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入学水平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999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本科入学水平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法学本科入学水平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法学本科入学水平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法学本科入学水平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法学本科入学水平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学本科入学水平测试题.docx

《法学本科入学水平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本科入学水平测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学本科入学水平测试题.docx

法学本科入学水平测试题

测试科目两门:

大学语文+法学专业综合知识

第一部分大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条可与世界上最优秀的道路的城市景观大道--世界大道,在上海浦东建成。

②今年,中国同亚洲国家的高层互访不断,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

③由共识到计划,欧盟在军事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A.媲美,加强,表明B.媲美,加大,说明

C.并提,加强,说明D.并提,加大,表明

2.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个比喻句是()。

熏风阵阵,一望无际的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

A.像铁骑驰骋在无边的草原B.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舰

C.像正在草坪上穿梭的剪草机D.像列队正在扬帆出海的小船

3.《围城》小说的作者是()

A.钱钟书B.沈从文C.孙犁D.胡适

4.司马迁撰写的《》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A.左传B.史记C.论语D.尚书

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 )

A.李商隐B.王昌龄C.李白 D.杜甫

6.“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 )

A.温柔而沉静 B.超绝而威严C.神秘而有容D.乐观而深沉

7.朱自清《背影》中说:

“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表情描写C.铺垫手法 D.侧面烘托手法

8.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  )

A.李商隐 B.王昌龄.C.李白 D.杜甫

9.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  )

A.曹操 B.陆游C.辛弃疾 D.苏轼

10.《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1.《东篱乐府》是(  )

A.诗集 B.词集C.曲集 D.文集

12.普通话有辅音()个,其中n既能作声母又能作韵母,ng则只能作韵母,不能作声母。

A.22B.23C.25D.26

13.()是听觉中最容易分辩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A.音节B.字C.音位D.位

14.“他喜欢唱歌?

”这句话,音调逐渐上升。

“他喜欢唱歌。

”这句话,语调逐渐下降。

句子里这种用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叫做()。

A.语调B.声调C.音调D.语音

15.汉字是世界通行的文字中历史悠久而又体制特殊的一种文字,它不是用字母把语言的音素或音节显示出来的表音文字,汉字属于()文字。

A.表意B.表音C.表形D.表情

16.(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A.《诗经》   B.楚辞     C.全唐诗   D.宋词

17.《楚辞》为西汉()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A.刘向B.张衡C.孔子D.刘彻

18.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A.《东山》B.《离骚》C.《战国策》D.《三国志》

1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的名句。

A.屈原B.孔子C.刘向D.李白

20.()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A.《左传》B.《春秋》C.《战国策》D.《水浒传》

21.()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A.《左传》B.《论语》.C.《离骚》D.《红楼梦》

2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论语》里的名言。

A.孔子B.屈原C.刘向   D.苏轼

2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

A.散文B.小说C.诗歌D.词曲

24.《三国演义》中智慧的化身是()。

A.诸葛亮B.关羽C.林冲D.刘备

25.()编辑的《封神演义》是一部著名的神魔小说。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其中的情节。

A.许仲琳B.罗贯中C.吴承恩D.施耐庵

 二、判断题

1.按照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从上古到近代大致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宋辽金元文学。

2.盛唐除有山水田园诗派,还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外。

3.《西厢记》的女主人公是杜丽娘,《牡丹亭》的女主人公是崔莺莺。

4.《少年维特的烦恼》作者是美国的欧亨利。

5.《源氏物语》作者是日本的紫式部。

6.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被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7.盛唐有名的田园山水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

他们的诗歌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田园的自然质朴,诗中有画。

8.盛唐有名的边塞诗人是高适和岑参。

他们的诗表现了祖国边塞风光和唐人开拓进取的精神。

9.王昌龄,是写七言绝句出名的诗人,《出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10.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表现农民起义的现实主义巨著,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鲁智深、林冲、李逵、武松、宋江等更是家喻户晓。

  

11.吴承恩创作的百回长篇小说《西游记》,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不怕艰险、去西方取佛经的故事。

12.许仲琳编辑的《封神演义》是一部著名的神魔小说。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其中的情节。

13.赵树理是中国农村题材的优秀小说家。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

14.中国第一部大型新歌剧《白毛女》是中国现代民族新歌田汉与冼星海在一起剧的奠基之作,它继承了民族传统,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歌剧的长处。

15..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

史诗如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为四大史记。

其中以《罗兰之歌》最为著名。

“罗宾汉谣曲”是一组歌唱侠盗罗宾汉的作品。

三、多选题

1.宋代是词的时代。

词和诗不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也有固定的格式,词可以唱,每一首词都有一个词牌,象(  )等等,就叫做词牌,不同的词牌格式不一样,唱法也不一样。

  A.《浣溪纱》B.《一剪梅》C.《水调歌头》D.《沁园春》

2.唐宋八大家是(  )。

A.周敦颐B.苏轼C.曾巩D.王安石

3.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父子文学家,宋代的(  )就是其中的代表,尤以苏轼的水平最高,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都有独特的风格。

  A.周敦颐B.苏轼C.苏洵D.王安石4.宋词除了豪放派以外,还有婉约派,婉约派词人有(  )等,他们对词的发展都有一定成绩。

柳永词颇为当时群众喜爱,以至有人说:

“有井水处皆有人唱柳词”。

  A.张先B.柳永C.周敦颐D.苏轼

5.元曲是元(  )的总称,是元代(公元1206——1368年)文学的代表,与唐诗、宋词并称。

A.杂剧B.散曲C.小令D.套数

6.吴承恩创作的百回长篇小说《西游记》,写了(  )师徒四人不怕艰险、去西方取佛经的故事。

A.猪八戒B.沙僧C.李逵D.宋江

7.冯梦龙编选的(  )三部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

A.《喻世明言》B.《警世通言》C.《醒世恒言》D.《卖柑者言》

8.凌濛初所编的(  ),简称“二拍”。

  A.《初刻拍案惊奇》B.《二刻拍案惊奇》

C.《三刻拍案惊奇》D.《四刻拍案惊奇》

9.(  )合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A.《儒林外史》B.《官场现形记》

C.《老残游记》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0.古代汉字字音有四声,这四声是(  )。

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四种声调不尽相同。

A.平B.上C.去D.入

11.古代中国人写诗歌都要求押韵。

“韵”包括一个字音的(  )。

凡是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就是同韵的字。

把同韵的字放在一定的位置就叫押韵。

A.主要元音B.韵尾C.韵头D.声母 

12.古代诗歌押韵的依据是韵书。

最重要的韵书有(  )。

《佩文韵府》是清朝康熙年代编辑的分韵编排的辞书,我们现在写作诗词还可利用它查寻典故,修饰词藻。

A.《切韵》B.《广韵》C.《中原音韵》D.《集韵》  

13.中国的方言一般分为:

(  )。

A.北方方言B.吴方言C.湘方言D.赣方言

14.汉字由繁变简的四个主要途径:

(  )。

A.“代”B.“换”C.“省”D.“承”

15.汉语的书面形式,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有(  )之分,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取得了正式书面语资格。

 

 A.文言文B.白话文C.北方方言D.湘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B

B

C

D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A

A

A

A

A

B

A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A

A

A

二、判断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三、多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BCD

BC

BC

AB

AB

AB

ABC

AB

ABCD

ABC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

ABC

ABCD

ABCD

AB

 

第二部分法学本科入学水平测试题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并未规定行为规则,而规定参照、援用其他法律条文或其他法规的法律规范称之为(     )

A.权利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确定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2.在西欧中世纪,法的本质被归结为上帝意志。

这种神学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经院主义哲学家(     )

A.奥古斯丁       B.阿奎那       C.杰弗逊        D.边沁

3.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是(     )

A.本人的行为                        B.一般人的行为

C.他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

4.民法法系产生的基础是(     )

A.普通法          B.公法         C.罗马法        D.私法

5.法与原始习惯的相同点是(     )

A.都有相同的经济基础B.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

C.都在相同的范围内起作用D.都有保证实施的相同方式

6.按照法的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对法加以的划分,在法学上称之为(     )

A.法律渊源                 B.法的历史传统

C.法律部门                 D.法的历史类型

7.下列哪种法具有保留原始社会习惯的痕迹的特点(     )

A.奴隶制法               B.封建制法

C.资本主义的法             D.任何社会的法

8.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源是(     )

A.政治制度的演变           B.经济体制的改革

C.思想文化的进步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9.有法必依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     )

A.前提条件      B.重要保障      C.中心环节      D.必要条件

10.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表现为(     )

A.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B.二者彼此独立,可以分离

C.法的形式直接影响国家的形式     D.法的性质直接决定国家的性质

11.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直接起推动作用的社会意识是(     )

A.政治意识      B.道德意识      C.宗教意识      D.法律意识

12.立法议案,也称之为(     )

A.立法建议     B.法律草案      C.议案          D.法律案

13.法律经一定的法定程序予以正式公布之后(     )

A.就具有法律效力B.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C.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D.可能立即生效,也可能等到实施日期才生效

14.在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是采取(     )

A.属地主义B.属人主义C.保护主义

D.以属地主义原则为主,兼顾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原则

15.在我国,按照普通程序,法律要经过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过半数通过。

这里的"过半数"是按(     )

A.已到会人数计算                   B.投票人数计算

C.全体代表或全体委员会计算         D.参加法律草案审议人数计算

16.根据法律监督的主体客体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来划分,法律监督可分为(     )

A.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B.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纵向监督和横向监督               D.权力监督和行政监督

17.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是(     )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违宪行为

18.我国法律规定:

"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该规范属于(     )

A.命令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强制性规范                     D.义务性规范

19.在我国,属于国家法律监督体系中最高层次、最高权威的监督是(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B.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C.最高人民检察机关的监督         D.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

20.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是(     )

A.制定法         B.普通法      C.判例法         D.习惯法

21.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     )

A.法律文件      B.法律规范    C.法律责任       D.法律事件

22.下列属于部门法的是(     )

A.民法通则       B.民法        C.物权法        D.侵权法

23.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          B.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

C.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      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

24.法律规范在实际上被执行、适用和遵守,我们称之为(     )

A.法律效力     B.法律效果    C.法律效益     D.法律实效

25.从逻辑构成上看,法律规范包括行为模式和(     )

A.法律原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责任      D.法律后果

二、多项选择题

1.法产生的标志有()。

A、国家的最终形成B、人们有了选择行为的自由

C、出现了授权性规范D、有了权利和义务的划分

2、立法解释通常采取()形式。

A、将法律解释的内容作为规范性法律文件本身的一部分

B、通过法律草案的说明和报告来解释法律

C、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文件对其他法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解释

D、由最高人民法院以批复、解答等形式对法律进行解释

3、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主要有()。

A、宪法B、行政法规C、村规民约D、地方性法规

4、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的内容是由经济决定的

C、法和国家不可分割D、法是永恒的历史现象

5、社会调整的一般规律有()。

A、每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社会调整B、从自觉调整到自发调整

C、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的调整D、社会因素所占比重呈增长趋势

6、法律规定人们的行为()。

A、可以怎样做B、为什么这样做C、应该怎样做D、禁止怎样做

7、基本的法律调整方式有()。

A、积极义务的调整方式B、消极义务的调整方式

C、允许的调整方式D、禁止的调整方式

8、我国法的创制工作的基本原则有()。

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B、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C、科学的创见性D、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9、法学()。

A、属于社会科学B、体现一定阶级的世界观

C、体现一定阶级的政治的、经济的实际利益的需要

D、是具有政治性的科学

10、从法的起源看,法()。

A、是从来就有的,有人类社会就有法

B、不是从来就有的,整个原始社会时期都没有法

C、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起源于奴隶社会

D、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

11、法的创制作为一种国家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A、是国家的专有活动

B、它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C、它是有权机关制定,修改,废止法律规范和活动

D、它是法的形成的结尾阶段

12、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有()特征。

A、广泛性B、主动性C、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D、合理性

13、法律监督按照监督的主体不同,可分为()。

A、内部监督B、外部监督C、国家监督D、社会监督

14、法的工具性价值表现为确认性价值以及()。

A、认识性价值B、分配性价值C、衡量性价值D、保护价值

15、法的创制活动的基本任务在于()。

A、取舍各种社会利益B、协调各种社会利益

C、实现各种社会利益D、认识各种社会利益

三、判断题

1、宪法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对实施宪法的态度。

()

2、宪法的专门机构监督指由最高法院行使对宪法实施的监督权。

()

3、宪法规范一般无具体惩罚性。

(  )

4、各国宪法都公开规定了国家的阶级性质。

(  )

5、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购。

(  )

6、人民民主专政是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相结合。

(  )

7、现行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8、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 )

9、同一历史类型的国家,政体都相同。

(  )

10、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  )

11、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及罢工的自由。

()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居住的权利。

()

14、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实行首长负责制。

( )

15、宪法规定,我国所有的国家高级领导人都实行任期限任制,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B 3.A  4.C5.B 6.D 7.A 8.D 9.C10.A

11.D12.D 13.D 14.D15.C 16.C17.A18.B19.A 20.A 

21.D 22.B 23.C24.D 2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3.ABD4.ABC5.ACD6.ACD7.ACD8.ABC9.ABCD10.BCD11.ABCD12.ABC13.CD14.ABCD15.ABCD

三、判断题

1、╳2、╳3、√4、√5、╳6、√7、╳8、╳

9、╳10、√11、√12、╳13、╳14、╳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