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RESTful 架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551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 RESTful 架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理解 RESTful 架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理解 RESTful 架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理解 RESTful 架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理解 RESTful 架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解 RESTful 架构.docx

《理解 RESTful 架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 RESTful 架构.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解 RESTful 架构.docx

理解RESTful架构

理解RESTful架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网站即软件,而且是一种新型的软件。

这种"互联网软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建立在分布式体系上,通过互联网通信,具有高延时(highlatency)、高并发等特点。

网站开发,完全可以采用软件开发的模式。

但是传统上,软件和网络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很少有交集;软件开发主要针对单机环境,网络则主要研究系统之间的通信。

互联网的兴起,使得这两个领域开始融合,现在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开发在互联网环境中使用的软件。

RESTful架构,就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互联网软件架构。

它结构清晰、符合标准、易于理解、扩展方便,所以正得到越来越多网站的采用。

但是,到底什么是RESTful架构,并不是一个容易说清楚的问题。

下面,我就谈谈我理解的RESTful架构。

一、起源

REST这个词,是RoyThomasFielding在他2000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

Fielding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他是HTTP协议(1.0版和1.1版)的主要设计者、Apache服务器软件的作者之一、Apache基金会的第一任主席。

所以,他的这篇论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关注,并且立即对互联网开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这样介绍论文的写作目的:

"本文研究计算机科学两大前沿----软件和网络----的交叉点。

长期以来,软件研究主要关注软件设计的分类、设计方法的演化,很少客观地评估不同的设计选择对系统行为的影响。

而相反地,网络研究主要关注系统之间通信行为的细节、如何改进特定通信机制的表现,常常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改变应用程序的互动风格比改变互动协议,对整体表现有更大的影响。

我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就是想在符合架构原理的前提下,理解和评估以网络为基础的应用软件的架构设计,得到一个功能强、性能好、适宜通信的架构。

"

(Thisdissertationexploresajunctiononthefrontiersoftworesearchdisciplinesincomputerscience:

softwareandnetworking.Softwareresearchhaslongbeenconcernedwiththecategorizationofsoftwaredesignsandthedevelopmentofdesignmethodologies,buthasrarelybeenabletoobjectivelyevaluatetheimpactofvariousdesignchoicesonsystembehavior.Networkingresearch,incontrast,isfocusedonthedetailsofgenericcommunicationbehaviorbetweensystemsandimprovingtheperformanceofparticularcommunicationtechniques,oftenignoringthefactthatchangingtheinteractionstyleofanapplicationcanhavemoreimpactonperformancethanthecommunicationprotocolsusedforthatinteraction.Myworkismotivatedbythedesiretounderstandandevaluatethearchitecturaldesignofnetwork-basedapplicationsoftwarethroughprincipleduseofarchitecturalconstraints,therebyobtainingthefunctional,performance,andsocialpropertiesdesiredofanarchitecture.)

二、名称

Fielding将他对互联网软件的架构原则,定名为REST,即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的缩写。

我对这个词组的翻译是"表现层状态转化"。

如果一个架构符合REST原则,就称它为RESTful架构。

要理解RESTful架构,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理解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这个词组到底是什么意思,它的每一个词代表了什么涵义。

如果你把这个名称搞懂了,也就不难体会REST是一种什么样的设计。

三、资源(Resources)

REST的名称"表现层状态转化"中,省略了主语。

"表现层"其实指的是"资源"(Resources)的"表现层"。

所谓"资源",就是网络上的一个实体,或者说是网络上的一个具体信息。

它可以是一段文本、一张图片、一首歌曲、一种服务,总之就是一个具体的实在。

你可以用一个URI(统一资源定位符)指向它,每种资源对应一个特定的URI。

要获取这个资源,访问它的URI就可以,因此URI就成了每一个资源的地址或独一无二的识别符。

所谓"上网",就是与互联网上一系列的"资源"互动,调用它的URI。

四、表现层(Representation)

"资源"是一种信息实体,它可以有多种外在表现形式。

我们把"资源"具体呈现出来的形式,叫做它的"表现层"(Representation)。

比如,文本可以用txt格式表现,也可以用HTML格式、XML格式、JSON格式表现,甚至可以采用二进制格式;图片可以用JPG格式表现,也可以用PNG格式表现。

URI只代表资源的实体,不代表它的形式。

严格地说,有些网址最后的".html"后缀名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个后缀名表示格式,属于"表现层"范畴,而URI应该只代表"资源"的位置。

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应该在HTTP请求的头信息中用Accept和Content-Type字段指定,这两个字段才是对"表现层"的描述。

五、状态转化(StateTransfer)

访问一个网站,就代表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一个互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势必涉及到数据和状态的变化。

互联网通信协议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协议。

这意味着,所有的状态都保存在服务器端。

因此,如果客户端想要操作服务器,必须通过某种手段,让服务器端发生"状态转化"(StateTransfer)。

而这种转化是建立在表现层之上的,所以就是"表现层状态转化"。

客户端用到的手段,只能是HTTP协议。

具体来说,就是HTTP协议里面,四个表示操作方式的动词:

GET、POST、PUT、DELETE。

GET用来获取资源;

POST用来新建资源(也可以用于更新资源);

PUT用来更新资源;

DELETE用来删除资源;

六、综述

综合上面的解释,我们总结一下什么是RESTful架构:

(1)每一个URI代表一种资源;

(2)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递这种资源的某种表现层;

(3)客户端通过四个HTTP动词,对服务器端资源进行操作,实现"表现层状态转化"。

七、误区

RESTful架构有一些典型的设计误区。

最常见的一种设计错误,就是URI包含动词。

因为"资源"表示一种实体,所以应该是名词,URI不应该有动词,动词应该放在HTTP协议中。

举例来说,某个URI是/posts/show/1,其中show是动词,这个URI就设计错了,正确的写法应该是/posts/1,然后用GET方法表示show。

如果某些动作是HTTP动词表示不了的,你就应该把动作做成一种资源。

比如网上汇款,从账户1向账户2汇款500元,错误的URI是:

POST/accounts/1/transfer/500/to/2。

正确的写法是把动词transfer改成名词transaction,资源不能是动词,但是可以是一种服务:

POST/transactionHTTP/1.1

Host:

127.0.0.1

from=1&to=2&amount=500.00

另一个设计误区,就是在URI中加入版本号:

因为不同的版本,可以理解成同一种资源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应该采用同一个URI。

版本号可以在HTTP请求头信息的Accept字段中进行区分(参见VersioningRESTServices):

Accept:

vnd.example-com.foo+json;version=1.0

Accept:

vnd.example-com.foo+json;version=1.1

Accept:

vnd.example-com.foo+json;version=2.0

REST

表述性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REST),不是一种标准,而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

基于REST的服务与基于SOAP的服务相比,性能、效率和易用性上都更高,而SOAP协议非常的复杂和不透明。

REST受到越来越多的Web服务供应商欢迎。

目前大部分供应商,如yahoo、google、Amazon等都提供REST风格的服务。

REST的主要原则是:

1.网络上的所有事物都可被抽象为资源;

2.每个资源都有一个唯一的资源标识符URI;

3.使用标准方法操作资源;

4.所有的操作都是无状态的;

5.通过缓存来提高性能。

REST是基于Http协议的,任何对资源的操作行为都是通过Http协议来实现。

Http把对一个资源的操作限制在4个方法以内:

GET、POST、PUT和DELETE,这正是对资源CRUD操作的实现。

REST的资源表述形式可以是XML、HTML、JSON,或者其他任意的形式,这取决于服务提供商和消费服务的用户。

但是REST不是万能的。

操作无状态也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问题,如何授权和验证用户?

如果要求每次请求都包含完整的身份和验证信息,又如何避免信息泄漏?

复杂的功能挑战架构的易用性,这就需要在性能与功能间权衡,究竟该用REST还是SOAP。

WebHttpBinding

WebHttpBinding允许开发人员通过HTTP请求(这些请求使用“PlainoldXML”(POX)样式消息,而不是使用基于SOAP的消息)来公开Web服务,可以很便利的实现REST。

与其他绑定不同的是:

必须使用WebHttpBehavior对服务的终结点进行配置。

还要求使用WebGetAttribute或WebInvokeAttribute属性将各个服务操作映射到URI,同时定义调用和返回结果的消息格式。

服务契约

先定义服务契约。

参考网址:

这里一共提供了4种访问方法GET,POST,PUT,DELETE.

普通WCF服务契约不同的是,需要额外用WebGet或者WebInvoke指定REST访问的方式。

另外还要指定消息包装样式和消息格式

如:

WebGet:

用于声明GET请求

WebInvoke:

通过指定Method来声明POST,PUT,DELETE请求

RequestFormat和ResponseFormat指定发送Request和接收Response所用的格式,这里只有2种格式XML和JSON,默认都是XML

UriTemplate:

用来设定方法映射到的具体URL上,如GetAllUsers就映射到了User/All目录下,这样在客户端就需要将HttpWebRequest的地址设置为http:

//localhost:

2899/Service1.svc/User/All.而对于GetUser的影射路径/User/Get/{Name},客户端HttpWebRequest的地址就是http:

//localhost:

2899/Service1.svc/User/Get/tom。

在客户端我们可以用c#直接发送httprequest来调用服务,或者jQuery来异步调用.

这里我选择用silverlightapp来作为客户端,传输格式XML此处的silverlight版本是silverlight4

下面是客户端代码

MainPage

1namespaceSilverlightApplication1

2{

3publicpartialclassMainPage:

UserControl

4{

5privateconststringbasicUrl="http:

//localhost:

2899/Service1.svc/user/";

6

7publicMainPage()

8{

9InitializeComponent();

10}

11

12privatevoidbtnGet_Click(objectsender,RoutedEventArgse)

13{

14stringgetUrl=basicUrl+"all";

15HttpWebRequestreq=WebRequest.Create(getUrl)asHttpWebRequest;

16req.Method="get";

17req.BeginGetResponse(RequestGetUserCallBack,req);

18}

19

20privatevoidRequestGetUserCallBack(IAsyncResultia)

21{

22if(ia.IsCompleted)

23{

24HttpWebResponseresponse=((HttpWebRequest)ia.AsyncState).EndGetResponse(ia)asHttpWebResponse;

25StreamwebStream=response.GetResponseStream();

26StreamReadersr=newStreamReader(webStream);

27stringxml=sr.ReadToEnd();

28sr.Close();

29webStream.Close();

30response.Close();

31}

32}

33

34privatevoidbtnPost_Click(objectsender,RoutedEventArgse)

35{

36//stringxmlFile="post.xml";

37//StreamReadersr=newStreamReader(xmlFile,System.Text.Encoding.UTF8);

38//stringnewUser=sr.ReadToEnd();

39//sr.Close();

40stringnewUser="

//rest-server/datacontract/user\">"+

41"da@fjijo43js4dwdqrq4";

42byte[]data=System.Text.UnicodeEncoding.UTF8.GetBytes(newUser);

43

44stringpost=basicUrl+"create";

45HttpWebRequestreq=WebRequest.Create(post)asHttpWebRequest;

46req.Method="post";

47req.ContentType="text/xml";

48req.ContentLength=data.Length;

49req.BeginGetRequestStream(RequestCreateUserCallBack,newobject[]{req,data});

50}

51

52privatevoidRequestCreateUserCallBack(IAsyncResultia)

53{

54if(ia.IsCompleted)

55{

56object[]objlist=ia.AsyncStateasobject[];

57byte[]data=objlist[1]asbyte[];

58

59Streamstream=((HttpWebRequest)objlist[0]).EndGetRequestStream(ia);

60stream.Write(data,0,data.Length);

61stream.Close();

62((HttpWebRequest)objlist[0]).BeginGetResponse(NullCallBack,ia.AsyncState);

63}

64}

65

66privatevoidbtnPut_Click(objectsender,RoutedEventArgse)

67{

68stringnewUser="

//rest-server/datacontract/user\">"+

69"da@fjijo43js4dwdqrq4";

70byte[]data=System.Text.UnicodeEncoding.UTF8.GetBytes(newUser);

71

72stringput=basicUrl+"Update/"+"v-lk";

73HttpWebRequestreq=WebRequest.CreateHttp(put);

74req.Method="put";

75req.ContentType="text/xml";

76req.ContentLength=data.Length;

77req.BeginGetRequestStream(RequestModifyUserCallBack,newobject[]{req,data});

78}

79

80privatevoidRequestModifyUserCallBack(IAsyncResultia)

81{

82if(ia.IsCompleted)

83{

84object[]objlist=ia.AsyncStateasobject[];

85byte[]data=objlist[1]asbyte[];

86

87Streamstream=((HttpWebRequest)objlist[0]).EndGetRequestStream(ia);

88stream.Write(data,0,data.Length);

89stream.Close();

90((HttpWebRequest)objlist[0]).BeginGetResponse(NullCallBack,ia.AsyncState);

91}

92}

93

94privatevoidNullCallBack(IAsyncResultia)

95{

96

97}

98

99privatevoidbtnDel_Click(objectsender,RoutedEventArgse)

100{

101stringnewUser="

//rest-server/datacontract/user\">"+

102"da@fjijo43js4dwdqrq4";

103byte[]data=System.Text.UnicodeEncoding.UTF8.GetBytes(newUser);

104

105stringdelete=basicUrl+"Delete/"+"v-lk";

106HttpWebRequestreq=WebRequest.CreateHttp(delete);

107req.Method="delete";

108req.ContentType="text/xml";

109req.ContentLength=data.Length;

110req.BeginGetRequestStream(RequestDeleteUserCallBack,newobject[]{req,data});

111}

112

113privatevoidRequestDeleteUserCallBack(IAsyncResultia)

114{

115if(ia.IsCompleted)

116{

117object[]objlist=ia.AsyncStateasobject[];

118byte[]data=objlist[1]asbyte[];

119

120Streamstream=((HttpWebRequest)objlist[0]).EndGetRequestStream(ia);

121stream.Write(data,0,data.Length);

122stream.Close();

123((HttpWebRequest)objlist[0]).BeginGetResponse(NullCallBack,ia.AsyncState);

124}

125}

126}

127}

这里的btnget,btnpost...分别对应rest里的get,post,put,delete请求.

先简单说下Get:

在GET请求中,请求发送顺序是createWebRequest-->GetResponse--->GetStream--->ReadStream--->DisplayXML

由于silverlightsdk比较小所以在getresponse和getstream的时候需要用异步来解决.

在GET请求中,注意URL一定要正确,如果不知道URL是什么的可以访问http:

//localhost:

2899/service1.svc/help来查看请求URL和发送数据的格式.

当然要看到help必须在web,config中把helpEnable设为true

在客户端我们可以用c#直接发送httprequest来调用服务,或者jQuery来异步调用.

这里我选择用silverlightapp来作为客户端,传输格式XML此处的silverlight版本是silverlight4

下面是客户端代码

MainPage

1namespaceSilverlightApplication1

2{

3publicpartialclassMainPage:

UserControl

4{

5privateconststringbasicUrl="http:

//localhost:

2899/Service1.svc/user/";

6

7publicMainPage()

8{

9InitializeComponent();

10}

11

12privatevoidbtnGet_Click(objectsender,RoutedEventArgse)

13{

14stringgetUrl=basicUrl+"all";

15HttpWebRequestreq=WebRequest.Create(getUrl)asHttpWebRequ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