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756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圆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圆的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圆的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圆的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的教案.docx

《圆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的教案.docx

圆的教案

第四单元圆

第26课时圆的认识

(一)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理解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圆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图形的特征?

二、揭示目标。

1、师表演: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2、师提问:

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图形?

(圆形)(板书课题:

圆)

3、列举生活中的圆:

如硬币、钟面、车轮、CD唱片等。

4、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圆吧!

(板书课题:

圆的认识)

三、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画圆。

可能:

(1)随手画;

(2)围绕圆柱体画;(3)圆规画。

[教师点评

(1)随手画不是圆,(3)圆规画操作不够好]

要画好圆,必须对它有更多的了解。

2、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画法。

(1)圆。

①学生拿出圆片,并摸一摸圆的边缘,有什么发现?

②师:

是直的还是弯的?

(弯曲的)

③小结:

圆是由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3)圆心。

①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

样反复折几次。

②生操作,发现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这些折痕总相交于一点?

③教师指出:

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

④学生在自己的圆片上折痕的交点处,点上点并标上字母O。

(4)半径。

①教师指出:

在折痕中,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

母r表示。

②介绍“圆上”---就是圆周上;“圆内”---就是圆周内;“圆外”---就是圆周外。

③画半径:

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A、找准圆心;B、找准圆上任意一点;C、连线;D、标上字母r。

④学生实践画半径,并说一说方法。

⑤根据半径的含义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A、圆心B、圆上任意一点C、线段

(5)直径。

①教师指出:

在折痕中,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②画直径:

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A、找准圆心;B、两端都在圆上;C、线段;D、标上字母d。

③学生实践画直径,并说一说方法。

④根据直径的含义,它应具备哪些条件?

A、通过圆心B、两端都在圆上C、线段

四、巩固深化,理解运用。

1、日常生活中你周围的物体的形状哪里有圆?

如()、()和()。

2、圆中心的一点叫做(),一般用字母()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一般用字母()表示;通过()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一般用字母()表示。

3、圆的半径和直径都是()。

【选填“直线、射线、线段、曲线”】

4、甲圆的半径是5dm、乙圆的半径是6dm。

甲、乙两圆半径的比是()。

5、判断。

①把一张圆形纸片从不同的方向对折,折痕都经过圆心。

()

②半径就是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直线。

()

③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④圆的半径和直径既可以是射线、直线,又可以是线段。

(   )

6、P58“做一做”第1题。

五、课堂小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哪些知识?

要注意什么?

六、课堂作业。

1、在右图中,O点叫圆的(),

r表示圆的(),d表示圆的()。

2、如果:

甲圆的直径是5dm、乙圆的直径是6dm。

那么:

甲、乙两圆直径的比是();乙、甲两圆直径的比是()

3、判断。

①将一张圆形纸片无论怎样对折,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

②从圆内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

()

③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一条线段。

()

④通过圆心的线段一定是直径。

()

4、识记圆的相关概念。

七、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一)

圆:

是由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圆心:

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

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第27课时圆的认识

(二)

教学要求: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并掌握圆的特征。

2、知道圆心、半径的作用,明白半径和直径的条数和长度关系,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利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出示小黑板)

(1)圆是由封闭()围成的平面图形【选填“直线”或“曲线”】。

(2)①圆中心的一点就是圆的(),一般用字母()表示;

②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一般用字母()表示;

③通过()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一般用字母()表示。

(3)看图回答:

①O点叫圆的();

②r表示圆的();③d表示圆的()。

二、情景创设、揭示课题。

1、大家都认识了圆,并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

你还想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又有什

么关系呢?

2、师板书课题:

圆的认识

(二)

三、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1)教师用细绳画圆。

(2)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

①圆心在什么地方?

②如果改变圆心的位置,圆有什么变化?

③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

①半径在什么地方?

②如果改变半径的长短,圆有什么变化?

谈话:

若教师将细绳两端的距离改变,有又什么变化?

③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半径和直径的条数和长度关系。

(1)师:

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它们有何关系呢?

①学生在自己的圆中画半径,或同桌讨论。

②抽生回答。

【在我的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

③教师归纳:

在同一圆中,半径有无数条,并且都相等。

(2)师:

哪直径又有何特征呢?

①学生在自己的圆中画直径,或同桌讨论。

②抽生回答。

【在我的圆中,有无数条直径,它们都相等】

③教师归纳:

在同一圆中,直径有无数条,并且都相等。

(3)究竟圆的半径和直径又有何关系呢?

3、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1)测量自己圆中的直径和半径。

(2)出示表格:

半径(r)

直径(d)

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观察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4)教师归纳:

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比是1∶2。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圆中,“半径的长度等于直径的一半”或“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

字母表示:

在同圆或等圆中,r=

d或d=2r。

四、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1、圆心决定圆的(),半径决定圆的()。

2、填表:

半径(r)

0.5m

0.12dm

直径(d)

4dm

3.4cm

m

3、教材P60练习第3题。

4、判断:

①所有圆中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

②圆的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

()

五、课堂小结,提高认识。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回答)

2、教师强调:

“同圆或等圆中”的“r=

d或d=2r”。

六、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二)

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半径和直径的条数和长度关系。

3、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r=

d或d=2r”

方法总结:

(略)

 

第28课时圆的认识(三)

——圆的画法——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2、通过用圆规画圆,加深对圆心、半径的作用以及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

系理解。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按要求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出示小黑板)

(1)()确定圆的位置,()确定圆的大小。

(2)在同圆或等圆中,d=()r或r=()d。

(3)填表:

r

1.24m

cm

d

1.6dm

km

(3)看图填空并回答:

①用字母标出圆心。

②画出半径和直径,并标出相应的字母;

③说一说半径和直径的画法。

二、情景创设、揭示课题。

1、人们从实践中知道了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个特点后,才发明了圆规,用

来画图。

我国大约在两千年前,就能画出地地道道的圆来了。

2、师板书课题:

圆的画法

三、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认识圆规。

2、自学画图方法,尝试画圆。

3、引导概括画圆的方法:

(1)先点一个点,标上字母0;【定圆心】

(2)张开圆规两脚,针尖对圆心;【定半径】

(3)旋转一周,标出相关字母和数据。

【旋转一周】

4、指出画图时两不动:

(1)针尖不能动;【圆心不移】

(2)角间不能动。

【半径不变】

5、学生识记要点。

6、学生按程序画圆,教师巡视指点。

7、按要求画圆:

(1)画半径2cm的圆。

①教师示范并讲解。

②学生实践,教师巡视。

③成果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

④再次回忆画法:

A、点圆心,标出0;B、画半径,标出r=2cm;C、圆规两脚间的距离的取法;D、画圆。

(2)画直径6cm的圆。

①理解直径6厘米就是说“圆的半径应该是3厘米”;

②画线段6cm,点圆心〖线段中点〗,标出0和d=6cm;

③确定好圆规两脚间的距离;④画圆。

四、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1、填空: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

(2)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cm,用它画出的圆的半径是()cm,d=()cm。

(3)用圆规画一个直径为40毫米的圆。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mm。

2、操作题:

【按要求画圆】

(1)P58“做一做”第2题。

(2)d=5cm

(3)r=3.5cm

3、教材P58“做一做”第3、4题。

五、课堂小结,提高认识。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回答)

2、教师强调:

“用圆规画圆时”的“两定,一转,两不动”。

六、板书设计:

圆的画法

1、介绍圆规。

2、圆的画法。

3、按要求画圆。

方法总结:

两定,一转,两不动

※课后反思:

 

第29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要求:

1、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认识。

教学重点: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画对称轴的方法。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下面的图形:

①等腰三角形()②等腰梯形()③长方形()

④等边三角形()⑤正方形()⑥平行四边形()

3、说一说上面的轴对称图形有多少条对称轴,分别是怎样画的?

①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②回忆对称轴的画法。

二、揭示目标。

1、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呢?

(是)

2、它的对称轴怎样画呢?

板书课题:

轴对称图形

三、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3:

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

你能画出几条?

①同桌讨论,发表意见。

②教师指导,回忆画法。

③学生实践,得出规律。

2、学生观察画出圆的对称轴,再动手折一折,你有什么发现?

①观察画出圆的对称轴。

②动手折一折。

③同桌交流:

“你有什么发现?

”。

④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

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它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也可以说是半径所在的直线,还可以说是经过圆心的直线】

3、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1)让学生拿出直尺,量一量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你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四、巩固深化,理解运用。

1、小组合作对我们过去和现在所学的图形列表总结。

正方形

长方形

等腰三角形

等腰梯形

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的条数

2、P59“做一做”第1题。

3、知识运用。

P59“做一做”第2题。

4、填空:

图形经过轴对称后,(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有(位置)发生改变。

五、课堂小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圆的哪些知识?

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课堂作业。

1、下面的数字,那些是轴对称图形?

他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0123456789

2、下面字母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有()个。

ABCDUVWX

①8②7③6④5

3、P61练习十四第5~9题。

4、应用轴对称的知识设计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5、收集生活中对称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对称性质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

七、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例题:

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它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性质: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对比列表:

正方形

长方形

等腰三角形

等腰梯形

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的条数

课后反思:

 

第30课时圆的周长

教学要求:

1、在掌握了圆的特征基础上,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通过周长、直径变化时圆周率保持不变(即:

圆的周长÷直径=π)的探索,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3、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绳子、米尺、已知半径和直径的圆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2厘米,求它的周长?

[C=4a]

2、已知长方形的长为

dm,宽为

dm,求它的周长?

[C=2(a+b)]

小结: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都与它的边长有关。

3、求下图的周长。

(1)说一说求该图周长的方法。

(2)给数值求该图周长。

二、揭示目标。

1、圆是由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它的周长怎样求呢?

2、板书课题:

圆的周长

三、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圆的周长的测量。

(1)绳测法:

绳测时,要把绳拉紧。

(2)滚动法:

注意起点和终点。

2、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有关。

(1)学生猜想。

(2)教师用细绳拴一物体,并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物体甩起来。

(3)观察半径2cm和4cm,以及直径4cm和8cm的圆,讨论“有什么发现”?

小结:

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有关。

圆的周长随着直径(或半径)的变化而变化,直径长,周长就长;直径短,周长就短。

3、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的关系。

(1)拿出准备好的圆形,并同桌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并运用前面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数据填表:

周长

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3)从表格中发现了什么?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圆周率。

①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②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③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5、介绍祖冲之。

教材P63“你知道吗?

6、公式理解:

(1)文字理解。

①周长÷直径=圆周率。

那么:

周长=直径×圆周率;直径=周长÷圆周率。

②周长÷2个半径=圆周率。

那么:

周长=2×半径×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

③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π倍;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半径的2π倍。

(2)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r表示圆的半径。

就有:

C=πd或C=2πr。

(3)应用“只要知道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求到什么”叙述公式。

7、公式应用。

(1)例1:

①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②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③原题出现。

(2)变式例题:

圆形花坛的半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四、巩固深化,理解运用。

1、判断。

①π=3.14。

()

②计算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圆的直径。

()

③只要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

2、选择。

①较大的圆的圆周率()较小的圆的圆周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

②半圆的周长()圆周长。

A、大于B、小于C、等于

3、记住下列数据。

兀=3.142兀=6.283兀=9.424兀=12.565兀=15.7

6兀=18.847兀=21.988兀=25.129兀=28.26

五、课堂小结,提高认识。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课外实践作业。

1、老师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

为了美观,准备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

请问,老师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2、P64“做一做”第2题。

3、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先讨论如何画,再操作。

七、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正方形周长:

圆周率:

π=3.14……

祖冲之:

“周三径一”

圆的周长:

C=πd或C=2πr

例1:

方法小结:

 

第31课时已知圆的周长,求它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求圆的周长的公式,并能运用它来求圆的直径与半径。

2、通过相互讨论、探索学习,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运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

2、圆的周长公式是()或()。

3、说说圆周率π是什么意思?

一般取值是多少?

4、计算圆的周长。

(1)d=3厘米

(2)r=8分米

①抽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②订正时注意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5、解下列方程。

[抽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1)0.6

=3.6

(2)3.14

=9.42(3)3.14

=25.12

二、揭示目标。

1、师:

老师手里有一根长12.56厘米的铁丝,如果把它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如果把它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多少厘米?

2、生:

(有的学生可能会解,但有的学生可能不会解。

师板书:

已知圆的周长,求它的直径或半径

三、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师出示例题:

一根长12.56厘米的铁丝,如果把它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1)小组合作探究。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①分析:

因为12.56=边长×4,所以正方形的边长=12.56÷4=3.15(厘米)

②用方程解:

设正方形边长为X厘米。

4X=12.56

X=3.14

(3)谈谈你的收获。

(4)讨论交流。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怎样求边长?

[a=C/4]

2、例题变式:

一根长12.56厘米的铁丝,如果把它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多少厘米?

(1)小组合作探究。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①分析:

因为12.56=π×直径,所以圆的直径=12.56÷3.14=4(厘米)

②用方程解:

设圆的直径为X厘米。

3.14X=12.56

X=12.56÷3.14

X=4

(3)谈谈你的收获。

(4)师:

如果问题改为“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又怎样解决了?

(5)讨论交流。

①已知圆的周长,怎样求直径?

②已知圆的周长,怎样求半径?

3、方法小结:

d=C/π或r=C/2π

根据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如遇到允许取近似值应注意约等于号的使用,哪一步取近似值,哪一步才用约等于号。

四、巩固深化,理解运用。

1、选择题:

(1)一个半圆的周长等于()

A、它的周长的

B、它的周长的一半加上一条直径

(2)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外直径为70厘米。

如果每分钟平均转100圈,那么,这辆自行车每小时约行()千米。

A、219.8B、21980C、13.188

(3)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用圆规的两脚在米尺上应量取()

A、6厘米B、3厘米C、2厘米

2、一个圆形水池,周长是37.68米。

它的直径是多少米?

3、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这个铁环的半径是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提高认识。

已知圆的周长怎样求它的直径和半径?

六、课堂作业。

1、填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比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点,这个固定的倍数叫(),用字母()表示。

(2)一个圆的周长是9.42厘米,它的直径是()厘米。

(3)一个圆的直径是

厘米,它的半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3、一口井,井口上辘轳的半径为0.2米,把水桶从水面提到井边,需要把辘轳转6周,水面到井口的距离是多少米?

4、P66练习十五第6~10题。

七、板书设计:

已知圆的周长,求它的直径或半径

例题:

变式1:

变式2:

方法总结:

正方形a=C/4

圆d=C/π或r=C/2π

 

第32课时圆的面积

教学要求:

1、建立圆的面积的概念,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2、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剪拼、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渗透极限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判断。

(1)a2表示两个a相乘。

()

(2)2a表示两个a相加。

()

2、口算:

3242b×b=r·r=

3、对比练习。

(1)圆的周长公式:

C=()或C=()。

(2)圆的周长的一半:

2πr÷2=()或πd÷2=()。

(3)半圆的周长:

()+d或()+2r。

4、填公式,回忆方法,体现转化。

 

①补充公式。

②公式的由来。

③解题思想---“转化”。

二、揭示目标。

1、圆的面积怎样解决呢?

2、板书课题:

圆的面积

三、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圆面积的含义。

师:

以前学过的图形的面积的含义是什么?

(它们所围占平面的大小。

师:

圆的面积的是指什么?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猜想:

圆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

(1)可能与半径(或直径)有关

(2)圆的面积怎样计算

(3)圆的面积有没有公式

(4)……

3、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1)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