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496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第6讲魏晋隋唐时期的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政治:

国家分裂,出现民族大融合;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三省制雏形出现;九品中正制,士族势力强大。

经济: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得到开发,北魏均田制形成,草市产生。

科技文化:

三教并行,儒学危机;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民族融合的特点;书法、文人画等成为自觉艺术。

隋唐时期(581~907年)

政治:

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加强。

经济:

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农耕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瓷器出口;商品经济繁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科技文化:

政策宽松,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科技领先世界,文化繁荣,形成中华文化圈。

一、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1.魏晋南北朝:

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隋唐:

三省六部制

(1)内容

①三省:

唐朝中央的三省为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②六部: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

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易错提醒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二者反映的本质却不同。

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

(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加强

1.背景:

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三)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含义:

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盛行朝代:

魏晋南北朝。

(3)选官依据:

门等出身。

(4)弊端:

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

2.科举制

(1)形成:

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

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

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图示构史 科举制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二、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

(1)耕作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形成耕耙技术。

(2)生产工具:

隋唐时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当时已经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3)灌溉工具:

唐朝时创制筒车。

2.手工业

(1)冶金业:

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

(2)制瓷业

①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②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③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名贵。

(3)纺织业

①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②唐末以后,伴随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

3.商业

(1)发展表现:

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2)“市”的特点

①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

②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③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和闭市。

(3)商业都会:

唐代除长安、洛阳外,还有扬州、临安等。

(4)对外贸易:

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

三、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1.思想

(1)魏晋南北朝:

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隋唐时期: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易错易误 “三教合一”并未动摇儒学正统地位

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盛行,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唐代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这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只是三教融合、并存的特点。

2.科技

(1)印刷术:

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2)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等。

(3)农学: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3.文化

(1)文学:

隋唐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①繁荣原因

a.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b.科举制度的促进。

②代表诗人

a.初唐:

王勃、陈子昂。

b.盛唐: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c.中唐:

白居易创作大量讽喻诗。

归纳总结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3)晚唐时期,诗风凝重忧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

(2)书法

①阶段:

魏晋前处于自发阶段,以后进入自觉阶段。

②成就

类别

特征

代表人物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魏晋钟繇、王羲之;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等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

轻巧识记 书体演变及其特点

(3)绘画

时期

特点

成就

魏晋

总结出精辟的绘画理论,注重“以形写神”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隋唐

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考点一 唐代的制度创新——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1.为什么说唐代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官制?

唐代三省六部的运作模式

(1)相权三分,互相牵制,加强君权。

中书省拟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之间互相制衡,从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权。

(2)职权分明,分工合作,行政效率高。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三省之间既能互相牵制,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3)节制君权,减少施政失误。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成熟。

3.唯物史观——辩证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

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1.论从史出

科举制——文官考试机制的起源

史料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

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

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国史新论》

结论 考试选拔组织严密,以制度建设防范特权舞弊,选拔范围广泛。

体现了此制度公平的趋势,扩大了人才来源,平民有了入仕平台,凸显标准客观、方式公平、范围广泛,趋向公平的特点。

2.史由证来

分析史料,论证科举制对社会阶层变动的影响。

史料 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

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摘编自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提示:

从积极、消极两大方面进行论证。

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打破了九品中正制形成的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阶层固化局面,使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获得从政机会,改变社会地位。

但占社会多数的劳动者仍改变不了原有的社会地位。

考点二 魏晋至隋唐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唐代手工业的空间分布

说明 手工业主要分布于北方政治中心及黄河、京杭大运河沿岸。

表明政治中心、人口分布、水陆交通、经济繁荣程度等影响手工业分布。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1)原因:

北方战乱频仍,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统治者为发展自身实力,重视发展经济;南方优越的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2)过程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②唐朝时期:

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南宋时期:

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南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

南方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使许多文人学者随之南迁,客观上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北方人民的南迁,使少数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论从史出

汉唐时期地方政治中心的变化与经济重心南移

史料 下表是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

座)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结论 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表明经济重心的南移。

2.获取材料信息

从材料中找出唐后期与前期在市的设置上有何调整?

材料 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唐朝前期不准设市,后期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的建置制度有所调整。

1.“上品无寒门”的九品中正制

(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隋唐五代史论集》

发现问题 九品中正制使选拔人才的权力操纵在地方豪强地主势力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命题角度 九品中正制的特征及弊端;两晋时期选官制度及评价。

2.海外人士对科举制的认识视角

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它是进步的,只是到了清朝末年,大家都把它与清政府联系在一起,因为清政府是腐败的,所以与之有关的东西都要废除。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

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美]本杰明·艾尔曼

发现问题 材料作者从现代考试制度的视角评价科举制,代表了海外学者的一些观点。

命题角度 科举制与现代考试制度的历史联系;科举制与社会公平正义;科举制的“机会均等”原则与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契合。

3.汉唐的灌溉水利事业

汉代灌溉区分布示意图

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

地区

时间

工程类别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灌溉

98

29

23

938

发现问题 从汉到唐灌溉水利事业的发展,反映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命题角度 汉唐水利事业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方的社会环境与汉唐的农业经济。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时间

题号

时间

题号

2017

全国Ⅱ,25,26

2016

全国Ⅱ,24,25,41

全国Ⅲ,26

2015

全国Ⅰ,40

2014

全国Ⅰ,25

1.命题点:

官修史书修撰中的思想专制意识

(2017·课标全国Ⅱ,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 C

解析 史书修撰由私撰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意识引导的政治目的,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C项正确。

史书的编写受编写者的才识和自身观念等影响往往带有主观性,官修的史书在史书中必然会体现统治者的意志,这都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真实、公正和客观,故A、B、D三项不准确,排除。

2.命题点:

唯物史观——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

(2017·课标全国Ⅱ,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答案 C

解析 南方人喝茶习俗在北方从“被嘲笑”到“‘道俗’皆饮”,体现了南方饮茶文化对北方的影响,这说明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逐渐上升,故C项正确。

材料中无法体现唐朝中期南茶才开始北运,故A项错误;喝茶习俗不能等同于饮食习惯,故B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得出南北方经济水平发展情况,故排除D项。

3.命题点: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2016·课标全国Ⅱ,24)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 B

解析 统一文字是在秦朝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体现了汉字从先秦到秦朝及之后的发展演变过程,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石经运用的是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并未体现出当时字体的流行状况,故C项错误;商朝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形成相对完整的汉字体系,故D项错误。

4.命题点: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 D

解析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察举制更注重考查官员的道德水平,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故C项错误;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5.命题点: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地位

(2016·课标全国Ⅲ,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 C

解析 从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到唐朝连西州幼童习字都模仿王羲之的书帖可知书法艺术受到时代的影响;从“无丈夫之气”到“尽善尽美”,体现了个人艺术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书法家历史地位的重要原因,故选择C项。

皇帝的好恶会影响但不会“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价,故A项错误。

B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不能全面概括题干信息,排除B、D项。

6.命题点:

唐代儒、佛、道三教地位的变化

(2014·课标全国Ⅰ,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

题干材料阐释了唐高祖因姓李,与老子同姓,规定道教第一、儒学第二、佛教第三;武则天为打击李氏势力,明令佛教地位高于道教;后来唐武宗又“灭佛”。

只有儒学的地位没有重大变动,最为稳固。

故答案选C。

1.命题点: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26)在唐代,政务裁决机制出现了由以奏抄为主向以奏状为主的转变。

政务多由宰相汇总以中书门下的名义直接向皇帝申奏,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的职掌也随之从以审读奏抄为主转变为以封还制敕为主。

这一转变(  )

A.导致了三省合作体制名存实亡

B.有利于避免政务决策严重失误

C.强化了谏官纠正宰相过失能力

D.助长了权臣专政乱政贪腐风险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门下省具有封还制敕之权,仍体现三省合作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政务裁决由奏抄为主向奏状为主转变,门下省具有封还制敕的权力,这样可以防止政务决策失误,故B项正确;门下省封还制敕主要是防止皇帝决策失误,并非纠正宰相过失,故C项错误;材料与权臣专政乱政无关,故D项错误。

2.命题点:

因俗而治——唐代法律的开放与包容

《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

凡是外国人,属同一国人相互间发生的犯罪,依照其本国的习惯和法律处理;如果唐人与外国人相犯及不同国家的外国人相互间的犯罪,则按唐朝的法律论处。

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  )

A.夷夏大防的观念B.因俗而治的政策

C.天朝上国的心态D.维护国家的主权

答案 B

解析 唐代社会对外开放,兼容并蓄,其法律制定没有夷夏之观的天朝上国心态,故A、C两项错误。

唐代国力强盛,国家主权的威胁,并不是很严重和迫切,故D项错误。

唐律的规定因俗而治,体现了开放和包容,故B项正确。

3.命题点:

农业生产力对经济重心的影响

《旧唐书》记载,唐朝初年,中原地区“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

”这说明当时(  )

A.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

B.北方地区仍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C.北方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D.北方农业落后是由于人烟稀少

答案 C

解析 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是在宋代,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唐朝初期北方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故C项正确;人烟稀少是当时北方经济落后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4.命题点:

唐代城市中“市”的发展特点

(2017·洛阳高三统考)唐代长安东西两市见于记载的有肉行、绢行、药行、大衣行、秤行、鼓行、铁行等;而当时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中,同类商品也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

由此可见当时(  )

A.手工业生产分工细

B.城市经济空前繁荣

C.商品销售的专业化

D.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不涉及手工业的生产过程,故A项错误;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同类商品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所以不在于突出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故B项错误;材料突出了同类商品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体现了其商品销售的区域化,体现了商品销售的专业化取向,故C项正确;材料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无关,故D项错误。

5.命题点:

佛教的中国化

北宋僧人契嵩说:

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三教合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已经互相吸收乃至渗透,不能说宋代才开始出现合流,故B项错误。

古代中国,虽然佛教在特定时期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从来没有撼动儒学的主流地位,因此C、D两项不正确。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一直面临着如何适应中国社会的问题,宋代僧人强调佛教“治心”,与儒学殊途同归,正是主动适应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鲜活例子,因此A项正确。

6.命题点:

中华传统美德之孝道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发展超越了忠君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

这主要是因为(  )

A.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需要

B.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

C.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

答案 A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战乱的环境,君权相对较弱,这一时期士大夫思想追求的转变,体现的是为自己利益服务的目的,故选A。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武昌调研)五代时有一士族出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大理寺判其有罪,并昭告天下:

“五十年来,通谱之俗遍于天下,自非明物察伦之主,亟为澄别,则滔滔之势将不可反矣。

自今以后,如有此弊,传者、受者并当极法。

”家谱变卖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A.商品经济发达B.宗法制的崩溃

C.科举制的实行D.士庶之分严格

答案 C

解析 “士族出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反映出当时庶族地位的上升。

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庶族地位的上升无关,故A项错误;五代时期仍然有士族官员修家谱,说明宗法制并没有崩溃,故B项错误;庶族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跻身统治阶层,提高社会地位,故C项正确;士族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表明士庶之分不再严格,故D项错误。

2.(2018·淮南调研)魏晋时期政局动荡反复,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士子隐遁竹林、纵情山水。

此后,种竹养竹、咏竹画竹逐渐成为风气。

这反映出当时(  )

A.江南开发和种植业的发展

B.文人士大夫对人格精神的追求

C.士族子弟在政治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