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038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9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x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x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

1.(12分)如图是从酵母菌中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的基因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NA文库      基因文库(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①过程提取的DNA需要       的切割,B过程是      过程。

(3)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采用的技术是      ,其原理是                                。

(4)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                   ,

其组成必须有                及标记基因等,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解析】

(1)基因文库包括了该种生物所有的基因,而cDNA文库只包含一种生物的一部分基因,因此cDNA文库小于基因文库。

(2)从酵母菌细胞中提取目的基因,需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为反转录。

(3)PCR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采用该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目的基因。

PCR的原理是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

(4)基因工程的第二个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具有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复制原点)及标记基因等。

答案:

(1)小于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反转录

(3)PCR技术 DNA双链复制

(4)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复制原点)

2.(15分)(xx·蚌埠模拟)生物工程技术为人们获得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提供了便利,请据图回答:

(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的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     、

     。

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受体细胞是    。

导入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受体细胞培养到        阶段,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牛。

(2)在抗虫棉的培育过程中,常用     作目的基因的载体,目的基因插入

         上,以使目的基因能进入受体细胞。

④过程中的受体细胞可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         。

⑤过程采用的技术是          。

(3)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需通入一定量的CO2,目的是           

      ,培养液中除添加各种营养物质以外,还常常需要添加    

       等天然成分。

【解析】

(1)图中①过程是获取目的基因,并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相结合,这一过程需用同种限制酶来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使之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再通过DNA连接酶的作用,实现基因重组。

②过程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对动物来讲,通常用显微注射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受精卵。

导入重组质粒的受精卵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时,可通过胚胎分割得到多个相同的胚胎。

(2)农杆菌对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有侵染作用,并可将自身的Ti质粒上的T-DNA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上。

④过程是将重组Ti质粒导入棉花受体细胞的过程,若改用愈伤组织细胞,则全能性更易表达。

从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到获得植株,这一过程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所需条件应与体内相同,需要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pH,所以在培养过程中需添加一定量的CO2,以维持培养液的pH,另外,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搞清楚,通常在培养液中添加一些天然成分,如血清、血浆等。

答案:

(1)限制酶 DNA连接酶 显微注射法 受精卵 桑椹胚或囊胚

(2)农杆菌 Ti质粒的T-DNA 全能性更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维持培养液的pH 血清、血浆

3.(16分)(xx·海口模拟)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

(1)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基础是                    

        。

(2)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在HAT培养基上培养,目的是        。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需要添加无机盐,但要注意无机盐的    ,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为选育出能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要将从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       

                                 。

(4)若用15N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需要骨髓瘤细胞和淋巴细胞融合获得。

(2)由于淋巴细胞有多种,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之后,需要经过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解析】

(1)单克隆抗体利用了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HAT是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是为了将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

(3)将从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将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使得到的抗体纯度更高。

(4)单克隆抗体的合成、加工和分泌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答案:

(1)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2)筛选杂交瘤细胞 种类和数量(浓度)

(3)将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使得到的抗体纯度更高(或单一细胞培养以保证抗体的纯度)

(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12分)(xx·济南模拟)以下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h为操作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操作过程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        、      等。

(2)在基因工程中,①为      ,如果①的数量太少,常用      技术扩增,h过程的常用方法是      。

(3)c过程名称为      ,一般是将发育到      (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处理,再植入受体内。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将③      均等分割,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解析】

(1)图中应用的生物技术较多,h是基因工程,b是早期胚胎培养,c是胚胎分割,d、f为胚胎移植。

(2)①是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用PCR技术可扩增目的基因,用显微注射法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3)c过程为胚胎分割,对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处理,再植入受体内,可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答案:

(1)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 胚胎分割 胚胎移植 胚胎的早期培养(任填两种即可)

(2)目的基因 PCR 显微注射法

(3)胚胎分割 桑椹胚或囊胚(只答囊胚也可) 内细胞团

5.(12分)(xx·宜春模拟)细胞工程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领域。

近年,细胞工程领域成果迭出,方兴未艾。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欲使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植株无病毒,选材时一般选取      。

(2)应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能创造出靠常规杂交育种无法得到的作物新品种。

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      和      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进行原生质体间的融合时,常使用的诱导剂是               。

(3)应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大量地生产各种抗病疫苗。

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前,需先用     酶或      酶处理组织块,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4)应用杂交瘤技术,能为人类提供诊治肿瘤的单克隆抗体。

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经选择培养得到的杂交瘤细胞需进行      和      检测。

经多次筛选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与常规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      、      。

【解析】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欲使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植株无病毒,选材时一般选取茎尖、芽尖或根尖。

(2)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进行原生质体间的融合时,常使用的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

(3)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前,需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组织块,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4)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经选择培养得到的杂交瘤细胞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与常规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的显著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答案: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茎尖、芽尖或根尖

(2)纤维素酶 果胶酶 聚乙二醇(PEG)

(3)胰蛋白 胶原蛋白

(4)克隆化培养 抗体 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并可能大量制备

6.(12分)(xx·许昌模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超数排卵技术的处理措施是对供体母牛注射             。

(2)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        冲洗出来。

(3)从A到E过程中,适于牛的胚胎移植的时期有    。

(4)图中标号3为      ,它将来可发育为胎膜和胎盘。

(5)胚胎分割时,如果使用的是图中E,则注意要将其     均等分割。

(6)若一次给受体母牛移入多个胚胎,产生的多个后代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原因是                                            。

【解析】图中A为受精卵,B、C为卵裂期,D为桑椹胚,E为囊胚;1、2、3分别为内细胞团、囊胚腔、滋养层。

胚胎分割选用的是桑椹胚或囊胚,为避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应注意将囊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一次给受体母牛移入的多个胚胎,可能来自同一受精卵,也可能来自不同受精卵。

答案:

(1)促性腺激素 

(2)胚胎

(3)D、E (4)滋养层 (5)内细胞团

(6)这些胚胎可能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基因型不同;也可能是分割胚胎,基因型相同

【知识总结】胚胎发育过程中各时期的特点

(1)卵裂期: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并不增加,或略有缩小。

(2)桑椹胚:

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于全能细胞。

(3)囊胚:

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个体较小的细胞称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

(4)原肠胚:

内细胞团表层的细胞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

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

7.(12分)(xx·长沙模拟)英国和日本两位科学家因发现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的“干细胞(万能细胞)”而获诺贝尔奖。

下图是“万能细胞”的诞生过程(图中来自胚胎干细胞的OCT4、SOX2、NANOG和LIN28等基因决定细胞“全能性”)。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位科学家的研究用到了      、      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

(2)图中病毒的作用是          。

为方便筛选,在重组病毒中除了插入的目的基因外,还应有     基因。

(3)将重组病毒导入皮肤细胞后,要通过      技术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重组到皮肤细胞的      上。

(4)图中由皮肤细胞到“万能细胞”的“改造”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

      过程。

(5)“万能细胞”在功能上具有      ,你认为研究“万能细胞”有何实践意义               。

(至少答出2条)

【解题指南】

(1)图示为成熟细胞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的“干细胞(万能细胞)”过程;

(2)首先以来自胚胎干细胞的OCT4、SOX2、NANOG和LIN28等基因作为目的基因,以病毒为载体,构建基因表达载体;(3)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皮肤细胞使其成为万能细胞;(4)诱导万能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细胞。

【解析】

(1)由图可知,该研究运用了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图中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为方便筛选,在重组病毒中要有标记基因。

(3)通常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4)高度分化的皮肤细胞回归到具有一定分化能力的“万能细胞”,相当于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过程。

(5)“万能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因此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用于临床治疗,如器官再造等。

答案:

(1)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

(2)(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标记

(3)DNA分子杂交 染色体DNA (4)脱分化

(5)发育的全能性 分化成各种组织、用于临床治疗

8.(9分)自开展“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示范实验研究”开始,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共计10余种,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体。

试验区内营养盐的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如试验区内氨氮和总氮仅分别为试验区外的和,有效地改善了水质。

(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               、

          、          、           

和         。

(2)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         ,主要利用的能源是     

    。

(3)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                      

                                 。

【解析】生态工程的建设一是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另外还要注意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

目前我国的生态工程和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建设所处的阶段不同,因而追求的目标也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使生物和环境之间变得高效和谐。

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2)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太阳能

(3)建造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变得高效和谐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xx·铜仁模拟)研究显示,台湾乳白蚁粪便具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即其所含有的起保护作用的细菌能阻止并杀死入侵乳白蚁的真菌。

下列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三种生物都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

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都含有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

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三倍体”是从个体层次对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特征的描述

C.“微山湖中所有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

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内所进行的循环流动

3.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甲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4.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经苏丹Ⅳ染色,可观察到红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5.(xx·沈阳模拟)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细胞的能源物质,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B.脂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C.DNA分子中有氢键,有些RNA分子中也会形成氢键

D.人体活细胞中因为含有糖类较多,所以氢原子数量最多

6.阿胶原产于山东,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

阿胶的滋补作用主要体现为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再生和增强免疫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药三宝”具有滋补作用的原因是含有对人体有益的Zn、Fe、Ca等微量元素

B.驴皮细胞的脂肪含量较低,其主要储能物质是葡萄糖

C.食用驴皮熬成的阿胶能减少人体对糖类的摄入,因为阿胶中含有的多糖主要是纤维素

D.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可能是必需氨基酸

7.(xx·石家庄模拟)GPCPs是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跨膜蛋白,下图是其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说法错误的是(  )

A.G蛋白偶联受体(GPCPs)可能是糖蛋白

B.该条肽链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C.此肽链中氨基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S-S-”,具有维持活性的作用

D.G蛋白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8.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

A.ab-6b+18n    B.ab-6b

C.(b-a)×18D.ab-(b-n)×18

9.某蛋白质由3条多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关于该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N个肽键

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

D.合成该蛋白质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

10.下图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

B.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甲需要消耗ATP,而乙不需要

D.抗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均与乙图中的方式相同

11.(xx·唐山模拟)下列关于细胞这一最基本生命系统共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

B.都有膜包被的功能专一的细胞器

C.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D.都在DNA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

12.下列对细胞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膜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B.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磷脂等成分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D.抗体在核糖体合成后,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膜蛋白实现的

B.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丙酮酸的分解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D.细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14.下列四项生理过程中,细胞膜发生的变化相同的是(  )

①胰岛素的分泌②抗体识别抗原

③神经递质的释放④钙离子的吸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xx·贵阳模拟)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赫尔什科和他的同事发明了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叫免疫化学法。

若对细胞膜进行化学免疫标记,则标记的物质可能是(  )

A.磷脂B.固醇C.蛋白质D.糖类

16.科学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能研制出“瘦素穿肠蛋白”来治疗肥胖,通过口服不被消化,能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可以减轻肥胖症患者通过肌肉注射的痛苦。

你推测这种药品穿过小肠上皮细胞最可能的方式为(  )

A.渗透作用B.主动运输

C.被动运输D.胞吞

17.下图为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发挥作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以胞吞形式进入细胞,直接供能的是ATP

B.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以囊泡的形式包裹细菌,可避免细菌内的有毒物质对细胞产生伤害

18.(xx·济宁模拟)红甜菜根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

某同学将红甜菜根切成大小相同的薄片,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再分别放在等量清水中浸泡1小时,获得不同温度下的浸出液,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浸出液中花青素吸光值,吸光值大小可以反映浸出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根据图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花青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温度超过50℃,膜结构受到破坏,通透性增大

C.在50℃以下,红甜菜根细胞内合成的花青素极少

D.在10~50℃,红甜菜根细胞膜流动性保持不变

19.小麦种子萌发时会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

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

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

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20.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

A.氧气被细胞膜运输时,氧气浓度与运输速率的关系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葡萄糖浓度与运输速率的关系

C.肌肉细胞吸收氨基酸时,氧气浓度与运输速率的关系

D.叶肉细胞吸收镁离子时,载体数量与运输速率的关系

21.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

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

C.物种a在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

D.当马铃薯幼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也就停止了

22.(xx·淄博模拟)细胞内通透性最大的膜是(  )

A.细胞膜B.高尔基体膜

C.线粒体膜D.核膜

2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作零界面。

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注:

坐标原点处表示零界面)(  )

24.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如图所示),是一种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

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

由此可知(  )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转运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D.N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重要作用

25.(xx·太原模拟)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