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练习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117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0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练习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3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练习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3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练习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3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练习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3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练习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3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练习解析版.docx

《23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练习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练习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3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练习解析版.docx

23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练习解析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3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

(2021·梅河口市朝鲜族中学高三一模)对比“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北美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气候特点表现为“冬雨夏干”的气候类型是()

A.②B.④C.⑤D.⑥

2.造成④、⑤两类气候在欧洲西部和北美分布范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位置C.地形特点D.洋流性质

【答案】1.B2.C

【解析】

1.“冬雨夏干”的降水类型为冬雨型,只有地中海气候属于冬雨型,④临海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

B正确。

②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夏雨型;⑤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雨型;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型。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欧洲和北美洲大部分地区都位于30°-60°N之间,欧洲西部的地形主要是西欧平原,盛行西风由海洋带来的湿润水汽可以深入大陆内部,故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大;北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阻挡盛行西风由海洋带来的湿润水汽,故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临海地区。

跟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洋流性质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1·全国高三三模)2021年2月中旬,超级寒潮使美国五大湖附近出现了暴风雪,其中伊利湖率先结冰封冻。

尽管有2月的超级寒潮速冻五大湖,但五大湖最终还是一个低冰年。

实际上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五大湖冰盖的长期趋势总体上一直在下降。

下图示意五大湖位置和基本信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湖泊名称

面积(km2)

水深(m)

苏必利尔湖

82103

405

休伦湖

59570

229

密歇根胡

57757

281

伊利湖

25667

64

安大略湖

19554

244

3.五大湖附近暴风雪最多出现在()A.西北沿岸B.东南沿岸

C.西南沿岸D.东北沿岸

4.影响伊利湖率先结冰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湖泊面积D.湖泊水深

5.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五大湖冰盖总体在下降的原因是()

A.气候变干B.气候变湿

C.气候变暖D.气候变冷

【答案】3.B4.D5.C

【解析】

3.超级寒潮本质上是强冷空气入侵,即来自西北的强冷空气南下越过五大湖增温增湿,在东南沿岸遇地形抬升冷凝,由于气温低于0℃形成暴风雪,即大湖效应,B正确;在西北沿岸、西南沿岸和东北沿岸形成的大湖效应不明显,ACD错误。

故选B。

4.伊利湖纬度较低,离海较近,冬季气温较高,结冰应较晚,但由于伊利湖湖水最浅且面积较小,夏季储存的热量较少,冬半年降温较快,结冰较早且速度快,AB错误,D正确,湖泊面积小不是其结冰早的主要原因,C错误。

故选D。

5.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全球气温波动上升,导致湖泊总体结冰时间缩短,结冰范围缩小,C正确;气候变干对冰盖面积减少不起主要作用,气候变湿和气候变冷会导致冰盖面积增加,ABD错误;故选C。

(2021·山东潍坊市·高三三模)蒸发皿蒸发量是指在蒸发皿中一直有水状态下测得的蒸发量,它反映陆地蒸发的能力,代表地面最大理论蒸发量。

陆面蒸发量是指地面实际蒸发量。

下图示意淮河流域年均蒸发皿蒸发量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影响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空气湿度C.风速D.地形

7.一年中M地蒸发皿蒸发量最大值一般出现在()

A.3月B.5月C.9月D.11月

8.推测M地年均陆面蒸发量最可能是()

A.1180mmB.1080mmC.900mmD.650mm

【答案】6.B7.B8.D

【解析】

6.A项、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部地区蒸发量较小,东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温高;且风速较大,理应蒸发量较大才对,故A项、C项错误。

B项,由于东南部地区降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导致当地的年均蒸发皿蒸发量较小,故B项正确。

D项,地形并非影响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

故选B。

7.淮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蒸发量最大的时候应为降水少,晴天多,温度高,蒸发旺盛的时候。

6~9月为淮河流域汛期,此时降水量大,蒸发较弱,C错误;11月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弱,D错误;3月气温相对也较低,蒸发相对较弱,A错误;5月尚未进入雨季,空气湿度较低,此时气温回升快,蒸发较旺盛,因此一年中M地蒸发皿蒸发量最大值一般出现在5月。

故选B。

8.陆面蒸发量是指地面实际蒸发量,受蒸发能力和降水量制约。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M地位于淮河流域北端,故M地陆面蒸发量的值最可能是650mm。

故选D。

(2021·江苏高三零模)下图为某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及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地天气干燥的月份及其成因是()

A.1—3月西北季风控制B.4—6月副热带高压控制

C.6—8月东南信风控制D.10—12月东北信风控制

10.图示气候类型可能位于()

A.澳大利亚西北部B.尼罗河中游地区

C.澳大利亚西南部D.印度半岛西侧

【答案】9.C10.A

【解析】

9.根据图中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可知,在10月到次年3月时间段内,降水量的累计值不断增长。

而在4到9月,降水量的累计值增长很少,所以该地天气较为干燥的月份应为4到9月,6到8月尤为严重。

A、D错误。

根据图片材料,可知该地气候具有明显的全年高温,年内降水变化大,一年内分旱雨两季的特征。

同时由该地年降水量在800mm左右,所以可以判断该地气候类型应该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可能受东南信风控制而导致十分干燥,C正确。

热带草原的干季主要季受信风影响而不是受副高影响,B错误。

故选C。

10.结合世界气候分布情况,可知澳大利亚西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符合实际情况,A正确。

尼罗河中游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

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印度半岛西侧为热带季风气候,所以B、C、D错误,故选A。

(2021·安徽安庆市·安庆一中高三三模)软木,不是木,是由栓皮栎和栓皮槠(橡树的一种)的树皮制成。

栓皮槠的树皮在树干水分较少时采剥,风干后作为制造软木塞的材料。

栓皮槠主要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其中近90%分布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等少数国家,葡萄牙是世界上最大的软木生产和加工出口国。

下图为葡萄牙位置示意图及软木采剥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葡萄牙选择采剥树皮的时间最可能是()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12.葡萄牙是世界上最大的软木生产加工国,但每年仍需大量进口软木,其主要原因可能为()

A.加工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B.周边国家原料丰富,利于软木输入

C.生产规模大,软木原料的需求量大

D.软木生长周期长,本国种植的软木不能满足其加工所需

【答案】11.C12.D

【解析】

11.该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区,7-8月高温少雨,树皮养分积累充分,树皮较厚,树干的水分较少,利于剥离树皮,7-8月光热充足,树木生长旺盛,有利于树皮恢复生长,天气晴好,便于开展采剥和后期的晾晒工作,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由于软木生长周期长,而国家市场需求量大,葡萄牙本国种植的软木不能满足其加工需求,因此每年仍需大量进口软木,D正确;技术先进、运输便利和需求大都是其一般原因,不是主要原因ABC错误。

故选D。

(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九中高三三模)下图为我国某自然带林内空气温度年内垂直分布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自然带在我国的分布可能为()

A.西北地区B.西双版纳地区C.东北地区D.江淮地区

14.图中最大温差可能为()

A.7℃B.8℃C.12℃D.13℃

15.在静风、晴朗天气时,该地多雾露,林下(近地面)雾露最为浓重的时间段是()

A.14:

00--16:

00B.20:

00--22:

00C.2:

00--4:

00D.8:

00--10:

00

【答案】13.B14.C15.A

【解析】

13.从图中可能看出,冠层高度达到30米以上,且冠层气温最高达到24℃以上,日变化较大,近地面空气温度变化较小,说明森林茂盛,下层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小,应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我国西双版纳地区位于热带,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温带,江淮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温带过渡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据图分析,图中等温距为1,可以推算最高温出现在16时左右,为25-26℃,最低温出现在7时左右,为13-14℃,故最大温差可能为12℃,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据图分析,14--16时树冠顶层空气温度高于地面空气温度,形成逆温,且这种温差在选项的4个时间段中是最大的,对流运动最弱,林下(近地面)雾露最为浓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0·河北唐山市·唐山一中高三期中)下图示意甲、乙、丙三种不同气候全年受大气环流影响的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甲气候类型()

A.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B.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冬季冷夏季热,降水变率大D.地带性植被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相同

17.乙气候类型最可能位于()

A.开普敦B.巴塞罗那C.旧金山D.堪培拉

18.丙气候分布地区()

A.降水稀少,没有河流分布B.自然景观以荒漠为主

C.天然植被叶片为常绿阔叶D.气温年变化大日变化小

【答案】16.D17.A18.B

【解析】

16.读图可知,甲气候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南极洲,非洲及亚洲没有分布;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均具有相同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

故选D。

17.读图可知,乙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交替控制,属于地中海气候。

但全年中1~3月和9~12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说明该地是位于南半球,因此最可能是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

故选A。

18.读图可知,丙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虽然降水稀少,但是有河流分布;沙漠气候的自然景观以荒漠为主;天然植被叶片为针状。

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都大。

故选B。

(2020·辽宁丹东市·)读四城市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气候类型与其他三个城市不同的是

A.伦敦B.鲁佩特王子城C.渥太华D.惠灵顿

20.鲁佩特王子城降水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西风和地形B.西风和副高交替控制

C.海陆位置和季风D.副高和信风交替控制

【答案】19.C20.A

【解析】

19.根据四城市气候统计图可以看出伦敦、鲁佩特王子城以及惠灵顿,最低月均温都在0oC以上,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而渥太华最低月气温在零下十摄氏度,且降水较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正确。

故选C。

20.由图中鲁佩特王子城的经纬位置可以判断,该城市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影响明显,同时因为东侧有山脉阻挡,受地形影响多地形雨,所以降水丰沛,A正确。

该城市纬度较高,难以受副高和信风影响,B、D错误。

城市位于大陆西岸,不受季风影响,C错误。

故选A。

(2021·江西新余市·新余四中高三月考)陆地冰川的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下面图甲示意欧洲东部三次冰期冰川界线的分布位置,图乙为相应时期内我国南部沿海某地的海岸线位置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甲所示三次冰期,与图乙中海岸线a、b、c所处时期依次对应的是()

A.①③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③①②

22.图乙中的P处在不同时期海岸线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处()

A.抗海浪侵蚀能力强B.位于海拔较高的陡崖处

C.位于泥沙淤积严重的河流入海口D.内外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21.D22.B

【解析】

21.冰期时冰川面积越大,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移。

a所处时期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移,冰川面积最大,冰川界线纬度最低,对应冰期冰川界线③。

同理,可确定b、c所处时期海岸线位置分别对应冰期冰川界线①②。

故选D。

22.P处在不同时期海岸线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说明其海岸线坡度较陡,位置不随海水水位的变化而变化,B正确。

ACD所述不会使海岸线位置没有变化。

故选B。

(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近些年来,在南极洲沿海部分地区的雪呈现出奇异的绿色,这种绿色是由大量微细雪藻繁殖引起的。

科学家研究得知,企鹅的粪便可以促进藻类的生长。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南极洲大面积绿雪一般出现在()

A.2月B.5月C.8月D.10月

24.南极洲大片"绿雪"的出现,将会()

A.增加积雪厚度B.减缓气候变暖C.加剧干旱程度D.加速冰盖消失

【答案】23.A24.D

【解析】

23.绿色是由大量微细雪藻繁殖引起的,气温高有利于雪藻繁殖,2月为南极洲的夏季,有利于雪藻繁殖,可能出现大面积绿雪,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4.南极洲大片"绿雪"的出现,将会降低地面的反射率,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加速冰盖融化消失,D正确;降低积雪厚度,A错误;加剧气候变暖,B错误;短期内水资源增多,不会加剧干旱程度,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25.(2021·广东茂名市·高三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尔兰岛是欧洲西北部北大西洋上的岛屿,终年温暖湿润。

远古时期的爱尔兰岛上湖泊成群,森林茂盛,随着冰川期的到来,森林植被尽数毁灭。

爱尔兰岛上的沼泽地下形成巨厚的泥炭层。

下图示意爱尔兰岛地形。

(1)简析爱尔兰岛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答案】

(1)爱尔兰岛位于北温带,西临大西洋,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平原面积较广,易于暖湿空气深入内陆;北大西洋暖流沿该岛西海岸北上,对岛屿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解析】

(1)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洋流等分析。

读图可知,爱尔兰岛主要位于52°N-54°N,属于北温带,西临大西洋,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湿润;根据图例海拔高度判断,岛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海拔200米以下,平原面积较广,易于暖湿空气深入内陆;北大西洋暖流沿该岛西海岸北上,对岛屿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故全年温和湿润。

26.(2021·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高三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长期地表观测资料显示,过去30年来的增温已促使北极地区土温升高1~3℃,永冻土随之解冻,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成为加速气候变化的重要诱因。

研究人员推测,地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永冻土就放出相当于煤、石油和天然气4-6年释放出的温室气体。

与此同时,以猛犸象为代表的大型食草动物的残体出露地表,有些动物残体保存非常完整。

猛犸象的身体结构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它们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大陆北部与北美大陆北部的寒冷地区。

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气候转暖,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

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

(1)指出北极地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的来源。

(2)指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对气温的影响,并从大气受热过程度分析原因。

(3)分析气候变暖对猛犸象灭绝的影响,为“气候变酸猛犸象灭绝这一观点找到科学依据。

(4)解释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长时间保存完整的自然原因。

【答案】

(1)直接封存于冻土中的一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冰间隙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土壤中未被分解完的有机物;未被完全分解的动植物。

(2)影响:

气温上升。

原因:

永冻土中的碳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增加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量),甲烷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减少地面辐射进入宇宙空间的部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温室效应增强)。

(3)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草场植物的数减少,种类发生变化,食物变得匮乏。

(4)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减弱,分解极慢;冻土层隔绝了与外界大气的热量交换,使地下一直处于低温冻结状态。

【解析】

(1)首先,明确“碳”的概念和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

第二,明确永冻土的环境特点。

由此分析,永冻土中温度低,土壤中的水分处于冻结状态,微生物活动微弱,其中有很多未分解的动植物;高纬度地区,土壤中所含有的有机物本身比较多,如中国东北的黑土;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和冰中的空隙甲都有含有气体。

(2)根据材料“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甲烷、二氧化碳等都属于温室气体,永冻土中释放的碳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温室效应增强,造成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

大气受热过程包括“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三个过程,温室效应涉及“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两个过程。

甲烷和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3)气候变暖对动物生存的影响一般从气温对动物生理的直接影响、对食物和生存空间等的间接影响分析。

根据材料“以猛犸象为代表的大型食草动物”“猛犸象的身体结构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它们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大陆北部与北美大陆北部的寒冷地区。

随着气候转暖,猛犸象灭绝”可知,猛犸象适合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从时间来看,生活在冰期,从空间来看,分布在高纬度冻原地带。

在冰期,森林面积较小,高纬度地区严寒的气候条件发育了大面积的草原(苔原),是猛犸象重要的生活场所。

随着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植被由草原变成森林,草原面积减小,食物变得匮乏。

(4)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保存完整的最主要原因是高纬度地区温度低,动物残体分解缓慢,冻土层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使得猛犸象一直处于冷冻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