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文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6080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文件.docx

《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文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文件.docx

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文件

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文件

院党字〔2012〕46号

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

关于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安排意见

(2012年6月21日)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团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优势,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为“十二五”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作贡献,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我校决定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高举团旗跟党走建功中原经济区

二、总体思路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纪念建团90周年为契机,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动力,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标,坚持“全面部署与重点组织相结合、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项目实施与有效传播相结合”以及“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在前期调研基础上,针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以科技支农为重点,广泛动员学生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实现促进学生成长和服务基层发展的互助双赢。

三、活动内容

今年4—5月,各院系团组织集中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期基层需求调研工作,为这项活动按需设项、据项组团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层层组团的基础上,2012年将组建校级重点实践团队25支。

1.大学生“迎接党的十八大,追寻红色足迹”实践服务团。

以迎接党的十八大以及纪念建团90周年为主题,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党史展览馆等场所参观学习,开展走访老红军、老革命、烈士亲属、老团干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学习党史、团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活动,在寻访、考察过程中为老红军、老革命、烈士亲属、老团干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加深对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中华民族壮丽篇章的认识和了解,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大学生科技支农服务团。

各院系根据基层实际需求在本校内或联合其他高校,组织种植养殖、畜禽防疫、现代农业技术、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组建联合实践团队,在摸清县域主导产业和农村青年科技需求的基础上,按“就近就便、需求对接”原则,到基层开展综合服务,把提升实践育人实效和服务基层群众的要求落到实处。

到农村为农民实地开展生产技术指导,解决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举办农用技术培训班,为农民开展各种实用技术的集中培训。

到县域农技站或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展技术人员或教师培训,协助进行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促进各高校与县域农业部门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各院系要积极与帮扶县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有条件的团队可带项目、技术、信息到基层,把帮扶项目落实到乡镇。

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支持乡镇一级团的工作的重要手段,注意把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推动乡镇团的工作结合起来。

3.大学生中原经济区建设实践服务团。

组织学生深入基层,了解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巨大成就,向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宣传中原经济区建设及“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目标任务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规划和举措,发挥统一思想、鼓舞精神、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

动员学生发挥知识技能优势,为基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布局调整、城镇建设规划、社会管理改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咨询等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献礼党的十八大和中原经济区建设。

4.大学生教育帮扶服务团。

组织学生深入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学校等开展支教服务活动。

为当地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民工留守子女提供课程教授、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开展与当地教师的交流分享活动,促进基层师资水平的提高;探索高校与落后地区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

积极与高校基层团干部挂职工作相结合,协助推进县级特别是乡镇团组织的建设和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文化演出、社会调查等实践服务活动。

5.大学生文化宣传服务团。

组织大中学生暑期文艺演出队,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农村巡回演出,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以迎接党的十八大以及纪念建团90周年为契机,组织学生在基层开展“党史我来讲”、“高举团旗跟党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历史回顾”、“红色歌曲我来唱”等活动。

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图书捐赠活动,巩固乡村图书站(室)建设,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和文明新风宣传,传播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6.大学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团。

重点发挥医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在农村基层广泛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活动,为农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培训当地医务人员,捐送部分药品。

组织学生在基层开展政策宣讲,宣传新医改方案,帮助农民全面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政策和具体内容。

7.大学生基层创业典型寻访团。

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寻访一批扎根基层的优秀大学生基层创业典型,收集整理他们的先进事迹、成长经历和周围群众的评价,大力宣传他们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踊跃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同时,各社会实践服务团队都要把寻访基层创业典型作为重要任务。

寻访结果要形成新闻报道稿件,于8月15日前报到校团委,以进一步向团省委推荐。

8.大学生创业见习实践团。

组织有基层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到大学生基层创业典型创业地点、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校友单位进行创业见习,实地接受创业指导,分享创业经验,学习创业必备知识。

大学生要在创业见习中运用专业知识为服务单位排忧解难,同时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9、院系特色服务团队。

各院系根据本院系特色、专业特点、学生特长,结合地方特色组建重点特色创新服务团队,在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中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活动原则

1.就近就便的原则。

活动开展要立足于学生所在的城市社区和乡村,便于学生广泛参与。

2.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可以个人或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活动,同时,学校也组织各院系集中开展一些重点活动。

3.力所能及的原则。

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要以学生可以做到、乐于参与为前提。

4.保障安全的原则。

要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预案,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教育学生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师生参加社会实践安全。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成立2012年黄淮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

张前中

副组长:

王瑞丽

成员:

张爱红李东亚洪军朱鸿飞孟宪伟张文继

赵磊金振胜孙随根刘德成陈怀勇李伟

王剑李信生柳晓阳黄晓东张水成禹明甫

张建华辛鹏姚汝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委,洪军兼任办公室主任,朱鸿飞任副主任。

以下人员担任活动辅导员,负责对社会实践进行具体指导:

杨潇汪滢滢刘安辉张玉奎黎明徐成

张琦田进华沈林付华曹卫玲关海涛

李虎勇刘华伟刘凯李斌张卉李明杰

史志明李怡辛琳琳

五、工作要求

1.务求实效。

各院系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基层需求调研制度,通过各种渠道认真做好基层需求的了解收集工作,在调研基础上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组建、派出重点服务团队,真正做到“按需设项、据项组团”。

要在活动组织实施中按照项目化完善过程管理和机制规范,开展必要的思想作风和服务技能培训,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服务内容和形式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切忌走马观花、变相旅游等形式主义。

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与基地间的稳定、长期的服务、合作关系。

2.注重宣传。

各院系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校园媒体以及微博、社交媒体、手机报等新媒体工具,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各级团组织的官方微博平台,在活动的策划、动员、实施、总结等各个阶段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和互动参与,取得最大的传播效益。

团省委将继续设立“青春奉献_建功中原”官方微博和微博群,动员广大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以团队为基本单位加入微博群,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及时将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做所为进行展示、分享。

3.信息传送。

各院系集中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简报和图片采取电子邮件的形式每两天一报(时间截止到7月20日),发送到团委邮箱(hhxytwxx@),一律用word文档,图片(数码)用jpg格式。

各院系简报和图片同时要传至本院系网站,并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简报按相关要求(内容充实,图片美观实用)报送不少于5期。

4.总结表彰。

活动结束后,各院系要组织座谈讨论,经验交流,举办报告会、实践活动成果展、摄影展评等活动扩大成果。

学校将表彰若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的学生积极分子比例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总数的5%。

所有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要有总结材料或调查报告,对于取得显著成绩的同学和优秀论文、调查报告、总结、感受类的文章将推荐到省、市社会实践活动办公室参加评审。

根据往年向团省委交送数量和时间等要求,每类作品各院系交送的数量为:

院系人数在1000人以下的每类作品不少于2篇,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每类作品不少于3篇,交送时间为2012年7月20日之前。

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的表彰将根据以下几项进行:

①简报的报送时间、数量、质量,被校团委、团省委采纳的次数;②有社会实践计划、总结(活动的整体总结和团队总结);③按要求报送“三下乡”报告、论文、总结、实践心得、典型日记等文章;④媒体报道(报纸原件、播出视频原件、电台播出的音频材料及证明材料);⑤社会实践展板;⑥有效图片。

各院系要及早着手规划今年的活动,树立社会实践活动品牌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务必使活动真正收到实效。

各院系要积极动员、认真组织,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15天,并于下学期开学两周内按要求做好学分认定及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并将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送交院系团总支存档(相关要求见附件三)。

各院系务于6月25日上午10:

00前将院系级队伍组队及具体安排情况报校社会实践办公室(地点设在校团委)。

各院系要根据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条件,根据青年学生新的思想行为特点和成长发展需求,主动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设计、组织方式、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要在暑期活动结束后,做好学生实践成果的鉴定与整理存档,通过各种传播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分享重点团队的活动经验和成果,并及时做好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提炼。

校级重点团队的组织采取申报制,请各院系将所组成的院系级团队于6月25日前将《2012年黄淮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登记表》(附件1)电子版报学校社会实践办公室(校团委办公室),在活动结束后填写电子版《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情况统计表》(附件2),于8月15日前将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报送学校社会实践办公室。

活动结束后,将依据材料报送的相关要求评选表彰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实践服务团(队)、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

电子邮箱:

hhxytwxx@

微博:

青春奉献_建功中原(新浪微博)

附件:

1.黄淮学院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

(队)登记表

2.黄淮学院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统计表

3、黄淮学院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

 

附件1

2012年黄淮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重点团(队)登记表

院系(盖章):

2012年月日

团队名称

团长

姓名

职务

姓名

专业、年级

姓名

专业、年级

服务地

服务

项目

简介

注:

1、队员信息可附加。

2、此表于6月24日前报社会实践办公室(hhxytwxx@)。

附件2

黄淮学院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统计表

院系

名称

负责人

联系方式

重点

团队

院系级

团队数量

参与人数

活动

内容

迎接党的十八大

团队数量

科技支农

团队数量

中原经济区建设实践

团队数量

教育帮扶

团队数量

文化宣传

团队数量

基层医疗卫生

团队数量

基层创业典型寻访

团队数量

创业见习

团队数量

团队数量

团队数量

团队数量

活动特点

工作创新

注:

各院系团队数量及活动内容按照原来调研的情况填写。

附件3

黄淮学院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照片

政治

面貌

民族

籍贯

院系

专业、班级

参加社会实践起止日期

实践

地点

实践内容

社会实践个人心得(不少于500字,可加附页)

实践单位

意见

盖章

年月日

院系意见

盖章

年月日

备注:

1.实践心得项为个人参与社会实践中的不足与收获,要求内容真实,杜绝抄袭、杜撰,一经发现,即取消学分认定资格。

另外实践单位意见需要实践单位手签意见;

2.该鉴定表学生返校后连同实践成果(调研报告、论文、征文等)上交所在院系团总支;

3.此表将作为社会实践学分认定、班级综合素质加分和评选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之一;

4.请各院系团总支存档备查。

 

主题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通知

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2012年6月21日印发

(共印60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