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及地坑施工方案防腐防渗0830.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640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池及地坑施工方案防腐防渗08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水池及地坑施工方案防腐防渗08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水池及地坑施工方案防腐防渗08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水池及地坑施工方案防腐防渗08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水池及地坑施工方案防腐防渗08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池及地坑施工方案防腐防渗0830.docx

《水池及地坑施工方案防腐防渗08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池及地坑施工方案防腐防渗0830.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池及地坑施工方案防腐防渗0830.docx

水池及地坑施工方案防腐防渗0830

水池及地坑施工方案-(防腐防渗)20170830

 

初期雨水及地坑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7年08月30日

一、工程概况

烯烃分离装置初期雨水及生产污水池为内径尺寸7*5m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水池,水池内深5.5m,底板标高-5.70m,顶板上标高0.30m,垫层顶标高为-6.20m;垫层为100mm厚C15素混凝土,底板厚度0.5m,池壁厚度0.3m(0.25m)。

底板及池壁为C30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顶板厚120mm。

整个水池混凝土工程量如下表:

序号

部位

砼标号

单位

工程量

1

垫层

C15

m3

6.0

2

底板及池壁

C30

m3

71.60

3

顶板及梁

C30

m3

4.6

本方案主要对初期雨水及生产污水池的施工方法、施工措施、人力及机具等配备进行描述。

二、编制依据

2.1施工图纸和施工合同

2.2企业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

2.3本工程所有设计图纸、地质勘探报告、工程规定和技术要求;

2.4相关的各种规范规程、法律法规、图集;

2.5以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2.6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序号

标准规范名称

编号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4

《土方及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1-2012

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7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07-2016

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1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12

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130-2011

1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50326-2006

13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

1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

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16

《预拌混凝土》

GB/T14902-2011

17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2

18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

JGJ55—2011

19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20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

21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GB50484-2008

22

《石油化工混凝土水池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35-2012

三、施工部署

3.1施工工序

 

3.2主要施工方法

3.2.1现场采用搅拌站供应商品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由48型泵车输送砼,有利于基坑内人员运送。

3.2.2钢筋由钢筋棚集中下料加工,由平板车运至现场绑扎安装。

3.2.3基础采用胶合板模板,周转次数不超过三次,保证砼外观尺寸。

3.3主要施工特点

本工程占地面积小,基础较深,基坑内空间狭小操作不便。

四、施工方案

4.1土方工程

4.1.1开挖边线确定

本工程自然地面930.00,如照此标高开始开挖,开挖深度较深,对边坡防护要求极高,根据现场情况,在水池基坑开挖前,依照水池垫层每边宽出5m尺寸,将表面土层剥离2m深度,将开挖上表面标高降至928.00m,然后进行放线开挖。

开挖深度为3.9m,可有效的保证边坡安全,也有利于施工材料转运等工作的进行。

在将自然地面剥离2m深度后,开始定位水池开挖边线。

首先,测量人员根据引测的控制点,定出本工程基坑轴线;然后按基底砼垫层外边线每边加工作面500mm定出基坑开挖下口线,再按1:

0.75放坡系数定出开挖上口线;

4.1.2开挖方法

4.1.2.1机械挖土,随挖土随修整边坡。

在开挖至距离坑底500mm以内时,测量人员抄出500mm水平线,在基槽底钉上水平标高小木桩,拉通线找平,预留200mm土层人工清理。

在开挖基坑时,依据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情况计划坡比,放坡系数为1:

0.75,在机械开挖过程中同时开始人工刷坡工作,如下图所示:

 

4.1.2.2机械开挖至最后一步时,测量人员随即放出基础承台线,由人工挖除200mm预留土层,并清理整平,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基槽报检,验槽合格后进行垫层的浇筑。

4.1.3开挖注意事项

4.1.3.1地基不得超挖,不得扰动。

4.1.3.2土方开挖过程中,严禁将土方堆在基坑边沿,挖出的土方及时用土方车运走。

4.1.3.3机械开挖过程中以及停置和进出场应注意安全,随时配合挖运土做好现场清洁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4.1.4异常情况处理

施工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基坑土质变化及边坡稳定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4.1.4.1坑底内如有暗浜或软弱夹层,应全部清除干净,按设计要求处理至设计标高;

4.1.4.2开挖过程中如遇滑坡迹象,应立即暂停施工,报告业主并主动采取应急措施,在转移工人的同时,将滑坡现场进行封锁;

4.1.5土方施工安全措施

4.1.5.1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

4.1.5.2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状态下面进行作业。

4.1.5.3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

4.1.5.4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

4.1.5.5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位置要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4.1.6土方回填

地坑施工完毕,混凝土标养和同条件试块报告合格,抗渗试件的抗渗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蓄水试验,蓄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

基坑回填前,其内不得有积水。

基底垃圾必须清除干净。

回填土方由业主指定的回填土弃土点取土运回回填,运距1.5Km,采用一台反铲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土,现场采用一台反铲挖掘机进行平土,人工配合平整、夯实。

填土应采用蛙式夯机分层铺填夯实,分层回填厚度为250mm~300mm,同时必须经取样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取样方法采用环刀取样。

填土区应保持一定坡度,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

当天回填,当天夯实。

4.2垫层施工

4.2.1垫层施工前必须在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

4.2.2垫层模板采用100mm宽的模板支设,以钢筋头进行加固。

垫层模板支设时必须严格按照垫层面的标高控制模板上表面的标高和纵横轴线位置的准确。

4.2.3垫层混凝土采用泵车输送到基底。

4.2.4垫层混凝土浇筑时应提前将基底浇水湿润,确保混凝土水分不会过快的被吸收。

4.2.5混凝土振捣采用平板振动器或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捣时应注意不得漏振。

4.2.6垫层砼浇筑时瓦工必须及时的按标高进行混凝土的找平收光,在砼凝固之前找平次数不得少于两次,以减少表面裂纹的产生和保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4.2.7垫层混凝土完成后第二天即可在垫层面上放线,并经总包方和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3模板工程

4.3.1水池底板、池壁、顶板的模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模板;木方及竹胶板不得选用脆性,严重扭曲和受潮容易变形的木材。

4.3.2模板加固采用Ф10对拉螺栓,对拉螺栓间距为0.5m,对拉螺栓中部加止水板一道,止水板规格60mm×60mm,厚度为3mm,止水板与对拉螺栓杆双面满焊。

 

4.3.3支撑系统采用φ48×3.5的钢管搭设,扣件要连接紧固,使之成为整体。

4.3.4所有模板在安装前必须满刷隔离剂,晾干。

模板拼缝要严密,用双面胶粘贴,木模间缝隙较大处采用薄海棉条夹缝。

背楞采用50×100木方,以φ48×3.5的钢管进行加固。

4.3.5木方背楞与模板拼缝应垂直,且以小面与模板接触固定,间距按250mm一道进行设置。

4.3.6底板模板安装时同时池壁模板安装350mm高。

4.3.7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支撑系统必须坐落在坚实、平整的回填土上。

竖向模板安装的底面应平整坚实。

侧模斜撑底部应架设垫木。

模板安装轴线位置允许偏差5mm,标高允许偏差±5mm,截面内部尺寸允许偏差+4mm,-5m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

4.3.8模板拆除

拆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的前提下,方可拆模。

池壁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浇筑不少于7d,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方可拆除。

模板拆除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大锤硬砸。

模板拆除后,池内、外壁上对拉螺栓应清除平整。

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整齐,并做到及时请理,维修,涂刷隔离剂,以备使用。

4.4钢筋工程

4.4.1钢筋必须有合格证,并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4.2钢筋在钢筋棚集中下料,加工、制作成半成品,再用平板车运至现场绑扎成型。

钢筋制作必须严格依据钢筋工长的料表进行下料,弯折,焊接。

4.4.3严格控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保护层厚度利用预先制作好的水泥砂浆垫块进行控制,垫块尺寸为50mm×50mm,厚40mm,不大于1m放置一块。

当在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可在垫块预制时埋入22号铁丝。

4.4.4底板的钢筋绑扎时,应先在垫层上画出钢筋位置线,再摆放钢筋,摆放时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绑扎采用22#铁丝,底板外围两根钢筋满绑,其余钢筋可按梅花形交错绑扎,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绑扎箍筋接头不得落在同一根主筋上,应交错叉花绑扎,四角应满绑,其余钢筋可按梅花形绑扎,扎丝头应向内。

4.4.5水池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钢筋撑脚的形式与尺寸如下图所示,每隔1m放置一个。

其直径选用Φ20的钢筋。

4.4.6底板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柱插筋接头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接头的套筒用优质碳素结构钢,钢筋螺纹采用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加工。

4.4.7池壁环向钢筋在竖向钢筋的内侧,钢筋绑扎时,使用Ф12@400钢筋拉钩,保证内外钢筋的间距,应严格控制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避免露筋。

4.4.8钢筋及预埋件位置应正确,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间距,受力钢筋在长度方向净尺寸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2

受力钢筋排距

±5

3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焊接骨架

±10

4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0

钢尺检查

5

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

底板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顶板、池壁

±3

钢尺检查

4.4.9所有插筋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图集要求,柱头钢筋固定采用钢管成井字型加固,以保证钢筋位置不偏移,以确保插筋位置准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

4.4.10钢筋连接质量要求及试验要求

C18以上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机械连接的接头按构件的30%,且每个构件接头不得小于1个;取样送试每500同类型接头为一批,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试验,并按照规范要求取样做Ⅱ型式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