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410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

1.某某投资集团某荒山绿化位置图2.某某投资集团某荒山绿化工程布局图3.某某投资集团某荒山绿化平面效果图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第一节项目提要项目提要一、项目名称:

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项目建设单位:

#某某投资集团三、项目主管单位:

四、建设目标及建设宗旨:

项目建成后,将在某市西面的某形成504.29公顷(7564.35亩)乔灌草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屏障,植被覆盖度提高,有效改善某市181.53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进而改善某市西北面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景观观赏价值,促进当地工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项目区范围:

项目区西临乌奎高速公路,南接兵团农十二师104团场,北临经济开发区,东临西过境公路。

与现有申达公司,国达公司荒山绿化项目连为一片(环包九家湾公墓)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防护系统。

六、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区总面积504.29公顷(7564.35亩),其中荒山造林353.73公顷(5306亩),占总面积的70.14%;建设用地(灌溉设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保护工程、旅游开发建设工程等)占地面积150.56公顷(2258.35亩)占总面积的29.86%。

七、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为3年,即20052007年。

八、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96亿元,其中:

工程费用2.69亿元,其他费用1481.50万元,预备费1346.82万元。

第二节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2.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原则;3.坚持造林与景观一致性原则;4.坚持治沙、造林与区位发展融合性原则;5.坚持科学造林和大力推广应用节水等适用技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6.可持续发展原则;7.原生态区域适生植物优先选择原则。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5.林木种子(GB7908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和其它有关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6.#维吾尔自治区防沙治沙若干规定7.#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8.中共中央、国务院(2003)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9.中国共产党#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件新党发(2004)15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10.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1.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三、参考资料1.某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关于#某某投资集团某荒山绿化征迁蓝线图2.#年鉴2004年3.某县志第三节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营造林技术经济指标

(一)人工造林单位成本:

9385元/亩

(二)人工造林用苗指标:

序号树种用苗量(株/公顷)1生态防护树种乔木1200灌木1700经济林3002生态景观树种900-2400二、基础设施及附属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规格、结构单位数量金额(万元)备注1机井及配套眼62402吸水池座6483蓄水池砼座55004输配水管道DN150千米801600包括焊接钢管、闸阀、法兰片、镇墩等及安装5配水管道DN50千米10015006干道柏油路面、宽9米公里2036007支道柏油路面、宽4米公里6060008变压器及配套台207809输电线400V千米3015010办公用房维修砖混平方米800051211管护站砖混平方米100090012标志牌块2010013宣传牌块30614围栏铁丝千米65162.515水坝工程400000立方米/座座160016水库座6600第四节第四节结论结论该项目建设将使某市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并对某的风景名胜景点起到补充作用,该项目是某城市发展进程的配套设施,有助于改善某整体投资环境,有助于为某树立新世纪的城市形象。

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持续利用,而且能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第一节第一节项目由来和形成项目由来和形成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九二世界“环发大会”所确定的基本目标,更是当今全球共同讨论和关心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世纪之交,党中央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提出了“西部开发,生态先行”的口号。

某市是#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维吾尔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商贸、交通的中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关于开发西部和加快西部建设力度各项政策的落实,亚欧第二座大陆桥的全线贯通,某市已经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突出的作用,某市的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并给以高度的期望。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城市适居等级,改善城市景观风貌是加快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城市文明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某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明显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明显提高。

但由于某市位于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使街道、社区、单位等公共绿地明显增多,公园数量和建设质量明显增加和改善。

但城市局部环境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并未根本扭转。

而某三面环山,因此在环境改善中起决定性作用之一的是荒山造林绿化工程实施的面积与质量,某某现状为荒山秃岭和洪积扇戈壁砾石。

受此特定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城市综合实力因素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就目前某绿地很难形成一个生态防护体系,与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提出近、中期规划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现荒山成林、道路、水系成荫,将城市生态防护体系、城市绿地结合成绿色大生态网络系统的目标极不相称。

同时,某又是旅游城市,生态景观直接影响某市的窗口形象,改善某的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加快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

根据新党发200415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指出林业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没有林业就没有各族人民生存的条件,也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强林业工作:

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为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精神,某市将某的荒山造林工程项目列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建设工程。

该项目区某位于某市西郊,距离某市中心10千米,为荒山景观。

自然条件恶劣,植被稀少,水蚀、风蚀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某市区的空气质量,而且很大程度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因此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植被覆盖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是各族人民对生活质量提高和环境质量改善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自治区首府的整体社会形象,保障某市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其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节第二节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一、项目区生态环境某总体为西南东北走向,山脊线明显,多复合坡,凸形坡面基岩裸露。

山势从西南部山脊向东北逐渐下降。

土层较薄,阳坡岩片满布,受雨水冲刷和风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

地表多砾石,土壤多砾质,植被稀疏。

二、自然灾害现状项目区的主要灾害是大风,大风较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受其影响冬季地面积雪很少,大风时农作物危害较大,对林木也有一定的影响,大风往往使树枝上部抽干,应引起重视。

第三节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调整,#整体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从而赋予首府某发展机遇,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建设的基本条件,日益显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才能更好的利用首府的地理、交通、经济辐射优势,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二、是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住房内部的装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居住区的外部环境。

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不仅有利于住户的身心健康,而且为住户提供了游憩和社交等活动的户外生活空间,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项目区的恶劣自然环境,严重影响项目区各族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健康。

在生态系统中氧的循环主要靠绿色植物来转化,因此,在项目区充分利用荒山营建生态防护林,增加绿色植物面积、体积以改善城市的供氧状况,净化空气是项目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改善某市生态环境的需要随着某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人口、车辆等不断的增加,使其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

某市近几年来虽然加大了造林绿化力度,但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

项目区做为某市生态屏障之一,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某市生活环境的变化。

因此,通过项目的实施减缓水土流失,减弱风沙,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减少大气浮尘,从而在净化周围气候的同时,治理大气污染,提高某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第一节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一、行政区划某位于某市西部,行政上隶属某市沙依巴克区。

二、地理位置某位于某市西部西九家湾。

某绿化工程,海拔8301060米,东经872943873224,北纬432924435158,面积504.29公顷(7564.35亩)。

三、地质、地貌某形成于古生界二叠系末期,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变,东北坡主要由灰色粉砂岩、油页岩、灰绿色、黄绿色长石岩屑和少量炭质页岩、砾岩组成。

某总体为西南东北走向,山脊线明显,多复合坡,凸形坡面基岩裸露。

山势从西南部山脊向东北逐渐下降。

根据地形、地貌特点,造林区分为低山区和山麓洪积扇区两个类型。

低山区海拔高度约1055955米,土壤发育结构为栗钙土,坡度1434,土层较薄,阳坡岩片满布,水土流失严重。

山麓洪积扇区海拔高度860955米,土壤发育结构为棕钙土,坡度411,在冲沟旁及阴坡面土层厚度可达1.5米以上。

四、水文状况某一带地表水均以降水形式出现,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形成径流。

六、七十年代在海拔960970米的冲沟低洼处,曾有极小量泉水溢出,至九十年代已基本干枯。

某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变,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多端。

据#第一水文大队工程师介绍,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论证该地区大部分地段不具备采用地下水的可行性,仅沿乌奎高速公路边,可以采用地下水,但水相位较薄仅6-7米厚,因此,本项目用水主要以104团幸福3号水库解决,机井用水为辅。

五、气候条件某地处内陆干旱中温带,干燥少雨,光热资源丰富,温差大,大风多。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炎热干燥,春秋两季为过渡季节,时间短,变化大。

根据某站历年气象资料,全年平均气温6.4,七月均温23.7,历年极端高温40.5,一月均温-14,历年极端低温达-41.5。

历年最大冻土层深度133厘米,最大积雪深度48厘米。

初霜期十月上旬,终霜期五月上旬,无霜期209天。

年降水量277.6毫米,年均蒸发量1914.1毫米,大于降水量的6.9倍。

年平均相对湿度61%,最低8月份平均为40%,最高12月份平均为82%。

日照总时数2733.6小时,年均风速2.6米/秒,六级以上大风日数22天,八级以上大风日数15天,最大风力九级,最大风速30.7米/秒(SSE),全年以西北风为主。

六、土壤、植被某属于荒漠山地,其特点为残岩坡积物较普遍,土壤和植被依生物基质、海拔高度、坡向发生变化。

在海拔955米以上山地阴坡,分布厚层栗钙土,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PH值7.5左右,轻壤。

植被生长良好,以蒿和禾草为主,总覆盖度为6070%。

半阴坡一般为中层栗钙土,土层厚度为3050厘米,PH值为8.0,土层中夹有岩片。

植被生长一般以蒿和针茅为主,覆盖度为50%。

阳坡岩片满布,属薄层栗钙土,土层厚510厘米,下部为基岩,植被稀疏,多为小蓬和蒿;山顶多为裸岩,石缝中长有刺锦鸡儿。

在海拔955米以下,山地阴坡分布厚层棕钙土,土层厚度50150厘米,PH值为8.0,以轻壤为主。

植被种类多以禾草或蒿子组成群落,盖度7080%;半阴坡和部分阴坡,由于受地形和坡积物影响,分布中层棕钙土,土层厚3050厘米,PH值为7.58.0,轻壤普遍,植被多为小蓬群落、小蓬和蒿子群落,覆盖度60%;阳坡中下部,地表岩片较多,土层厚度30厘米以下,PH值为8.0。

植被以小蓬为主,覆盖度30%,山顶仍有裸岩分布,岩缝间生长有锦鸡儿。

第二节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一、面积、人口及其结构某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

某市辖七区一县,总面积120万公顷,其中:

城市规划区面积16万公顷,建成区面积13955公顷。

二、人口2003年末总人口181.53万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142.94万人,农业人口38.59万人。

总人口中维吾尔、哈萨克、回族、蒙古等48个少数民族人口48.78万人,占21.26%。

三、地方经济200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08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比上年增长28.2%;第二产业增加值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36.58%,工业总产值346.91亿元,比上年增长3.24%。

2003年,某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87元,人均消费性支出633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154元。

职工年人均货币工资16509元。

同时某市又是中心城市,公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某水利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已经完成了渠系的配套,基本保证了耕地的灌溉。

某依托某市电网,全市各乡(镇)场牧区都用已通电,工农业用电得到了保证。

四、基础设施条件

(一)交通、运输条件某市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交通运输的中枢,通往全疆各地、州、市、县的长途汽车客货运输线50多条,兰新铁路复线已建成通车,亚欧大陆桥由中国#某至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的国际列车已运行多年。

南疆铁路线也已通车,延伸到边城喀什,开通国内及疆内列车13对。

某国际机场已扩建成为国内较大的现代化机场,目前开辟有国际、国内航线74条。

某市城市道路网络新建、扩宽速度基本适应城市车辆的高速增长,公交车辆四通八达。

(二)电力通讯条件某市区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内发展很快,电力系统供电充足,年发电量42.07亿千瓦,并同周边地州并网。

邮电通信业务突飞猛进,现有有线电话公司两家,无线电话公司三家,便利、畅通、清晰的电话随时可以同国外、国内的任何地方通话联系。

另外还开通有计算机网络线路,可快速的传递各种文字信息和传输信函、文件。

(三)文教卫生某市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全市有高等学校10所,普通中专学校52所,成人高等院校19所,科研机构74所,从事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人员2万余人,文化事业机构102个,医疗卫生机构912所(医院71所),社会福利院4家。

旅游行业在#也有大的发展,现已有旅游企业60多家,经济收入和旅游人员与往年相比增长速度达60%以上,旅游行业在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高质量地向国际化、现代化靠拢,全区各地充满浓郁#民族气息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

五、外部协作条件该项目的实施有良好的外部协作条件,某市聚集高等学府#大学、#农业大学等和科研及勘察设计单位中科院#分院、区水利勘察院、区水文地质勘察院、区林科院、区林勘院等技术力量雄厚的资深单位,在项目的形成、启动、实施过程中始终有许多知名专家、教授莅临指导,并且项目在设计实施过程中有科研单位与园林施工单位的协作,这一切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节第三节土地资源条件土地资源条件某市土地总面积120万公顷,其中:

市中心区面积0.62万公顷,山地面积60.30万公顷,山前丘陵地面积22.12万公顷,冲积-洪积平原36.96万公顷。

全市耕地面积5.28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4%,森林面积6.58万公顷,占5.48%,草原面积64.23万公顷,占53.52%,荒地面积6.1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12%;其它面积37.7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1.48%。

某某投资集团某绿化工程拥有造林绿化用地504.29公顷7564.35亩),为国有土地,土地使用权属明确,土地资源有可靠保证。

第四节第四节劳动力资源条件劳动力资源条件项目区紧邻农十二师104团场,现有人口2万余人,且距乌市市中心10公里,有丰富的劳动力来源和地区发展优势,不容忽视。

第四章建设方案第一节第一节方案编制的原则与指导思想方案编制的原则与指导思想一、编制原则1.坚持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使林业生态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2.坚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规划任务,做到林业生态任务与治理能力综合平衡。

3.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建立强有力的科技保障体系。

4.坚持国家、集体单位、个人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造林绿化资金,鼓励各类社会实体参与工程造林,大力开展社会造林事业。

5.在总结以往荒山荒地植树造林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更好地营建某荒山造林工程。

二、指导思想紧密结合中央关于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精神及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继续贯彻“坚决保护,积极培育,合理利用,全面发展”的林业基本方针。

在全面总结以往生态工程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防护林体系建设要求,遵循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围绕“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林业发展目标,促进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第二节第二节项目区范围及建设规模项目区范围及建设规模项目区位于某市西侧西九家湾地区,地域范围:

南至克拉玛依西路,西至乌奎高速公路,北至104团团界,绿化面积504.29公顷(7564.35亩)。

扣除山脊岩石裸露部分和基础设施用地,旅游开发用地,造林面积353.73公顷(5306亩)。

第三节第三节项目建设布局项目建设布局一、建设方案项目区位于宜林荒山上,造林采用植苗造林,根据某的地形条件主要采用沿等高线水平带状开沟整地,挖穴栽植。

根据以往的造林经验,要求大苗上山,且皆为带土球一、二级合格苗木。

树种选择以防护树种为主,在地形平缓土层深厚处可适当考虑观赏树种。

灌溉方式利用深井潜水泵抽取地下水,建立吸水池,再由加压泵从吸水池加压至高位蓄水池,利用地势高差大(200米)通过重力流可进行水平沟灌,也可采用节水滴灌,对此,提出以下两个方案进行比选。

二、方案比选方案一:

沟灌采用沟灌可灌溉项目区的全部生产区,有利于地表草本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植被的全面恢复。

沟灌可以提高项目区的林木覆盖度,即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

经测算,沟灌亩投资在2000元左右。

方案二:

滴灌采用节水灌溉,需配套滴灌设施设备,加大了造林投资。

同时,滴灌耗电加大了年运行成本。

滴灌设施存在一定的使用年限,几年后,又得更新,容易造成更新跟不上,造林区灌溉无保证的结局。

经测算,滴灌亩投资在3000元左右。

经比较,沟灌较滴灌用水量大。

但滴灌较沟灌造林成本高,年运行费高。

因此,本项目设计拟采用沟灌与滴灌相结合的用水方案。

三、项目区区划

(一)项目区立地类型1.立地条件项目区属于天山山地立地区(10),天山北坡中部立地亚区(10B)。

造林区主要分布在海拔850-1060米区域。

在海拔955米以上山地阴坡,分布厚层栗钙土,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PH值7.5左右,轻壤。

植被生长良好,以蒿和禾草为主,总盖度6070%。

半阴坡一般为中层栗钙土,土层厚度3050厘米,PH值为8.0,土层中夹有岩片。

植被生长一般以蒿和针茅为主,盖度50%。

阳坡岩片满布,属薄层栗钙土,土层厚510厘米,下部为基岩,植被稀疏,多为小蓬和蒿;山顶多为裸岩,石缝中长有刺锦鸡儿。

在海拔955米以下,山地阴坡分布厚层棕钙土,土层厚度50150厘米,PH值为8.0,以轻壤为主。

植被种类多以禾草或蒿子组成群落,盖度7080%;半阴坡和部分阴坡,由于受地形和坡积物影响,分布中层棕钙土,土层厚3050厘米,PH值为7.58.0,轻壤普遍,植被多为小蓬群落、小蓬和蒿子群落,覆盖度60%;阳坡中下部,地表岩片较多,土层厚度30厘米以下,PH值为8.0。

植被以小蓬为主,覆盖度30%,山顶仍有裸岩分布,岩缝间生长有锦鸡儿。

2.工程布局某造林是保持水土,扩大某绿地面积,改变城市周边荒山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依某所处地理位置,造林地的地形、地势及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区的工程布局。

在地形平缓、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带种植山楂、海棠、桑树、李子、山桃、杜梨、文冠果、葡萄等经济树种,在坡度较缓的地带种植观赏树种,以美化环境、吸引游人,树种有白榆、大叶榆、黄榆、圆冠榆、蔷薇、樟子松、小叶白蜡、复叶槭、白腊等;在坡度较大的地带种植枸杞、沙棘、梭梭、紫穗槐、蔷薇、锦鸡儿等。

主要树种生物学特性表4-1序号名称学名科名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生物学特征1杜梨PyrusbetulaefoliaBge蔷薇科落叶乔木。

树冠开展,枝常具刺。

海拔分布80-1800m的平原和山坡阳处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

耐盐碱。

2蔷薇RosaacicularsLindl蔷薇科落叶灌木。

茎密被刺毛及软刺。

小叶3-7,小叶片宽椭圆形或长圆形,花瓣粉花红色,芳香。

生于海拔450-2500m的山坡阳处、灌丛中、桦木林下,砍伐后针叶林迹地以及路旁、溪边、潮湿划地也有生长。

喜光、耐旱、耐寒,也耐水湿。

3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Lam.豆科落叶灌木,枝丛生,具短刺。

花期56月,果在东北、宁夏、#引种栽培。

垂直分布于海拔5002500m。

喜光,在荫蔽条件下生长不良。

在极端最低温期68月。

度为-32.7或高温60时,不致受冻害或灼伤.耐干旱、贫瘠.。

4圆冠榆Ulmusdensalitw榆科落叶乔木,高达30余米,树冠球形或椭圆形,主干粗、直而不高;树皮灰棕色,多有纵裂,老枝灰色,幼枝绿色。

分布在以喀什、莎车、伊犁、吐鲁番、哈密、石河子和某为多。

它适生于海拔200-1,000米喜欢光性较强,耐高温,耐干旱5白榆UlmuspumilaL.榆科落叶小乔木,高达25米,胸径1米。

树形开展,树冠近圆形。

广泛分布某市面北各地。

天然分布于准噶匀盆地南缘、天山中段南北麓前山带和山前倾斜平原上部。

生于山前间歇性河沟两旁与沟底、河流两岸及河漫滩和山地前山带河谷地带。

喜光树种,不耐庇荫,幼年枝多向阳排列伸展,壮龄枝条向外扩伸,形成庞大的树冠。

它的适应性强,耐低温6大叶榆UlmuslaevisPall榆科落叶乔木,树皮褐色,粗糙,成细条浅裂或深裂。

原产欧洲、#伊犁、石河子、某等地广为引种。

喜光,耐寒也抗高温小枝绿色,后变红褐色,被柔毛或光滑。

7白蜡FrainuschinensisRob.木樨科落叶乔木。

树皮灰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