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四《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教案3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5178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四《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教案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必修四《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教案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必修四《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教案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必修四《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教案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必修四《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教案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四《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教案3篇.docx

《苏教版必修四《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四《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教案3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必修四《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教案3篇.docx

苏教版必修四《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教案3篇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学习目的] 

1、了解本文的构思思路,以及把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的行文特色。

 

2、准确理解一些词语的意义,拓展有关词语解释的若干知识。

 

3、了解作者痛悼、赞颂革命烈士,以及勖勉国人继承烈士遗志,完成革命大业的作序意图。

 

[要点难点] 

1、要了解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的史实,从而理解民主革命的伟大意义和革命先烈牺牲奋斗的爱国精神。

 

2、要了解作者孙文的生平事迹,以便更好地领会这篇序文的思想感情。

 

3、要了解广州起义、武昌起义十年之后的历史状况,从而认识这篇序文的战斗意义。

 

4、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结合的写作特点。

 

5、学习有关的语法修辞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介绍课文及背景 

本文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一书写的序言。

 

1921年5月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职,8月10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出师北伐的决议,并咨请孙中山宣布军阀徐世昌罪状,明令出师讨伐,以谋国家之统一。

12月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风尘仆仆,行装甫卸,即成立北伐大本营;并指出这次北伐是件非常的革命事业,定要“扫除中国一切政治上社会上旧染之污,而再造一庄严华丽之新民国”。

因此在邹鲁求序于孙先生时,正值作者肩负重任,讨贼兴师,戎马倥偬之际。

就其内容来看,本文与其说是一篇序文,倒不如说是一篇借先烈之伟大精神以鼓舞士气、激励民心的战斗檄文。

 

二、文体:

书序 

本文是论史论世,与一般书序不同。

 

三、学生根据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 

1、学生自读,翻译; 

2、学生质疑 

3、小结归纳 

(1)通假字:

 

         菁——精;唱——倡;已——矣 

(2)重点实词 

         役、加、徒:

见书后练习二 

(3)重点虚词 

为:

①余为斯序:

写 

       ②并以为国人之……:

作为 

       ③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

替 

       ④以辛亥……为最:

认为 

       ⑤草木为之含悲:

因为 

       ⑥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是 

       ⑦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成为 

       ⑧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被 

于:

①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在 

       ②而徒感慨于其遗事:

对 

       ③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比 

       ④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向 

       ⑤而君幸于赵王:

被 

(4)词类活用 

      ①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使动 

      ②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为动 

(5)特殊句式 

       ①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定语后置 

       ②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 

           生命以争之者:

定语后置;被动 

(6)找出表示“这”的意义的词:

 

         是、此、斯、兹 

(7)找出表示时代的三个词并解释 

         ①末造:

一个朝代的末期、末世,含有衰乱的意思。

 

         ②肇造:

一个朝代建立的初期(开始建立)。

 

         ③ 清季:

清朝末年 

{季:

①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 

         ②季节:

两季,旺季 

         ③指一个时期的末了 

         ④指一季的第三个月:

孟春,仲春,季春 

         ⑤在弟兄排行里代表第四或最小的:

伯仲叔季 

         ⑥姓} 

四、分析文章内容、层次 

1、层次与内容 

第1段(第1自然段):

赞颂革命党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申述黄花冈起义的不朽价值,抒发对烈士沉痛的悼念之情。

 

第2段(第2自然段):

申述未能及时为烈士建碑立传的原因和烈士生平湮没的种种情况,抒发对烈士无限歉疚和深沉的哀痛之情。

 

第3段(第3自然段):

进一步申述革命道路的艰辛,勉励国人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事略》,为实现先烈遗志而作出贡献。

 

2、作者写这篇序的主要目的 

作者写这篇序的主要目的是勉励与召唤国人“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为祖国的独立和统一而奋斗。

文章最后一句说:

“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这句话的着重点是“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为了强调主要目的,作者既从正面论述——“倘国人皆……可传世而不朽”,又从反面论述——“否则不能……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赞扬他们对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与武昌之役并寿 

哀悼为革命牺牲的英雄们; 

勉励革命党人和全国同胞继承先烈的遗志,共同奋斗,达到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目的。

 

意思密切相联,且逐步推进。

 

五、讨论问题 

1、为什么将目的放至文后?

定目的的为什么却用了较大篇幅谈时局和任务?

 

明确:

放至文后,既醒目又发人深思;对时局和任务的精辟分析,正是下文对国人提出希望的有力根据。

 

2、第一段第一句意在扣题,为什么要用五十多字的长句?

 

明确:

用一个长句,从清朝末年革命党人屡次起义失败写起,就把黄花冈之役放在整个革命背景下,使这次起义的重大意义更为突出。

 

3、作者对烈士的赞颂之情,主要表现在哪里?

 

明确:

首先用“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两组对偶句盛赞烈士们战斗之激烈牺牲之豪壮,精神之威武,极写这次起义在全国人们心中震动之在。

接着指明这次战役的政治影响,把此役与武昌起义联系起来,充分估价这次战役的历史意义,作者在这里倾注了高度的赞颂之情。

 

六、写作特点 

1、“痛”为线索,以情贯之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一个“痛”字。

文章一开始即写革命党人与民贼相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此为一“痛”,痛悼也。

接着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役并寿”,可由于“变乱纷乘”,而致使“黄花冈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七十二烈土“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至且姓名不可考”,“滋可痛已”!

此为二“痛”,痛惜也。

继而,写“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怎样对得起牺牲之先烈?

此为三“痛”,沉痛也。

最后,倾吐写“序”的目的,“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情真意切,沉痛悼念也。

 

2、情溢言表,理盈行间(讨论“思考和练习一”) 

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结合自然。

 

§1、抒情为主(记叙、议论) 

§2、记叙为主(议论、抒情) 

§3、议论为主(抒情、记叙) 

全文以“痛逝者”之情为血肉,以“勖国人”之理为骨干,情溢言表,理盈行间,确实是一篇情理并盛的序林精品。

 

3、比较论证,正反论述 

写黄花冈之役的伟大历史意义,采用了比较论证法:

将失败的“围攻两广督署之役”和成功的“武昌革命之役”进行比较,虽然“围攻两广督署之役”失败了,可是它与成功“武昌革命之役”是“并寿”而永存不朽的。

“斯役之价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对比论证:

如,号召国人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先从正面论述:

“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

”接着从反面论述:

“否则不以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 

4、语言运用,颇具特色 

(1)用词富有感情色彩。

如“末造”、“贼氛”、“清季”,充分表现了对敌人的蔑视之意;“菁华”、“碧血”、“浩气”,强烈表达了对烈士赞颂之情。

 

(2)用词确切、精炼、形象。

如用“最”、“大”、“付之一炬”等词语,描述黄花冈之役的惨得损失,表达确切,语言精炼、形象。

 

(3)善用比喻。

如用“全国久蛰之人心”——动物冬眠不食不动,比喻中国人民长期不觉醒;用“怒涛排壑”比喻群众积怨之深大,愤愤而出。

 

(4)长短句夹使,对偶句叠用,使文章散整错落,气势悲壮。

文中短句常用“四字句”,长句有十五、十七,乃至十九字之多,读起来缓急相济,琅琅上口。

如第1段叠用“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两组对偶句,充分地赞颂了烈士们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读起来声调协调,节奏鲜明。

 

5、内容连贯,结构严谨 

开头赞颂烈士的气概和黄花冈之役的巨大价值,接着交代修墓碣和编纂《事略》的经过,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烈士的无限哀痛之情。

这种哀痛之情与第1段对烈士的崇敬之情显得十分连贯。

最后直抒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高尚情怀。

这三段,都与《事略》有紧密联系。

这样安排,既自然又合乎逻辑。

 

6、比拟手法 

《序》文用了好几种修辞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比拟”。

所谓比拟,即把人拟做物,或把物拟做人,以达到修辞目的。

《序》文把中国人民长期不觉醒,比拟为动物冬眠不食不动——全国久蛰之人心;写烈士们的鲜血横飞、浩气四塞时,不直写在群众中的影响,而说“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间接说明影响之大,之深、之远;把群众所积怨愤愤出,喻为“如怒涛排壑”;论“斯役之价值”,以武昌起义衬托,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泣鬼神”,连“天地”也惊叹,“鬼神”也落泪,足见先烈精神之感人。

比喻、比拟、对偶,种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直接写,间接写,正面写,侧面写,不拘一格,收到了一般《序》文不能收到的艺术效果。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江苏滨海中学       张海洲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的特点,体会语言中饱含着的浓烈的悲壮慷慨之情。

 

 2.学习本文恰当地运用比喻、对偶、夸张、比较等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在论证中的作用,在理清论证脉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加强论证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2.能阅读论述类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式,提高阅读效率;能够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能够归纳文章的中心观点和论述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要内容】 

一、导入课文  

在内忧外患不断,民不聊生,国家陷入被列强瓜分的惨痛年代里,一位对中国和她的广大人民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伟人孙中山先生诞生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中山先生的文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二、孙中山生平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

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

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

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

 

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

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

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帝制,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

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

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开展护法运动。

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担任总理。

1921年,非常国会又于广州议定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

1923年,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复任大元帅。

同年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决定国共两党实行合作,以推进国民革命。

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其三民主义。

同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应邀北上,共商国是。

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三、写作背景 

本文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一书写的序言。

书序一般是说明写书的意图、经过,或介绍、评价书的内容。

这篇序却不是就书论书,而是就书以评史论世,借序以“勖国人”。

 

本文写于作者督师桂林准备北上讨伐北洋军阀之际,可以说是一篇弘扬先烈革命精神,进行战斗动员的出征誓言。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8月10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出师北伐的决议,并咨请孙中山宣布军阀徐世昌罪状,明令出师讨伐,以谋国家之统一。

12月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风尘仆仆,行装甫卸,即成立北伐大本营;并指出这次北伐是件非常的革命事业,定要“扫除中国一切政治上社会上旧染之污,而再造一庄严华丽之新民国”。

因此在邹鲁求序于孙中山时,正值孙中山肩负重任,讨贼兴师,戎马倥偬之际。

 

就其内容来看,本文与其说是一篇序文,倒不如说是一篇借先烈之伟大精神以鼓舞土气、激励民心的战斗檄文。

作者热情赞颂了烈土们为革命捐躯的英雄气概,高度评价了辛亥广州起义的意义和影响,对当时反动逆流泛滥的现象表示了深切的忧愤,激励国人“继述…‘光大’先烈遗志,为实现革命理想而英勇奋斗。

 

四、课文字词 

艰难险巇  Xī   一抔土  póu   坚毅不挠  nâo   湮没  yān   踬踣者屡  ZhÌ  bô 

墓碣  jié   吾党菁华  jīng   编纂  zuàn   全国久蛰之人心  zhé    

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zhuàn   怒涛排壑  hè   贼氛方炽  zhì   民国肇造  zhào 

杌陧之象  Wù niè   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xù 

五、段落划分 

第一段,赞颂革命党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申述黄花岗起义的不朽价值,抒发对烈士沉痛的悼念之情。

 

第二段,记叙因时局不宁,致使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不得流传的事实,表现了作者巨大的悲痛。

 

第三、四段,激励人们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实现理想的中华民国,从而使《事略》传世而不朽。

 

六、朗读要领 

第1段:

 “然是役也”三句,用排偶手法,作者感情澎湃,文字一气呵成,应一气读完,句子之间停顿较短。

 

第2段:

 排偶句的反复词语,应略重而抑扬顿挫,如:

“七年,始有......”、 “十年,始有......”;文中一连串的的虚词,也要一字一顿,如:

“而七十二烈士者...滋可痛而已”。

 

第3段:

本段已由激昂、沉痛、转入深沉,节奏要缓慢,但个别语句仍须一气读出,如: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应一气呵成,中间不宜过长停顿。

 

七、阅读课文、疏通文句 

第一节:

 

先写清朝末年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民主国家而艰苦奋斗的情况,一个“最”字突出了黄花岗起义死伤之惨重,损失之巨大。

 

“艰难险蛾”与“踬踣者屡”,当主要指革命党人发动和组织的1895年10月广州起义,1904年11月长沙起义,1906年底萍、浏、醴起义,1907年5月潮州黄冈起义,同年6月惠州七女湖起义,同年9月钦州、廉州防城起义,同年12月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钦州起义,同年4月河口起义,包括1910年2月和1911年4月两次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是在第二次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等。

大小多次武装起义的均归失败和革命党人的不断牺牲  

但作者并未被这巨大的悲痛所压倒,“然”字笔锋一转,给这次战斗以极高的评价,并抒发了自己对烈士深挚的赞颂之情。

这里,作者的感情进入了另一高潮。

 

“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两组对偶句,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烈土们战斗之激烈,牺牲之豪壮,精神之威武!

正是由于这壮烈的战斗,才令“久蛰之人心”大为振奋,使他们千年的“怨愤”,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正是由于这壮烈的战斗,鼓舞了人心,激励了士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吸取了沉痛的教训,才在不长的时间里,赢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

 

第二节:

 

由于“民国肇造,变乱纷乘”,致使烈士坟茔,仍“湮没于荒烟蔓草间”,民国七年(1918),“始有墓碣之建修”,民国十年(1921),“始有事略之编纂”。

这里,作者连用两个时间短语,意味着时间之漫长,也表明修墓编史进程之缓慢。

七十二烈士的事迹有的虽有记载而不详尽,有的仅有姓名而无事迹,更有甚者,有的连姓名也无法知道!

 

“变乱”,系指1912年4月孙中山被迫把政权交给袁世凯,南京临时政府夭折;1913年3月坚持“共和”制度的年轻有为的政治家宋教仁被袁世凯的亲信赵秉钧、洪述祖派遣的特务武士英所刺杀;1914年5月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并于1915年12月公然宣布恢复帝制,自称为“皇帝”;1917年?

月段祺瑞导演张勋复辟的丑剧;1917年7月开始的护法运动支持了仅一年又告失败,以及段祺瑞、徐世昌、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新老军阀的连年混战等情况 

在详尽地记叙了上述惨痛事实后,作者又引用历史上“善传游侠”的史迁“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的事作比较,进一步抒发了作者悲痛的情怀。

  

“史载田横事”:

田横(?

一前202),秦末狄县(今山东高青东 南)人,本齐国贵族。

秦朝末年,从兄田儋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不久为汉军所破,投奔彭越。

汉朝建立,率徒党五百余人逃亡海岛。

汉高祖命他去洛阳,说:

“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举兵加诛焉!

”横被迫前往。

途中他顿悟自己“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奈何北面事之?

”不愿称臣,于是自杀。

留居海岛的五百余人闻田横死讯,也全部自杀。

上述事情在《史记》与《汉书》中均有记载。

  

这一段记烈士遭受冷落的境况,恰与上一段评说黄花岗之役“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形成对照,强烈地表达了“滋可痛已”的深沉情感。

 

这是作者作序的目的所在,是全文的重点。

作者先略述邹君求序的事,然后较详尽地写了非常环境中自己肩负的重任。

 

第三、四节:

 

作者桂林督师讨贼,其责任之重大,尤倍于三十年前。

值此义旗高举,整装待发的时刻,恰逢邹君求序,作者借此机会再次为北上讨贼鼓舞士气、激励民心。

 

“三十年前”是一个约数。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入会盟书上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誓词,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推翻满清帝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1905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在《民报》(同盟会机关报)发刊词中,才公开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鲜明地举起了三民主义的旗帜。

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不是孙中山革命伊始就一下子完整地提出来的,而是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1923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更进一步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的三民主义。

 

之后从正面阐明发扬先烈牺牲精神的重要,从反面指出空发感慨的无济于事,正反说理,论述透彻,具有极强的号召力量。

  

文章最末一句,以简洁的文字点明了“为斯序”的目的:

痛逝者,勖国人。

这一“痛”一“勖”,寄情无限,正是序文的主旨。

 

八、写作特色 

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语言也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第一段以抒情为主,兼有记叙和议论;第二段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第三段以议论为主,兼有抒情和记叙。

总之,全文以“痛逝者”之情为血肉,以“勖国人”之理为骨干,是一篇情理并茂的序文。

 

2、这篇书序用语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如“末造”、“贼氛”、“清季”,蔑视之意显然;“菁华”、“碧血”、“浩气”,表彰之情可掬。

  

3、全文排偶叠用,整散错落有致,形成一种激荡之势,读来琅琅上口。

  

4、比喻精辟,用典切当,也使这篇序显得更有文采。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的特点,体会语言中饱含着的浓烈的悲壮慷慨之情。

 

2.学习本文恰当地运用比喻、对偶、夸张、比较等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的特点,体会语言中饱含着的浓烈的悲壮慷慨之情。

2.学习本文恰当地运用比喻、对偶、夸张、比较等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本文的写作目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在内忧外患不断,民不聊生,国家陷入被列强瓜分的惨痛年代里,一位对中国和她的广大人民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伟人孙中山先生诞生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中山先生的文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二、孙中山生平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

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

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

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

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

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

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帝制,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

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

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开展护法运动。

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担任总理。

1921年,非常国会又于广州议定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

1923年,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复任大元帅。

同年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决定国共两党实行合作,以推进国民革命。

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其三民主义。

同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应邀北上,共商国是。

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三、写作背景

本文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一书写的序言。

书序一般是说明写书的意图、经过,或介绍、评价书的内容。

这篇序却不是就书论书,而是就书以评史论世,借序以\'勖国人\'。

本文写于作者督师桂林准备北上讨伐北洋军阀之际,可以说是一篇弘扬先烈革命精神,进行战斗动员的出征誓言。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8月10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出师北伐的决议,并咨请孙中山宣布军阀徐世昌罪状,明令出师讨伐,以谋国家之统一。

12月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风尘仆仆,行装甫卸,即成立北伐大本营;并指出这次北伐是件非常的革命事业,定要\'扫除中国一切政治上社会上旧染之污,而再造一庄严华丽之新民国\'。

因此在邹鲁求序于孙中山时,正值孙中山肩负重任,讨贼兴师,戎马倥偬之际。

就其内容来看,本文与其说是一篇序文,倒不如说是一篇借先烈之伟大精神以鼓舞土气、激励民心的战斗檄文。

作者热情赞颂了烈土们为革命捐躯的英雄气概,高度评价了辛亥广州起义的意义和影响,对当时反动逆流泛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