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896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约五六千年前,半坡原始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建筑房屋B.烧制陶瓷C.磨制石器D.织麻成布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3.某学生欲称取9.6g氯化钠,他在左盘放了9g砝码,把游码移到0.6g处,然后在右托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A.9.6gB.10.2gC.9gD.8.4g

4.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气的是()

A.空气B.二氧化碳C.蒸馏水D.高锰酸钾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6.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过一会儿饮料瓶表面变得潮湿,说明空气中有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7.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败B.钢铁生锈C.火药爆炸D.有机物腐熟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有人的地方

B.把烧杯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

C.使用酒精灯外焰来加热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9.常温时打开汽水瓶,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这是因为()

A.温度降低,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B.温度升高,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

C.压强增大,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D.压强减少,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

10.下列各项没有科学根据的是()

A.用化石燃料制取合成橡胶B.气功可以将银变金

C.动物可以通过克隆的方式繁殖D.利用化学方法可以淡化海水

11.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最适合选用的是()

A.木炭B.红磷C.石蜡D.铁丝

12.在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所制气体的密度B.所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C.反应物的种类D.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13.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药品用量没有说明,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②没有容器,在量筒中配制食盐水

③用滴管吸取液体后,把滴管下端管口斜靠在试管壁上,让液体缓缓流下

④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把量筒举起,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

⑤用灯帽熄灭酒精灯后再将灯帽轻轻上提一下

⑥打开试剂瓶后把瓶塞正放在桌面,右手手心向着标签,握住试剂瓶倾倒液体

A.①⑤B.①④⑤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

15.某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有剧毒,常温下很容易和氧气发生反应,则该气体可以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

16.检验集气瓶内是否收集满了CO2,正确的操作是()

A.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B.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D.看颜色

17.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铜绿加热后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白雾

18.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所用方法

A

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B

铜丝和铝丝

观察颜色

C

白糖和食盐

尝味道

D

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高温灼烧

 

A.AB.BC.CD.D

19.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性质、制备和用途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20.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

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这位学生取出液体的实际体积为

A.无法判断B.大于8mLC.小于8mLD.8mL

二、填空题

21.从二氧化碳、氮气、氧气、氨气五种气体中,按题意选择适当物质并用化学符号填空。

(1)其固体俗称干冰的是____________。

(2)能生产氮肥的气体是_________。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___。

(4)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______(10或50)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

23.写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镁条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

(3)加热滴有紫色石蕊的碳酸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4.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有好几种,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以制得氧气(反应后生成物除了氧气还有氯化钾,氯化钾能溶解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为了证明其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可以设计加热氯酸钾和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两个对比实验,比较生成氧气速率的大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氯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对比实验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查生成的氧气,若不用带火星的木条,你还能用什么简单的方法来检查生成氧气的速率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进一步证明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而不是一般的反应物,在上述的实验中还要用到托盘天平,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为了从反应后的固体残渣中得到干燥的二氧化锰固体,需要依次经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洗涤、烘干四步主要步骤。

(4)最后要确证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还需要一个实验来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____________不变。

三、实验题

25.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杯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

回答下列问题:

(1)A处能出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B处能出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

C处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得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

2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

制取氧气时其下端为什么伸入液面以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选用A、F、G,通过测定____________确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并做氧气的性质实验。

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a→b→c→d,F装置内导管(“b”或“c”)该怎样改进?

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时在试管口放蓬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导管为什么要伸入瓶底________________。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若用A和E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只有当气泡_______________时,才能收集氧气,收集完毕氧气后,先要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__,

(5)俞佳睿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后,插入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剧烈燃烧,发白光。

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列实验进行探究:

a.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请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小刚把广口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当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时,可以观察到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浑浊,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来证明了植物能够进行呼吸作用。

b.小明看了小刚的方案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具体的操作是:

取一只大烧杯,向其中装入大半杯清澈的河水,在烧杯底部放一些新鲜水草,并通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水草,然后将一只盛满水的小试管倒置于漏斗上。

过较长时间后,试管里收集到部分X气体。

(3)X气体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4)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小试管内汇集的气体压强比外界的大气压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28.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密封性很好的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

然后给装有足量红磷的玻璃管加热。

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

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____________mL。

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空气在氧气含量的药品要满足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9.小红对紫黑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字母是物质的代号)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文字表达式:

①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建筑房屋只是把材料堆砌成房屋形状,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

B、烧制陶器过程是将粘土经过900℃左右的高温加热烧制而成,粘土中含有3%以上的铁和其它成分,在烧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正确;

C、磨制石器是将石头经过物理磨损而制成各种石器,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

D、用麻织布只是将麻线用物理方法(纺线车)进行编排,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A

【详解】

A、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取用液体时:

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标签应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图中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3.D

【详解】

天平实际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正确操作时,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当药品与砝码放倒了位置时,砝码的质量等于药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所以在左盘放了9g砝码,把游码移到0.6g处,这时托盘上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9g-0.6g=8.4g。

故选D。

4.A

【详解】

A、空气为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等成分组成,故空气中存在氧气,正确;

B、二氧化碳中虽然含有氧元素,但它是纯净物,是不可能含有氧气,错误;

C、蒸馏水中虽然含有氧元素,但它是纯净物,是不可能含有氧气,错误;

D、高锰酸钾中虽然含有氧元素,但它是纯净物,是不可能含有氧气,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A、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如碳在空气中燃烧就不需要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C

【详解】

从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过一会儿饮料瓶表面变得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

故选C。

7.C

【详解】

A、食物腐烂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错误;

B、钢铁的生锈是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错误;

C、火药爆炸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正确;

D、有机物腐熟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A、为防止沸腾液体溅出伤人,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正确;

B、为使烧杯能够均匀受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故B错误;

C、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正确;

D、做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如果放回原瓶会污染药品,故不能放回原试剂瓶,正确。

故选B。

9.D

【详解】

由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常温时打开汽水瓶时,瓶内的压强减小,因此瓶内的二氧化碳会从瓶中逸出。

故选D。

10.B

【详解】

A、化石燃料和合成橡胶的主要元素为碳、氢,故用化石燃料制取合成橡胶,有科学依据;

B、银由银元素组成,金由金元素组成,二者不能相互转化,没有科学依据;

C、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动物可以通过克隆的方式繁殖,有科学依据;

D、利用蒸馏或膜分离法等科学方法可以淡化海水,有科学依据。

故选B。

11.B

【详解】

A、碳和氧气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增加了气体杂质,错误; 

B、磷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固体,不会增加气体杂质,正确;

C、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和水,增加了气体杂质,错误; 

D、铁丝和纯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铁丝在空气里是不会燃烧的,错误。

故选B。

12.D

【解析】

A、根据气体的密度,可以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A答案不合理;

B、根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可以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B答案不合理;

C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与反应物的种类无关,C答案不合理;

D、、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D答案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

A、二氧化碳溶于水中没有现象,空气和氧气都不易溶于水,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方案不可行,不符合题意;

B、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空气和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方案不可行,不符合题意;

C、倒入紫色石蕊试液,使溶液变红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

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方案不可行,不符合题意;

D、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符合题意。

故选D。

14.A

【详解】

①药品用量没有说明,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正确;

②量筒仅能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作其它用途,错误;

③用滴管吸取液体后,滴管应垂直悬空于容器口的正上方进行滴加,滴管的下端管口不能斜靠在试管壁上,让液体缓缓流下,错误;

④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量筒应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不能把量筒举起,再读数,错误;

⑤用灯帽熄灭酒精灯后再将灯帽轻轻上提一下,正确;

⑥打开试剂瓶后把瓶塞倒放在桌面,右手手心向着标签,握住试剂瓶倾倒液体,瓶塞不能正放在桌面,错误。

故选A。

15.D

【详解】

由资料提示,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有剧毒,常温下很容易和氧气发生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

故选D。

【点睛】

掌握气体的收集方法与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是解答关键。

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科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难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收集。

16.C

【详解】

A、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只能验证,不能验满,错误;

B、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熄灭,瓶内气体不一定满了,错误;

C、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就证明满了,正确;

D、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采用看颜色不能验满,错误。

故选C。

17.B

【详解】

A、铁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错误;

B、铜绿加热后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正确;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错误。

故选B。

【点睛】

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8.C

【详解】

A、白酒和白醋两物质的气味不同,白酒具有醇香味,而白醋具有酸味,所以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正确;

B、铜丝是紫红色金属,铝丝是银白色金属,所以可以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来鉴别,正确;

C、在实验室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能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错误;

D、二氧化锰高温下不反应,木炭高温灼烧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采用高温灼烧的方法来鉴别。

故选C。

19.B

【详解】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不支持燃烧,但不一定是二氧化碳,错误;B.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形成降雨,正确;C.可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迅速制备二氧化碳,不能用硫酸,因为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使反应停止,错误;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错误。

故选B。

【点睛】

酸的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0.B

【详解】

仰视读数偏小,量取液体的体积大于19mL,俯视读数偏大,剩余液体的体积小于11mL,则倒出液体的体积应大于8mL。

故选B。

21.二氧化碳氮气氨气氧气

【详解】

(1)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2)氮气是生产氮肥的重要原料;

(3)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2.10用清水冲洗干净

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水倒流进入导管,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详解】

(1)根据量筒的选择标准是一次量取且量程最小的,故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10mL的量筒。

(2)根据胶头滴管吸取不同液体时,要进行洗涤的要求,故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否则加热时液体可能溅出。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水倒流进入导管,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23.镁+氧气

氧化镁碳+氧气

二氧化碳碳酸

水+二氧化碳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

(1)

(2)(3)(5)

【详解】

(1)镁和氧气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文字表达式为:

镁+氧气

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

(2)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

碳+氧气

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

(3)碳酸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碳酸

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

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且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故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5)碳酸氢铵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

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

以上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1)

(2);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3)(5).

24.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气泡冒出的快慢称量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溶解过滤化学性质

【详解】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氯化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2)比较生成氧气的速率大小: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气泡冒出的快慢;

(3)若要进一步证明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而不是一般的反应物,在上述的实验中还要用到托盘天平,其作用是:

称量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为了从反应后的固体残渣中得到干燥的二氧化锰固体,需要依次经过溶解、过滤和洗涤、烘干四步主要步骤;

4)最后要确证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还需要一个实验来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2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变红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能与石灰水反应能与水反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

由分析可知,

(1)A处能出现的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能出现的现象:

溶液变红;C处能出现的现象是: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