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植物激素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140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植物激素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植物激素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植物激素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植物激素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植物激素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植物激素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植物激素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植物激素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植物激素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植物激素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

板块三 以调节为基础的稳态系统

考情分析

考点

卷Ⅰ

卷Ⅱ

卷Ⅲ

2020

2019

2018

2017

2020

2019

2018

2017

2020

2019

2018

2017

植物的激素调节

T3

T29

T2

T30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

T3、T31

T4、T30

T31

T1、T31

T2、T31

T4、T30

T3、T29

T5、T30

T4、T30

T3、T5、

T30

T3

T4、T31

种群和群落

T6

T6

T5

T5

T6

T6C

T5

生态系统及

其稳定性

T31

T29

T6、T31

T31

T31

T31

T31

T32

考情分析

  由3年试题分析可以看出,选择题对本板块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上,对植物的激素调节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偶有涉及,而对群落结构演替近3年基本没有设置考题。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结构的综合考查是高频考点;植物的激素调节和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态也有所涉及。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生态平衡与人类的生存联系密切,这些热点问题仍将是今后高考考查的重点。

专题九 植物激素调节

GOUJIANWANGLUOCHUANLIANZHISHI

构建网络·串联知识

YAODIANZHENGHEZICEPAICHA

要点整合·自测排查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生理作用

一、整合主干知识

1.理解生长素的三类运输方式

(1)极性运输

(2)非极性运输: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

(3)横向运输:

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影响下,生长素在能感受刺激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向运输)。

(4)实例判断:

2.生长素的作用曲线

(1)图中Ob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

(2)bd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不能认为抑制作用加强。

(3)de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

(4)a、c点显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应可能相同,而促进生长的最适值位于两者之间。

二、自测排查

1.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IAA。

(√)

2.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

3.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

4.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5.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

6.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

7.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

8.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

三、边角扫清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是否是蛋白质类物质?

提示:

生长素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类物质。

2.预实验的目的是。

提示:

预实验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也可用于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应用

一、整合主干知识

1.其他四种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及作用

2.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激素间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不同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激素不同。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3.熟知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乙烯利

用于果实催熟

α-萘乙酸、

2,4-D

用于促进插枝生根,防止落花落果及除草

青鲜素

保持果蔬鲜绿,延长贮存时间

赤霉素

解除种子休眠,诱导大麦种子α-淀粉酶合成,用于啤酒生产

二、自测排查

1.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

2.施用ABA(脱落酸)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

3.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

4.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

5.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叶片变黄。

(√)

6.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

7.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

8.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

三、边角扫清

1.如何验证水稻的恶苗病是赤霉菌产生的物质引起的,而不是赤霉菌本身在起作用。

提示:

将赤霉菌培养后,将培养基滤液滴加到水稻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是否出现恶苗病。

2.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

提示:

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高就会抑制细胞伸长生长。

YANJIUKAOTIJIENANPEIYOU

研究考题·解难培优

生长素发现、运输及作用的实验探究与分析

题点1 生长素的发现和运输方式

1.(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解析】 对照组未照光,胚芽鞘尖端IAA分布均匀;在单侧光照射下,IAA由向光侧(乙)向背光侧(甲)进行横向运输,使背光侧IAA含量多于向光侧,也多于对照组,使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伸长长度较大,A项错误。

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能直立生长但不弯曲,B项错误。

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C项正确。

IAA在胚芽鞘尖端先横向运输,使背光侧IAA含量多于向光侧,再经过极性运输至尖端下方,使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从而使胚芽鞘向光弯曲,D项错误。

2.(2019·全国卷Ⅱ)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

据此回答问题。

分组

琼脂块

α角/度

20.4

9.0

9.1

(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2)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

(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乙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解析】 

(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2)切去顶端的胚芽鞘切段不再生长,但在切口处放上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后,生长素向下运输,胚芽鞘切段将继续生长。

图中在胚芽鞘切段左侧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左侧,使左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细胞生长的速度大于右侧,形成α角。

(3)生长素在胚芽鞘顶端能进行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乙中插入云母片导致生长素只能向下运输,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几乎相等,约是甲图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一半。

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基本相等,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甲琼脂块中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乙中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所引起的α角大于乙中左、右两侧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

拓展归纳:

1.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

2.生长素浓度与根、茎弯曲方向判断

对“茎”——生长素多处,其生长快于对侧,故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对“根”——生长素多处,其生长慢于对侧,故弯向生长素多的一侧。

题点2 图形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3.(2020·江苏省高三期末)观察下列两个关于生长素作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生长素对Ⅰ、Ⅳ处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对Ⅱ、Ⅲ处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B.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BD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F点以下

C.若乙图中Ⅲ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AB段,则Ⅳ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EF段

D.乙图中Ⅳ处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此处生长是因为促进细胞数量增多而生长

【解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图中生长素对Ⅰ、Ⅲ、Ⅳ处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A错误;识图分析可知,Ⅰ处生长比Ⅱ处快,且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Ⅱ处浓度高导致该处生长受抑制,所以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F点以下,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Ⅳ处的生长速度大于Ⅲ处的生长速度,若乙图中Ⅲ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AB段,则Ⅳ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C错误;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体积的纵向延伸,从而促进植物生长,D错误。

4.(2020·安徽省高三二模)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若干均分为8组,分别浸入7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测量每段切段平均长度,结果见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

生长素浓度(mg·L-1)

0

0.001

0.01

0.1

1

10

100

待测样液

切段平均长度(mm)

6.5

6.8

8.2

10

12

10

5.5

10

A.该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待测样液组和生长素0浓度组为对照组

B.切段生长所需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为1mg·L-1

C.该实验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因为有的切段长度大于10mm,有的小于10mm

D.要进一步确定萌发小麦种子的生长素浓度,可将待测样液稀释10倍后再重复实验

【解析】 该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待测样液组为实验组,A错误;对应的长度为12mm,是表格中最长的,但由于1mg·L-1~10mg·L-1切段生长情况未知,因此不能得出切段生长所需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为1mg·L-1,B错误;该实验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与切段长度6.5mm(生长素浓度为0)相比,因为有的切段长度大于6.5mm,有的小于6.5mm,C错误;要进一步确定萌发小麦种子的生长素浓度,可进一步缩小梯度,可将待测样液稀释10倍后再重复实验,D正确。

5.(2020·江苏省高三二模)下图为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处理某种植物不同插条后的生根情况。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A.自然条件下嫩枝插条更易生根是因为体内含有的NAA较多

B.整个实验过程都需将插条培养在相应浓度的NAA溶液中

C.NAA促进丛生芽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50~200mg/L之间

D.NAA对壮苗的生根效果能体现其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 NA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自然条件下嫩枝插条更易生根是因为嫩枝能产生生长素等,A错误;本实验是将某种植物不同插条分别用不同浓度梯度的NAA溶液和清水处理,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检测生根率,B错误;由图可知,NAA浓度在0~100mg/L之间,丛生芽生根率上升,在100~200mg/L之间,丛生芽生根率下降,因此NAA促进丛生芽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50~200mg/L之间,C正确;与对照组相比(不含NAA相比),NAA对壮苗的生根效果都是促进,不能体现其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技法点拨:

“三看法”确认生长素作用是否体现“两重性”

串联植物激素的作用和应用

题点1 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6.(2020·全国卷Ⅲ)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C)

A.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

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

【解析】 K+、Cl-是植物所需要的矿质离子,可被植物细胞主动吸收,进入细胞后能使细胞渗透压上升,A正确;水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胚芽鞘伸长生长的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吸水过程,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而KCl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因此不能说明蔗糖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的作用效果,C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IAA组,而KCl代替Suc也可达到相同结果,因此说明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正确。

7.(2020·黑龙江省鹤岗一中)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

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推断,正确的是(D)

A.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

C.种子萌发时脱落酸含量升高

D.喷洒赤霉素,可以代替低温促进种子萌发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低温处理能够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图中在处理过程中赤霉素的含量不断增加,因此赤霉素是促进种子萌发的,A错误;在处理过程中,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均不断上升,它们均能促进种子萌发,因此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不利于种子保藏,B错误;曲线中看出,在处理过程中脱落酸含量下降,说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含量会下降,C错误;赤霉素是促进种子萌发的,它能够打破种子的休眠,因此喷洒赤霉素,可代替低温促进种子萌发。

故D项选出。

8.(2020·山东省高考真题)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间含量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

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D.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

【解析】 提高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的比值,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A错误;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如果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番茄,B正确;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以促进未成熟的柿子成熟,D正确。

题点2 综合考查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9.(2020·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目前,对种子萌发和休眠的调控机理尚无定论,最能被接受的是Khan和Waters提的“植物激素三因子”假说,其模型如图所示。

GA、CK和ABA分别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D)

“+”表示激素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表示激素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

A.根据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是多种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

B.第3和6组对照的自变量是有无GA,而CK和ABA都是无关变量

C.据第5、6、7、8组可知,不管CK和ABA是否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若GA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种子都处于休眠状态

D.综合8组实验结果,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促进作用,CK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激素

【解析】 据图示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A正确;由第3组和6组实验对比,不同的是第3组有GA,第6组无GA,两组同时无CK和有ABA,可知自变量是有无GA,CK和ABA都是无关变量,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第5、6组对比发现,无GA和CK时,不管ABA存在与否,种子都休眠。

第6、8组比较发现,无GA有ABA,不管CK存在与否,种子也都休眠;第5、7组比较,无GA和ABA时,不管CK存在与否,种子也都休眠。

因此,不管CK和ABA是否存在生理活性浓度,如果GA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种子都处于休眠状态,C正确;根据第4、5两组,可知GA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激素。

由于GA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激素,但第3组GA和ABA同时存在时休眠,可知,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抑制作用,D错误。

10.(2020·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模拟)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a-淀粉酶的产生从而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

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表示开始处理时间。

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影响赤霉素作用的试剂种类和保温时间

B.在a-淀粉酶合成方面,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

C.脱落酸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DNA聚合酶的活性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解析】 分析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影响赤霉素作用的试剂种类(脱落酸、6-甲基嘌呤)6-甲基嘌呤和保温时间,A正确;由图可知赤霉素促进a-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素和脱落酸共同使用a-淀粉酶的合成远低于单独用赤霉素处理的一组,可知在a-淀粉酶合成方面,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B正确;用赤霉素和脱落酸处理种子,淀粉酶含量与用赤霉素和6-甲基嘌呤处理种子淀粉酶含量基本相同,说明脱落酸与6-甲基嘌呤的作用可能相同,抑制mRNA的合成,因此脱落酸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RNA聚合酶的活性,C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如赤霉素、脱落酸等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

11.(2020·海南省海南华侨中学高三二模)为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

(1)乙烯和生长素都要通过与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实验一:

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测量并记录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

组别

植物激素及处理浓度(μM)

根伸长区细胞长度(μm)

1

对照

175.1

2

0.20ACC

108.1

3

0.05IAA

91.1

4

0.20ACC+0.05IAA

44.2

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抑制根生长,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抑制作用增强。

(3)实验二:

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含量增加来影响根生长。

(4)研究者将实验二中幼苗放在含NPA(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无显著差异。

由此分析,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究乙烯是否通过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来影响根生长。

(5)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乙烯影响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实现的。

【解析】 

(1)乙烯和生长素都是植物激素,发挥作用时要与细胞上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要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以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为测量指标。

实验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单独处理的伸长区细胞长度较小,两者共同处理的最小,说明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抑制根生长,两者共同作用时抑制作用增强。

(3)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后,和对照组相比,ACC浓度越高,生长素的含量越高,说明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含量增加来影响根生长。

(4)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NPA(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的培养液中培养,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实验中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是自变量,结果说明幼苗根伸长区的细胞生长需要的生长素不是通过运输而来的,也说明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究乙烯是否通过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来影响根生长。

(5)根据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乙烯对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而不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运输实现的。

   规律方法:

植物激素之间关系分析策略

有关植物激素之间关系的试题常以坐标曲线图和柱状图的形式呈现。

解题时应本着先分析一种激素再多种激素综合分析的原则。

对于一种激素而言,要清楚在不同的时间段,激素量的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何不同;对于多种激素而言,分清哪些是生长促进类激素,哪些是生长抑制类激素,以及在不同的时间段,哪些激素起主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