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77477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中国海南海花岛2#岛首二期主体及配套建设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7月23日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5、设计施工图纸

6、地质勘察报告 

7、地基与基础验收规范

8、现场施工条件

二、工程概况及简介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中国海南海花岛2号岛二(四)期

工程地址

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

工程类型

住宅

建设单位

儋州信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海南赣龙岩土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

海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广州市恒合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单位

儋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站

施工总承包单位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质量标准

合格

2.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恒大海花岛产业集团2#岛首二期2-03-7地块主体及配套建设工程项目,位于儋州市排浦港与排浦湾之间的海湾区域,南起排浦镇,北至白马井镇。

总跨度6.8km。

拟在工程区域新建护岸,吹填造陆,共建三个岛屿,总圈围形成陆地面积约七平方公里。

形成海岸线约40公里。

总建筑面积171912.66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为30693.8平方米。

建筑类别为Ⅰ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功能为酒店式公寓,278#、279#、281#、282#楼为20层,280#楼为31层,277#楼为32层,主要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水文气象资料

儋州市白马井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蒸发量大、季风变化明显的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23.5℃,最低气温0.50℃,最高气温40.0℃。

全年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干季和雨季分明,每年5~10月份降雨量较集中,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4%,为丰水期;11月至翌年4月为少雨季节,为枯水期,降水量占总量的16%。

根据儋州市气象台资料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815mm(1971-2014年),最大降雨量2200mm,最小降雨量900mm,有时受台风影响,最大日暴雨量2080.6mm,全年无霜期0.50天。

每年7~10月多有热带气旋和台风登陆,平均每年4次,气旋中心经过时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受台风影响时间为5~10月,气旋和台风具有较大的破坏性。

海花岛位于洋浦湾的海洋中,勘察期间剧2015年12月,潮水位观测记录,东八区潮高基准面,最高潮水位3.51m,最低潮水位0.36m。

2、地基土土性特征

在本次勘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内岩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Q4m)、第四系更新统海相沉积层(Q3m)、第三系上新统海相沉积层(N2m),按其岩性及工程特征,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①层素填土、②层珊瑚贝壳砾砂、③粉质粘土、④层粉质粘土。

以下分别对各岩土层特性予以阐述:

2.4.1人工填土(Q4ml)

①层素填土:

灰色,干~稍湿,松散,土质不均匀,成分以粘性土夹石英质砂为主,未经压实处理,结构松散,全场地均有分布,层厚1.50~6.00m,平均厚度为2.86m,实测标贯击数4~10.0击,平均击数8.30击。

2.4.2第四系更新统海相沉积层(Q3m)

②层珊瑚贝壳砾砂:

灰色,灰白色,饱和,稍密~中密,含较多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及石英质砂,局部钙质胶结成岩,半成岩,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块径1~4cm,柱长2~60cm。

扰动砂样进行颗粒分析,各级组份质量分别大于20mm颗粒占28.10~46.70%;2-20mm颗粒占22.60~41.60%;0.5~2mm颗粒占8.30-~22.00%;0.25-0.5mm颗粒占2.20~33.30%;0.075-0.25mm颗粒0.60~14.00%,分选性差,级配一般。

其原位测试成果统计见附表1。

修正后重型触探锤击数5.30~13.0击,厚度加权平均值8.10击。

钻孔ZK108、ZK113、ZK147、ZK148、ZK165、ZK166、ZK245、ZK266、ZK268、ZK298缺失,其余钻孔范围内均有分布,层顶埋深1.50~7.80m,层顶标高-5.15~1.91m,层厚0.50~9.80m,平均厚度为3.34m。

③层粉质粘土:

灰黄色,可塑~硬塑状,土质不均匀,切面较粗糙,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呈半成岩状,钙质胶结而成,成岩较好,岩芯呈柱状,碎块状,为极软岩。

压缩系数a1-2平均值0.09MPa-1,压缩模量Es1-2平均值9.19MPa,属中等压缩性,属弱透水层;实测标贯击数8.0~36.0击,平均击数16.60击,其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2-1,原位测试成果见附表1。

大部分钻孔分布,层项埋深2.60~11.50m,层顶标高-8.24~0.81m,揭露厚度0.40~10.90m,平均厚度为3.45m。

2.4.3第三系上新统海相沉积层(N2m)

④层粉质粘土:

全场地分布,未揭穿。

青灰色,可塑~硬塑状,局部呈坚硬状,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粉质粘土钙质胶结而呈半成岩状、岩状,致密,坚硬;岩石单轴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3.97MPa,属为极软岩,质量基本等级为Ⅴ级。

压缩系数a1-2平均值0.25MPa-1,压缩模量Es1-2平均值8.81,属中等压缩性,属弱透水层;实测标贯击数9.00~45.00击,平均击数25.90击,其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2-1,原位测试成果见附表1。

固结比为0.97~0.99,④粉质粘土为欠固结土。

层项埋深3.50~16.20m,层顶标高-12.62~-1.602m,揭露厚度33.70~50.60m,平均厚度为41.69m。

以上各岩土层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各钻孔资料详见“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

四、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及动态变化规律

本次勘察揭露的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

孔隙潜水主要存在于②层珊瑚贝壳砾砂的孔隙中;①素填土、②层珊瑚贝壳砾砂,透水性较强。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渗透补给及地下径流的侧向补给。

勘察时测得场地内地下水水位埋深0.80~4.70m,水位标高0.40~1.60m;地下水位受到海水涨落潮的影响。

根据区域水文资料确定,场地区地下水位年变幅1.50m左右。

五、施工部署

1、施工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掌握基础部分标高和做法,土层和地下水位情况,确定挖土深度和坡度,人员组织和安排,编制挖土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2)测量放线工作:

根据给定的永久性坐标、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和建筑红线要求,引测到现场。

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测量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和校核。

轴线控制网应避开建筑物、构筑物、机械操作运输线路,并设保护标志。

(3)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和安全文明施工交底。

2、施工现场准备

(1)进行现场踏勘,了解邻近建筑物、道路状况,清查地下管线,影响施工且须进行迁改的,须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2)所有的测量木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应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的准确性;

(3)在基坑开挖前,要根据施工图纸、基坑开挖放坡坡度及核准的轴线桩测放基坑开挖上下口的控制线;

(4)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施工现场,做好现场临时供电、供水、排水、生产、生活设施,并完成道路铺设和洗车设施;

(5)清除地上堆积物,尤其是现有基坑顶周边20m范围内的堆积杂土须挖运清除至基坑支护设计标高,对基坑四周的场地进行挖运平整,并确保平整后的场地标高不高于设计标高,同时做好相应的地面排水措施。

3、机械设备需用量准备

主要施工机械及设备计划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备注

1

大型反铲挖掘机

神钢SK350LC

1台

2

大型反铲挖掘机

大宇DH370TL

1台

3

小型反铲挖掘机

小松PC60-7

2台

4

自卸密闭式渣土车

320马力红岩金刚

8辆

5

自卸汽车

东风KM340

6辆

6

潜水泵

BQS80-60-30/N

10台

7

全站仪

GTS-602D

1台

8

经纬仪

J2

2台

9

水准仪

NAZDS3

3台

10

红外线水平仪

2台

4、人员劳动力准备

劳动力计划表

工种

按施工阶段投入数量(人)

普工

42

挖机操作手

6

汽车驾驶员

20

修理工

4

电工

4

管理人员

10

其他辅助人员

18

机械操作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其他辅助人员包括后勤、保卫、炊事、交通指挥、保洁等。

六、基坑土方的开挖与外运

1、开挖原则

(1)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基坑支护设计及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工况相一致,满足符合本方案的要求,并必须确立绝对安全的指导思想,确保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确保基坑坑壁的稳定,最大限度减小支护结构的变形,同时遵循“开槽支护,先支护后开挖,分层、分段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2)开挖顺序为282#楼、277#楼、281#楼、278#楼、280#楼、279#楼、地库中间;先深后浅,基坑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布设方格网,抄平放线,定出开挖深度,按放线分块分段挖土,根据土质和水文情况,采取四侧放坡,以保证施工操作安全。

(3)土方开挖至坑底10cm-20cm后采用人工修整至设计标高,并配合机械进行清槽、修边,保持基坑内干燥,严禁地下水积在坑内,破坏基底土层,基坑底表面平整度应符合(GB50202-2002)土方开挖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要求。

并及时通知有关各方对基土持力层进行基槽验收,待验收后及时浇筑素混凝土垫层。

2、开挖及运输的组织安排

根据设计图纸标高、现场自然地面标高,基坑的实际挖深以底板大面约3.5m为主,地下室基坑面积约为35450㎡,基坑周长约855.7m,初步计算基坑开挖土方约11万m³。

开挖土方利用自卸汽车随挖随运,车辆出场均应清扫(洗)干净,严禁滴、漏、洒及携泥上路,根据业主规定的运输路线运输,运土直接用于2#岛东北侧填海。

七、土方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岩)层时,其边坡可做成折线形或台阶形;

2)开挖基坑(槽)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3)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沟深度的1/2。

4)土方开挖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5)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基坑支护方案要求,及时做好基坑的支护工作,以防坍陷;

6)开挖基坑(槽),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7)暂留土层:

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

8)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9)修坡和清底。

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坑边尺寸,确定坑宽尺寸,以此修整坑边,最后清除坑底土方。

八、应控制的质量问题

1)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2)基底未保护:

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