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前三章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884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前三章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前三章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前三章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前三章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前三章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前三章考试重点.docx

《河南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前三章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前三章考试重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前三章考试重点.docx

河南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前三章考试重点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  绪论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相邻概念的关系

⏹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心理辅导是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有关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咨询对象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进行信息交流,帮助咨询对象消除心理问题与障碍,增进心理健康,发挥自身潜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含义是指在良好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当事人进行帮助,以消除和缓解当事人的较严重心理问题和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发展,恢复其心理健康的过程。

联系:

三者的共同点是都强调双方之间合作和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差异:

三者之间在目的、手段、对象等方面又各有差异。

心理辅导的对象往往是处在转变或转折时期的普通学生,即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的学生,关注对象的未来,心理干预的重点是预防,根本目标是为防止未来问题的发生提供知识性服务。

⏹心理咨询是以遇到心理困惑或有强烈心理冲突与矛盾的正常学生为对象,关注对象的现在,心理干预的重点是改善,根本目标是改善学生个体的心理机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治疗是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心理机能失调及心理上有障碍的疾患学生为对象,关注对象的过去,心理干预的重点是矫治,根本目标是纠正与治疗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失常问题,恢复其心理健康。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青少年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见主题:

⏹入学适应

⏹自我概念的发展

⏹学会将学习当做一种责任和义务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处理同伴关系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见主题:

⏹应对青春期生理巨变

⏹自我意识的二次觉醒

⏹独立与依赖的冲突

⏹来自家庭的压力

⏹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深入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的素质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生理素质

●心理素质

●社会文化素质:

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

生理素质教育——体育

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文化素质教育——德育、智育、美育

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心理素质是整个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和载体

心理健康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人的发展,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因材施教

●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套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独特方法

四、学校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

(一)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区别

(二)心理辅导对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1心理辅导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2心理辅导为有效实施德育准备了基础

⏹3心理辅导为提高德育成效提供了新途径

五、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简史、现状和前景

1、预备期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教育界长期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姑且不谈,甚至连心理学也被贬斥为伪科学,直到1978年才稍有松动

⏹1983年,燕国材教授提出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问题。

1986年,班华教授提出了“心育”问题,并于1991年在《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心育色议》一文,系统阐述了与心育有关的问题。

同年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素质教育讨论中,不少同志一再强调心理素质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

于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和新颖教育活动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便在我国发韧了。

2、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更加广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普遍开展,课题研究得到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关问题的探讨逐步深入。

⏹其一,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上海、湖南、湖北及江苏等省市的一些学校都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试验工作或实践活动。

⏹其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其三,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

⏹其四,加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交流与研讨。

3、繁荣期

⏹(1999年底至今)

⏹以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为标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民间推动向官方主导发展,从基层探索到国家有计划地推进,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了发展正轨。

⏹1.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组织领导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

⏹3.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更加深化并取得新进展

⏹4.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逐步推进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读物更加丰富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4、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规范和束缚。

二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性较低。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支持不到位。

思考题

⏹1、请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对相关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有哪些?

各需要学习哪些知识进行哪些训练?

就业渠道有哪些?

前景如何?

第2章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策略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说明:

1、心理健康教育应惠及全体学生;

2、心理健康教育指向心理素质、心理品质、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潜能开发。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第一学会调适。

学会调节:

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确立合适的志向水平,保持个人精神生活的内部和谐。

学会适应:

矫治错误的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质量

第二寻求发展

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负起生活责任,扩展生活方式,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良好的社会功能,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活。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

(2)人格心理健康教育

(3)社会与生活适应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与矫正不良学习行为的教育活动。

•学习潜能的辅导。

了解自己的潜能,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

•学习动机的辅导。

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与个人意义,培养探索求知的欲望,建立认真、自觉、自主的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的辅导。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辅导。

发展出一套适合于个人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习管理的辅导。

学习独立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内容、主次,具备自我监控与执行的能力

(2)人格心理健康教育

人格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不但要帮助个体减少或消除各方面生活事件或危机带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且要帮助他们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培养个体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或危机的积极态度和能力,促进人格的发展。

自我意识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概念,提高自我接受水平,更有效的进行自我协调和管理。

健康情绪培养。

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并能有效沟通。

良好意志的形成。

不良人格问题的矫正。

自控能力差,自卑,品德不良

(3)社会与生活适应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和促进学生社会适应与人格发展,以及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个性品质

社交指导性心理指导休闲指导消费指导职业指导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以学生活动为主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

以教学班为单位

(2)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教育

“学习方法交流会”

“同在一个蓝天下”主题班会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时间活动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条重要途径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惑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解决

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

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

(4)个别辅导

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

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件咨询个案研究

一所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无论以什么途径为主,如果不以个别辅导相配合,便是不完整的。

(5)小组辅导

团体咨询

一组学生在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和训练并有效的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1)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

(2)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活动,应该有意识的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3)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策略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心理问题的最根本的预防。

坚持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才能更好的发挥心理教育工作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

五、心理健康教育由谁来做?

想一想

•假设你应聘一所中学担任心理辅导老师,经过层层选拨,进入最后一轮面试,校长对你提的问题是:

假如你被聘为我校心理老师,你将如何开展工作?

你会如何应答呢?

思考题

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三个基本策略?

(1)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

(2)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

(3)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策略

第3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1.按功能分类

(1)以了解学生为主的方法

(2)以影响学生为主的方法

2.按心理咨询流派分类

(1)精神分析方法——潜意识,童年记忆,梦

(2)行为主义方法——条件反射,行为控制(3)人本主义方法——自我成长和完善(4)认知方法——认知改变

一、观察法

1、观察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直接观察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2、注意事项:

(1)观察应有明确目的,每次观察的事项不可过多

(2)对准备观察的行为做清晰的界定

(3)对行为情境做充分描述

(4)不要以任何方式干扰被观察者的行为

(5)在记录观察结果时,不要将观察事实与观察的推论混在一起

二、自述法

1、自述法是通过学生书面形式的自我描述来了解学生生活经历以及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

日记、周记、作文、自传、内心独白

结构式自传与非结构式自传

结构式自传-内容框架已设计好,学生只需填写规定的内容

非结构式自传-允许学生做开放式的表述,常可反映出事先未能预知的有重大意义的资料

主题式自传与综合式自传

主题式自传-限于个人生活的某一方面,如“我的童年““我的学校生活”“我生活中的一次重要经历”

综合式自传-反映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

2、自传法的功能

有助于辅导老师深入了解学生

有助于学生宣泄压抑的情绪,澄清自己认识和态度

三、会谈法

1、会谈是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也是搜集有关学生资料的最常用的方法。

会谈既有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功能,也有影响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功能。

会谈是一项需要反复训练与实践才能掌握的专业技能

2、优点:

在会谈中可以当面澄清问题,以提高所得资料的准确性

通过观察会谈过程中双方的关系以及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可以获得许多重要的附加信息

3心理辅导成败的首要要素是什么?

辅导关系

倘若辅导者能够成功地建立起一种充满信任、理解、真诚、关爱、尊重、宽容、接纳、自由和托付感的关系氛围,那么即使不考虑特别的辅导理论和技术,也能有好的辅导效果;反之,如果不具有良好的辅导关系,即使有正确的技术,辅导效果也不好。

(一)辅导关系对辅导改变的作用:

(1)辅导关系本身具有治疗作用

良好关系促进受辅者的自我探索

良好关系能促进受辅者情绪的改善

良好关系有助于提高受辅者的自尊自信

辅导关系给受辅者模范和认同的机会

(2)辅导关系是其他改变因素的“传送带”和支持物

(二)怎样才能发展出一种理想的辅导关系?

辅导关系的决定因素在于辅导者,在于辅导者对人的态度,以及这些态度是否在会谈中得到正确的表达

(1)平等

不以长者自居不以师者自居不以管理者自居不以评价者自居

双方拥有同样的权利,学生有权接受或拒绝你,有权反驳你;教师感到他并不比当事人更了解自己,愿意理解他们,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误,在心底里承认自己并不比受辅者更优越

(2)同感理解

辅导者设身处地的倾听受辅者,不仅关注他所说的内容,而且去体认他的内心感受。

“感受当事人的私人世界,就好像那是你自己的世界一样,但又绝未失去“好像”这一品质“——罗杰斯

如何表达同感

①转换角度,真正设身处地的使自己变成受辅者,用他的眼睛和头脑去知觉、思维和体验

②投入的倾听受辅者,不仅要注意言语内容,而且要注意非言语线索

③回到你自己的世界,把你从受辅者那里知觉和体会到的东西进行一番识别、分辨和理解

④以言语和非言语方式,有时候,仅仅准确表达出来即可,偶尔也可以比他更深一点,或者加一点你的理解和解释

⑤在反应的同时留意对方的反馈性反应,关键是看对方是否感到你准确的理解了他。

同感理解的不同水平

水平一:

帮助者言语和行为上的表现要么未曾专注于当事人的言行表达,要么明显的心有旁骛。

水平二:

帮助者对当事人表达的感受有所反应,但却忽视了当事人交谈中值得重视的情感方面

水平三:

在对当事人的表达做反应时,帮助者的表达基本上可以与当事人的表达呼唤,因为它们在实质上表达同一情感和一丝。

水平四:

帮助者的反应相对于当事人的表达明显地有所增加,甚至表达了比当事人自己所能表达的更深一层的感受

水平五:

帮助者的反应对当事人所表达的感受和意思做了重要增加,甚至准确表达了比当事人自己所能表达的深几层的感受。

辅导员

水平一:

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伤呢?

水平二:

你一向成绩很好,但想不到会考却失败了。

水平三:

因为会考不及格,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很难过。

水平四:

因为会考不及格,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很难过,也不清楚前面的路该怎么走,心中很混乱。

水平五:

你一向成绩很好,从来没想过会考会不及格,故此特别感到失望与难过,也有点气氛;与父母商谈后,似乎非重读不可,但自己实在有点不甘心,故此内心很矛盾。

反应性倾听练习

用下面的三种符号对下述情景进行评定。

-(负性的:

没有怎加当事人的理解),=(中性的:

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当事人的理解),+(正性的:

增加了当事人的理解)。

在一组情景中一种符号可能会使用多次。

2、当事人:

是的,在外面的世界你必须冷酷,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没有人会给坐过牢的人机会,你必须要设法得到你能够得到的东西

助人者:

a你确实感到没有人将会给你喘气的机会

B你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冷酷和聪敏得到你想获得东西。

感到相当的惊慌

C你知道,坐过牢的人记录不是太好

3、当事人:

当我在家的时候,我的妈妈让我吃任何我想吃的东西

助人者:

a哦!

你的妈妈确实把你宠坏了

B你不想不得不吃你不喜欢吃的东西

C你感到不高兴,因为在这里,你不能总是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

4、当事人:

我太生气了,我甚至想杀了我妈妈!

她从来就没有对我说句好话,也没有说过一句我的好话。

我真希望永远不再见到她。

助人者:

a你似乎需要她的肯定,才会这样的愤怒,对吗?

B不能认为妈妈是那样的,就连这样想都是错误的。

C你确实对你的妈妈感到愤怒,告诉我多一点情况

观点讨论:

倾听当事人的故事

倾听就是治疗。

咨询师最重要的本领是倾听。

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故事。

以叙事治疗的观点,一个人的故事是这个人生命的凝结。

在倾听中,咨询师得以走入另一个生命,去真正认识他,陪伴他,并使得咨询关系对双方改变得觉有个人意义:

当事人不在是咨询室的一个收费服务对象,咨询室也不再是当事人的一个付费服务对象。

这样一种个人之间的“联结”,对于许多孤立的当事人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他已经久违了这种有着个人承诺性质的人际关系,他重新打开自己,而咨询师代表着一个重新向他打开的世界。

从治疗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就是协助当事人诉说他们的故事,尤其是协助他们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

好的治疗者,可以透过倾听协助当事人明白自己在怎样建构自己的世界,并随之建构着自己的命运,这种建构究竟是帮助还是伤害了个人自我的发展。

好的治疗这会帮助当事人重新结构自己的故事,用不同的方式讲述它们。

这种重构和重述,就是治疗,就是改变人格。

诉说故事也可以有助于当事人情绪的疏解和创伤的平复。

例如对于一个临终的当事人,他的故事代表着一个确实存在过但行将结束的生命,而这个生命还从来没有被讲述过。

对于那些其故事中触及“隐藏的困难”或“”羞愧“的当事人,治疗的效果更明显

从诊断的角度来说,故事、故事的组织,和故事的讲述方式,体现着当事人的人格。

一个叛逆的女孩如何变成一个能干的妻子和家庭的主心骨,她何以在一步步实现人生梦想的时候,却日渐觉得生活变得没有意义。

咨询室在聆听她的故事和讲述的时候,可以一步步进入她的世界和她的人生,“看到”她的性格如何一点点形成,她的早期经验是如何完成了“第一次推动”后演化出一种行为特征,她在怎样用今天续写昨天的故事……。

从倾听当事人的故事中,咨询师得以看出当事人在如何建构她的自我,如何给生活赋予意义,如何对待自己的需要。

反应性练习2略

(3)无条件积极关注

感到受辅者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是对这个人的整体性接纳,而不是对他身上合我们口味的地方接受,不合我们口味的地方排斥。

本质上是辅导者个人待人品质的自然流露。

接纳包括当事人身上的缺陷,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赞成他们。

对这些缺陷,能够理解它们之所以出现于当事人身上是有其客观原因;

深信当事人身上潜在的积极力量,靠这种力量,他将能够克服缺陷,走向成长。

价值观冲突量表

提示:

有时候你跟当事人之间会体验到价值观冲突,并使辅导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本量表就是为了协助你确认出这些情况。

作答时,请使用以下定义:

1=我确定我可以好好的辅导这种当事人

2=我可能会发现自己很难辅导这种当事人

3=我确定自己无法辅导这种当事人

(4)真诚

治疗者愈是他自己,愈是不戴专业面具,当事人就愈有可能发生建设性的改变和成长。

真诚意味着治疗者对当时当地流过自己心头的情感和态度保持开放,自己内心的感受、对感受的知觉以及表达出来的东西,三者保持一致。

修为:

真诚是无法表演的。

谁没有口不应心的时候呢?

谁没有虚以应付的时候?

辅导员必须刻意留心自己,经常反躬自省,才可能慢慢培养自己的真诚态度。

六点建议走出角色保持自发性不设防表里一致愿意分享自我对自己的辅导表现泰然自若

第3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Ⅱ

一、行改变的基本技术

1、强化法(略)

2、代币法是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

优点:

使鼓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饱足”现象而使强化失效;

有助于自我调控能力的提升;

较适用于低龄儿童

3、行为塑造法

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自我控制法

让当事人自己运用行为主义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优点:

强调当事人个人责任感;

增加改善行为的练习时间,有助于保持效果

v1、选择目标

▪目标是重要的

▪目标是可以检测的

v2、行为改变及记录

▪行为发生后马上记录

v3、改变环境因素

▪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促使希望的行为发生

v4、强化效果

▪奖励与惩罚

v5、巩固与调整

▪反馈调整

▪习惯成自然

自我管理行为计划:

减轻体重

步骤一:

目标选择:

步骤二:

行为改变

步骤a:

行动方案

步骤b:

记录行为

步骤三:

环境改变

步骤四:

进行强化

步骤五:

调整与巩固

步骤a:

调整

步骤b:

效果巩固

【行动作业】

请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针对某一问题,制定一份行为计划,并约定一个监督人,签订行为合同。

二、全身松弛法

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即通过肌肉的放松达到精神上的放松。

常见的操作方式:

紧张松弛对照训练直接松弛训练意念松弛训练

配合生物反馈仪松弛训练紧张松弛对照训练

见书p64

v要点:

1、训练者要学会接受自身生理状态的信息,辨认肌肉紧张、放松的感觉

2、对肌肉做“紧张-坚持-放松”练习,从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对比中学会放松,对全身多处肌肉按固定次序依次放松

3、每日练习,坚持不懈

三系统脱敏法

1、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于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2、步骤:

(1)进行全身放松训练

(2)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

▪①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

▪②将求治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

▪①放松。

▪②想象刺激情境。

当感到紧张时,做肌肉放松练习,然后再想象同一刺激情境,直到不再感到焦虑为止;倘若经过“放松-想象“过程连续3次尚不能通过,则中止本次练习。

v一次练习约需15~30分钟,每周做2~3次

四、肯定性训练

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通过角色扮演以增强自信心,然后再将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

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请求

(2)拒绝

(3)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步骤:

(1)设置训练情境

(2)以角色扮演方式逐一进行训练

(3)决定其他变通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