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6飞向蓝天的恐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5136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6飞向蓝天的恐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6飞向蓝天的恐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6飞向蓝天的恐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6飞向蓝天的恐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6飞向蓝天的恐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6飞向蓝天的恐龙.docx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6飞向蓝天的恐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6飞向蓝天的恐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6飞向蓝天的恐龙.docx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6飞向蓝天的恐龙

6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阅读:

1.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2.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写作:

能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

教学重难点

1.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2.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教学准备

1.相关课件。

2.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按要求完成本课预习卡。

课时目标

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恐龙图片。

2.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里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种庞然大物却与鸟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去看看吧。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3.师:

读着这个课题,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惊讶)是啊,这么庞大的恐龙怎么能飞上蓝天呢?

(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

生:

(读课题回答)或许是恐龙变成鸟飞起来了。

师:

是这样吗?

“飞向蓝天的恐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恐龙是怎么飞上蓝天的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想想生字新词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

2.交流初读成果。

(1)检查生字读音,指导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

隧道 膨大 头颅 开辟 形态

①引导读准字音。

②书写生字:

隧、膨、辟、翼。

“隧”:

注意笔顺,整体宜写紧凑。

”字左收右放,平捺注意轻重,收笔干脆。

“膨”:

三部分写窄长。

中部下面的“

”横画书写时注意穿插,并写成提画。

右部三撇保持重心平稳,最后一撇应写长一些。

“辟”:

左窄右宽。

撇画弧度把握好,先竖再撇,“辛”部三横分长短,中横稍长,与左部成穿插之势。

“翼”:

注意上部两个“习”字没有钩,“田”写小些,下部“共”稍放,最后横长些以承托上部。

(2)检查词语的朗读。

 

设计意图:

简简单单几个词语,刻画出了恐龙与鸟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

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将两者进行对比,再告知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仅巩固了词语,又使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彻底被激发。

 

①出示词语:

凶猛 笨重 迟钝

师:

这些词语在课文里都是形容恐龙的。

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体会到恐龙的样子呢?

请同学们自己先试一试。

师:

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似乎看到了一只凶猛、笨重、迟钝的恐龙正在行走。

②出示词语:

轻灵 五彩斑斓

师:

这组词语在课文中是形容鸟类的,谁再来读一次?

注意读出和恐龙的反差。

③师:

读着这些词语,我们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恐龙和鸟类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形象,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的科学家们通过考证后得出了一个让人惊奇的结论。

3.课件出示: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朗读)

(2)同学们,“漫长”是什么意思?

你能把这种漫长的感觉读出来吗?

如果把“漫长”这个词去掉,你感觉会有什么区别吗?

(3)一个“漫长”就把恐龙演化时间的长久体现出来了,这就是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哪一个词也体现了这种语言的准确性?

请同学们在这句话中再找一找。

你是怎么理解“一支”的?

(4)同学们真了不起!

这么一琢磨,我们就体会到了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的特点。

让我们一起把这个结论再读一遍。

教师小结:

刚刚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会找到更多。

三、获取信息,梳理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考:

你从课文中获得了飞向蓝天的恐龙的哪些信息?

2.交流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指导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零散的知识写在黑板上,师生一起进行归类分析,梳理课文脉络。

3.得出结论。

课文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知识: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了飞翔的鸟儿;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的;科学家希望能借助化石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4.根据梳理好的知识给课文划分层次。

四、读文填表,合理推测

1.教师提问:

同学们,凶猛、笨重的恐龙与轻灵、敏捷的鸟儿,无论从外形上还是生活习性上,二者似乎都毫不相干,可科学家在研究了大量的化石后,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2.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以四人为小组探讨交流,完成《飞向蓝天的恐龙》研究调查表。

《飞向蓝天的恐龙》研究调查表

恐龙与鸟类的相似之处

根据发现提出的假说

科学家找到的证据

科学家得出的结论

  3.交流,出示结论: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4.对比阅读谈发现。

(1)教师提问:

如果把课文做如下改动好不好呢?

课件出示句子,让学生对比阅读并仔细体会。

出示:

 

设计意图:

用词准确是本文的一大特点,通过比较,让学生初步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学生交流感受。

预设1:

“漫长”“最终”说明恐龙演化成鸟儿的时间很长,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预设2:

“一支”说明是一部分恐龙变成了鸟儿,而不是全部。

预设3:

“漫长”“最终”“一支”这些词不能去掉,去掉了句子表达就不够准确。

(3)全班朗读,再次感受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本课预习卡。

2.抄写本课重点词语:

恐龙 笨重 迟钝 鸽子 根据 末期 描绘 隧道 形态 膨大 前肢 具备 开辟 脱离

课时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继续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3.能参照课文,用“对比说明”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自主阅读,了解演化过程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

画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再认真读一读。

2.布置任务:

恐龙飞向蓝天,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画出关键词。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繁衍情况

时间

特点

第一种恐龙

两亿四千万年前

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

庞大家族

数千万年后

形态各异

其中一支猎食性恐龙

许许多多年后

向鸟类演化

  3.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教师小结:

写恐龙的演化过程是以时间为顺序的,先讲了两亿四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和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外表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其中一支猎食性恐龙演化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

4.紧扣“形态各异”,体会“对比说明”的方法。

(1)教师提问:

如果你是游客,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投影出示:

数千万年后……以植物为食。

(3)思考:

读读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

作者写恐龙的“形态各异”是从“行走方式不同、体形多样、性情不一”这三个方面来写的。

预设2:

每一个分号中的两个语句又是相对的形态。

二、研读语句,交流体会

1.布置任务:

用词准确是本课的一大特色。

第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受了。

其实,这样的句子在课文中还有很多,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主品读,体会语句特点。

3.交流。

(1)出示句子比较:

①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②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骨骼中空,身体轻盈。

(2)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

“一些”是指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

“逐渐”指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变化慢慢地变小,不是一蹴而就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是学习说明性课文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一环节,通过删减比较、对比朗读等方法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3)出示句子:

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①思考:

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可以让你感受到作者的表达很准确?

②交流:

“可能”等词语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因为实际情况并不确定,用这些词语准确地反映了目前人类对恐龙与鸟类之间关系的认知。

三、总结概括全文,引导质疑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3.学生质疑,教师引导深入探讨:

学习了本课,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4.教师小结:

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

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停步,心中仍然有更为美好的愿望——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本课随堂练。

2.把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讲述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语言既精练又准确,且极具逻辑性。

“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语言实践。

梳理恐龙演变的过程正是为了让学生迅速地把重要信息抽取出来,建立演变过程的框架,分清叙述的层次,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通过语言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活用说明方法,进行语言内化、方法迁移。

不足之处在于教师的评价语言、引导语言都还有待提高,对课堂的动态把握还不够,需要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