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472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1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课题

准备课

(一)数一数

(1)课时上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

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能有序数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

(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

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

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

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汇报。

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

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高楼、

个数是6的有……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小鸟、

个数是8的有……小树

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

(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

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

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

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教学反馈:

(每课都要写)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2345678910

 

 

南宁市xxxxx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

准备课

(二)比多少

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

(2)课时上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

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学“同样多”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

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请学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渗透德育:

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

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

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

我们就说:

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板书:

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

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

(随意比较)

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

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摆好后回答:

梨片有几个?

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

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三、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

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

有没有多余的木头?

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

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

教师板书:

多、少。

教师说明:

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

(随意比较)

(四)、操作(“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

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

 1、第1题:

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

(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

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

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

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

介绍你的方法。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教学反馈:

(每课都要写)

板书设计:

同样多

多少

 

 

南宁市xxxxx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

第二单元位置上下

第(3)课时上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

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

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

(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A:

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

(CAI)显示:

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

(CAI)显示

B:

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

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

(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

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

观察:

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

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

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

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

,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

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

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CAI)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

B:

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呢?

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

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

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

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

谁在谁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一).填一填,说一说

1.小猫在桌子的__________面,鸟儿在树的_____________面。

2.狗在女孩的__________面,男孩在女孩的____________面。

3.苹果在_______的上面,_______在_________的________面。

(二)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

谁在最下面?

教学反馈:

(每课都要写)

板书设计:

上下

 

 

南宁市xxxxx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

第二单元位置前后

第(4)课时上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

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

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三)学习探究

2.老师出示电脑:

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

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

你看到了什么?

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

谁第二?

小白兔跑第几?

小蜗牛跑第几?

问:

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目的:

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四)合作分享

3.看书:

第2页上面的图:

让学生看图答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

(目的:

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

后面有几个同学?

你是排在第几位?

(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师:

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

师:

你想到什么地方去?

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站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