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年级绿色数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719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中段年级绿色数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中段年级绿色数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中段年级绿色数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中段年级绿色数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中段年级绿色数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中段年级绿色数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3.docx

《小学中段年级绿色数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中段年级绿色数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中段年级绿色数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3.docx

小学中段年级绿色数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3

2013年教育学会论文

小学数学

小学中段年级绿色数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作者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兴趣缺失、偏重书本知识、解题压力大和师生距离渐行渐远等消极因素,提出了“绿色数学课堂”的新思路;并从理念契合与现实需求等角度论证了绿色课堂之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可行性,构建了“绿色数学课堂”的操作框架;然后依照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运用翔实的案例阐述了“绿色数学课堂”的基本策略;最后从教师、学生和课程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反思、展望了下一步的打算。

【关键词】绿色数学课堂高段年级构建框架实施策略

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这一数学活动的本质不变。

所谓绿色的数学教学,其要点应该在于对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数学和人,绿色的数学教学更注重人,学习数学的人和引导学习数学的人,更注重人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思想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

更注重让数学成为学习者的一种素养。

一、构建绿色数学课堂的缘由

数学课在小学低段年级是非常有生机的一门课,学生也非常喜欢数学课,课上有小组合作,还有口算比赛……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加,一部分学生对数学越来越讨厌,想到下一节是数学课就感到紧张,甚至是恐惧。

害怕课上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难为情!

害怕题目做不出来,被老师批评……班级里开始出现所谓的“两极分化”。

以笔者所带的班级为例,笔者从一年级带到五年级,对这一切的变化深有体会。

为什么随着年级递增学生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通过调查发现,产生上述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数学学习兴趣的缺失。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他的思维就越活跃,求知欲也就越强烈。

反之,当学生某一门学科不感兴趣时,学生就厌烦,甚至躲避。

就会感觉学习数学是一份苦役。

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主要表现为: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

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是抄袭同学的作业,学习成绩大幅下滑。

第二,教学偏重书本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来自考试的压力,家长只关注孩子卷面的分数等各方面的压力,使得一线教师不得不更加关注书本的知识,应试教育,缺少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造成了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缺失。

第三,解题困难带来的压力。

特别是解决和生活紧密联系的题目,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学生理解有困难。

笔者统计了我校四年级136位学生四年级下册期末检测的一道用用数学的题。

(正确率32.3%)原题如下:

501班40位同学进行野炊,做肉丝蛋炒饭。

请根据下列“一锅肉丝蛋炒饭(8人的份量)配料表”计算,用40元钱买肉够不够?

(请列式计算说明)

一锅肉丝蛋炒饭(8人的份量)配料表

名称

鸡蛋

质量(千克)

2

1

0.3

0.6

0.1

价格(元/千克)

4.50

2.40

24.40

14.20

11.40

对于这个题目这么低的正确率,究其原因主要:

第一,理解题意,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在这个表格我们只需要选择“肉”这一信息即可,而事实上,很多的孩子把表格中的每一项都进行了计算,写了很多算式,结果还是错误。

第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如果是和书本题目类似的题,学生的正确率一定可以大大提高,但是当放在一个完全全新的环境中解决,学生显得无从下手。

第四,师生距离渐行渐远。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很多学生害怕接近数学老师,觉得数学老师特别的威严,不苟言笑。

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亲和力,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学科畏惧,毫无兴趣。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在新课程的平台上,构筑绿色的数学课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亲近教师,让数学学习充满勃勃生机,体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数学美,让学生真正地快乐学数学、享受数学。

因此,如何正确看待数学课堂的现状,如何正视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实际的发展需求,从而构建“绿色”课堂成为了小学数学迫在眉睫的课题之一。

二、绿色数学课堂的基本特征

绿色数学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上充满生命力,它更加温情,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在绿色生态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尊重个性化,反对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统一僵化的教学策略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它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一)绿色数学课堂的基点——贴近学生生活及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就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阐述的:

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其实现的基本途径就是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及价值,并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逐步领悟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

(二)绿色数学课堂的教学相长——诚信与责任

诚挚可信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是人类道德品质的积极呈现,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和心理体验的过程中。

在数学课堂中也需要我们的诚信与责任。

数学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关注,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引导他们学习,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真诚与对他们信任。

对于学有余力并且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数学才能。

这些优等生既要相信自己,也要帮助他人,“强兵帮弱兵”。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绿色数学课堂的发展维度——探求合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经历有……有合作的实践活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这和绿色数学课堂强调的探求合作不谋而合。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成为一个教学亮点。

在绿色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了合作学习更便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信息的传递,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四)绿色数学课堂的开放性——学会选择

“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于一个数学问题,学生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来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或者是最喜欢的方法和方式去解决。

绿色数学教学,在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定位,学习方式的确定,有较大的弹性。

给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发挥留有足够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体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关心现实,关注社会,体验人生,积累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感悟。

三、绿色数学课堂的基本思路及框架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谈论与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绿色数学课堂的框架。

通过调查,访谈寻找了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通过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联系教学实际,遵循课堂教学规律,明确了绿色数学课堂的涵义以及基本特征,并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六项基本策略。

具体见下图(图1小学绿色数学课堂的基本思路及操作框架):

 

图1小学绿色数学课堂的基本思路及操作框架

四、绿色数学课堂的实践策略

现代教学论指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才能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只有在师生互动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宽容,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知识和人格的自我发展。

(一)关注起点,教学目标梯度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变化。

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具有导向性和调控性的功能。

教学目标的梯度化是指将教学目标分为若干层次,对于教学活动中,各方面特征较为接近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由于现代的教学一般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在这种情况下就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一刀切。

“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下”。

基于这一问题,我经常在思考能不能再我的课上放个10分钟,让“知道的来告诉不知道的”。

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孩子自己选择好朋友来当“老师”,把一个或者两个只是点搞懂。

在四年级学习《乘法的分配律》和《乘法的结合律》的时候,解题的时候经常出现以下错误:

(40+8)×25(8×40)×25

=40×25+8=8×25×40×25

=1000+8=200×40×25

=1008=20000

在练习课上,我说:

“对于乘法的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一些同学还是没有搞清楚,请各位同学自己选择你喜欢的同学做老师,来给你讲解,讲解完毕后,我们来下小测验,看看哪几位小老师讲解效果最好。

这下,课堂像炸开锅,学生纷纷跑去找喜欢的老师。

有的小老师在黑板上给“学生”演示,讲解。

有的在座位上眉飞色舞的讲解。

课堂气氛似乎从来没有这么活跃过。

测试的时候,我看到有几位“老师”那神情紧张啊,真像自己在进行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

这大概就是一个十岁孩子的责任心。

测试结束,虽然不能做到所有的孩子都全对,但真的每个孩子都有了进步,这大概就是让每个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点点小小的进步。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对于学习层次比较高的学生,可以请他当老师,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对于学习层次比较略低的同学,通过好朋友的讲解,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中更好地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二)激发兴趣,营造绿色教室环境

每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效率是最高的。

学生的学习也不例外,只有对学习感兴趣,喜欢学习,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毫无疑问,这时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因此非余杭区籍的学生比较多。

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多个省市。

在学习《方向与位置》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就对孩子们说:

“同学们,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多个省市,可是你想知道上海,北京在你家的什么方向吗?

就是这样一个开场,一下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孩子都学得很认真,就怕今天没有掌握知识,明天课堂上实践活动无法完成。

实践活动:

打开中国地图,以你的家乡为观测点,用量角器量一量北京,上海约在什么方向。

小组合作:

每一个孩子课前准备一张喜欢的粘纸,在活动中代表自己,贴在自己的家乡,然后来用量角器量一量北京,上海约在什么方向。

然后完成表格。

北京

上海

生1家乡()

生2家乡()

生3家乡()

生4家乡()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大家都很兴奋,生怕自己家乡的位置搞错了,似乎就对不起家乡了,这也许就是每一个人骨子里热爱家乡的表现吧。

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是推动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实现教育目的——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主动参与。

(三)激活教材,提供鲜活学习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课程,在生活中寻找鲜活的素材,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丰富的教材。

激活教材,挖掘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生活问题走进学生的数学课堂。

在生活中找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放飞思维,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学习《货比三家》(小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我先在前一天布置了一个作业,调查余杭区临平的三家大超市的物品价格哪一家最贵,哪一家最便宜。

并且完成以下表格。

价格

商品

沃尔玛

大红鹰

家乐福

有了前一天的调查活动,在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中,为了要解决昨天在调查活动中碰到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的高。

在课堂的小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结论。

在课堂的交流环节,孩子们个个畅所欲言。

生3:

“我们小组调查了薯片,笔袋,立白洗衣粉,得出的结论的是这三件物品中,薯片,洗衣粉沃尔玛最便宜,笔袋家乐福最便宜,所以建议以后买东西多去沃尔玛。

生4:

“我们调查的是德芙巧克力,金龙鱼玉米油,海飞丝,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巧克力家乐福最便宜,海飞丝和玉米油大红鹰便宜,沃尔玛每一件物品都是第二。

建议买巧克力去家乐福,海飞丝和玉米油去大红鹰。

生5:

“我今天就回家告诉我妈妈,巧克力去家乐福买,便宜。

生6:

“我发现其实没有哪一家超市每一件物品都是最便宜的,也没有哪一家超市每一件物品都是最贵的,三家的价格总体情况差不多,就看你要买什么,可以选择便宜的超市买”。

其余的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学生亲自通过调查,学习,交流,讨论,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因材施教,教学设计弹性化

因材施教,现在汉语字典对其的解释是: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

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

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

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学生按照他们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分为3个部分的学生。

A类:

具有较好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B类:

数学思维能力一般,但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较好。

C类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的学生。

课堂中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类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类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类学生,这样,每个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

对B、C类的学生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鼓励A类的同学与B,C类同学“结对扶贫”,对于“扶贫”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奖励。

除了在课堂中,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作业中,我也采用“分层”作业。

A类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

B类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C类做基础性作业;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

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次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是伟大的成就。

通过“因材施教”,不但提高了优等生的学习能力,在“扶贫”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他们良好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了他们对原来知识点的理解,增强了他们对数学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对于学困生而言,每弄懂一个知识点就是一次进步,增强学习兴趣。

(五)以学定教,促进探究学习

以学定教是指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

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

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上学期,在一次数学综合实践课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们做了一个小的调查研究《学校停车场》,问题:

学校从村里租赁了一块场地作为,学校教职工的停车场,请同学们设计如何在这个停车场划停车位,有效利用资源,保证车子通行顺畅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划停车位。

如果方案被采用,学校还有特别的奖励。

解决这么一个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小组分好后,就开始分工,着手干好自己的工作。

两个星期后,方案基本出炉,虽然孩子们的方案不是很成熟,有些甚至从我们成人的角度来看有一些好笑,理想化。

但是,通过通过这么一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了一个很好的提高。

1.通过测量场地面积,很好地综合应用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关于面积计算,以及长度测量等方面的知识。

2.为了划出恰当的车位,学生上网查阅了大量的关于各类车子的长,款等,以及一般一个车位大约需要的长,宽的数据,还计算了每一个车位的占地面积。

3.在整个停车场的统筹规划中,孩子们综合应用了统计的知识,计算了整个停车场最大容量。

通过设计停车场这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结合实际情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方案的过程。

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的体验。

(六)崇尚多元,构建绿色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还是与家长进行交流和合作的窗口。

绿色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1.多元评价,促进发展

评价主体可以多元化——既有学生本人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也有教师对学生作出的评价;评价内容全面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本学科的情感态度,合作学习的表现,科学探究的兴趣、能力等等都是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因素;评价方法多样化——既有定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科学知识重在学习,可以通过考试和测验的方法,采用打分评价,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兴趣、探究问题的表现、作业质量,进行等级评价,结果可以分为优异、良好、满意、可接受、需要帮助等评价;评价行为个体化——即把评价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来给予评价。

2.崇尚个性,关注成长

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推行成长袋活动,关注每一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改变与进步,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每一个孩子无论是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也应该得到肯定。

成长记录袋主要包括:

“双基”评价,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情感态度的评价等要素。

成长记录卡为学业生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机会,它给予学生极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动机和自信心,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在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肯定。

五、讨论与展望

(一)数学课堂应由“专制”走向“民主”

民主是相对于专制而言的,所谓“专制的数学课程”,是指在传统教学论的概念中,“数学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它只是学科专家关注的事,一线数学教师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数学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与教学被分割为两个完全独立的领域。

在这种背景下的教学活动,被人们形象地比作是“带着镣铐跳舞”,因为师生的主体性、生命力被束缚了,得不到充分地发挥。

在绿色数学课堂的实践中,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和学生已不再处于数学课程之外,而是成为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了课程开发的主体参与者、创造者。

因为数学课程已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二)数学课堂由“知识本位”转变为“以生为本”

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掌握的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中所流露的情感与态度。

“以人为本”的绿色数学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如何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组织和提供有效的课堂学习与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到个人与集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互助合作,从多学科,多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评价和反思意识。

使以技能传授为中心的“知识课堂”真正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生本课堂”。

(三)教师也应该学会选择,善于选择

“教什么”≠“学什么”!

新课程强调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学生对教师给出的学习内容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选择,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所以,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不仅仅是对教科书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建构;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即动态的,持续的生成过程。

能准确地描述出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与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四)建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数学教师用书教学用书》四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胡炯涛.数学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王辉.教学思想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5]郭其俊.“绿色数学”的建构—中学数学“三线四步”教学模式初探.教学月刊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