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拱棚马铃薯高产栽培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5014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春拱棚马铃薯高产栽培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早春拱棚马铃薯高产栽培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早春拱棚马铃薯高产栽培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早春拱棚马铃薯高产栽培要点.docx

《早春拱棚马铃薯高产栽培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春拱棚马铃薯高产栽培要点.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早春拱棚马铃薯高产栽培要点.docx

早春拱棚马铃薯高产栽培要点

2014年早春拱棚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意见

滕州市蔬菜站

受近期雨雪和降温天气影响,今年早春拱棚马铃薯播种期较往年推迟10天左右。

为指导好全市早春马铃薯生产,特提出以下栽培技术意见。

一、马铃薯播种

1、选用优质脱毒种薯

在生产中应全部选用脱毒G2、G3代良种。

脱毒种薯有出苗早、植株健壮、叶片肥大、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等优势。

试验研究表明,马铃薯优良品种及其高质量的脱毒种薯,对马铃薯产量的贡献率可达60%左右。

2、精耕细作

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将病叶、病株带离田间处理。

12月前深耕25厘米左右,使土壤冻垡、风化,以接纳雨雪,冻死越冬害虫。

播种前及时耙耱,达到耕层细碎无坷垃、田面平整无根茬,做到上平下实。

播种时土壤干旱是影响出苗、造成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播种前必须造墒,最好采用“沟内溜水”播种。

3、催芽播种保全苗

切块催芽每亩需种薯150千克左右。

播前25—30天将种薯置于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晒种2—3天,同时剔除病薯、烂薯,然后进行切块。

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螺旋式向顶端斜切,最后按顶芽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每块种薯有1—2个芽眼,重量25—30克。

晾干刀口后放在温度为18℃—20℃的室内采用层积法催芽,待芽长到2-3厘米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芽绿化变粗后即可播种。

4、药剂拌种防虫防病

由于种薯的异地调运,种薯带菌相互传播现象非常严重。

带病菌的种薯影响出苗,且极易造成苗期黑胫病、黑痣病、茎基腐病、干腐病的发生。

种薯拌种可以减轻这些病害发生,试验证明,使用下列三种配方能有效预防苗期病害。

①安泰生50克+高巧20毫升/100千克种薯。

即将5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克与60%高巧悬浮种衣剂20毫升混合,加水至1000毫升,摇匀后喷到100千克种薯切块上,晾干后播种。

②适乐时+农用链霉素/100千克种薯。

③阿米西达每亩30ml兑水15—20kg喷沟。

利用上述三种配方,可以促进早出苗2—3天,而且确保苗齐苗壮,同时能预防苗期蚜虫以及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的危害。

5、拱棚覆盖提前播种

采用早春马铃薯拱棚覆盖栽培技术,将马铃薯的适播期提前到了2月上旬,使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处于白天高温、夜间低温的最佳时期,同时可以延长植株生长期,因而能大大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6、宽行大垄栽培

实行一垄双行种植,垄距80—90厘米,种双行,小行距20厘米左右,株距25—28厘米左右。

亩定植5500—6000株。

开沟深8—10厘米,宽25厘米,溜水后,斜调角摆种,芽向上,用少量细土盖住芽,然后穴施肥,覆土起垄。

要求种块到垄顶12厘米。

把垄面耧平,喷施施田补等芽前除草剂,喷洒要均匀周到,然后用地膜覆盖。

所铺塑料薄膜应选用90—100厘米宽,厚度为0.005—0.008毫米的超薄膜,每亩用膜4—5千克。

铺膜时膜要拉紧,贴紧地面,薄膜边缘要埋入土里10厘米左右,并用土埋住压严,用脚踩实。

盖膜要掌握“严、紧、平、宽”的要领,即边要压严、膜要盖紧、膜面要平、见光面要宽。

当天建好拱棚并上好农膜。

建议采用黑白双色地膜覆盖。

利用该地膜黑色部分的防草作用降低田间杂草的发生,进而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利用白色部分增加土壤温度。

机械化播种时垄距可扩大到90—100厘米;地膜种植时要盖膜后及时浇水。

7、测土配方均衡营养

亩施土杂肥5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150千克、三元复合肥(15-10-20或15-12-18)150千克、硅钙肥亩施15—25千克、硫酸锌1.2千克、硼砂1千克。

土杂肥在耕地时撒施,其他肥料均于播种时条施。

二、马铃薯田间管理

1、及时破膜放苗或采用膜上覆土技术

播种后20—25天苗将陆续顶膜,选择晴天及时将地膜破孔放苗,并用细土将破膜孔掩盖。

推荐使用膜上覆土技术。

出苗前(幼苗长到离地膜2厘米时),利用开沟机在地膜表面覆盖一层2-3厘米厚的细土,以减少人工破膜引苗工序,也有利于增温保墒和防寒。

尤其是规模化种植,采用该技术可大量减少人工成本,确保苗齐苗匀。

2、加强温度管理

拱棚内保持白天20—26℃,夜间12—14℃。

经常擦拭农膜,保持最大进光量。

随外界温度的升高,逐步加大通风量。

3、科学浇水

马铃薯生产需要大量水分,并要求供水不能间断,特别是在块茎形成和块茎膨大阶段,要连续保持土壤湿润状态。

一旦水分供应间隔,便会造成块茎停止生长,形成畸形薯,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降低。

但马铃薯生育后期又要防涝,因雨涝或湿度过大会造成块茎不耐贮藏或腐烂。

因此,生产中要掌握均匀而充足的供给水分,使土壤耕作层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马铃薯全生育期要保持80%左右的土壤含水量,其中苗期保持在70%—80%,收获前保持在65%—75%左右;块茎形成至块茎膨大阶段必须保持在80%—85%。

生产中应掌握小水勤灌的原则,每次灌水不漫过垄顶。

结合墒情,在播后、出苗前、齐苗期、现蕾初期、落蕾期、薯块迅速膨大期各浇水1次。

在收获前7天左右要停止灌溉,以确保收获的块茎周皮充分老化,以利贮藏。

4、适时撤膜

2013年4月20日前后我市曾经发生严重倒春寒,致使马铃薯遭受不同程度的寒害。

因此,建议今年早春拱棚马铃薯撤膜时间适当推迟,并注意通风。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

1、主要病虫害种类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有黑胫病、晚疫病、早疫病、蚜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

2、制定科学植保方案

选择使用高效、低毒、对环境安全的农药产品,以保证生产出安全、健康、优质的农产品。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的要求,在病害防治中应采取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配合使用的原则。

建议在生长期进行5次叶面喷药,分别在团棵期和现蕾期各施药1次安泰生或大生70%可湿性粉剂(100—150克/亩),间隔10天;从块茎膨大期开始,连续3次轮换施用阿米西达、银法利、抑快净,间隔10天。

对于蚜虫的防治,除使用高巧拌种控制苗期蚜虫外,在马铃薯成株期使用艾美乐70%水分散粒剂5—10克/亩的剂量叶面喷雾。

对于地老虎的防治,可在3月上旬、4月上旬喷施杀菌剂的同时混用杀虫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