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道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748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道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烟道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烟道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烟道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烟道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道施工方案.docx

《烟道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道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道施工方案.docx

烟道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烟道结构图》F2131S-T0303

1.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

土建工程)DL/T5210.1—2005

1.2.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

1.3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电建[1995]543号)

1.4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4]49号)

1.5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电质监[2002]3号)

1.6国家电力公司火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电火[2000]383号)

1.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

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

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XJJ018-2005

1.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1.1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2.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和施工范围

新疆华能阜康热电联产2×135工程,烟道位于炉后区,烟囱两侧。

烟道为框架结构,共12.27m,烟道±0.00相当于绝对高程611.30m,基础设计为桩基础、上部为框架结构、梁、柱的混凝土等级为C30,垫层的混凝土等级为C15,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

柱、梁钢筋保护层为30㎜,基础钢筋保护层为50㎜。

2.2工程特点:

框架结构较复杂,标高多,地下设备多,场地狭窄,施工工期较短,施工难度大。

3.施工准备及条件

3.1施工前必须熟悉图纸,核对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与图纸相符。

3.2根据工程特点、计划工期及现场环境,对钢筋混凝土柱、梁、板进行模板设计,确定模板制作的几何尺寸,选用的加固体系。

3.3编制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3.4施工中用的所有材料、机械及工器具都已备齐待用。

3.5临时水电按要求架设到位。

4.劳动力计划、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的配置

4.1劳动力组织

模板工:

30人;

混凝土工:

10人;

架子工:

20人;

钢筋工:

20人;

杂工:

10人;

技术管理人员:

8人

4.2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的配置

卷扬机1台

混凝土汽车泵:

1台;

混凝土搅拌站:

1座;

混凝土搅拌车:

2辆;

钢筋直螺纹套丝机:

2台;

6~9米振动棒:

30根;

动力配电箱:

3只;

照明配电箱:

3只;

照明灯具:

15套;

全站仪:

1台;

水平仪:

2台;

50m钢卷尺:

2把

5.主要施工方案

5.1模板工程: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板的施工质量,采用15㎜厚木质胶合板后背50×100㎜方木支设,Ø48×3.5㎜钢管箍加固。

5.2钢筋工程:

除框架柱、纵梁钢筋和次梁钢筋都采用直螺纹连接,

5.3铁件工程:

为保证预埋件位置的准确性,将铁件四角钻孔,用Ø6×50㎜螺栓与模板拉住固定。

5.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系现场搅拌,泵车运送,拖式泵浇筑混凝土。

5.5架子工程:

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5.6土方开挖工程

6.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由于该工程工期紧具体为:

排架搭设→柱、梁钢筋连接绑扎→柱、梁模板安装加固→框架梁、纵梁底模铺设加固→框架梁、纵梁钢筋绑扎→框架梁、纵梁侧模安装加固→平台楼板底模铺设加固→平台钢筋绑扎→验收检查→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柱模及梁侧模拆除→排架搭设

7.1脚手架工程

7.1.1双排架支撑架:

双排架支承架搭设需从-3000m~+12m,高度达15m,架体高,工作量大。

梁底立杆的纵向间距0.6m,横向间距0.8m,水平杆上下步距1.5m,所有于土壤接触的钢管下必须铺设垫木、其余杆件纵向、横向间距为1.20m。

随着排架的搭设及时设置剪刀撑,沿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米。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

剪刀撑应联系7~9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应增加2~4个扣结点。

排架搭设完毕,排架每层走道板、施工平台底部必须设置兜底安全网,安全网支架安装在外立杆上。

7.1.2所有施工脚手架的大、小横杆及立杆的端头都必须伸过相交点100㎜,以防杆件滑脱。

7.1.3脚手架立杆要求垂直,大、小横杆要平整。

各种连接扣件必须扣接牢固,防止杆件滑脱。

相邻两立杆的接头必须错开,间距大于0.5m且不得在同一步距内。

里、外、

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必须错开,不得集中在一组立柱间距之间驳接。

7.1.4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基土大致整平,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7.1.5脚手板铺设:

钢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铺设时采用对接平铺,接头处必须设置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150㎜,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固定。

7.2模板施工

7.2.1配模及支撑方案的确定

7.2.1.1柱模板的配置及支撑方案

1)根据柱的高度及截面尺寸确定柱模板的下料尺寸,柱大面模板宽度要加大两倍小面模板的厚度,即大面包小面。

2)沿柱纵向在木质胶合板上钉截面50㎜×100㎜纵向木龙骨,间距为300㎜,在纵向龙骨之间钉截面50㎜×100㎜横向木龙骨,间距为400㎜。

加固钢管设置在横向木龙骨上。

3)模板加固采用直径Ø48×3.5㎜钢管及扣件沿柱高方向第一道设在距楼地面200㎜处,以上每隔300~500㎜加一道,最上一道距模板顶为200㎜。

7.2.1.2梁模板配置及支撑方案:

根据梁高度及截面尺寸确定梁模板的下料尺寸。

梁侧模板宽度为梁高度与一个模板厚度之和;底模宽度为梁净宽;梁模板长度为净长尺寸。

沿梁的长度方向每600㎜设一立杆,梁两侧立杆间距为梁底宽度加400㎜,每边距梁侧200㎜;立杆顶部设水平杆间距600㎜,其上设梁底模;梁钢筋绑扎完毕后,支设梁侧模,用直径Ø48×3.5㎜钢管及扣件搭设竖向支撑及斜撑固定,间距为600㎜。

7.2.2模板安装

7.2.2.1柱模板安装:

模板立好后要及时加固,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对模板板缝必须采用海绵双面胶带来密封。

四角模板对接处,采用10㎜海绵双面胶带在拼模时贴

在模板内侧面来封闭模板。

柱子的加固采用Ø48钢管箍,钢管箍间距为400㎜。

尤其应加强梁柱接头处柱模的加固。

7.2.2.2梁和现浇板模板安装

1)在梁、柱接头部位,柱木模应事先按图示尺寸,准确将梁的截面尺寸锯出,锯出的形状必须是梁的净尺寸每边加一个模板厚度,梁模板按尺寸支设好后对准柱模锯出的梁位置靠紧,用海绵双面胶带将梁、柱内侧的模板缝密封。

2)支撑部位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50㎜厚木垫板,且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设施。

3)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立杆应垂直,上下层立杆在同一条竖向中心线上,各立杆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认真加强。

4)在柱上弹上水平线,并在楼面上弹控制可调支撑位置的十字线,十字线必须从中间向四周排开,将误差集中在边上。

5)根据支撑方案,按照已弹好的控制线,布设立杆与龙骨,通过调节支撑的高度将水平横杆找平,架设木龙骨。

6)铺设梁底模时,梁底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3‰。

7)当梁高>1000㎜时采用Ø14的对拉螺杆加固,沿梁纵向间距600㎜,沿梁高间距600~800㎜。

7.2.3木模制作、运输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7.2.3.1木质胶合板、木方进场后,应堆放在干燥、平整的场地上,下垫三层垫木,上盖帆布,用麻绳绑扎牢固。

7.2.3.2裁板时,必须用80齿以上的合金锯片,使用带导轨的锯边机;如需要不规则的几何尺寸,可使用高速手提电锯。

7.2.3.3模板裁切、打孔后须用漆封闭切口,以防模板吸水变形。

在板上打孔时,必须在板下垫木方,谨防悬空造成板背面出现劈裂。

7.2.3.4模板使用前必须在表面刷脱膜剂,以确保混凝土表面质量及模板使用寿命。

7.2.3.5模板使用时要防止金属锐角划伤、碰伤、摔伤,以确保其正确的几何尺寸和表面完整。

7.2.3.6模板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四边用木方保护,防止边角损坏,工人搬运应轻拿

轻放。

7.3钢筋工程

7.3.1工程上所有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污泥、油污或浮锈,外观无损坏。

钢筋绑扎前,应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图纸会审记录及施工规范,对钢筋进行准确翻样,配料前应取得钢筋出厂合格证,力学和工艺性能试验报告及对焊检验报告。

7.3.2框架柱、纵梁钢筋,横梁钢筋接头都采用直螺纹连接,直螺纹接头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3.3钢筋直螺纹(滚压剥肋)连接工艺

7.3.3.1施工准备:

钢筋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在工程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接头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应少于3根,3根接头试件所有检验结果,均应符合现行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连接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套筒表面要标注好被连接钢筋的直径和型号,在运输、储存的过程中,要防止锈蚀和沾污。

7.3.3.2钢筋下料:

对端部不直的钢筋要预先调直,按规程要求,切口的端面应与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因此刀片式切断机和氧气吹割都无法满足加工精度要求,通常只有采用砂轮切割机,按配料长度逐根进行切割。

7.3.3.3钢筋滚压

1)开车前准备:

检查电源是否正确安全,检查剥肋滚压机床安装的水平位置,向滚压机床中的减速机及各滑动、磨擦部位注入润滑油,向冷却液箱注入足量的水溶性切削液。

2)试车:

接通电源检查剥肋滚压头旋转方向,当面对机头时,应逆时针方向旋转,检查冷却液泵旋转方向,冷却液应供应充足,回水通畅。

3)剥肋滚压机头的调整:

调整滚压与待加工钢筋规格相同,按待加工的钢筋调整剥肋刀的直径大小位置,以符合相应芯轴要求为准;调整剥肋刀转套的位置,使钢筋剥肋的长度(钢筋纵肋到钢筋端面的距离)比相应规格的环规长度长4㎜为宜;调整停机滑块,使滚丝长度与环规平齐或丝头长出环规2.5㎜(2扣)为宜。

4)丝头加工:

在定心夹钳内装卡钢筋,钢筋的轴向装卡位置与滚压端面平齐,误

差应小于4㎜,启动冷却泵及主轴开关,加工中手动沿逆时针转动进给手柄,使滑台向钢筋的方向进给,此时用力应均匀、速度应适中,钢筋开始剥肋,当剥肋主体与剥肋转套相碰后刀块自动张开,剥肋完毕进入滚压阶段,当钢筋与滚压轮啮合后即可松开进给手柄,此时,滑台可自动进给,待滑台碰限位行程块后,手按反转按扭后剥肋滚压头反转,钢筋从剥肋滚压头中退出,手动将滑台退回原位,剥肋主体的刀块自动闭合,即完成一个钢筋直螺纹丝头的加工。

加工中必须使用冷却切削液,以保证加工质量,减少刀具磨损。

加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检查。

5)丝头检验:

钢筋丝头加工完毕后,用专用环规检验直螺纹丝头的有效长度及螺纹中径、大径和小径。

要求操作工人用环规逐个检查,合格后再由专职质检员以一个工作班,按10%的比例随机抽样检验,且不少于10个,抽检合格率小于95%,应加倍抽检,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95%,应对全部丝头进行检验,并切除所有不合格丝头,重新加工螺纹,验收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在其端部加带保护帽,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7.3.4.1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钢筋连接以前,在施工现场滚丝,按每种规格钢筋接头的试件数量不应少于三根,送试验室做静力拉伸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

现场单项拉伸检验按验收批进行,以500个接头为一个验收批,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均一次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7.3.4.5钢筋连接:

对连接钢筋可自由转动的,或不十分方便转动的场合,将套筒预先部分或全部拧入一个被连接钢筋的螺纹内,而后转动连接钢筋或反拧套筒到预定位置,最后用扳手转动连接钢筋,使其相互对顶锁定连接套筒;对于完全不能转动,如弯折钢筋,或还要调节钢筋内力的场合,如施工缝、后浇带,可将锁定螺母和连接套筒预先拧入加长的螺纹内,再反拧入另一根钢筋端头螺纹上,最后用锁定螺母锁定连接套筒,或配套应用带有正反丝扣的丝牙和套筒,以便从一个方向上,能松开或拧紧两根钢筋,以达到锁定的连接效果。

7.3.5钢筋加工完毕后,应分类堆放使用,挂上标识牌。

7.3.6钢筋绑扎时,要先确定合理的绑扎顺序,主筋位置要正确,箍筋绑扎必须在主筋上先画出位置线,不得目测间距。

绑扎牢固,排列整齐。

梁钢筋在绑扎过程中应注意钢筋接头位置及同一截面内百分率应满足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梁柱接头处,主梁及次梁

接头处应注意箍筋的加密范围及间距。

梁、板的受力钢筋绑扎接头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7.3.7框架横梁跨度长,截面高度大,梁受力钢筋分层设置,施工时应注意钢筋位置、数量、规格、钢筋间距及有效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7.3.8柱子钢筋绑扎:

钢筋箍筋绑扎时,严格按设计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子的箍筋使用量,先将箍筋套入柱钢筋上,然后根据在柱对角上划出的间距线由上往下绑扎,采用缠扣绑扎,绑扎丝末端全部弯入柱内。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型交错绑扎。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柱子保护层厚度为35mm,将预先制作好的水泥砂浆垫块绑扎在柱主筋外皮上,间距一般为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的准确。

7.3.9博腹梁钢筋绑扎:

博腹梁钢筋绑扎之前应先清理板面上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并弹上墨线。

根据间距,先摆放受力钢筋、后放分布筋。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八字扣,两层钢筋之间用马凳支起,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准确。

钢筋绑扎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钢筋下面垫起砂浆垫块,间距为1.5m,垫块的厚度为25mm。

7.3.10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距的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7.4铁件工程

7.4.1必须认真熟悉图纸,核对图中的铁件规格、尺寸、数量,有无偏差。

施工前依据图纸、作业指导书认真进行翻样,统计出铁件重量。

7.4.2铁件运到现场前应对铁件按图纸、规范及大样,认真检查、核对质量及数量,如不合格一律不得进入现场。

铁件运到现场前应编号,不得混淆。

7.4.3铁件在制作时应注意锚筋是否和柱子主筋相碰,如有此问题应将锚筋适当错开位置,以避开柱子主筋。

7.4.4在柱上安装预埋件时,应先按预埋位置在模板上打孔,用Ø6×50㎜螺栓将铁件固定在模板上。

同时在排模板时,应尽量将尺寸小的模板排在埋件多的位置,便于安装埋

件。

施工时对埋件的轴线、标高、规格、加固方式严格控制,做到万无一失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5混凝土工程

7.5.1混凝土配料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7.5.2钢筋、模板验收合格后,由技术人员开出混凝土浇筑报审表,上报有关部门签字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的道路要畅通,振捣设备要齐全,清除模内垃圾,排出积水。

根据方案对班组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包括工作内容、特点、数量、工期、施工方法、安全措施、质量要求和施工缝设置等。

7.5.3混凝土的投料顺序依次为石子、水泥、砂。

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盘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润湿后,将剩余积水倒出。

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量必须按配合比减半。

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

混凝土出料时,应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后方可出料,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7.5.4混凝土才用汽车泵浇筑方法

7.5.4.1柱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接槎面上均匀浇筑50㎜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

7.5.4.2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

7.5.4.3框架柱的施工缝应留设在梁顶面标高位置或行车梁牛腿下面。

如果在梁上留槎必须留在梁跨度1/3范围内,梁上的施工缝应留成垂直槎,并用木板、钢丝网挡牢。

7.5.4.4柱、梁不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先浇注柱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梁混凝土应按规定振捣,不得漏振或过振,以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浆,不再排出气泡为止,振捣时振动棒应做到快插慢拔。

振捣过程中,不能碰铁件。

7.5.4.5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钢筋及保护层的位置是否正确,砂浆垫块是否位移和丢失。

7.5.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之内加以草帘子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7天。

派专人养护,始终保持混凝土面湿润不能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干燥发白现象。

7.5.6模板拆除:

7.5.6.1拆除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应能满足不因拆模而缺楞掉角和损坏混凝土表面。

7.5.6.2柱子模板拆除时,先拆掉柱模的支撑杆,然后拆除柱箍及对拉螺栓,拧掉固定铁件的螺栓,自上而下,分层拆除。

拆除最上一块模板时,向外侧轻击模板上口,使之松动,脱离混凝土。

依次拆下一层模板时,要轻击横边肋,切不可用撬棍从柱角撬离。

拆掉的模板及配件用滑板滑到地面或用绳子绑扎吊下。

柱模板拆除时,应加临时支撑或在柱上口留一个对拉螺杆,以防整片柱模倾倒伤人。

7.5.6.3梁拆模时,先将支撑的水平大横杆和小横杆及所接立杆拆除,以便作业。

然后拆除梁模板连接的梁侧模,以使两相邻模板断连。

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木模板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模板,然后逐块拆除,切不可用撬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拆下的模板应转到上一层。

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下落。

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

拆除梁底模时,应从梁跨中开始向两边拆除。

7.5.6.4木模拆除注意事项

1)拆除原则,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

2)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班前教育,提高爱护企业财产的意识。

3)施工顺序:

在木模背后的木楞上钻孔→系麻绳另端系在脚手架上→拆除加固钢管→用木锤或橡皮垫锤子向外侧轻击模板上口,使之松动,脱离。

7.5.6.5梁、板底模拆除时所需要的混凝土强度

框架纵横梁:

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悬臂构件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7.6土方开挖工程

7.6.1施工准备

7.6.1.1施工前应认真熟悉图纸,认真领会业主及监理下发的土方调配方案。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7.6.1.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7.6.1.3机械操作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全部到位,并经过学习,熟知本工程的操作程序及施工工艺。

7.6.1.4所用机具有:

挖土机、自卸汽车、铁锹(尖头与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和50m钢卷尺等。

7.6.1.5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前均经过检修,避免在现场工作期间出现带病作业情况。

7.6.2施工措施

7.6.2.1土方开挖时,技术、安全人员必须坚持在现场负责指挥,控制土方开挖质量、标高和安全工作。

7.6.2.2挖掘机在5米扇形开挖范围内,按设计基底标高机械一次性开挖,预留300㎜人工清槽,清槽人员不得少于1人。

7.6.2.3土方开挖应从上而下,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严禁在高度超过3m的土体作业。

每次开挖厚度不得超过3米,禁止采用底脚挖空的方法。

7.6.2.4机械开挖过后,采用钉钢钎的办法拉设水平控制线,由人工修整。

7.6.2.5边坡必须按比例放坡,确保基坑内有足够的工作面,严禁随意放坡,以免边坡过陡,造成危险。

根据工程土质特点边坡系数定为1:

0.5。

7.6.2.6机械开挖后,边坡一般较陡,应用人工加以修整,作好支撑的准备,以防坍塌。

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其它作业。

7.6.2.7土方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经常注意边坡是否有裂缝,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和加固后才能施工。

7.6.2.8在开挖过程中,如遇电缆电线应立即停止,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处理。

7.6.2.9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7.6.2.10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时,应注意边坡稳定。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

同时应在坑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6.2.11土方开挖完毕后,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经主管部门检验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8.模板支承架稳定性验算

8.1计算荷载

qk1=0.122KN/mqk2=1.332KN/mqk3=0.0614KN/m

8.1.1恒荷载标准值GK

GK=H(qk1+qk3)+nLaqk2=17×(0.122+0.0614)+4×1.2×0.333=4.72KN

8.1.2活荷载的标准值QK

QK=n1Laqk=4×1.5×0.45=2.7KN

8.1.3风荷载的标准值ωk

qWK=Laφωk

ωk=0.7µSµZω0ω0=0.72KN/m2

φ=1.0µS=1.0φ=1.0×1.0=1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2.1得µZ=1.98

ωk=0.7µSµZω0=0.995KN/m

qWK=Laφωk=1.5×1×0.995=1.49KN/m

8.2脚手架的稳定性验算:

8.2.1确定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γm

1+0.9(η+λ)

因组合风荷载,查表γm=1.19×

1+η+λ

SQK2.71.49+142

η===0.57WK==36.5KN·m

SGK4.728

SWK3.51

λ===0.74SWK=0.09626×36.5=3.51KN

SGK4.72

1+0.9(η+λ)1+0.9(0.57+0.74)

查表γm=1.19×==0.94

1+η+λ1+0.57+0.74

8.2.2计算轴心力设计值N

N=1.2(NGK+NQK)=1.2(4.72+2.7)=8.9KN

8.2.3计算风荷载弯矩MW

MW=1.2MWK=1.2×0.1qWKh2=0.12×0.1×1.49×1.82=0.58KN·㎜

8.2.4确定稳定系数φ

µh1.55×1.8

取µ=1.55λ===176

I0.0158

由表查φ=0.23

8.2.5稳定验算

NMW8.9580

+=+=0.19

φAw0.23×4895080

Fc0.205

==0.24>0.19架体稳定0.9γm0.9×0.94

9.质量管理

9.1质量指标及质量检查验收的标准依据

9.1.1质量指标为优良

9.1.2质量检查验收的标准依据即《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

土建部分DL/T5210.1-2005

9.2质量控制措施

9.2.1工程开工前,各级技术负责人要为工程开工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认真仔细地审阅图纸、文件和资料,组织编写施工技术方案。

9.2.2加强施工中间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全部可控在控,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规范施工。

9.2.3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在工程施工期间,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质量管理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纪律,实现质量目标,让用户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