊周礼,提倡在社会混乱之际以恢复周礼来维系社会之稳定,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仁)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

具体说来,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

由此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

其次是“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要达到“仁爱”的境界,其解亦难亦不难。

孔子把抽象的“仁爱”具体化为可见的品行,可见一斑。

“恭”是指贤惠,“宽”是指宽以待人,“信”是指信任别人,“敏”是才思敏捷,“惠”是指贤惠。

若是能做到这些优良的品质,那么距离仁爱亦不远矣。

最后是要秉行“忠恕之道”。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其间,曾子把孔子一以贯之的学说归结为“忠恕”二字。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

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

忠恕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

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即孔子在《卫灵公》篇里答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时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