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664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C.钢铁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

2.下列物质在应用中,只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将活性炭放入冰箱中除去异味

B.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

C.用二氧化碳灭火

D.用一氧化碳来冶炼生铁

【答案】D

【解析】

A、将活性炭放入冰箱中除去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具有吸附性.故选项错误;

B、用二氧化碳灭火是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选项错误;

C、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滑腻.故选项错误;

D、用一氧化碳来冶炼生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具有还原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B.

倾倒液体

C.

蒸发食盐水D.

稀释浓硫酸

【答案】B

【解析】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液体时:

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不正确;

C、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操作正确。

点睛:

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可以简记为:

“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4.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C.向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

D.将铜丝放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故A错误;

B、酚酞在盐酸中是无色的,没有明显的现象,故B错误;

C、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是红色的,有明显的现象,故C正确;

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铜排在铝之后,铜与硫酸铝不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过滤的方法能使硬水变成软水

B.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用肥皂水检测水的硬软时,水越硬,产生泡沫越多

D.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丰富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通过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不能把硬水变成软水,故A错误;

B、虽然地球上存在大量的水,但能被人们使用的水却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B错误;

C、用肥皂水检测水的硬软时,水越硬,产生泡沫越少,故C错误;

D、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丰富,故D正确。

故选D。

6.如图,甲是钠离子结构示意图,乙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丙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离子符号是Na+

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

D.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钛元素的中文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由钠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离子符号为Na+,故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故C错误;

D、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元素周期表中: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

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是两种化合物,故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错误,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物质有3种,但化合物只有2中,因为反应后含氢元素的物质是氢气,是单质,错误,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书写出化学方程式:

CH4+H2O=CO+3H2,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

1,正确,故选D

考点:

微观示意图,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8.下列关于营养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摄入维生素不足,不会患营养缺乏症

B.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量

C.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

D.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需尽快补充葡萄糖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摄入维生素不足,会患营养缺乏症,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影响人体内蛋白质合成,使人生长发育迟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需尽快补充葡萄糖,因为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向一无色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这说明该溶液是(  )

A.碱性溶液B.酸性溶液

C.pH小于7溶液D.pH=7的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向一无色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这说明该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的pH大于7,故选A。

10.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O3、NaCl、KNO3、(NH4)2SO4B.H2SO4、HCl、AgNO3、Na2SO4

C.KMnO4、CuCl2、Fe2(SO4)3、NaNO3D.K2SO4、NaCl、K2CO3、NaOH

【答案】D

【解析】

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是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A.pH=13的溶液显碱性,(NH4)2SO4能与碱溶液反应,不能在pH=1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错误;B.H2SO4、HCl都能与碱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CuCl2、Fe2(SO4)3、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沉淀,错误;D.K2SO4、NaCl、K2CO3、NaOH,物质之间不反应,正确。

故选D。

【点睛】熟知物质之间的反应。

 

二.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11.下列观点,我不赞同的是(  )

①用自制净水器能把浑浊的河水变为纯净水②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③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可延长使用寿命④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⑤刀片上涂油可防止生锈⑥用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A.①②B.④⑤C.①③D.全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①自制净水器主要通过过滤和吸附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和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得到纯净水,观点不正确;②风力发电使风能转化为电能,不会产生污染,观点正确;③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破坏了铝锅表面的保护层,缩短了使用寿命,观点不正确;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观点正确;⑤刀片上涂油可隔绝与氧气、水等的接触,可防止生锈,观点正确;

⑥油渍能溶解在汽油中,使用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观点正确;故选C.

考点:

物质的性质。

12.下图表示相连线的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下图要求的是(  )

物质

组别

盐1

盐2

A

H2SO4

Ca(OH)2

BaCl2

Na2CO3

B

H2SO4

Ca(OH)2

Na2CO3

BaCl2

C

HCl

NaOH

Na2CO3

BaCl2

D

H2SO4

Ba(OH)2

Na2CO3

CuSO4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Ca(OH)2和BaCl2相互混合时,没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碱与盐1不能反应,故A错误;

B、由于Ca(OH)2和BaCl2相互混合时,没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碱与盐2不能反应,故B错误;

C、NaOH和Na2CO3相互混合时,没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碱与盐1不能反应,故C错误;

D、H2SO4和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H2SO4和Na2CO3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Ba(OH)2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Ba(OH)2和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Na2CO3和CuSO4相互混合生成沉淀,都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需要将选项中的物质代入转换关系中验证,只要有一个不满足,该选项就错误。

13.如表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铜粉和铁粉

用磁铁吸出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海水和蒸馏水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硝酸钠溶液,观察试管中的溶液的变化

 

A.AB.BC.CD.D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磁铁能吸引铁粉,不能吸引铜粉。

用磁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可以除去铁粉,故A正确;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可以得到氯化钠固体,能除去杂质,没有引入新物质,故B正确;

C、一氧化碳能与灼热

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即使没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故C错误;

D、硝酸钠和海水中的氯化钠、水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CD。

【点睛】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HCl、NaOH、MgSO4、CuSO4

B.NaNO3、HCl、CaCl2、KOH

C.Na2CO3、K2SO4、BaC12,HCl

D.H2SO4、NaCl、Na2CO3、CaCl2

【答案】B

【解析】

【详解】A、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Cl,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只有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硫酸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2SO4,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Cl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Cl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故选B。

【点睛】解此类题的思路是:

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15.将一根铁棒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

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

其中“

”“

”“

”表示不同离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示铁离子B.“

”表示铜离子

C.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D.反应后铁棒质量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微粒的变化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在反应前的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含有离子是亚铁离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离子的变化可知,

表示新增加的亚铁离子,

不确定哪种是铜离子还是硫酸根离子。

【详解】A、溶液中不含有铁离子,

表示亚铁离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

表示亚铁离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由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由于生成的铜覆盖在铁棒上,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后铁棒质量增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微粒的变化及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即可顺利解答。

 

三.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16.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氧原子:

_____;

②钙离子:

_____;

③+2价的镁元素:

_____;

④1个氮分子:

_____;

⑤五氧化二氮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

【答案】

(1).2O

(2).Ca2+,(3).

(4).N2(5).N2O5(6).3Fe+2O2

Fe3O4(7).2H2O2

2H2O+O2↑ .

【解析】

【详解】①2个氧原子就是在氧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柱子2,故填:

2O;

②钙离子的符号为Ca2+,故填:

Ca2+;

③+2价的镁元素就是在镁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2,故填:

④1个氮分子就是氮气的化学式,故填:

N2;

⑤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N2O5,故填:

N2O5.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

3Fe+2O2

Fe3O4;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填:

2H2O2

2H2O+O2↑.

17.如图是常见气体的制取、收集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除F装置外,还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其中在常温条件下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如果用B、F装置制取并收集CO2气体,则B装置中的导管应与F装置中的_____端相连(填“m”或“n”),检验F装置中CO2气体集满的方法是_____。

【答案】

(1).长颈漏斗

(2).A或B(3).D或E(4).2H2O2

2H2O+O2↑(5).m(6).将燃着的木条置于n端导管口,木条立即熄灭

【解析】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是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为A,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还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或E,过氧化氢法制氧气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3)如果用B、F装置制取并收集CO2气体,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比空气的大,则B装置中的导管应与F装置中的m端相连,检验F装置中CO2气体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置于n端导管口,木条立即熄灭。

18.在下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是酒精燃烧时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 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

乙是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H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反应完全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纯净

D的粉末,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写出有关变化的方程式:

___________。

【答案】

(1).H2O

(2).NH3(3).Fe2O3+3CO

2Fe+3CO2(4).Fe2O3+6HCl=2FeCl3+3H2O, 2FeCl3+Fe=3FeCl2

【解析】

根据丁是常用建筑材料

主要成分和碳酸钙的用途可知:

丁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甲和乙是酒精燃烧的产物,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图示和上述转化关系可知甲是二氧化碳,进而确定乙是水,其化学式为H2O,E是氧化钙,由图示可知A+B

甲,C+B

乙,由于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水,因此可以确定B是氧气,进而确定单质A是碳,单质C是氢气,由图示可知甲+乙→丙,由于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水,因此可以确定丙是碳酸,由图示可知丙+F→丁,由于丙是碳酸,丁是碳酸钙,因此可以确定F是氢氧化钙,由图示可知甲+A→H,由于甲是二氧化碳,A是碳,因此可以确定H是一氧化碳,由图示可知H+J→D,由于H是一氧化碳,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铁,D是单质,因此可以确定D是铁,该反应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F+氯化铵

G,由于F是氢氧化钙,G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因此可以确定G是氨气,其化学式为NH3;通过检验知道上述的推断都是正确的。

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由于氯化铁溶液呈黄色,因此说明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再向溶液中加入纯净的D(铁)的粉末,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由于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因此说明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Cl3+Fe=3FeCl2。

19.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探究。

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中吹气,发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于是他们决定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

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查阅资料】

(1)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CO2、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2)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含量:

N2:

74%;O2:

16%;水蒸气:

6%;CO2:

4%

(3)CO2既不与NaHCO3反应,也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

【猜想与假设】

(1)可能是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2)可能是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3)可能是_____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实验验证】

实验I:

验证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

打开止水夹K,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K.注入稀盐酸,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

【解释与结论】

(1)从脱脂棉可燃烧的现象可知它是一种_____。

(2)注入稀盐酸前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的目的是_____。

(3)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

(4)已知该反应还生成一种盐,则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II:

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1)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略)

(2)验证H2O与Na2O2反应能释放出热量,请简述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

【拓展与应用】保存过氧化钠时应注意_____等事项。

【答案】

(1).CO2、H2O

(2).可燃物(3).排走装置中的空气(4).浓硫酸(5).2Na2O2+2CO2=2Na2CO3+O2↑(6).取适量过氧化钠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如观察到瓶壁上有水雾或触摸试管璧感觉到热则证明二者反应会放热(7).密封防潮

【解析】

(1)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而不与氮气反应,故生成的氧气可能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可能是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也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解释与结论】

(1)从脱脂棉可燃烧的现象可知它是一种可燃物;

(2)注入稀盐酸前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的目的是排走装置中的空气(3)该实验步骤是为了探究二氧化碳可以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故要去掉水分,防止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影响后面的实验,故装置C中是浓硫酸;该反应中涉及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盐应该是碳酸钠,另一种物质是氧气,故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实验II

(1)验证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时,取适量过氧化钠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如观察到瓶壁上有水雾或触摸试管璧感觉到热则证明二者反应会放热;由于过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保存过氧化钠时要密封防潮保存;

20.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图所示,现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

取1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某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5g。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

(2)每片钙片实际钙含量为____。

说明____(是、否)与标注相符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答案】

(1).5.5g

(2).设10片片剂中碳酸钙

质量为x,消耗盐酸中的氯化氢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44

xy5.5g

x=12.5g,y=9.125g

每片中钙含量是12.5g×

÷10片=0.5g<0.6g,实际钙含量与标注不相符;(3).18.25%

【解析】

(1)10片该钙片的质量为20g,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50g+20g)-64.5g=5.5g

(2).设10片片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盐酸中的氯化氢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44

xy5.5g

x=12.5g,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