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028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市禅城区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佛山市禅城区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佛山市禅城区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佛山市禅城区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佛山市禅城区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山市禅城区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佛山市禅城区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市禅城区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山市禅城区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佛山市禅城区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佛山市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二○一○年十一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1

(一)发展基础1

(二)发展环境7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11

(一)指导思想11

(二)发展目标12

(三)发展原则15

(四)主要任务16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构建智慧型产业体系18

(一)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8

(二)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20

(三)做大做优先进制造业23

(四)优化发展传统产业25

四、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构建智慧城市空间发展格局26

(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27

(二)大力推动“三旧”改造30

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打造岭南文化名城31

(一)创新文化发展空间格局31

(二)整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源32

(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32

(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33

(五)积极发展体育事业34

六、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强化区域发展内生动力34

(一)强化创新主体的能力和动力34

(二)优化自主创新环境36

(三)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37

(四)加强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38

七、加快城市建设管理智慧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38

(一)推进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39

(二)促进基础设施智慧化40

(三)促进公共服务及社区智慧化43

(四)促进城市管理智慧化45

八、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47

(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47

(二)集约节约利用资源48

(三)建设生态城区50

九、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52

(一)优先发展教育52

(二)提升医疗卫生水平54

(三)大力促进就业55

(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56

十、加快推进先行先试,形成科学发展体制机制57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57

(二)深化改革创新58

(三)提升对外开放水平60

(四)深化区域合作61

十一、“十二五”时期重点工程63

(一)产业升级工程63

(二)基础设施及城市建设工程66

(三)“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示范区建设工程67

(五)生态文明工程68

(六)和谐社会工程68

十二、保障措施69

 

佛山市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是禅城区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示范区建设、创建“近悦远来,智慧禅城”的关键时期。

《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禅城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进行编制,是“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中远期(2016年~2025年)的发展蓝图,是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区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率先发展意识,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发展目标,以建设佛山中心城区为抓手,以“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环境再造”为切入点,全面实施“优二进三、精品发展”战略,积极增创发展新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良好,中心城区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以来,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2006~2009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每年跃上一个百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7.8%,超过规划目标2.8个百分点,2009年达到886.33亿元,预计2010年将达1000亿元。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9.4%,2009年达25.6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9%。

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实现明显提升,2009年每平方公里GDP产出为5.75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0.86吨标准煤降至2009年的0.517吨标准煤,年均下降12%,超额完成“十一五”时期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预期目标。

图1主要年份禅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2.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高端发展形势较好。

“十一五”时期,全区坚持“优二进三”和“优化布局、做大规模、提高质量”的思路,积极推动服务业向现代经营方式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工业向技术资金密集和集群化转型。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0.1:

57.5:

42.4调整为2009年的0.1:

53.6:

46.3;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达410.11亿元,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9.44亿元。

中心城区产业“优二进三”有序推进,佛山祖庙商贸旅游区、季华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加速推进。

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布局和结构得到优化,2006-2009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9%,2009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872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3%,提前完成规划预期目标。

佛山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禅城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孵化器、广东(佛山)省级民营科技园、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佛山创意产业园、1506创意城和一批创新型企业加速推进,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新能源等产业发展迅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局良好。

3.自主创新取得新突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初显。

“十一五”以来,禅城区科学合理地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措施和鼓励政策,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和先进区、现代产业体系科技示范区、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区及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院、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等14个各类公共创新平台加速规划建设,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不断形成。

继续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2009年,全区科技研发(R&D)活动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2.5%,比2005年提高0.5个百分点。

研发平台建设不断加强,2009年,全区累计建立各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19家,其中省级21家、市级65家,初步形成省级、市级、区级三个层次的研发创新平台。

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在全省率先召开“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推进大会”,商标和品牌战略深入推进,2006—2009年,全区专利申请总量达8024件,授权量为594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238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首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区县”。

4.城区环境日趋优美,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围绕“两转型一再造”发展目标,以“东提、西进、中贯通”为发展战略,紧抓“三旧”改造,打造宜商宜居中心城区,禅城区获“省市共建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称号”及22家企业获省级清洁生产企业称号。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广佛地铁开通、佛开高速和广明高速相继动工,张槎西路、同济东路、文华北路等城区道路和桥梁陆续贯通。

完成道路绿化和公共绿地建设工程,2009年,全区累计建成城市绿道44公里,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1.1%。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城镇污水处理厂等市政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汾江河综合整治、佛山涌、丰收涌等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市容环境等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5.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禅城区围绕“抓民生、保稳定”工作,逐步加大民生保障财政投入,2009年,用于民生等社会各项事业的财政支出达20.1亿元,民生支出占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8.3%,“和谐禅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4649元和11367元,年均增长分别为8.7%和8.3%。

基础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办学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财政对基础教育的保障水平,免费义务教育普惠水平不断提高,被评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

文化体育惠民体系逐步完善,全力打造区图书馆、联合图书馆工程、社区书屋,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镇(街)文化站升级、村(社区)文化室全覆盖工作基本完成,以“十分钟文化圈”为重点的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形成。

大力推进共同体育场馆建设,以构建都市体育网为契机,实现区内400公尺范围健身圈目标。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5.9%。

“十一五”期间,禅城区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业高端化、特色化不明显。

禅城区第三产业仍以传统行业为主,代表产业发展高端的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培育为新的支柱产业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与现代化中心城区功能定位不相匹配;二是城市建设与管理不平衡。

重建轻管仍是当前城市建管中存在主要问题。

与城市建设管理水平高的香港、新加坡以及国内先进城区相比,在管理手段科技信息化、目标精细化、理念人性化、管理思想法制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三是岭南文化品牌建设力度不够。

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关键。

禅城立足于打造岭南文化源地,深挖文化内涵虽取得可喜成就,但在延续岭南古镇历史文脉、体现佛山本色和主流的岭南文化品牌尚未打造,丰富文化资源未能充分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形式和文化产业过程实现扩张;四是在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社会公共产品发展和供给水平有待提高。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着力解决前进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时期,也是禅城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全面提速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风险和挑战。

1.面临机遇

“十二五”时期,禅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世界经济稳步复苏。

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形势总体企稳向好,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和复苏阶段,全球贸易和投资将继续增长,全球产业分工及贸易格局深入调整,在交通、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也呈现多国家、多层级、多领域的新趋势,先进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速转移,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优化组合继续加快,这有利于禅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和引进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增强竞争优势。

——新一轮技术革命发展启动。

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重大的科技创新,进而推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为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压力,世界各国把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作为抢占经济发展战略制高点的突破口,智慧地球技术、低碳技术及绿色经济成为各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点。

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以新兴产业加速催生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布局调整,为禅城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机会。

有利于禅城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局性调整、国际性调整中,找到发展新空间,找准产业发展新突破口,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将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攻坚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健、经济动力最强、经济潜能最大、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中国内需市场不断扩大的吸引力,人才、资本、技术和项目等国际经济要素流入趋势不改。

这些都为禅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拓展发展新领域、新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区域一体化发展进入活跃期。

随着国家加大统筹区域发展的调控力度,一系列区域规划的实施,区域内外部深度合作发展的条件日益完善。

《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及《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实施,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合作、粤台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全面推进,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圈域效应将进一步显现,禅城作为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佛山的中心城区,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和综合优势,与珠三角其它城市、港澳等经济体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为禅城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带来重大机遇。

——“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启动期。

佛山市委、市政府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用世界眼光、现代思维,统筹谋划提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建设,加快全市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融合发展,促进城市化加速,高端产业集聚加速。

“智慧佛山、文化先行”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岭南文化名城,引领城市内涵发展。

禅城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在城市发展的信息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历史文化水平、产业发展内涵、居民人口素质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是最有条件成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建设中的排头兵、示范区和岭南文化名城的核心区,新目标的启动,为禅城把握和坚持新的发展方向,推进禅城进入新一轮发展的轨道,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禅城进入新的发展起点。

经过“十一五”发展,禅城经济总量逐渐增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2009年禅城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

按照国际发展历史经验,禅城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经济国际化提升的发展新阶段,面对新起点及新形势,谋划新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克服要素瓶颈制约,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新的跨越。

2.面临挑战

在看到良好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十二五”时期禅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世界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世界经济已温和复苏,但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全球经济体仍处于艰难调整期,未来世界经济增长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形势更为复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纠纷增多,国际贸易进一步恢复存在诸多障碍。

新一轮科技竞争更趋激烈,全球资源、市场争夺呈现不断加剧的态势,国际能源、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将对禅城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加大了防范外部风险的压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而道远。

“十二五”时期,国内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压力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主流。

禅城区经济发展中资源、能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要求更加迫切。

产业结构水平调整缓慢,“十一五”时期全区服务业比重偏低,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国内发达城市的中心城区相比差距较大。

在现行的体制机制、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等条件下,禅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严峻考验。

——区域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产要素在区际间的流动性加大,围绕资源、产业、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的竞争更加激烈。

在珠三角区域范围内,地区产业同质性强、互补性弱,尤其是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吸引高端要素及重大项目布局竞争非常激烈。

在佛山市域范围内,南海、顺德、三水、高明等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给禅城发展带来全方位的压力和挑战,面临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

——城市管理和建设面临难题。

佛山建设“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发展目标,对禅城城市建设与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民群众对就业、教育、文化、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共服务供求矛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推动公共服务向均衡化、高水平发展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

流动人口的增加、社会结构变动加剧、突发事件增多将会加大城市管理的难度。

市民对城市交通、居住环境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也将对城市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和谐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以及更长一段时期内,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对禅城区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以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文化为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富民强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筑“先进文化、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四个高地,着力推动祖庙岭南文化核心区、石湾千年陶都、南庄生态产业新城、华南智慧新城四个区域联动协调发展,着力促进经济发展高端化、社会管理智慧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区环境生态化,把禅城打造成为集服务型、低碳型、精品型为鲜明特征的“博大精深、近悦远来”的智慧禅城。

(二)发展目标

按照率先发展的要求,结合考虑禅城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本级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含税收增量结算款)占GDP比重达4%以上。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5万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年均增长超过11%。

实现结构优化、效益调高和能耗减少“三同步”,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

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0%左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6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0%。

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

——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

“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智慧城市示范区基本建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无线化成为市民生活工作的主要方式。

到2015年,智慧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

——民生建设取得新水平。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超过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100%;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达99%以上;建成覆盖城乡的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养老保险超过98%,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0%,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5%以下。

——资源环境保护取得新效益。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节能减排深入推进,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一五”期末有所降低,COD、氨氮等主要水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和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

(三)发展原则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主要原则:

1.文化引领。

保护传承和有效利用禅城传统岭南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岭南文化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互交融,全面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提升城区先进文化品质,带动禅城产业更新改造和城市功能、城市精神的提升,增强中心城区的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

2.智慧发展。

充分发挥禅城区科技创新的资源优势,突出禅城历史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新IT、物联网、信息服务和文化创意等智慧产业,全面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重点领域智能化、智慧化建设,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城市综合素质。

3.功能强化。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禅城区中心城区和核心区优势,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着力形成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水平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智慧中心、文化中心和知识创新中心,巩固提升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的优势,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4.绿色增长。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以能源有效利用和综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采取有利于物质减量、循环利用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以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突出生态宜居的发展取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立足于快、服从于好、着眼于新、致力于本,增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把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模式和消费方式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成生态城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2.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自主核心技术,大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

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构筑人才高地。

3.着力推进工业化转型。

以“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建设为契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智慧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智慧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高端发展。

4.着力推进城市化提升。

加快“三旧”改造,加强城市形态及景观规划管理,推进环境再造及生态美化,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推进与区内外一体化,提升城市化质量,促进城市更靓丽。

5.着力推进信息化深化。

按照“智慧城市”理论,建设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物流、智慧社区、智慧家居等,推进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智慧化,促进信息(数字)禅城向智慧禅城转变,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率,促进城市更智慧。

6.着力推进国际化加速。

加强与港澳台合作,学习借鉴港澳经济社会及城市管理经验,加强与发达国家及城市合作;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合作促进岭南文化中心的国际影响,提升国际化水平,促进区域更开放。

7.着力推进和谐化发展。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富民强区,重视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不断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示范区,构建和谐禅城,促进发展更科学。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构建智慧型产业体系

以智慧化、高端化和集群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实施“优二进三”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构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龙头,现代智慧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为支撑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现代智慧产业体系。

(一)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握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趋势,抓住国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立足区域资源及产业基础,大力培育发展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加快发展新IT产业。

依托佛山(禅城)高新区、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智慧新城等核心载体,以世纪互联云计算南中国总部基地、龙芯应用产业化基地为龙头,大力发展云计算数据软件、处理软件及应用软件、云计算超级计算机、云计算存储设备的研发设计产业、计算机芯片及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及智慧化应用软件设计、GPS软件及GPS终端研发、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多功能系统芯片(CPU)等新IT产业,引进、孵化、培育一批优质新型IT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形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新IT产业基地。

——谋划发展物联网产业:

策应“智慧地球”的发展趋势,依托广东(佛山)软件产业园,广东省无线射频产业(佛山)基地为载体,以物联网核心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