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交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110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0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交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交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交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交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交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交通.docx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交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交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交通.docx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交通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

交通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东海道新干线(515km)最高运营时速达200km/h,连接日本东京、大阪两大经济中心,与旧式普速铁路相比,它将时间距离缩短到原来的1/9左右,大大降低了人员流动成本。

相比之下,我国京沪高速铁路(1318km)上的350km/h的最高速度高于日本的最高速度320km/h,京沪高铁沿线设站24个,单个站的规模都赶超日本,但日本在大力发展新干线的同时仍保留大量的普速铁路。

图2示意东海道新干线分布。

据此回答1~3题。

1.日本至今仍保留大量的普速铁路主要用于

A.旅游观光B.城际间货运C.长途客运D.城市内运输

2.东海道新干线难以长时间保持最高速度行驶的主要原因是

A.铁路技术限制B.自然灾害频发C.维护成本高D.地形起伏影响

3.与我国高铁站相比,日本高铁站的规模普遍偏小是因为日本

A.站点密度大B.人口总量小C.土地面积小D.环保意识高

【答案】1.B.2.D.3.A

【解析】

1.根据材料,东海道新干线大大降低了人员流动成本,可见其主要用于货运,可推知日本至今仍保留大量的普速铁路主要用于城际间货运,B正确。

交通运行速度快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发展,A错误。

长途客运应追求速度,C错误。

普速铁路主要用于城市间,D错误。

2.日本的最高速度320km/h,但实际运营时速为200km/h,日本多山地,受地形起伏影响东海道新干线难以长时间保持最高速度行驶,D正确。

日本的最高速度320km/h,说明铁路技术发达,A错误。

自然灾害不是每天每时都会影响铁路运行速度,B错误。

维护成本高不会是难以长时间保持最高速度行驶的主要原因,C错误。

3.东海道新干线(515km)设站16个,京沪高速铁路(1318km)设站24个,说明日本高铁站的站点密度大,因而每个站点的客流相对较小,站点的规模因而普遍偏小,A正确。

每个站点的规模与站点客流量有关,日本人口总量比中国小,但新干线沿线人口密度高,客流量大,B错误。

日本土地面积小,但还不至于没有土地建设足够空间的高铁站,C错误。

环保意识也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

【考点】交通区位因素。

2014年年初大连湾海底隧道正式启动建设,2019年竣工通车。

下图为我国大连港位置图。

据此回答4~5各题。

4.大连港近几年发展迅猛,最主要得益于

A.交通运输网不断完善,经济腹地不断扩大

B.港口的自然条件优越,是深水良港和避风良港

C.天津港的辐射带动作用

D.大连旅游业的发展,运输量增长迅猛

5.关于大连港海底隧道建设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网②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③促进开发区经济的发展④缩短了大连市区与开发区的距离⑤导致海域污染加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答案】4.A5.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建设和交通运输带来的影响,结合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影响交通建设的因素和带来的影响。

4.本题易错选D。

错因是没有正确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大连港的陆域条件不断改善,运输网络不断完善,经济腹地不断扩展。

港口的自然条件优势一直存在,天津港与大连港的经济腹地不同,对该港口辐射带动作用不大,故选A项。

5.本题易错选A,错因是忽视了海底隧道位于海底,其沿线主要位于海上。

海底隧道建设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也不会对海域产生较大污染。

但可以完善大连城市的交通网络,沟通大连市区与开发区,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故选B项。

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的适合装运集装箱的快速货物偏组列车。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迅猛增长,运到时限大格压缩.货物品类日益丰富。

目前,依托第二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已经铺划了西(经阿拉山口)、中(经二连浩特)、东(经满洲里)三条中欧铁路运输通道,国内开行城市达到28个,到达欧洲11个国家29个城市.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中欧班列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A.铁路沿线风沙、暴雪等灾害频发B.铁路等级低,运行速度缓慢

C.横跨亚欧大陆,班列运输时间长D.途经国家多,海关通关不便

7.推测中欧班列返程中国的货物主要有

A.汽车、红酒、橄榄油B.普通服装、小家电、塑料制品

C.仪表、药品、手机配件D.木材、瓷器、玉米

8.中欧班列的开通带给我国普通百姓的好处有

A.方便欧洲游行B.增加生活消费品的选择

C.提高经济收人D.提供就业岗位

【答案】6.D7.A8.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交通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和交通对区域影响。

主要联系区域的特征进行分析。

6.对中欧班列来说影响运输时间的因素主要为班列运行速度和口岸通关效率。

中欧班列到达欧洲11个国家29个城市,海关通关不便影响运输效率,选择D。

7.中欧班列返程中国的货物应该是来自欧洲的物品,欧洲汽车、红酒、橄榄油较多,我国也是这些产品的主要市场,A正确;普通服装、小家电、塑料制品、手机配件、瓷器等我国生产较多,应该是中欧班列输送欧洲的物品,B、C、D错误。

8.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的适合装运集装箱的快速货物编组列车,是货物运输,不能运人,与旅游关系不大,A错误;中欧班列可以给中国带来许多其他国家货物,故可以增加生活消费品的选择,B正确;中欧班列无法提高普通百姓经济收入和提高就业岗位,C、D错误。

东海大桥始于上海南汇,终于洋山深水港,全长32.5km,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读图,回答9~10题。

9.东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海啸B.赤潮C.潮汐D.寒潮

10.东海大桥P处桥面高出水面40m,其目的是

A.降低施工成本B.缓和海浪冲击

C.减轻台风影响D.保证通航顺畅

【答案】9.C10.D

【解析】

9.东海大桥位于海湾中,每一天都有潮汐涨落,而且一个月还有两次大潮,它们对桥体有很大的冲击,所以采用“S型”设计可以很好的减少潮汐的冲击,据此分析选C正确。

10.东海大桥P处水面与桥面距离40米,其目的是保证桥下面的船只通航顺畅。

该设计增加了施工成本,不能缓和海浪冲击,也不会减轻台风影响,据此分析选D。

卢卡拉机场(27︒41'N)是世界十大危险机场之一,坐落在尼泊尔东北角的喜马拉雅山区,每年有众多登山者经该机场前往珠穆朗玛峰。

读图回答11~12题。

11.卢卡拉机场飞机起降危险的原因主要是

①跑道短,不利于起降;②地势陡峭,视野狭窄;

③多台风,飞行易造成危险;④冰雪覆盖,滑行时易打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2.修建卢卡拉机场的主要目的是

A.对外贸易B.航空枢纽C.劳务输出D.发展旅游

【答案】11.A12.D

【解析】

11.由材料和图可知该机场位于山区,海拔较高,根据图中比例出算出机场跑道不足1000米,起降危险的原因主要是①跑道短,不利于起降,②地势陡峭,视野狭窄,A正确;该地区位于大陆内部,不受台风影响;该机场位置海拔不到3000米,没有冰雪覆盖。

12.由材料“每年有众多登山者经该机场前往珠穆朗玛峰”可知修建该机场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旅游,D正确。

地铁是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芝加哥地铁开通于1892年,一半以上的线路是在地面上,多采用钢结构的高架轨道。

2016年3月,我国中车成功中标846辆芝加哥地铁车辆项目,并在当地建厂,生产所用的零部件60%以上在美国生产,满足了美国政府相关法案的规定。

下图为芝加哥地铁景观图。

据此完成13~15题。

13.与地下隧道相比,高架轨道可以

A.减少建设成本B.减少交通拥堵C.增加城市景观D.提高乘坐舒适度

14.与芝加哥地铁相比,现在修建的地铁轨道多处于地下是由于

A.经济高速发展B.地面拥堵加剧C.城市用地紧张D.修建技术提升

15.中车在美国采用“本土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B.保证产品质量

C.融入美国市场D.增加就业岗位

【答案】13.A14.D15.C

【解析】

13.与地下隧道相比,高架轨道不用挖隧道,可以减少建设成本,A正确。

地下隧道才可以减少地面交通拥堵,B错误。

高架轨道影响城市景观,C错误。

并不能提高乘坐舒适度,D错误。

故选A。

14.芝加哥地铁开通于1892年,当时的芝加哥经济也高速发展,地面交通也拥堵,城市用地也紧张,之所以把地铁建在地面上,是由于当时地铁修建技术还比较低,ABC错误。

而现在修建的地铁轨道多处于地下是由于修建技术提升,D正确。

故选D。

15.中车在美国采用“本土化”生产是为了满足美国政府相关法案的规定,融入美国市场,C正确。

并不能降低生产成本,A错误。

我国的地铁车辆生产技术较高,在美国采用“本土化”生产并不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B错误。

我国中车在美国采用“本土化”生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美国的就业岗位,D错误。

故选C。

“朝辞上海,暮至昆明”。

2016年12月28日,我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的高铁线一沪昆线全线通车,从上海到昆明最快只要10小时。

读下图完成16~17题。

16.沪昆高铁干线

A.跨越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B.沿线地区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C.途径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D.跨越我国地势三大阶梯

17.沪昆高铁通车的主要影响,正确的是

A.利于上海产业升级,增强国际影响力B.加强上海物资转运,带动经济发展

C.促进昆明旅游业发展,吸引更多消费D.增加昆明农产品外运,扩大销售市场

【答案】16.C17.C

【解析】

16.沪昆高铁干线跨越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没有经过热带季风气候区,A错。

沿线地区不处在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发生较少,B错。

沪昆高铁经过我国三大经济地带,C对。

沪昆高铁没有经过我国地势第一阶梯,D错。

故选C。

17.高铁主要为客运,与产业升级无关,且联系沿海和内地,对于增强国际影响力没有关系,A错。

高铁主要为客运,不能加强上海物资转运,B错。

可以联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云南,云南有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可以促进昆明旅游业发展,C对。

客运不会增加昆明农产品外运,D错。

故选C。

【点睛】交通的发展会带动聚落变化。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展,会促进地区聚落发展,同时一个地区交通线路的地位下降,会导致地区聚落的衰落。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区域的经济结构持续发展的过程。

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综合题。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面积约41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769万,人口密度约86人/千米2。

该州有发达的航空运输系统及高速、快速公路系统,农业发达,其他重要的产业还有航空及“硅谷”的高新技术产业。

当地时间2015年1月6日,总投资约680亿美元的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在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破土动工。

加利福尼亚州高铁项目将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其客源主要来自圣弗朗西斯科和洛杉矶,通车后时速约为352千米,届时从洛杉矶到圣弗朗西斯科将由原来的9小时缩短为2小时40分。

图为加利福尼亚州高铁规划路线示意图。

(1)指出加利福尼亚州高铁在选线时所考虑的主导因素。

(2)该高铁项目曾引起当地民众不满,请分析其地理原因。

(3)加利福尼亚州高铁经过30年的论证,最终立项。

请说明加利福尼亚州发展高铁运输的理由。

【答案】

(1)地形、城市。

(2)加利福尼亚州已有完善的高速、快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系统;客源主要来自圣弗朗西斯科和洛杉矶,沿途客运需求量较小;修建高铁成本高;占用大量农田;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

(3)加利福尼亚州人口多,潜在的客运量大;高铁能增加出行方式,缓解原有交通的压力;高铁使用可再生能源,利于改善大气质量;高铁可大大缩短城市间的出行时间;高铁受天气影响较小。

【解析】

(1)注意题干的关键词“指出”,所以不需要具体说明。

图示高铁规划路线穿过了众多城市,沿山脉之间的谷地穿行,说明地形和城市是其主导因素。

(2)结合图文材料,从市场需求、造价,以及对农业、环境的不利影响等角度分析。

从文字材料中可知,加利福尼亚州“有发达的航空运输系统及高速、快速公路系统”,加利福尼亚州高铁“总投资约680亿美元”,高铁的“客源主要来自圣弗朗西斯科和洛杉矶”。

图示高铁线路穿过农业区,占用农田。

大型工程建设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挖掘材料信息,从有利的方面进行分析。

如加利福尼亚州“人口3769万”“通车后时速约为352千米”“从洛杉矶到圣弗朗西斯科将由原来的9小时缩短为2小时40分”“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相对于航空运输而言,高铁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较小。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塔是赤道几内亚最大的商埠和经济重镇,巴塔港原是赤道几内亚的一个简易的港口,港口吞吐量极小。

2014年12月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巴塔港改扩建工程(主要涉及码头、集装箱堆场以及道路等)竣工,该港成为赤道几内正最大的港口。

下图示意巴塔港地理位置。

(1)简述巴塔港优越的自然条件。

(2)分析赤道几内亚扩建巴塔港的原因。

(3)推测巴塔港北部入湖河流对港口扩建可能产生的影响。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

分析我国与赤道几内亚经济合作的潜力和方向。

问题②:

分析巴塔港扩建对赤道几内亚石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

(1)位于赤道附近,风力较小,受飓风等灾害影响小;位于海湾中,风浪小,港阔水深。

(2)巴塔港自然条件优越,地位重要,但基础设施落后;赤道几内亚自然资源丰富,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大,扩建港口可以增大农产品出口能力;该地位于非洲中西部,港口扩建可以使其成为非洲西部重要的航运枢纽,促进经济发展。

(3)河流携带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影响港口航道建设;河流自赤道几内亚南部向北流入海,可以加强与南部内陆地区的联系,扩大港口腹地;可以为工程建设和工人生活提供淡水,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问题①:

我国自然资源短缺,资金和技术水平较高,赤道几内亚资源丰富,人口较多,基础设施落后,经济不发达,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可加大对赤道几内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并鼓励我国石油等企业投资该国,带动赤道几内亚石油资源的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石油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

问题②:

赤道几内亚石油资源丰富,但资金和技术短缺;巴塔港扩建有利于吸引外国企业入驻,开发本国资源,增加石油的生产能力;有利于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本国的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逐步形成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本国石油工业体系。

【解析】

(1)筑港的自然条件应从陆域条件和水域条件两方面分析。

读图结合经纬度位置及气压带风带分布来看,该地位于北纬2°,纬度低,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水平运动不明显,风浪小。

从筑港条件来看,位于几内亚湾内部,避风条件好,港阔水深。

(2)赤道几内亚扩建巴塔港的原因主要从经济发展对于港口运输能力提升的要求及港口的实际运力结合考虑。

该地有丰富的咖啡、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后来发现了石油资源,但是港口的规模很小,不能满足运输的需求。

港口的发展可以促进该地资源出口,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且可以带动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人员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河流对于港口建设产生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有利影响:

可以提供水源,作为扩大港口经济腹地的纽带;不利影响: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导致港口航道淤积,影响港口的航运条件。

(4)问题①侧重中国与赤道几内亚的合作方向,应该考虑两国经济的互补性,通过我国参与赤道几内亚石油的开发,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

问题②主要考虑资源丰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设港口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外资和技术,在开发资源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以此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月15日凌晨,被称为“中缅油气管道第一穿”的缅北伊洛瓦底江定向钻穿越工程全面告捷,该工程创造了管道直径1016毫米、长度达1539米的国外定向钻穿越施工新纪录。

材料二“工服一会儿湿透了,一会儿又被晒干,每天要喝几公斤水才能保持体力。

”一位现场工人向《环球时报》记者说道。

(1)分析中缅油气管道单位里程造价高的原因。

(2)简述缅甸最佳的施工时间选择烈日炎炎的季节的原因。

【答案】

(1)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集中且多飓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山地众多,地形起伏大;穿越河流次数多;长度大;管道直径大;缅甸基础设施落后,施工设备、材料不足。

(2)缅甸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地形起伏大,雨季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旱季没有台风和热带风暴的袭击,降水少,江面利于施工;旱季沙地变得干燥而结实,重型设备和运管车可以顺利进入施工现场

【解析】

【分析】管道运输属于五种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

(1)交通运输线路的选址与建设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向影响,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地质、水文、土壤等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科技水平、政策等因素。

此外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本身长度大、管道直径大也增大了建设难度。

(2)缅甸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两季,“烈日炎炎的季节”即为当地旱季,与雨季相比降水少,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小,环境更有利于施工。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人口约占5%,经济落后。

瓜达尔港为俾路支省西南部的深水港,西距巴基斯坦─伊朗边境约120公里,南临印度洋的阿拉伯海,西望红海,位于亚洲乃至全世界大多数油轮必经的海上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湾口处。

拟建的中巴铁路全长近1200公里,也主要经过该省。

瓜达尔港和中巴铁路建成将有力促进该省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

2018年10月23日,沙特表示要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注资100亿美元,其附加条件是在瓜达尔港建设一个石油城。

材料二:

下图是中巴经济走廊中的瓜达尔港和拟建铁路分布图。

(1)描述拟建的中巴铁路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试从技术、投资、材料、运费、人工五个方面分析中巴铁路建设成本高的原因。

(3)分析沙特阿拉伯选择在瓜达尔港建设石油城的原因。

【答案】

(1)位于巴基斯坦西部(纵贯巴基斯坦);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连我国新疆喀什,南至瓜达尔港;连接沿海与内陆;全长近1200公里,线路较长。

(任意4点即可)

(2)穿越高山高寒冻土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技术成本高;建设线路长,工程总投资大;铁路对材料性能要求高,材料成本高;沿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差,人工费用高。

(3)位于世界主要航线上,地理位置重要;靠近波斯湾石油产区,石油来源充足;深水港,港阔水深,航运条件好;石油资源消费市场广阔。

【解析】

本大题以瓜达尔港和中巴铁路建设为背景,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铁路分布特征、交通区位、工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图中可以看出,中巴铁路位于巴基斯坦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连接喀什与瓜达尔港;连接沿海与内陆;从文字信息中可知,中巴铁路长1200千米,线路较长。

(2)按照题中五个方面的要求结合中巴铁路的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中巴铁路北端为青藏高原,因此铁路穿越高山高寒冻土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技术成本高;题中信息表明,中巴铁路全长1200千米,建设线路长,工程总投资大;铁路沿线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因此铁路对材料性能要求高,材料成本高;沿线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沿线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差,人工费用高。

(3)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瓜达尔港位于世界主要航线上,地理位置重要;靠近波斯湾石油产区及石油运输线,石油来源充足;瓜达尔港为俾路支省西南部的深水港,港阔水深,航运条件好;中国等国家的石油消费市场广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