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5602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

[第二章]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

A.aB.b

C.cD.d

2.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  )

A.土地生产力大小B.水资源的多少

C.基础设施的建设D.经济规模

解析:

 第1题,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最容易形成城镇,由图例可知a、b、c、d四个位置,b的位置最优越,有较大的绿洲,且位于河流交汇、铁路经过的地方。

第2题,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

由于此处有绿洲、沙漠,说明这个地区比较干旱,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水资源的多少问题。

答案:

 1.B 2.B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A.商业区、文化区B.住宅区、行政区

C.住宅区、商业区D.行政区、文化区

4.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

该城最有可能位于(  )

A.巴西东南部B.我国东部沿海

C.印度半岛D.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5.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

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

C.②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交通拥堵

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解析:

 第3题,①面积较大,为住宅区,②位于市中心及交通便利处,为商业区。

第4题,澳大利亚西南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图中工业区的布局对城区没有大气污染。

第5题,工业区位于湖泊沿岸,易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

 3.C 4.D 5.A

(2011·安徽联考)下图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晴天日平均值约1.7℃,最大值约3.7℃

B.阴天日平均值约0.9℃,最大值约2.4℃

C.热岛强度与天气情况有关,云量少,风速小,热岛效应微弱

D.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

7.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是(  )

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 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 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 ④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①②

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阴天时城市热岛强度最大值约1.6℃。

晴天时比阴天时热岛强度大,热岛效应显著。

云量少,风速小时,多为晴天,热岛效应显著。

第7题,城市人口集中,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排放的废热多,形成热岛效应。

图中热岛强度峰值时刻为8:

00前后,正值上班高峰期。

答案:

 6.A 7.B

下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

回答8~10题。

8.①图中甲处不可能建设(  )

A.高新技术开发区B.商品粮基地

C.蔬菜生产基地D.商业中心

9.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 发达国家

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 发展中国家

C.城市规模变小 发达国家

D.城市规模变小 发展中国家

10.②图反映了该市(  )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住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解析:

 第8题,据图可知,甲处位于近郊,地价较高,应发展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产业,因此不可能在此处建设商品粮基地。

第9题,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为: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使交通通达度提高。

而从②图可以看出,城市化的水平比较低,说明是发展中国家。

第10题,②图反映该地区城市化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同时,城市核心区的人口增长较慢,而郊区人口增长迅速。

答案:

 8.B 9.B 10.C

(2011·西安模拟)到2020年西安城镇人口拟达到1100万人,并形成“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的总体布局。

下图为我国西安市“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示意图,其中,新城区Ⅰ为1972~2004年规划城区,新城区Ⅱ为2004~2020年规划城区,读图回答11~12题。

11.目前,西安市城市化过程正处于(  )

A.初期阶段B.加速发展阶段

C.高级阶段D.衰落阶段

12.在1972~2004年西安城市化总体规划概要中,西安市两次规划的新城区都向北迁移,其主要原因是(  )

①北部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价低廉 ②北部有渭河从规划区域流过,为该区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③北部交通十分便利 ④北部地区工业发达,科技先进,经济基础好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第11题,读图可知,西安市周围规划出很多卫星城市,但还未建成,这说明目前西安市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第12题,西安市北部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多为农业用地,地价低廉;渭河从规划区域流过,能为该区域提供充足的水源,这是城市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答案:

 11.B 12.A

13.(2011·试题调研)读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关系图,根据散点分布情况的观测与统计分析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初期阶段,城市化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相关

B.起飞阶段,城市化水平快速增长,但经济产出出现严重的滞后

C.高峰阶段,城市化率与人均GDP高度相关,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当前正处于这一阶段

D.后期阶段,城市化率的提高会制约经济发展

解析:

 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高峰阶段,读图可知该阶段城市化率与人均GDP高度相关,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答案:

 C

(2011·淮安调研)读某大城市某干道市区

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图中a、b两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

A.a曲线反映8时左右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18时左右汽车流量最大,道路畅通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大小变化

15.解决该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行-放射式道路

C.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解析:

 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曲线在8时左右车速慢说明此时道路拥挤,应该是上班高峰期,b曲线在18时左右车速慢说明此时属于下班高峰期。

流量是单位时间通过的车辆,车速慢,但车多,流量不一定最大,也不一定小。

第15题,从材料中可知,该大城市市区与郊区间的交通运输十分紧张,高峰时,车速极低,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是解决其交通拥堵的最佳措施。

答案:

 14.B 15.C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1)表示下列功能区的图例分别是(在横线上填写序号):

拟建工业区________,科技开发区________,商业和住宅区________,重点环境整治区________。

(8分)

(2)中心医院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4分)

(3)为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在重点环境整治区应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

(至少说出三个方面)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6分)

(4)风(包括风向和风速)是城市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气象要素之一。

有专家建议,为了减轻城市大气污染,在进行老城区改造时,要重点拓宽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解析:

 第

(1)题,商业和住宅区宜选择距市中心近的地方,即图中③处;工业区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图中①处符合条件;图中④处有石油化工厂、印染厂等重污染企业,应重点进行环境整治;图中②处交通便利,靠近高等院校,适宜建科技开发区。

(2)题,中心医院位于市中心,人口密集,交通便利。

第(3)题,重点环境整治区,应实行搬迁,或进行技术改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并建设卫生防护带。

第(4)题,建设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主要是为了利用东南季风加快污染物的扩散。

答案:

 

(1)① ② ③ ④

(2)人口密集 交通便利

(3)搬迁 进行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 设立绿化(卫生防护)带

(4)东南季风能加快城市大气污染物质的扩散,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17.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

1800年

1850年

1890年

1920年

英国

21

39

62

65

美国

4

12

35

51

材料二 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图。

(1)在城镇人口变化过程中,英、美的差异体现在哪里?

(4分)

(2)材料二信息显示出的建国后我国城市化的表现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60年间我国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数目增长比例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增长比例最低的是____________。

(4分)

(4)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我国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5)下列属于我国目前城市化过程表现的是(2分)(  )

A.特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B.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

C.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D.城市化速度快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1)题,可从城市化水平和增长速度上进行比较。

(2)~(5)题,借助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图来考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知识,解答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明显地表现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2)我国的城市发展地区间不平衡,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3)读图时注意三个时间段,注意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数量的变化比较。

答案:

 

(1)差异:

英国城镇化起步早,英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于美国,美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比英国快。

(2)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3)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 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

(4)东部地带 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集

(5)D

[第一章至第二章]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1·试题调研)下图中Ⅰ、Ⅱ、Ⅲ、Ⅳ代表不同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区域符合非洲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A.ⅠB.Ⅱ

C.ⅢD.Ⅳ

2.符合Ⅱ模式类型的国家一般具有的特征是(  )

A.经济发展水平低B.老龄化人口比重低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D.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解析:

 第1题,从图中获取信息,可知I为原始型,Ⅱ为现代型,Ⅲ为传统型,Ⅳ为过渡型。

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第2题,Ⅱ模式为现代型,主要是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老龄化人口比重高,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处于后期阶段,城市化速度放慢。

答案:

 1.C 2.C

(2011·试题调研)2010年我国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这对于我们把握国情国力、制订政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完成3~4题。

3.第六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投入的人力大大增多,统计的难度加大,其原因主要是(  )

A.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D.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

4.目前我国人口迁移比较频繁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③家庭婚姻的原因 ④生态环境的变化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第3题,由于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频率加大,给统计上带来极大的困难。

第4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人口迁移日益活跃。

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是人口迁移频繁的主要原因。

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人口迁移。

答案:

 3.C 4.A

(2011·试题调研)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读下面“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以及“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图”“我国1978年与2007年城市数目比较图”,回答5~7题。

5.对甲、乙两类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

B.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

C.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

6.关于图3和图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减慢

B.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缩小

C.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D.城市数量增多,其中大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

7.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②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④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本组题考查城市化的进程。

第5题,图1反映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已近80%,为发达国家;图2反映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不到50%,为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已进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超过发达国家,但城市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第6题,图3反映1978年以后我国的城市化速度一直较快,A项错误;图3还反映了1978年以后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超过中、西部地区,B项错误;图4反映从1978年至2007年中小城市数量增加的比大城市数量增加的多,D项错误。

第7题,城乡差别扩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应排除③。

答案:

 5.C 6.C 7.D

(2011·试题调研)下列三幅图分别为三种商品或服务的空间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空间移动距离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  )

A.教会—日用杂货—服饰B.日用杂货—服饰—教会

C.服饰—教会—日用杂货D.服饰—日用杂货—教会

9.从等级上来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教会—日用杂货—服饰B.日用杂货—服饰—教会

C.服饰—教会—日用杂货D.服饰—日用杂货—教会

解析:

 第8题,分析图中几个主要的居民点的三种服务功能的服务范围,可以看出,服饰的服务距离最长,其次是日用杂货,教会最短。

第9题,服务范围大,等级高;服务范围小,等级低。

联系8题解析,判断A项正确。

答案:

 8.D 9.A

(2011·试题调研)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涵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据此回答10~11题。

10.相对于“内涵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取“外延式”城市扩容模式的直接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D.经济发展速度快

11.若我国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C.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解析:

 第10题,“外延式”模式城市建筑密度低,主要在平面方向上扩大城市空间容量,适宜于人口密度小的国家。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小。

第11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尤其是城市较多的平原、盆地等地区,地狭人稠,土地资源紧张,采用“外延式”的发展模式,会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率的降低。

答案:

 10.C 11.B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城区图。

读图判断12~13题。

12.该城市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租上涨 ②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3.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B.远离中心城区,地租低廉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解析:

 第12题,该城市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城市中心地区地租上涨和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第13题,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位于城区外缘,靠近河流、湖泊,环境质量好。

答案:

 12.A 13.A

读某学生所在区域的城镇分布简略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该学生家准备购买一辆高档轿车,他们最可能去的城市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

A.去B城市,距离他们家近

B.去A城市,A城市的交通便利

C.去B城市,B城市的服务便利

D.去A城市,A城市的服务范围广,服务级别高

15.判断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

A.去B城市上中学

B.去A城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C.去B城市推销高档珠宝玉器

D.在B城市设立商品全国代理办事处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学生家距离B城市较近,距离A城市较远。

但从交通的角度看,A城市的规模较大且有高速公路经过,说明其服务范围广,服务等级较高。

上中学或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可就近选择提供服务的城市,但高档珠宝玉器的销售及全国代理办事处的设立均要求选择交通便利、服务范围广、吸引半径大的城市。

答案:

 14.D 15.A

二、综合题(共40分)

16.(2011·试题调研)读有关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占总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1)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10分)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6分)

(3)说明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

(4分)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的劳动力迁移既有产业间的迁移又有空间上的迁移。

(2)劳动力迁移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3)比较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人口从西部省份向东部地区迁移。

答案:

 

(1)从三大产业看:

主要向第二产业迁移;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

原因:

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低。

从转移的空间看:

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其次是省外;向国外转移最少。

原因:

迁移成本较低;同时要兼顾农业生产活动。

(2)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带来交通压力、城市问题等负面影响。

(3)主要由中西部省份流向东部沿海省份。

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表的《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5.7%,按照每年0.8个百分点的增速,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

材料二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下图为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扩展。

(2分)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试说明城市化过程的具体表现以及推动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动力。

(4分)

(3)试说明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4分)

(4)试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

(10分)

答案: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大 地域

(2)城市数目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

 工业化。

(3)问题: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公共卫生设施奇缺;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人口就业压力过大;犯罪率提高;疾病蔓延,资源短缺等。

 借鉴意义:

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注重保护城市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特点:

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迅速增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问题:

绿地面积缩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耕地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